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9|回覆: 0

[其他] 【鹽鐵論】卷1本議詩解2文學修德安國禮本商末大夫市通有無鐵官贍農均輸足民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1-31 12:50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鹽鐵論】卷1本議詩解2文學修德安國禮本商末大夫市通有無鐵官贍農均輸足民
題文詩:
文學:古貴以德,而賤用兵.孔子:
遠人不服,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今廢道德,而任兵革,興師伐之,屯戍備之,
暴兵露師,以支久長,轉輸糧食,無已使,
邊境之士,饑寒於外,百姓勞苦,於內,
鹽鐵始張,利官給之,非長策故,罷之為便.
大夫曰古,立國家者,開本末途,通有無用.
市朝以,一其,致士民,聚萬貨,
農商工師,各得所欲,交易而退.經有:
有無,使民不倦.故工不出,則農用乏;
商不出則,寶貨絕也.農用乏則,谷不殖也;
寶貨絕則,財用匱故,鹽鐵均輸,以通委財,
而調緩急.罷之不便.四民分業,交能易作.
日中而市,通無化有.文學:導民以德,
則民歸厚;示民以利,則民俗薄.俗薄則背,
義而趨利,趨利則民,交於道而,接於市也.
老子曰貧,國若有餘.非多財也,嗜欲眾而,
百姓躁也.是以王者,崇本退末,以禮義防,
民欲,菽粟貨財.市商不通,無用之物,
不作,無用之器.故商所以,通郁滯工,
以備器械,非治國,之本務也.大夫:
管子云國,有沃野之,饒而民不,足於食者,
器械不備.有山海之,貨而民不,足於財者,
商工不備.隴蜀,丹漆旄羽,荊揚,
皮革骨象;江南,柟梓竹箭,燕齊,
魚鹽旃裘;兗豫,漆絲絺紵,養生送終,
必具,待商而通,待工而成.故聖人作,
為舟楫用,以通川谷,服牛駕馬,以達陵陸;
致遠窮深,以交庶物,而便百姓.是以先帝,
建鐵官以,贍農用具,開均輸法,以足民財;
鹽鐵均輸,萬民戴仰,而取給者,罷之不便.

【原文】

  文學曰:古者貴以德而賤用兵。孔子曰:『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廢道德而任兵革,興師而伐之,屯戍而備之,暴兵露師以支久長,轉輸糧食無已,使邊境之士饑寒於外,百姓勞苦於內。立鹽、鐵,始張利官以給之,非長策也。故以罷之為便也。
  【注釋】語見【論語·季氏篇】。
  任:用。兵革:武器,盔甲。這裡指軍隊、武力。
  張:設立。利官:主管財利之官,指鹽官、鐵官、均輸官等。
 【譯文】文學說:古時候崇尚以德服人而鄙視武力征服。孔子說:『遠方的人不肯歸服,就修治禮樂德政招他們來。已經來了,就使他們安心住下。』現在廢棄道德而任用武力,出兵去攻打他們,屯田駐軍來防備他們,長期陳兵於外,無休無止地轉輾運輸糧食,使邊境的將士在外挨餓受凍,百姓在國內勞苦備戰。實行鹽鐵官營,設置掌管財利的官吏來供給邊防費用,這決不是長久之計。所以,還是把這些廢除為好。

【原文】

  大夫曰:古之立國家者,開本末之途,通有無之用。市朝以一其求,致士民,聚萬貨,農商工師各得所欲,交易而退。【易】曰:『通其變,使民不倦。』故工不出,則農用乏;商不出,則寶貨絕。農用乏,則谷不殖;寶貨絕,則財用匱。故鹽、鐵、均輸,所以通委財而調緩急。罷之,不便也。
  【注釋】市朝:集市,市場。一其求:統一解決需要。
  引文見【易·繫辭】。
  出:發展。乏:原作『乖』,盧文弨引【大典】本,明初本、華氏活字本作『乏』,【意林】三、【通典】十一、【通考】二○、【鹽政志】引都作『乏』,今據改正。殖:繁殖,即增產。
  匱(ku@):缺乏,不足。
  委財:積壓的財物。調緩急:調濟急需的意思。緩急,這裡是偏義複詞,只用『急』的意思。
     【譯文】大夫說:古代建立國家的人,開闢發展農業和工商業的途徑,溝通物資有無。通過市場統一解決各方面的需求,招來四方百姓,聚集各種貨物,使農民、商人,工匠都能在這裡得到各自所需的東西,互相交換之後便各自回去。【易經】上說:『交流產品,互通有無,這樣就可以使老百姓努力生產。』因此,手工業不發展,農具就缺乏;商業不發展,物資就不能流通。農具缺乏,糧食就不能增產;物資不流通,政府財政就困難。所以實行鹽鐵官營和均輸法,正是為了流通積壓的貨物,供給急切的需要,廢除它,是不行的。
【原文】

  文學曰:夫導民以德,則民歸厚;示民以利,則民俗薄。俗薄則背義而趨利,趨利則百姓交於道而接於市。【老子】曰:『貧國若有餘。』非多財也,嗜欲眾而民躁也。是以王者崇本退末,以禮義防民欲,實菽粟貨財。市,商不通無用之物,工不作無用之器。故商所以通郁滯,工所以備器械,非治國之本務也。

  【注釋】今本【老子】無此語。【老子】,古代道家的著作,相傳是老聃(dan)作的,又名【道德經】。躁:焦急不安,這裡指急於求利。
  實,充實。菽(sh&):豆類。粟:小米。『菽粟』,指糧食。
【譯文】文學說:用仁德教導百姓,百姓就會變得敦厚;用財利引誘百姓,風俗就會變得鄙薄,風俗鄙薄,百姓就違背仁義而追求財利,追求財利,百姓就奔走往來於道路上和集市中。【老子】上說:『貧窮的國家似乎有多餘的財富。』其實並非如此,而是百姓欲望太多,急於求利的緣故。因此,高明的執政者重視農業,抑制工商業,用禮義來防止百姓的貪慾,以充實糧食和貨財。在集市上,商人不販賣無用的貨物,工匠不生產無用的器具。所以,商業只是用來流通積壓的貨物,手工業只是生產各種用具,它們都不是治理國家的根本事業。
【原文】
  大夫曰:【管子】云:『國有沃野之饒而民不足於食者,器械不備也。  有山海之貨而民不足於財者,商工不備也。』隴、蜀之丹漆旄羽,荊、揚之皮革骨象,江南之柟梓竹箭,燕、齊之魚鹽旃裘,兗、豫之漆絲絺紵,養生送終之具也,待商而通,待工而成。故聖人作為舟楫之用,以通川谷,服牛駕馬,以達陵陸;致遠窮深,所以交庶物而便百姓。是以先帝建鐵官以贍農用,開均輸以足民財;鹽、鐵、均輸,萬民所戴仰而取給者,罷之,不便也。【譯文】大夫說:【管子】上說:『國家有肥沃富饒的土地,而百姓還吃不飽,是由於生產工具不完善;有山林大海出產的各種物品,而百姓仍然經濟不富裕,是由於工商業不發達。』隴、蜀兩郡的硃砂、大漆、氂牛尾和鳥羽,荊、揚兩州的皮革、獸骨和象牙,江南的楠木、梓木和毛竹、箭竹,燕、齊兩地的魚、鹽、氈子和皮襖,兗州、豫州出產的漆、絲、葛布和麻布,都是人們養生送死的必需品。這些東西,都是要靠商業來流通,靠工匠來製作。所以,聖人製造船、槳,通行於江河峽谷,駕御牛馬,通行於山陵內陸;甚至到達邊遠地區,深入窮鄉僻壤,為的是流通各種貨物,便利百姓。所以,武帝設置鐵官,以供應農業需要的用具,實行均輸,使百姓富裕;鹽鐵、均輸政策是全國人民所擁戴並賴以取得生活必需品的,廢除它,是不行的。

  【注釋】今本【管子】無此引文。
  隴:漢隴西郡,今甘肅省一帶。蜀:漢蜀郡,今四川省一帶。丹:硃砂。旄(mao):氂牛尾。
  荊:今湖北省一帶。揚:今安徽、江蘇等省部分地區。骨象:獸骨、象牙。柟(nan),同『楠』,即楠木。梓(z0):梓木。箭:箭竹,杆細而硬,可做箭杆。燕齊:戰國時國名。燕,今河北省北部一帶。齊,今山東省北部一帶。旃(zhan):同『氈』,即氈子。裘:皮襖。
  兗(yan):兗州,今山東省西南部及河南東部。豫:豫州,今河南省一帶。絺(ch9):細葛布。紵(zh)),紵麻織成的布。
  楫(j0):船槳。
  服:使用,駕御。
  陵:丘陵。陸:平地。
  交:流通。庶物:各種各樣的貨物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