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61|回覆: 0

[其他] 【貞觀政要】卷36安邊詩解2信化中國權馭夷狄不可招慰羈縻受之使居塞外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2-11-1 16:51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貞觀政要】卷36安邊詩解2信化中國權馭夷狄不可招慰羈縻受之使居塞外題文詩:
自從突厥,頡利破後,諸部落之,首領來降,
皆拜將軍,中郎將也,布列朝廷,五品以上,
百人殆與,朝士相半.拓跋不至,又遣使招,
慰之使者,相望於道.涼州都督,李大亮以,
於事無益,徒費中國,上疏曰臣,聞欲綏遠,
必先安近.中國百姓,天下根本,四夷之人,
猶於枝葉,擾其根本,以厚枝葉,而求國安,
未之有也;自古明王,信化中國,權馭夷狄.
故春秋云: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昵,
不可棄也.自從陛下,君臨區宇,深根固本,
人逸兵強,九州殷富,四夷自服.今者招致,
突厥雖入,提封臣愚,稍覺勞費,未悟其益.
河西民庶,鎮御藩夷,州縣蕭條,戶口鮮少,
加因隋亂,減耗尤多,突厥未平,之前尚不,
安業匈奴,微弱以來,始就農畝,若即勞役,
恐致防損,以臣愚惑,請停招慰.且古有謂,
之荒服者,故臣不納.是以周室,愛民攘狄,
延八百齡;秦王輕戰,事胡是故,四十載滅.
漢文養兵,靜守天下,安豐孝武,揚威遠略,
海內虛耗,雖悔輪台,追已不及.至於隋室,
早得伊吾,兼統鄯善,既得之後,勞費日甚,
虛內致外,竟損無益.遠尋秦漢,近觀隋室,
動靜安危,昭然備矣.伊吾雖附,遠在藩磧,
民非夏人,地多沙鹵.其自豎立,稱藩附庸,
者請羈縻,受之使居,塞外而必,畏威懷德,
永為藩臣,蓋行虛惠,而收實福.近日突厥,
傾國入朝,君既不能,俘之江淮,以變其俗,
乃置內陸,去京不遠,雖則寬仁,之義亦非,
久安之計.每見初降,賜物五匹,袍子一領,
酋長歸降,悉授大官,祿厚位尊,理多糜費.
以中國之,租賦以供,積惡凶虜,其眾益多,
非利中國.太宗不納.夷狄心野,威以懾之.

【原文】

自突厥頡利破後,諸部落首領來降者,皆拜將軍中郎將,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百餘人,殆與朝士相半。惟拓跋不至,又遣招慰之,使者相望於道。涼州都督李大亮以為於事無益,徒費中國,上疏曰:『臣聞欲綏遠者必先安近。中國百姓,天下根本,四夷之人,猶於枝葉,擾其根本以厚枝葉,而求安,未之有也。自古明王,化中國以信,馭夷狄以權。故【春秋】云:'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自陛下君臨區宇,深根固本,人逸兵強,九州殷富,四夷自服。今者招致突厥,雖入提封,臣愚稍覺勞費,未悟其有益也。然河西民庶,鎮御藩夷,州縣蕭條,戶口鮮少,加因隋亂,減耗尤多,突厥未平之前,尚不安業,匈奴微弱以來,始就農畝,若即勞役,恐致防損,以臣愚惑,請停招慰。且謂之荒服者,故臣而不納。是以周室愛民攘狄,竟延八百之齡;秦王輕戰事胡 ,故四十載而絕滅。漢文養兵靜守,天下安豐;孝武揚威遠略,海內虛耗,雖悔輪台,追已不及。至於隋室,早得伊吾,兼統鄯善,且既得之後,勞費日甚,虛內致外,竟損無益。遠尋秦、漢,近觀隋室,動靜安危,昭然備矣。伊吾雖已臣附,遠在藩磧,民非夏人,地多沙鹵。其自豎立稱藩附庸者,請羈縻受之,使居塞外,必畏威懷德,永為藩臣,蓋行虛惠而收實福矣。近日突厥傾國入朝,既不能俘之江淮,以變其俗,乃置於內陸,去京不遠,雖則寬仁之義,亦非久安之計也。每見一人初降,賜物五匹,袍一領,酋長悉授大官,祿厚位尊,理多糜費。以中國之租賦,供積惡之凶虜,其眾益多,非中國之利也。』太宗不納。

【譯文】
自從突厥頡利兵敗後,凡有突厥部落的首領前來歸降,大唐政府都把他們封為將軍中郎將,在朝堂上,突厥五品以上的官員就有一百多人,與大唐自己的官員幾乎各佔一半。突厥各族中,只有拓跋氏沒有歸順,唐太宗派人前去招安,使者來來往往,不絕於道。涼州都督李大亮認為這樣做徒勞無益,只會白白地消耗財物,於是上疏說:『我認為,要安撫邊遠地區的人,首先應當使內陸的人安定。中原的百姓,是天下的根本,四方邊境的少數民族,猶如樹上的枝葉,如果用破壞樹根的辦法來使枝繁葉茂,那麼,要想樹木長期存活下去,恐怕是不可能的。自古以來,賢明的君主以教化中原為根本方針,以駕馭夷、狄等少數民族為權宜之策。所以【春秋】說:『戎、狄這些少數民族猶如豺狼虎豹,不可讓他們滿足;華夏民族是近親,不可將他們遺棄。』自從陛下君臨天下以來,國泰民安,老百姓生活安樂,兵力得到了加強,四方少數民族俯首稱臣。
如今朝廷招安突厥,對他們加官封爵,我認為這樣做太浪費國家的財資,而沒有什麼實際的好處。黃河以西的百姓,是抵禦強悍少數民族的前哨。那裏人煙稀少,凋敝蕭條,加之隋末的戰火,老百姓遭受的損失尤其嚴重,在平定突厥之前,他們根本無法安居樂業,匈奴被削弱之後,才開始進行農業生產,如果現在就役使他們,恐怕會使他們元氣大傷。臣固然愚鈍,但還是請求陛下停止安撫勸降。
並且,古人說,對於落荒而逃的人,即使前來稱臣也不要接納。在周朝,王室愛撫百姓,但同時也抵禦少數民族,所以延續了八百年的帝業;秦朝對抗擊胡 人不以為然,所以四十年就短命了;漢文帝畜養兵士以待變故,所以天下安寧富庶;漢武帝神武鷹揚,對少數民族連年征伐,致使勞民傷財,國內空虛。後來雖然有輪台之悔,但已追悔莫及了;隋代,在得到西域的伊吾、鄯善之地後,國庫也幾乎消耗殆盡,於國於民都沒有絲毫益處。如今,遠有秦、漢的教訓,近有隋代的前鑒,異族的動靜變化,可謂清晰可見。伊吾雖已是大唐的附屬地,但它遠在邊關荒漠之地,那裏的人非華夏之族,土地也多荒漠沙丘。對於主動稱臣的,請陛下對他們嚴加約束,讓他們居住在塞外,這樣他們必定對大唐心懷畏懼又感恩戴德,永遠做大唐的藩臣。所以對他們實施恩惠是虛,讓老百姓享受太平是實。
既不能俘之,放於江淮,以改變其風俗,把他們置於內陸,又離着京城不遠,雖然以寬厚仁義對待他們,也不是長久之計。
近來一有突厥人歸降,朝廷就賞賜給他們布五匹,袍子一件,酋長歸降,還要加官晉爵,享受極高的俸祿,這樣做太浪費了。把中原百姓上繳的租稅,供養這些兇惡頑固的俘虜,讓他們源源不斷地進入中原,這對中原是非常不利的。』唐太宗沒有接受他的意見。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