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5|回復: 0

[其他] 【盐铁论】卷47世务诗解1大夫:必击匈奴文事武备文学:去武行文废力尚德仁义导之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3-2-28 21:17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盐铁论】卷47世务诗解1大夫:必击匈奴文事武备文学:去武行文废力尚德仁义导之
题文诗:
大夫:诸生妄言!议者令可,详用无徒,
守椎车语,滑稽而不,,汉有匈奴,
譬木有蠹,如人有疾,倘若不治,以深.
故谋臣当,以为击夺,以困极之.诸生言以,
德怀之此,有其语而,不可行也.诸生上无,
以似三王,下无以似,近秦,有司可举,
而行当世,安蒸庶而,宁边境乎?境保民安,
文学:昔齐桓公,内附百姓,外绥诸侯,
存亡接绝,天下从风.其后齐国,德亏行衰,
葵丘之会,振而矜之,叛者九国.春秋刺其,
不崇德而,崇力,任德,强楚告服,
远国不召,而自至也;任力,近者不亲,
小国不附.此其效也.上观三王,之所以昌,
下论秦,之所以亡,中述齐桓,所以兴由,
去武行文,废力尚德,关梁,除障塞以,
仁义导之,则北垂无,寇虏之忧,中国无干,
戈之事矣.德力兼顾.大夫:事不豫辨,
不可应卒.内无备不,可以御敌.诗经有:
诰尔民人,谨尔侯度,用戒不虞.故有文事,
必有武备.昔宋襄公,信楚不备,以取大辱,
焉身执囚,而国几亡.虽有,诚信之心,
不知权变,危亡之道.春秋之书,不与夷狄,
之执中国,为其无信.匈奴贪狼,因时而动,
乘可而发,飙举电至.欲以,诚信之心,
金帛之宝,信无义诈,犹亲跖蹻,而扶猛虎.

【题解】『世务』,即『当世之务』的意思。本篇是大夫和文学就如何对待匈奴的侵扰问题展开辩论。文学反对抗击匈奴的正义战争,胡说什么『任力则近者不亲,小国不附』,宣扬对入侵者要『去武行文,废力尚德,罢关梁,除障塞,以仁义导文』,这样,就可以达到『北垂无寇虏之扰,中国无干戈之事』了。
大夫则明确指出『诸生言以德怀之,此有其语而不可行也』。认为『内无备,不可以御敌』,提出『故有文事,必有武备』的正确主张,把加强战备看成是『当世之务』。
  【原文】
大夫曰:诸生妄言!议者令可详用①,无徒守椎车之语②,滑稽而不可循③。夫汉之有匈奴,譬若木之有蠹④,如人有疾,不治则以深⑤。故谋臣以为击夺以困极之。诸生言以德怀之,此有其语而不可行也。诸生上无以似三王,下无以似近秦,令有司可举而行当世,安蒸庶而宁边境者乎⑥?【注释】
①详:周备。
②椎车之语:这里指过时的没有用的话。椎车,见【非鞅篇】注释。
③滑稽:指能言善辩,混淆是非。循:原作修,今据陈遵默说校改。循,捉摸。
④蠹(d)):蛀虫。
:同浸,逐渐。
⑥蒸:众。蒸庶,众多百姓的意思。
【译文】
大夫说:你们的话太荒谬了!我们讨论应该周详有用,不要白白地死守一些过时无用的空话,是非混淆而不可捉摸。汉朝有匈奴的侵扰,就好像树木长了蛀虫,人有疾病一样,不赶快医治就会逐渐恶化。所以有谋略的大臣认为应该攻击夺取匈奴,使其陷入极端的困境。而你们这些儒生却说要用仁德去感化他们,这只能是嘴上说说,实际上是行不通的。你们这些儒生远点讲没有像三王那样的贤德,近点讲又没有像秦始皇那样的功业,却还要让官吏推荐你们并在当世实行你们的主张,这怎么能安定百姓而使边境安宁呢?
  【原文】
文学曰:昔齐桓公内附百姓,外绥诸侯,存亡接绝①,而天下从风②。其后,德亏行衰,葵丘之会③,振而矜之,叛者九国④。【春秋】刺其不崇德而崇力也⑤。故任德,则强楚告服⑥,远国不召而自至⑦;任力,则近者不亲,小国不附⑧。此其效也。诚上观三王之所以昌,下论秦之所以亡,中述齐桓所以兴,去武行文,废力尚德,罢关梁,除障塞,以仁义导之,则北垂无寇虏之忧⑨,中国无干戈之事矣。【注释】
①存亡:挽救将要灭亡的国家。接绝:接继已灭亡的国家。【公羊传·僖公十七年】:『桓公
尝有继绝存亡之功。』何休注:『继绝,谓立僖公也。存亡,谓存邢、卫、杞。』
②从风:像风一样顺从,比喻服从之快。指各诸侯尊齐桓公为霸主。
③葵丘之会:齐桓公建立霸权后,公元前651 年在葵丘(今河南省兰考县境)和诸侯会盟,历史上称为葵丘之会。
④【公羊传·僖公九年】:『九月戊辰,诸侯盟于葵丘。桓之盟不日,此何以日?危之也?何危尔?贯泽之会,桓公有忧中国之心,不召而至者江人黄人也。葵丘之会,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国。震之者何?犹曰振振然。矜之者何?犹曰莫我若也。』
⑤【春秋】刺之:指上引【公羊传】:『危之也』云云而言。
⑥告服:表示服从。强楚告服,指齐桓公召陵之盟言,事见【公羊传·僖公四年】。
⑦远国不召而自至:指『贯泽之会,江人黄人不召而至』言,见上注。
⑧『近者不亲』二句,指『叛者九国』言,见上注。
⑨北垂:北部边境。
【译文】
文学说:从前齐桓公对内亲附百姓,对外安抚诸侯,兴灭国,继绝世,所以天下的人都很快地顺从他。后来他的仁德衰败,在葵丘和诸侯会盟时,骄横拔扈,致使很多诸侯国叛离了他。【春秋】上指责他不崇尚仁德而崇尚武力。所以,当他施行仁德时,那么强大的楚国也表示服从,连远方的国家也不请而来;当他任用武力时,那么附近的诸侯也不会亲近他,连小国也不归附了。这就是任德和任力的不同效果啊。如果我们认真地观察古代三王是怎样昌盛的,研究近代秦国是怎样灭亡的,分析两者之间的齐桓公是怎样兴起的,就应该不用武力,实行礼义,废除暴力,崇尚仁德,撤消关卡,拆除边防工事,用仁义去开导匈奴,那么北部边境就没有匈奴侵扰的忧患,中原地区也就没有战事了。
  【原文】
大夫曰:事不豫辨①,不可以应卒②。内无备,不可以御敌。【诗】云:『诰尔民人,谨尔侯度,用戒不虞③。』故有文事,必有武备④。昔宋襄公信楚而不备⑤,以取大辱焉,身执囚而国几亡。故虽有诚信之心,不知权变⑥,危亡之道也。【春秋】不与夷、狄之执中国⑦,为其无信也。匈奴贪狼,因时而动,乘可而发,飙举电至⑧。而欲以诚信之心,金帛之宝,而信无义之诈,是犹亲跖、而扶猛虎也⑨。【注释】
①豫:同『预』。辨:同『办』。
②应:应付。卒(c)):同『猝』,突然。
③这是【诗经·大雅·抑】文。诰:告诉。侯度:诸侯所守的法度。戒:防备,警戒。不虞:
预料不到的事情。
④【谷梁传·襄公二十五年】:『古者,虽有文事,必有武备。』【史记·孔子世家】:『有
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⑤信,原作倍,今据张敦仁说校改。宋襄公信楚而不备:春秋时,宋国国君宋襄公与楚成王会
盟于孟(今河南省睢县东南),不带军队,毫无防备,结果被楚俘虏,国家几乎灭亡。事见【公羊传·僖
公二十一年】。
⑥权变:随机应变。
⑦【公羊传·僖公二十一年】:『执宋公以伐宋。孰执之?楚子执之。曷为不言楚子执之?不与夷、狄之执中国也。』此句原作『【春秋】不与夷、狄中国为礼』,今据张敦仁说校改。
⑧飙:狂风。
⑨跖、蹻,见【力耕篇】注释。
【译文】
大夫说:事情不预先做好准备,就不能应付突然事变。国内不做好战争的准备,就不能抵御敌人的进攻。【诗经】上说:『告诉你们的老百姓,要谨慎地遵守诸侯的法度,以便警戒意外的事情发生。』所以,有文治也必须要用武力的准备。从前宋襄公过于相信楚国,和楚国会盟而不加戒备,因此蒙受极大的耻辱,自身被囚,连国家也几乎灭亡。所以,虽然有一片诚心,但不知道随机应变,这就是走向危险和灭亡的道路。【春秋】上不赞许夷、狄俘虏中原诸侯王的行动,就是因为他们不讲信用。匈奴像狼那样贪得无厌,等待时机发动进攻,像狂风闪电般的袭击。而你们却想用诚信之心,用多给金帛财宝的办法,相信他们毫无信义的诈骗,这就好像亲近跖、蹻这样的人而扶助猛虎一样。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