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53|回覆: 0

[儒家文化] 著書立說,不是自己的躬行心得,也屬於『巧言』

[複製鏈接]
劉余莉 發表於 2023-6-15 10: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著書立說,不是自己的躬行心得,也屬於『巧言』

著書立說,不是自己的躬行心得,也屬於『巧言』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子,孔子。巧言,好其巧言;令色,善其顏色。皆欲令人悅之,少能有仁也。

出自【群書治要】卷九【論語】。

『巧言』,善於辭令。『令色』,以容貌悅人。【論語講要】中講到,仁是由本性而來。【中庸】上講:『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性是人自然而然、本有的東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必須明了『性』。什麼是『性』?『性』很抽象,就講修道;『道』還是很難理解,就講修德;『德』還是很抽象,於是講『仁』。『仁』,『從人、從二』,也就是人與人相處要講求厚道。而巧言令色之人,只注重言辭的美善和外表的巧飾,所以很少有仁德之心。仁厚既少,與這種人講道德就是難上加難。學習仁道的人,應該多從這句話省思自己。『鮮』,少。也就是說,這種人很少能達到『仁』的境界。

孔子講到人的言語和容色時說:『君子有九思: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顏色、容貌溫和,態度恭敬,言語忠信,做事有誠敬之心。【論語】中記載:『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從遠處看君子,感覺他非常莊重;當你走近他,覺得很溫和;而聽他的言語,也很嚴肅、嚴厲。

【曲禮】中說:『儼若思,安定辭。』容貌給人的感覺很莊重,說話平和、平穩,心平氣和。又說:『禮,不妄說人,不辭費。』『不妄說人』,不隨意去諂媚巴結,討人喜歡。『妄』,沒有實際的。『不辭費』,言語非常簡單。

【論語】中說:『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訥』,看起來言語遲鈍,說話很少,但是句句中肯,能夠說到實處。這幾句話是講,一個人的語色都是『誠於中而形於外』,內心有真誠、恭敬之心,表現出來的言語和容貌自然也是如此。這都告訴人們,言語不要學諂媚巴結,容貌要恭敬,而不是裝成美善的樣子。

蕅益大師在【四書蕅益解】中解釋:『巧言,口為仁者之言也。令色,色取仁也。仁是心上功夫,若向言色處下手,則愈似而愈非。』『巧言』,即口裡講的是仁者的言語。『令色』,就是『色取仁也』,他的容貌、言行都像仁人君子,外表裝成美善的樣子。但這是做作的,並非真實。孔子說『鮮矣仁』,這樣很少能夠達到『仁』的境界。

仁是心上功夫,若向言色處下手,則愈似而愈非。『仁』是靠修行心地得來的。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仁之本與!』仁愛之心從哪裡學起?就是從對父母的孝敬之心,對兄弟的友悌之心來長養。所以,孝悌之心是仁愛之心的原點。一個人如果僅從語言和容貌處下手,反而會越裝越不像。巧言令色的人很難體會到『仁』的境界。

『巧言』,就是古人所說的『好其言語,口為仁者之言』。『好其言語』,就是將世間所說的好話都說盡。好話說盡就是愚弄人,目的無非是恭維、諂媚別人,但是其內容無實。

『無實』兩個字意思很深刻。從淺的層次上講,言語不誠實。一個人言語誠實,應該是心裡想什麼就說什麼,表里如一、內外一致。能做到不妄語,這也算得上誠實。這是從淺處來講。從深處講,什麼樣的人說的話才是真實的?如果一個人了解宇宙人生真相,他所說的話才是真實的,才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如果一個人不了解宇宙人生真相,那麼他所說的言語不是真實的,就是『巧言』。所以,『實』從哪裡來,是一個很重大的問題。

孔子教導學生怎樣求實?就是『仁』。『仁』是萬事萬物的根本,比如桃核里有桃仁,杏核里有杏仁。『仁』就是生機,它是活的,不是死的。如果是死的,就變成『麻木不仁』。所以,求真實,就是求仁。

『仁』怎樣求得?換句話說,真實怎樣修學才能得到?聖人告訴人們,要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做起。『格物』,就是格除物慾。在財色名利的誘惑面前,能夠如如不動把持住自己,作出正確的選擇,這叫做『格物』。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格物就有功夫了,才能達到『致知』。一個人有智慧,心性沒有被蒙蔽,就能夠判斷是非、善惡、美醜,這就是『致知』。

『誠意、正心』,都是心地上的功夫,也就是古人所說的直心、深心。要從心地上下功夫,就要離開巧言。凡是聖賢人,都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要在這上面用功。司馬光先生講,他修身從哪裡入手?就從『不妄語』開始,不說謊話騙人。後面還說,巧言不僅僅是口中的言語,『凡著書立說,不本之躬行心得者皆是』,著書立說,不是自己的躬行心得,這也屬於『巧言』。

什麼是『心得』?『心得者,悟入實證也。』所謂心得,都是聖賢人經過修學後,體悟、親證到的境界,寫出來的報告才是『心得』。古聖先賢幾乎都是這樣做的。比如,『四書』中的【中庸】是古聖先賢所體悟、所覺悟、觀察到的宇宙人生的真理,它是真實的道理,所以屬於理論。而【大學】是把【中庸】的理論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是講具體的方法。所以,儒家講『知行合一』,這個理論是王陽明先生提出來的。他是從佛教中受到啟發,佛教中講『解行相應』,重視『解』也重視『行』,他把『解』換成『知』,把『相應』換成了『合一』,提出『知行合一』的理論。這就是告訴人們,聖賢之學都是講理論、講實行,講解行相應、知行合一。

【論語】是孔子把【中庸】的理論和【大學】的方法在生活中躬行實踐、應用,所得出的心得報告。所以孔子說自己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為什麼?因為聖賢人的心性和凡人的心性是一樣的,聖人和聖人的心性更是相通的,孔子體悟到的和古聖先賢體悟到的道理是一,不是二,沒有增加一點,也沒有減少一點。『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通過學習古聖先賢的理論、方法,最後也達到聖賢的境界。所以,【論語】是孔子根據古聖先賢的理論、方法實踐而得出的心得報告。【孟子】是孟子作為賢人,學習古聖先賢的道理後,在生活中應用實踐所作的心得報告。

從前的讀書人,讀書志在聖賢,而現在人讀書是志在賺錢,目的和古人就不一樣了。古人做學問,講求信、解、行、證。首先,對古聖先賢的理論、方法要相信,因為聖賢人告訴人們要誠信、不妄語,那麼他自己當然也是誠信、不妄語,所以首先對他們要生起信心。然後,理解他們所說的理論方法,在生活中踐行,最後也證得同樣的境界,這才是做學問要達到的目的。著書立說,如果確實是自己躬行心得的報告,是可取的。但如果是為了謀取私利、為了出名,就離聖賢學問越來越遠了。這就叫做自欺欺人。所以,我們要反省自己,所學、所講的是不是躬行之後的心得?如果不是躬行之後的心得,那也屬於『巧言』。

『令色』,『善其顏色,少能有仁也』,外表裝出一副慈悲仁厚的面貌,內心卻是另外一種樣子,沒有仁慈、惻隱之心。『致飾於外,務以悅人,則人慾肆,而本心之德亡矣。外表裝成諂媚巴結、迎合別人的面孔,但其目的是得到利益、滿足私慾,這種人就迷失了自己的本性。如果一個人本性沒有迷失,即使是對自己有利益的事,也不會去諂媚巴結。『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在利益和欲望現前時,首先看是不是符合道義。如果不符合道義,縱然有機會,也不肯去獲得。小人則無所顧忌,不顧道義,只顧欲望。『巧言令色』者,實際上就是麻木不仁的這類人,他們不知道通過巧言令色獲得的利益,實際上通過正常的手段和方法也能夠獲得,沒有必要通過諂媚巴結、偽裝去獲得。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君子樂得為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

這句話首先教導人們,要時時反省自己,巧言令色的人是不是自己?比如說,總想裝出一副仁慈、很有修養、很關心人的樣子,但實際心裡並沒有惻隱之心,就很可能成為巧言令色之人。另外,著書立說,寫了很多東西,卻不是自己的心得報告,也並沒有親證到那種境界,很可能都是道聽途說,這種人也屬於巧言令色之人。如果自己是這樣,就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所以,學君子,學聖賢之道,並不是用一個標準去衡量別人,說某人是巧言令色、是小人。如果是這樣學,孔子也要掉眼淚了。

『鮮矣仁』,看到『仁』字,就能聯想到儒家講的三達德,即智、仁、勇。聖賢人教人們的修學綱領非常簡單,只要抓住綱領就很容易契入。所以,要想獲得三達德,就要有智、仁、勇的品質,從心地上下功夫。

【摘自【群書治要·論語】講記】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