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40|回覆: 0

[墨家] 【墨子】卷37魯問詩解6來者可知不義不受言義弗行勝綽犯明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2-9-27 20:16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墨子】卷37魯問詩解6來者可知不義不受言義弗行勝綽犯明
題文詩:
以一豚祭,魯祝求百,福於鬼神.墨子聞曰:
是不可也,今施人薄,人厚則,人唯恐其,
有賜於己;以一豚祭,而求百福,於鬼神則,
唯恐其以,羊祀也;古者聖王,事鬼神,
祭而已矣;今以豚祭,而求百福,則其富不,
其貧也.彭輕生曰:往者可知,來不可知.
子墨子曰:籍設而親,在百里外,則遇難焉,
期以一日,及之則生,不及則死;今有固車,
良馬於此,又有奴馬,四隅之輪,使子擇焉,
子將何乘?對曰,良馬固車,可以速至.
墨子曰焉,不知!孟山,王子閭曰:
白公之禍,執王子閭,斧鉞鉤要,直兵當心,
白公謂曰:爲王則生,不爲則死;王子閭曰:
何其侮我!殺我親,我以楚國;我得天下,
不義不爲,況楚國乎?遂而不爲;王子閭也,
豈不仁哉?子墨子曰:難則難矣,然而未仁;
若以王爲,無道何故,不受而治?若以白公,
爲不義何,故不受王,誅白公然,而反?
故曰難則,難矣然而,仁也.子墨子使,
勝綽,項子牛也.項子牛乃,三侵魯地,
勝綽三從.墨子聞之,使高孫子,請而退之,
曰我使綽,將以,而正;今綽祿厚,
而譎夫子,子三侵魯,而綽三從,是鼓鞭,
於馬靳也;聞之,言義弗行,是犯明也;
綽非弗知,祿勝義故.明知故犯,見利忘義.
【原文】6魯祝以一豚祭(22),而求百福於鬼神。子墨子聞之曰:『是不可。今施人薄而望人厚,則人唯恐其有賜於己也。今以一豚祭,而求百福於鬼神,唯恐其以牛羊祀也。古者聖王事鬼神,祭而已矣。今以豚祭而求百福,則其富不如其貧也。』彭輕生子曰:『往者可知,來者不可知。』子墨子曰:『籍設而親在百里之外,則遇難焉,期以一日也,及之則生,不及則死。今有固車良馬於此,又有奴馬四隅之輪於此(23),使子擇焉,子將何乘?』對曰:『乘良馬固車,可以速至。』子墨子曰:『焉在矣來(24)!』孟山譽王子閭曰:『昔白公之禍,執王子閭,斧鉞鉤要(25),直兵當心,謂之曰:'爲王則生,不爲王則死」。王子閭曰:'何其侮我也!殺我親,而喜我以楚國(26)。我得天下而不義,不爲也,又況於楚國乎?」遂而不爲。王子閭豈不仁哉?』子墨子曰:『難則難矣,然而未仁也。若以王爲無道,則何故不受而治也?若以白公爲不義,何故不受王,誅白公然而反王?故曰:難則難矣,然而未仁也。』子墨子使勝綽事項子牛。項子牛三侵魯地,而勝綽三從。子墨子聞之,使高孫子請而退之,曰:『我使綽也,將以濟驕而正嬖也(27)。今綽也祿厚而譎夫子,夫子三侵魯而綽三從,是鼓鞭於馬靳也(28)。翟聞之,言義而弗行,是犯明也。綽非弗之知也,祿勝義也。』
注釋(22)祝:司祭人。(23)奴馬:駑馬。(24)此句應作『焉在不知來』。(25)要:古『腰』字。(26)喜:『』之假借字,作弄。(27)濟:止;嬖:同『僻』。(28)靳:馬當胸的皮帶,這裡代指馬胸。(28-1)犯明:明知故犯。
文】
魯國的司祭人用一頭小豬祭祀,向鬼神求百福。墨子聽到了說:『這不行。現在施給人的少,希望人的多,那麼,別人就只怕你有東西賜給他們了。現在用一頭小豬祭祀,向鬼神求百福,鬼神就只怕你用牛羊祭祀了。從前聖王侍奉鬼神,祭祀罷了。現在用小豬祭祀向鬼神求百福,與其祭品豐富,還不如貧乏的好。』
     彭輕生子說:『過去的事情可以知道,未來的事情不可以知道。』墨子說:『假設你的父母親在百里之外的地方,即將遇到災難,以一日的期限,到達那裡他們就活下來了,不到就死了。現在有堅固的車子和駿馬在這裡,同時這裡又有駑馬和四方形輪子的車,使你選擇,你將選擇哪一種呢?』彭輕生子回答說:『乘坐駿馬拉的堅固的車子,可以很快到達。』墨子說:『怎能斷言未來的事不可知呢?』
孟山讚揚王子閭說:『從前白公在楚國作亂,抓住了王子閭,用斧鉞鉤著他的腰,用直兵器對著他的心窩,對他說:'做楚王就讓你活,不做楚王就讓你死。」王子閭回答道:'怎麼這樣侮辱我呢!殺害我的親人,卻用給予楚國來作弄我。用不義得到天下,我都不做;又何況一個楚國呢?」他終究不做楚王。王子閭難道還不仁嗎?』墨子說:『王子閭守節不屈,難是夠難的了,但還沒有達到仁。如果他認爲楚王昏聵無道,那麼爲什麼不接受王位治理國家呢?如果他認爲白公不義,爲什麼不接受王位,誅殺了白公再把王位交還惠王呢?所以說:難是夠難的了,但還沒有達到仁。』
墨子讓弟子勝綽去項子牛那裡做官。項子牛三次入侵魯國的領土,勝綽三次都跟從了。墨子聽到了這件事,派高孫子請項子牛辭退勝綽,高孫子轉告墨子的話說:『我派勝綽,將以他阻止驕氣,糾正邪僻。現在勝綽得了厚祿,卻欺騙您,您三次入侵魯國,勝綽三次跟從,這是在戰馬的當胸鼓鞭。我聽說:'口稱仁義卻不實行,這是明知故犯。」勝綽不是不知道,他把俸祿看得比仁義還重罷了。』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