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政要】卷3任贤诗解5李靖报恩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志灭匈奴 题文诗:
李靖京兆,三原人也.大业末为,马邑郡丞. 会高祖为,太原留守,靖观高祖,有四方志, 因自锁上,变诣江都.至长安塞,不能而止. 逢高祖克,京城执靖,将斩大呼,曰公起义, 兵除暴乱,不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 太宗亦加,救靖高祖,遂赦免之.武德年中, 以平萧铣,与辅公祏,之功历迁,扬州大都, 督府长史.太宗嗣位,召拜刑部,尚书二年, 以本官检,校中书令.三年又转,兵部尚书, 兼为代州,行军总管,进击突厥,平定襄城. 突厥诸部,俱走碛北,擒隋齐王,子杨道政, 炀帝萧后,送于长安.突利可汗,来降颉利, 可汗身遁.太宗谓曰:昔李陵提,步卒五千, 不免身降,匈奴尚得,名书竹帛.卿三千骑, 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未有, 足报往年,渭水之役.以功进封,为代国公. 此后颉利,可汗大惧,四年退保,铁山遣使, 入朝谢罪,请举国附.又以李靖,为定襄道, 行军总管,往迎颉利.虽外请降,心怀疑贰. 太宗乃诏,遣鸿胪卿,唐俭又摄,户部尚书, 将军安修,仁慰谕之,靖谓副将,张公谨曰: 诏使到彼,虏必自宽,选精骑赍,二十日粮, 而引兵自,白道袭之.公谨问曰:既许其降, 诏使在彼,未宜讨击.曰此兵机,时不可失. 督军疾进.行至陰山,遇其斥候,千余帐皆, 俘以随军.颉利见使,者甚悦不,虞官兵至. 李靖前锋,乘雾行去,牙帐七里,颉利始觉, 列兵未及,成阵单马,轻走虏众,因而溃散. 斩万余级,杀其妻隋,义成公主,俘男女十, 余万斥土,界自陰山,至于大漠,遂灭其国. 寻获颉利,于别部落,余众悉降.太宗大悦, 顾谓侍臣:朕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往者, 国家草创,突厥强梁,太上皇以,百姓之故, 称臣颉利,朕未尝不,痛心疾首,志灭匈奴, 坐不安席,食不甘味;今动偏师,无往不捷, 单于稽颡,耻其雪乎!群臣皆称,万岁寻拜, 李靖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赐,封五百户. 后又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乃,征吐谷浑, 大破国改,封卫国公.及靖身亡,太宗诏许, 坟茔制度,依汉卫霍,故事筑阙,象突厥内, 燕山之然,吐谷浑内,碛石二山,以旌殊绩.
【原文】
李靖①,京兆三原人也。大业②末,为马邑③郡丞④。会高祖为太原留守,靖观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因自锁上变,诣江 都。至长安,道塞不能而止。高祖克京城,执靖,将斩之,靖大呼曰:『公起义兵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太宗亦加救靖,高祖遂舍之。武德中,以平萧铣⑤、辅公祏⑥功,历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⑦。太宗嗣位,召拜刑部尚书⑧。贞观二年,以本官检校中书令。三年,转兵部尚书,为代州行军总管⑨,进击突厥⑩定襄城,破之。突厥诸部落俱走碛北,北擒隋齐王暕之子杨道政,及炀帝萧后,送于长安。突利可汗来降,颉利可汗仅以身遁。太宗谓曰:『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名书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实古今未有,足报往年渭水之役矣。』以功进封代国公。
此后。颉利可汗大惧,四年,退保铁山,遣使入朝谢罪,请举国内附。又以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往迎颉利。颉利虽外请降,而心怀疑贰。诏遣鸿胪卿唐俭、摄户部尚书将军安修仁慰谕之,靖谓副将张公谨曰:『诏使到彼,虏必自宽,乃选精骑赍二十日粮,引兵自白道袭之。』公谨曰:『既许其降,诏使在彼,未宜讨击。』靖曰:『此兵机也,时不可失。』遂督军疾进。行至陰山,遇其斥候千余帐,皆俘以随军。颉利见使者甚悦,不虞官兵至也。靖前锋乘雾而行,去其牙帐七里,颉利始觉,列兵未及成阵,单马轻走,虏众因而溃散。斩万余级,杀其妻隋义成公主,俘男女十余万,斥土界自陰山至于大漠,遂灭其国。寻获颉利可汗于别部落,余众悉降。 太宗大悦,顾谓侍臣曰:『朕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往者国家草创,突厥强梁,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称臣于颉利,朕未尝不痛心疾首,志灭匈奴,坐不安席,食不甘味。今者暂动偏师,无往不捷,单于稽颡,耻其雪乎!』群臣皆称万岁。寻拜靖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赐实封五百户。又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征吐谷浑,大破其国。改封卫国公。及靖身亡,有诏许坟茔制度依汉卫、霍故事,筑阙象突厥内燕然山、吐谷浑内碛石二山,以旌殊绩。
【注释】
①李靖(571 — 649):唐初军事家。本名药师,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人。精熟兵法,为其舅韩擒虎所称道。隋末任马邑郡丞。高祖时,任行军总管、岭南道抚慰大使等职。太宗时历任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职,先后击败东突厥、吐谷浑,封卫国公。
②大业:隋炀帝(杨广)年号。
③马邑:隋代郡名。隋大业三年(607)改朔州置。治所在善陽(今朔县)。辖境约当今山西宁武县和恒山以北,黑陀山、洪涛山、左云县以东地区。
④郡丞:官名。隋时为郡守之下的官职。
⑤萧铣(583 — 621):后梁宣帝曾孙。隋末任罗县(一名罗川,今湖南湘陰东北)令。大业十三年(617)巴陵(今湖南岳陽)校尉董景珍、雷世猛等起兵,他被推为主。五日内得数万人,自称梁王,年号鸣凤(一作凤鸣)。次年称帝,迁都江陵,割据长江中流等地,有兵四十万。后兵败降唐,被杀于长安。
⑥辅公祏(?— 624):隋末齐郡临济(今山东章丘西北)人。大业九年(613)从杜伏威起义,旋进军淮南。后伏威在历陽(今安徽和县)称总管,他任长史。武德二年(619)伏威降唐,他被夺去兵权,任为淮南道行台左仆射。五年伏威被调到长安。次年,他在丹杨(一作丹陽,郡治在今江 苏南京市)起兵,称帝,国号宋。并以左游仙为兵部尚书、越州总管,镇守会稽(今浙江 绍兴)。七年靖助唐将李孝恭讨之,将其擒获杀死。
⑦大都督府长史:唐制,总十州者为大都督。长史是大都督的首要属官。
⑧刑部尚书:唐制,刑部掌律令、刑法等,刑部尚书即该部长官。
⑨行军总管:唐制,武德初,置行军总管以统军。
⑩突厥:中国古族名。隋开皇二年(582)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
稽颡(sǎnɡ):古时候的一种跪拜礼。
【译文】 李靖,陕西三原人。隋炀帝末年,为马邑的郡丞。这时,高祖李渊任太原留守。李靖观察高祖,知道他有夺取天下的志向,便装成罪犯,把自己锁进囚车,打算趁押赴江都的机会向隋炀帝告发李渊。走到长安,因为道路阻塞不能前行,李靖只好滞留长安。高祖攻克长安后,抓住了李靖,想要杀掉他。在千钧一发之际,李靖大声叫道:『李公率领仁义的军队,扫除暴乱,不想成就大事,只想凭个人的恩怨杀害有才能的人而逞一时之快吗?』太宗也极力劝阻高祖,加以营救,高祖于是赦免了他。武德年间,因平定萧铣、辅公祏的功劳,李靖被升迁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太宗继位后,他又被召回京城,任命为刑部尚书。贞观二年,被提升为中书令。贞观三年,转任兵部尚书,兼任代州行军总管,率领军队进攻突厥,平定襄城,大破突厥,使突厥各部落逃亡碛北。在这次战争中,李靖擒获了隋朝齐王杨暕的儿子杨道政以及隋炀帝的皇后萧氏,并将他们押送到长安。后来,突利可汗前来投降,只剩下颉利可汗一个人逃跑了。太宗说:『汉代李陵率领五千步兵作战,还免不了投降匈奴,即使这样,也可以名垂青史。你能够凭三千骑兵,深入敌人内部并战胜敌人,平定襄城,威震北方夷狄,这样的事的确亘古未有,如此功劳足可以弥补过去渭水之战的过失了。』由于李靖功勋显赫,唐太宗加封他为代国公。 从此,颉利可汗对唐军十分害怕,不敢轻举妄动。贞观四年,他们退到西北一带,并派遣使者到唐朝谢罪,请求全国归降,作为唐的臣民。接到投降的消息,太宗又任命李靖为行军总管,前往迎接颉利可汗。颉利可汗虽然表面称降,其实心怀不轨。太宗派遣鸿胪卿唐俭、摄户部尚书将军安修仁奉命安抚慰问。李靖看出投降者的险恶用心,决定将计就计。他对副将张公谨说:『传诏书的使者到了那儿的时候,敌人必然放松警惕,你挑选精锐的骑兵带好二十天的粮食,领兵从白道偷袭攻击他们。』张公谨不解其意,说:『既然我们答应他们投降,我们的使者又在他们那里,征讨恐怕不合适吧。』李靖说道:『这是用兵消灭他们的大好机会,千万不可以失去。』于是他率领军队迅速前进,行到陰山的时候,凡是遇到颉利可汗的人,都抓住他们随军前行。颉利可汗看到唐的使者,十分高兴,根本没有料到唐的军队到了。李靖军队的前锋凭借大雾前进,十分隐秘,到了距离颉利可汗的军帐七里左右才被他们发觉。颉利可汗的军队措手不及,还没来得及摆好阵势,颉利可汗一个人就骑马逃跑了,敌兵乱作一团 ,四处溃逃。这次战争,唐兵斩杀敌人万余人,杀死颉利可汗的夫人——隋朝的义成公主,俘虏男女十多万人,灭掉了颉利可汗的国家。颉利可汗余下的其他部落,全部投降。此役使唐的边境从陰山扩展到大漠以北。 战后,太宗十分高兴,对大臣们说:『我听说国君忧虑,大臣就要受到屈辱;国君受到侮辱,那么臣子的性命也难保全。过去在国家刚刚建立的时候,突厥国势强大,太上皇因为不想牵连百姓,故而向颉利可汗称臣。我当时感到十分痛心,睡不安寝,食不知味。为此我励精图治,立志要消灭匈奴。今天,我们只要一出动军队,可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匈奴单于俯首称臣,我们的羞耻洗雪了。』殿上的群臣都大声欢呼万岁。不久,太宗封李靖为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赏赐食禄五百户。后来李靖又担任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征伐吐谷浑,灭了这个国家。李靖因功改封为卫国公。李靖死后,太宗下诏,允许他的坟墓可以按照汉代卫青、霍去病坟墓的模样去修建,坟墓周围筑起土丘,使它们像突厥国内的燕山、吐谷浑国的碛石二山,用以象征他卓越的功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