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21|回覆: 0

[其他] 【貞觀政要】卷36安邊詩解4必先華夏而後夷狄廣諸德化高昌自治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2-11-1 17:13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貞觀政要】卷36安邊詩解4必先華夏而後夷狄廣諸德化高昌自治題文詩:
黃門侍郎,褚遂良亦,以為不可,乃上疏曰:
臣聞古者,哲後臨朝,明王創業,必先華夏,
而後夷狄,廣諸德化,不事遐荒.周宣薄伐,
至境而反;始皇遠塞,中國分離.陛下既已,
誅滅高昌,威加西域,收其鯨鯢,以為州縣.
王師初發,之歲河西,供役之年,飛芻輓粟,
十室九空,數郡蕭然,五年不復.陛下每歲,
遣千餘人,遠事屯戍,終年離別,萬里思歸.
去者資裝,自須營辦,既賣菽粟,傾其機杼.
經途死亡,復在言外.兼遣罪人,增其防遏,
所遣之內,復有逃亡,官司捕捉,為國生事.
高昌途路,沙磧千里,冬風冰冽,夏風如焚,
人遇多死.易經有云:安不忘危,治不忘亂.
設令張掖,塵飛酒泉,烽舉君豈,能得高昌,
一人菽粟,而及事乎?終鬚髮動,隴右諸州,
星馳電擊.由斯而言,此河西者,方於心腹,
彼高昌者,他人手足,陛下豈得,糜費中華,
以事無用?君平頡利,於沙塞滅,吐渾西海,
突厥余落,為立可汗,葉渾遺萌,更樹君長,
復立高昌,非無前例,此所謂有,罪而誅之,
既服存之.宜擇高昌,之可立者,征給首領,
遣還本國,負戴洪恩,長為藩翰.中國不擾,
既富且寧,傳之子孫,以貽後代.疏奏不納.
高昌自治,保境安民.至十六年,西突厥遣,
兵寇西州,太宗謂侍,臣曰朕聞,西州警急,
雖不足以,為害然豈,能無憂乎?往者初平,
高昌魏徵,褚遂良勸,立麴文泰,子弟依舊,
為國朕竟,不用其計,今方自悔.昔漢高祖,
遭平城圍,而賞婁敬,袁紹敗於,官渡而誅,
田豐朕恆,以此二事,為誡寧得,忘所言者!

【原文】

黃門侍郎褚遂良亦以為不可,上疏曰:『臣聞古者哲後臨朝,明王創業,必先華夏而後夷狄,廣諸德化,不事遐荒。是以周宣薄伐,至境而反;始皇遠塞,中國分離。陛下誅滅高昌,威加西域,收其鯨鯢,以為州縣。然則王師初發之歲,河西供役之年,飛芻輓粟,十室九空,數郡蕭然,五年不復。陛下每歲遣千餘人而遠事屯戍,終年離別,萬里思歸。去者資裝,自須營辦,既賣菽粟、傾其機杼。經途死亡,復在言外。兼遣罪人,增其防遏,所遣之內,復有逃亡,官司捕捉,為國生事。高昌途路,沙磧千里,冬風冰冽,夏風如焚,行人遇之多死。【易】云'安不忘危,治不忘亂。」設令張掖塵飛,酒泉烽舉,陛下豈能得高昌一人菽粟而及事乎?終鬚髮隴右諸州,星馳電擊。由斯而言,此河西者方於心腹,彼高昌者他人手足,豈得糜費中華,以事無用?陛下平頡利於沙塞,滅吐渾於西海,突厥余落,為立可汗,葉渾遺萌,更樹君長,復立高昌,非無前例,此所謂有罪而誅之,既服而存之。宜擇高昌可立者,征給首領,遣還本國,負戴洪恩,長為藩翰。中國不擾,既富且寧,傳之子孫,以貽後代。』疏奏,不納。

【譯文】
黃門侍郎褚遂良也認為這樣做不好,於是上疏說:『我聽說,古代聖哲賢明的君王處理國政,都先使華夏諸族安定了,然後才平定少數民族,他們廣泛散布仁德和教化,不干預邊遠悍荒之地的事務。所以,周宣王征伐獫狁,將他們逐出邊境就撤軍了;而秦始皇頻頻出征邊塞,修築了萬里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東,以抵禦異族,但最後還是使國家分崩離析了。陛下滅掉了高昌國,使西域異族臣服於大唐的威儀,如今還要據守他們的土地,設立州縣。然而,朝廷發兵的時候,黃河以西遇到荒年,田地野草蔓延,幾年顆粒未收,十戶人家有九戶貧困,周邊各郡縣也都很蕭條,五年過去了,還是沒有改變。現在,陛下每年要派上千人前去戊守,他們背井離鄉,飽嘗思鄉之苦。離家的兵士還要自己操辦行裝,他們不得不賣掉糧食,拿走家中紡織的所有布匹,對他們的家庭來說,這無異於雪上加霜,而且有的人在路途中就命歸黃泉了。此外,兵士當中有的人還犯有官司,他們在征戍期間藉機逃亡,官府還要捉拿查辦,這為國家帶來了多少事端啊!到高昌的旅途,千里沙丘,冬天寒風凜冽,夏天烈日炎炎,不少人在途中就染病死去了。【周易】說:'處於安樂之中不要忘記危險,國富民安的時候不要忽略了動亂的產生。」假設張掖郡戰火飛揚,酒泉郡烽煙四起,陛下能指望高昌供給一個人的糧米來增援嗎?必須調發隴右各州軍隊,攻擊敵人。就此而言,黃河以西的百姓才是朝廷的心腹,高昌人終究是異族,怎麼能浪費中原的財物,去供養毫無益處的人呢?陛下在沙塞平定頡利,在西海吞併吐渾。可這些地方依然不安寧,殘餘的突厥部落要擁立自己的可汗,吐谷渾也暗中推舉自己的首領。如今,陛下應該讓高昌人自己擁立首領。這樣做,並非史無前例,古人說,有罪的人就誅殺他,臣服的人就使他存活。陛下應當在高昌人中選擇可以擁立的人,封他為首領,送他回故國,讓他感激大唐的恩德,永遠做中原政府的一名藩王。這樣,中原就不會受到干擾,老百姓就可安享富庶和安寧,如果這個安邊政策一代代傳下去,將會造福子孫後代。』但唐太宗沒有接納他的進諫。

【原文】

至十六年,西突厥遣兵寇西州,太宗謂侍臣曰:『朕聞西州有警急,雖不足為害,然豈能無憂乎?往者初平高昌,魏徵、褚遂良勸朕立麴文泰子弟,依舊為國,朕竟不用其計,今日方自悔責。昔漢高祖遭平城之圍而賞婁敬,袁紹敗於官渡而誅田豐,朕恆以此二事為誡,寧得忘所言者乎!』

【譯文】
貞觀十六年,西突厥派兵進犯西州地區,唐太宗對侍臣說:『我聽說西州有軍情,雖然還不足以構成危害,但怎能高枕無憂呢?過去我剛剛平定高昌的時候,魏徵、褚遂良勸我立麴文泰的後代為王,歸還他的國土,可是,我竟然沒有採納他們的意見,現在後悔晚矣。過去漢高祖不聽婁敬不出兵匈奴的勸告,結果遭到平城之圍,事後漢高主大大犒賞了婁敬。袁紹不聽田豐的建議,與曹操大戰於官渡,結果大敗而逃,事後卻聽信讒言,將田豐殺死。我常常以這兩件事為誡,怎能忘記這些勸諫過我的人呢?』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