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卷11上义8至治正心诗解
题文诗: 为国之道,真情无形,上无苛令,官无烦治, 士无伪行,工无淫巧,事任不扰,器完不饰. 乱世不然,追名逐利,其为行者,相揭以高; 其为礼者,相矜以伪;车极雕琢,器遂刻镂; 富者求争,难得之货;诋文者急,逐文烦挠; 事为诡辩,久稽不决,无益于治,有益于乱, 工为奇器,历岁后成,不周于用,不利于民. 神农之法:丁壮不耕,有受饥者,妇人不织, 有受寒者,亲耕亲织,为天下先,真情导民, 不贵难得,不重无用.耕者不强,无以养生, 织者不力,无以衣形,有余不足,各归其身, 衣食饶裕,奸邪不生,安乐无事,天下和平. 智者无所,施其谋策;勇者无所,错其蛮威. 真情至治,至治自治,自治治心,心正风清. 正文: 老子曰:为国之道,上无苛令,官无烦治,士无伪行,工无淫巧,其事任而不扰,其器完而不饰。乱世即不然,为行者相揭以高,为礼者相矜以伪,车舆极于雕琢,器用遂于刻镂,求货者争难得以为宝,诋文者逐烦挠以为急,事为诡辩,久稽而不决,无益于治,有益于乱,工为奇器,历岁而后成,不周于用。故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亲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其导民也,不贵难得之货,不重无用之物。是故耕者不强,无以养生,织者不力,无以衣形,有余不足,各归其身,衣食饶裕,奸邪不生,安乐无事,天下和平,智者无所施其策,勇者无所错其威。 (默希子注) 老子曰:为国之道,上无苛令,官无烦治,士无伪行,工无淫巧。其事任而不扰,其器完而不饰。此至治之世也。乱世即不然,为行者,相揭以高;为礼者,相矜以伪。车舆极於雕琢,器用遂於刻镂。求货者,争难得以为宝;诋(音底)文者,逐烦挠以为急;事为诡辩,久稽而不决,无益於治,有益於乱;此衰世之理也。工为奇器,历岁而后成,不周於用。故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亲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其导民也,故天子耕田所以劝农,皇后亲蚤所以劝织,而况匹夫匹妇惰於耕织而受於饥寒也。不贵难得之货,不重无用之物。是故耕者不强,无以养生;织者不力,无以衣形。有余不足,各归其身。衣食饶裕,奸邪不生,安乐无事,天下和平。智者无所施其策,勇者无所错其威。智以救危,勇以止暴。危暴不作,何用之有? 参考译文: 老子认为:善于治理国家的方法,在于:君王不要制定过于繁苛的法令,官员就不会陷于琐碎的事物,士人就能够仗义直行,工匠不去制作奇巧的器物,那么所有人都可以做到任劳而不滋扰,器物完好而无淫饰。乱世则刚好相反,特立独行者相互标榜自己,虚情假意者矜持高傲,车马装饰得美轮美奂,实则败絮其中,器物镂刻得玲珑剔透而不实用,有钱者争相抢夺难得之物以为宝贝,刀笔吏深文刻薄以为急务,于是事事都藏污纳垢,内有玄机,问题拖延不得解决,这样无益于治,有益于乱的事情层出不穷,再加上工匠好为奇巧之器,耗费经年累月的时间,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还是无利于治国治民。所以神农氏制定法令:男人丁壮不耕田地,天下就会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不织布匹,天下就会有受其寒者。所以神农氏亲自耕田,他的妻子亲自织布,以作为天下人的倡导,神农氏引导人民俭朴节约,不贵难得之货,不重无用之物。所以如果耕者不能勤劳耕作,就没有粮食养生糊口,如果织者不能努力纺织,就没有布匹制衣蔽形,财货有余或者不足,最后都会影响自身,因此能够做到衣食丰饶富裕,就可以奸邪不生,天下人安居乐业,那么天下就会和平了,智者也就无所用其计谋,勇者也就无所措其蛮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