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03|回復: 0

[儒家文化] 能说不能行,不是真学问

[複製鏈接]
刘余莉 發表於 2023-6-22 22: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能说不能行,不是真学问

能说不能行,不是真学问

王若曰:『猷!告尔四国多方:顺大道,告四方。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惟圣人无念于善,则为狂人;惟狂人能念善,则为圣人。言桀纣非实狂愚,以不念善故灭亡也。自作不和,尔惟和哉!尔室弗睦,尔惟和哉!尔邑克明,尔惟克勤乃事。』大小众官,自为不和,汝有方多士,当和之哉。汝亲近室家不睦,汝亦当和之。汝邑中能明,是汝惟能勤职事也。

出自〖群书治要〗卷二〖尚书〗。

猷,孔颖达疏:『猷,道也。周公以王名顺大道告四方也。』有方,四方、各方。多士,众多贤士。成王这样说道:『顺大道,告诉你们四方各国诸侯:圣人如果失去正念就会成为狂人,狂人能有正念就会成为圣人。因自己所为造作不和谐,你们要使它和谐起来;你们家族中有不和睦,你们要使它和睦起来。你们在自己的领地能够彰明和睦之道,那就是你们能勤于职事啊。』大小众官,自为不和,汝有方多士,当和之哉。汝亲近室家不睦,汝亦当和之。汝邑中能明,是汝惟能勤职事也。大小众多官员,由于自己所为不和谐,你们这些各方的贤能之士,应当使他们和谐。你们亲近的家室不和睦,你们也应当使他们和睦。你们在自己国邑中能彰明和谐之道,就是你们能勤于职事。

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罔念』,失掉觉察。『狂』,狂妄愚昧之人。『克念』,克除妄念。这句话是讲人人都有圣明的本性,『人之初,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但是,一旦妄念起,相续不断,被烦恼缠缚,即为凡夫;如果凡夫能克制妄念,保持正念,就会变成圣人。由此可知,『圣』与『狂』之分,只在『罔念』,即失掉觉察与克服妄念之间。

这句话对于修学而言至关重要。〖了凡四训·印光大师序〗中,对于这句话的落实讲得非常透彻:『圣贤之道,唯诚与明。圣狂之分,在乎一念。圣罔念则作狂,狂克念则作圣。其操纵得失之象,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可不勉力操持,而稍生纵任也。明之一字,乃存养省察,从凡至圣之达道。然在凡夫地,日用之间,万境交集。一不觉察,难免种种违理情想,瞥尔而生。此想既生,则真心遂受锢蔽。若不加一番切实工夫,克除净尽,则愈趋愈下,莫知底极。徒具作圣之心,永沦下愚之队,可不哀哉。

圣贤之道,唯诚与明』,成为圣贤的方法在于诚和明两个字。什么是诚?什么是明?曾国藩先生在读书笔记中,对『诚』下了定义:『一念不生是谓诚』,心里一个妄念都没有,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就叫做诚。一念不生,就是回归真心本性。这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为什么?因为『一念不生』并不是粗重的念头,一念指一秒钟的二千二百四十兆个细微的念头,意识不到,更不可能提起觉察之心。『明』是慧,智慧明了;『诚』是每一个人本具的真心本性。『明』是用智慧觉察,对一切事相、事理都能清楚明了。

古人如何达到诚?『因戒得定,因定开慧』,这就是成圣成贤的方法。『明』是具有反省觉察的功夫,对自己的习气、毛病、烦恼、贪嗔痴慢等都能觉察到,觉察之后立即改正,断恶修善,即为明。由明而达到诚。〖中庸〗上说:『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诚是真心本性,如果能够明心见性,真心现前,就自然具有智慧觉察,了了分明,这就是『诚则明矣』。什么是『明则诚矣』?通过觉察,断恶修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这是从修德达到性德的过程。

圣狂之分,在乎一念。圣罔念则作狂,狂克念则作圣』,这是达到诚明的方法。圣人和狂人的区别就在一念之间,一念是觉,是诚明,就是圣人;一念是迷,是虚妄、迷惑颠倒,就是凡夫(狂人)。『圣罔念则作狂』,『念』是觉照,『罔』是没有。假如圣人没有觉照,不能省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圣人就变成凡夫。『狂克念则作圣』,博地凡夫只要克服妄念,不起心动念,不分别执著,就能成为圣人。

其操纵得失之象,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可不勉力操持,而稍生纵任也』,『操』是操守,『纵』是放纵,人如果能管住自己的念头,就是德行操守,就能成就圣人;如果不能管住自己的念头,不能够觉照,放纵五欲六尘的享受,就变成凡夫。能够操守就是得,放纵就失去自己的真心本性。这种现象好比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古人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特别是学道,人如果不努力操持自己,不能常起觉照,以为自己能够操持得住而放纵自己,其实是在逆水行舟,不是在前进就是在退步,而且可能一退到底。『不可不勉力操持』,所以要谨慎、精进地操持自己的念头,不令正念迷失。不可『稍生纵任』,不可以稍稍放纵,任念头纷飞而不加警觉,否则很难成就。

须知诚之一字,乃圣凡同具,一如不二之真心。』『诚』是人本具的妙明真心,圣贤有,凡夫同样有,所以称为圣凡同具。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凡夫的真心本性与圣贤人无二无别。真心的状态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来不去、不增不减。真心常照,但是它本身是寂静的,就像镜子一样,很清净,是寂灭的,但是胡来现胡,汉来现汉,外国人来了能现外国人的样子,汉人来了能现汉人的样子。但是人走了之后,它都不着痕迹,这就是真心本性的样子。真心本性是人人本具的,〖大学〗上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修学的目的就是把人本具的明德彰显、开发出来。

明之一字,乃存养省察,从凡至圣之达道』,『明』是『存养省察』。『存』,存心。『养』,修养。『省』,反省。『察』,觉察。在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上要常常观照,看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正道,这就是存养省察的功夫。『从凡至圣之达道』,从凡夫到圣贤的方法就是存养省察,对自己的起心动念要了了分明,达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当然,一般人很难不起心动念,所以要从不执著、不分别下手。

然在凡夫地,日用之间,万境交集,一不觉察,难免种种违理情想,瞥尔而生』,『万境交集』即人每天遇到的境界、见到的人事、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之时。凡夫之所以没有成圣成贤,原因就是在日常生活、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中,不能够觉照,失去了观照的功夫,就难免生出不好的情绪、念头,错误的知见,这就叫做『违理情想』。『违理』,违背理性、真心本性。『情』,包括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五欲(财、色、名、食、睡),这是贪染。『瞥尔而生』,忽然之间产生,不知不觉生出。如若此时人不能够觉察,往往就堕落。

圣人无心,没有妄念,也不会起妄念。当念起之时人若没有觉照,就偏离了圣道。如果念头是恶念,是自私自利、贪嗔痴慢,那就会堕落,离本性越来越远。有人把真心本性比作蓝天,乌云代表恶念,白云代表善念。乌云遮蔽天空,所以修行首先要把乌云去掉。之后,还要把白云去掉,白云虽善,依然会遮蔽天空,真心本性不能全部显现。所以,作善而不执著于善,〖了凡四训〗中讲,布施要做到三轮体空。什么是三轮体空?在布施时不要想着『我在布施,谁接受了我的布施,我布施了什么,布施了多少』,这就叫做三轮体空。『内不见己』,即内不见布施的人;『外不见人』,外不见谁接受了布施;『中不见所施之物』,中不见布施了多少,布施了什么。所以,作善而不著作善的相,心里清净、一尘不染,才是和真心本性相应的。

此想既生,则真心遂受锢蔽』,念起不能觉照,人就会随着妄念走,真心本性就被蒙蔽。如同太阳是人的真心本性,乌云是烦恼习气、无明,乌云把太阳遮住,阳光就照不下来了。但是,乌云并不是真的把太阳蒙蔽住了,其实太阳并没有丢失,依旧朗朗当空,只要乌云散掉,太阳仍会普照大地。所以,人起心动念,甚至造作恶业时,真心就被蒙蔽了,虽然被蒙蔽,但真心并没有失去,没有受到丝毫的破损。只要常起觉照,乌云就散开、消失,真心也就显现出来。

而凡所作为,咸失其中正矣』,真心被蒙蔽,做的事情就会失去中正。所以,有违理情想、邪知邪念,就会堕在无明之中。最重要的就是赶紧回头。

印祖的这些教导对于防非改过非常重要,一定要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论语〗开篇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要在生活中经常练习,面对生活中的境缘、诱惑、考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如果起心动念,马上观察念头是正是邪,如果失去中正,就赶紧回头,不再迷惑颠倒,这就是真修行。

若不加一番切实工夫,克除净尽,则愈趋愈下,莫知底极。徒具作圣之心,永沦下愚之队,可不哀哉!』『违理情想』产生之后,如果不下一番切实功夫将其克除,想学圣道,想明心见性,却只停留在口头,没有实际行动,就会愈趋愈下。虽然学习了圣贤教诲,但是没有落实,仍然会堕落。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切实』两个字,要把圣贤教诲切实落实在生活中,时时刻刻、处处观察、反省、改过,把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自私自利、名闻利养的念头克除净尽。不仅要克除,而且要克除得干干净净,一点不留,这才有成圣的希望。否则,虽然读圣贤书几十年,学了很多名词术语,知晓很多理论方法。但是没有下切实功夫克除自己的妄念、欲望,也是『徒具作圣之心,永沦下愚之队』。『徒具』,指白白有作圣的愿望,但是愿望是空的,是口头的,没有落实在行动上,就会『永沦下愚之队』。『下愚』,指凡夫,永远沉沦在凡夫的队伍中。『岂不哀哉』,这真是太可惜、太令人悲哀了。

中国古人说:『正法难闻,中土难生,人身难得』。人得了难得的人身,又能闻听正法,又生在五千年圣贤教诲的中国,可以说是极为殊胜、极为难得。如果不抓住难得的机缘,不能把圣贤教诲落实在生活之中,克除自己的欲望和妄想,那就是印祖所说的『徒具作圣之心,永沦下愚之队』。凡人不能成圣成贤不是没有机缘听闻正法,而是闻听了正法却没有力行,没有生起珍重之心,没有下切实功夫把自己的欲望、妄念克除净尽,这确实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学习圣贤教诲、读圣贤书、学理论就像看地图,比如从北京到伦敦应该选取哪种路线和交通工具更合理、快速、省时省力,这是在学习理论,明白之后,最重要的是行。无论采取哪一种路线和交通工具,只有出发才能到达目的地。修行也是如此,凡夫听闻圣贤教诲,知道如何明心见性,成圣成贤。但在境界现前时,却不能克除自己的欲望、执著,起了分别,结果依旧沉沦、堕落,这就非常悲哀。所以,古人强调知行合一、解行相应,能说不能行不是真学问。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