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天气多变,早晚温差很大,像最近这几天,一早一晚的温差达到10度以上,一些体质差、抵抗力差的孩子就很容易感冒咳嗽。尤其是那些有过敏性疾病病史的孩子,很容易就会过敏发作。所以,每年的秋冬都是儿科门诊最忙的时候。实际上,这些容易生病、过敏的孩子,都是阳气不够的,如果家长想帮孩子提高抵抗力,就要好好地帮孩子补阳气。具体怎么补?今天我会详细讲解。 〖黄帝内经〗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太阳之于大自然,也就等于,阳气之于我们的身体。人体的阳气就像普照大地的太阳,当太阳出现问题时,地球上的万物都无法生存。而人体阳气不足,必然会百病丛生。
阳气不足的症状
『阳化气,阴成形。』阳气提供能量,阴气化为形体,阴阳结合,万物滋生。就像电器运行需要电力,汽车行驶需要汽油一样,我们身体正常运转也需要有生命能量,这个能量就是阳气,身体里必须有阳气才能健康地生存。 要怎么看孩子体内阳气够不够?可以从以下这些症状去判断,如果孩子有以下症状中的2个以上,那么很大机会就是阳气不足了,家长要及时帮孩子温补阳气。 •脸色差,发黄、发青、发白 •容易疲惫,走两步就要抱 •声音小、气短、常叹气、懒得说话,易哭,总是闷闷不乐 •容易出汗 •容易积食、偏食、挑食 •大便不调,易腹泻,大便易干硬、羊屎便、便秘或前干后软 •肌肉松软、不结实 •怕冷,手脚冰冷 •舌质淡、舌体胖大、有齿痕 •换季易生病,容易反复呼吸道感染 •过敏体质,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等病史
秋冬养阴,更要补阳气 〖黄帝内经〗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所以,很多家长都会有疑惑,秋冬不是要养阴吗?为什么要补阳气? 虽然说秋冬养阴,但阴阳互根,阳化气、阴成形,阳气要足,才能呵护阴津。而我们在秋冬进的补,贴的秋膘,都是为了把能量储备充足,等明年春季一到,才有足够的能量升发为阳气。也就是说,养阴,实际上也是为了补阳气。 ●孩子『体禀少阳』,阳气不足 古代医家认为,孩子的体质特点是『体禀少阳』,意思是孩子的阳气是幼稚的,不如成年人壮阳。也就是我们说过的『孩子是少阳,成年人是太阳』的道理。清代医家吴鞠通也说,孩子『稚阴稚阳』,其阳气也是幼稚之阳气,而且极度不成熟。因此,一年四季都要帮孩子补阳气,尤其是到了秋冬,天气反复的时期,更要好好地补一补。 ● 寒邪当令,易损阳气 我们都知道,晒太阳是一个很好的补充阳气的方式,但秋分以后,日短夜长,日照时间变短,孩子从自然界吸收到的阳气也变少了。所以,到了秋冬,帮孩子温补阳气尤其必要。 而且,接下来天气会越来越冷,孩子要调动体内的阳气去御寒,如果阳气不足,体内阳气亏虚,孩子抵抗力就会降低,很容易就会生病。 更重要的是,寒为阴邪,最易伤阳。我经常强调『儿为虚寒』,孩子的生理特点本来就是虚寒底,阳气不足,在寒邪极盛的冬季很容易被寒邪所伤。寒邪入里,损伤阳气,尤其是脾阳,阳气受损,敛藏不得利,脏腑失于温煦,体内就会虚寒一片。 体内阳气不足,孩子就容易频繁生病,在冬季找不到机会进补,明年开春生长发育都会受到影响,一些过敏性疾病也会反复发作。 温补阳气,简单4招效果好 为了孩子可以在秋冬季节藏补好阳气,我特意总结了一些非常基础的方法以及实用的小妙招,从现在开始就可以用起来了。 补阳气,要先养脾胃。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是『后天之本』。只有脾胃之气旺盛,气血才能很好地生化,去源源不断地升发阳气,所以,补阳气之前要先养脾胃。 1、避免伤害脾胃的行为 日常的一些生活习惯对脾胃的伤害是极大的,家长要懂得避免。比如,在孩子生病时,没有辨证施治,或给孩子用大量的抗生素、消炎药、输液等等,都会损伤脾胃的阳气,加重身体的寒和湿。尤其到了秋冬容易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发烧的孩子,家长就更要注意。还有不当的喂养习惯也会损伤脾胃,如生冷寒凉的食物会伤到脾土的阳气,而肥甘厚腻、难消化的食物则会增加脾胃的运化负担,耗损脾气。 2、合理喂养,减少积食 家长要坚持合理的喂养方法,每天坚持『10秒判消化』,检查孩子的舌苔、口气、大便、睡眠是否正常,有1项以上不正常,就证明孩子积食了。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消化情况来调整饮食内涵,如果孩子积食了,就要及时地消食导滞,喝2~3天的新三星汤,并且要吃软、吃少、吃素,坚持2~3天。 3、积极健脾 阳气的来源是脾胃从饮食中吸收的水谷精微。脾胃健运了,阳气才有充足的来源和动力。而且,所有温补阳气的食疗都要在孩子脾胃好的时候用才能吸收,才能起到效果。 所以,在孩子消化好、无病痛时,要抓住时间健脾。日常饮食上可以加入陈皮、茯苓、五指毛桃、太子参、白扁豆、花生、鲫鱼、山药、胡萝卜等健脾的食材。每周给孩子用2~3天的新四神汤,也能健脾补肺,2岁以上孩子就可以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