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96|回覆: 0

[儒家文化] 培養和提高道德學問,是有成就者遵循的共同規律

[複製連結]
劉余莉 發表於 2023-6-30 21: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培養和提高道德學問,是有成就者遵循的共同規律

培養和提高道德學問,是有成就者遵循的共同規律

王曰:『來,汝說!爾惟訓於朕志。言汝當教訓於我,使我志通達也。若作酒醴,爾惟麴糵;酒醴須麴糵以成,亦我須汝以成也。若作和羹,爾惟鹽梅。』鹽醎,梅酢,羹須醎酢以和之。說曰:『王!人求多聞,時惟建事。學於古訓乃有獲。王者求多聞以立事,學古訓乃有所得也。事弗師古,以克永世,匪說攸聞。』事不法古訓,而以能長世,非所聞。

出自【群書治要】卷二【尚書】。

王曰:『來,汝說!爾惟訓於朕志。言汝當教訓於我,使我志通達也。若作酒醴,爾惟麴糵;酒醴須麴糵以成,亦我須汝以成也。若作和羹,爾惟鹽梅。』鹽醎,梅酢,羹須醎酢以和之。

醴,甜酒。麴糵,釀酒所用的發酵物。酢,酸。什麼是和羹?【左傳】記載,齊景公問晏子:『「和」與「同」有什麼不同?』晏子回答:『「和」就像做羹湯,用水、火、醋、醬、鹽、梅烹調,味道太淡了就加調料,味道太濃了就加水沖淡,使各種味道恰到好處。』烹製羹湯,要用到水、火、醋、醬、鹽、梅等各種各樣的調料,而羹湯的美味就在於味道之間的調和,所以叫做『和羹』。

高宗說:『來,傅說!你應當訓導我,啟發我的心志。言汝當教訓於我,使我志通達也。說的是你應當教導我,使我的心志通達。如若釀酒,你就是麴櫱。酒醴須麴櫱以成,亦我須汝以成也。就像酒必須有酒麴才能釀成,我必須有你才能成就。如若調製和合眾味的羹湯,你就是鹽和梅。』鹽醎,梅酢,羹須醎酢以和之。鹽,醎;梅,酸。作羹必須用鹽和梅加以調和。

酒麴和鹽梅對於釀酒與烹製羹湯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關鍵要素。在這裡,高宗再次以形象的比喻,說明傅說的訓導對於開啟自己心志的重要性。高宗虛心好學、真誠恭敬、主動求教的態度躍然紙上。

說曰:『王!人求多聞,時惟建事。學於古訓乃有獲。王者求多聞以立事,學古訓乃有所得也。事弗師古,以克永世,匪說攸聞。事不法古訓,而以能長世,非所聞。

攸,所。傅說說:『君王啊,人追求見聞廣博,是爲了建立事功。學習古人的教導,才會有收穫。王者求多聞以立事,學古訓乃有所得也。君王追求多聞來建立事功,學習古人的教誨才能有所收穫。做事不師法古人而能永久傳於後世的,傅說我從來沒有聽說過。』事不法古訓,而以能長世,非所聞。做事不遵循古人的教導,而能得以長久,這種事從來沒有聽說過。

這裡傅說強調以史爲鑒的重要性。前面講的堯舜等,也都強調『稽古』,考察古道的重要性。

『貞觀之治』太宗皇帝

『貞觀之治』太宗皇帝

【孔子家語】中記載:『往古者,所以知今。人主不務襲跡於其所以安存,而忽怠於其所以危亡,是猶未有以異於卻步,而欲求及前人也,豈非惑哉?』以往的歷史是用以啟發當今之人的。如果一個君主不努力追尋前朝之所以能安穩存在的足跡,又不重視其所以危亡的原因,這就好像倒退行走,卻期求能趕上前人。所以,古聖先賢的言論和行事,是後世人治國平天下的借鑑;培養和提高自己的道德學問,是歷代凡有成就者遵循的共同規律。

例如,曾創下『貞觀之治』的太宗皇帝,從十六歲開始從軍打仗,自然沒有時間涉獵聖賢經典,對於古聖先王的治國之道茫然無知。太宗二十七歲登基爲帝,深知創業不易,守成維艱,於是命令魏徵、褚亮、蕭德言、虞世南等大臣,把唐朝以前治國理政的思想精華匯集起來,編纂成【群書治要】這部書。太宗閱讀之後,讚嘆說:『覽所撰書,博而且要。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使朕致治稽古臨事不惑。其爲勞也,不亦大哉!』太宗認爲【群書治要】的內容取材很廣博,但是所挑的內容卻都是非常重要、關鍵的東西,這是他從來沒有見過,甚至都沒有聽說過的。這本書使他能夠使社會大治,考察借鑑歷史經驗,遇到事情不迷惑,並且認識到社會治理的根本,以及治國理政應該從何處入手。因此,在魏徵過世時,太宗感慨地說:『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

歷史是一面鏡子,記載著國家民族興衰成敗的得失經驗,揭示出社會國家運轉的客觀規律。學習歷史,就是掌握國家盛衰的規律,可以達到學史明理的效果。

【貞觀政要·論政體】中記載,貞觀初年,太宗對大臣蕭瑀說:『朕從年輕的時候就喜歡張弓射箭,自以爲懂得如何識別弓箭的好壞,近來得到了十幾把上好的弓箭,於是把這些弓箭拿給弓箭師傅看,結果沒想到,弓箭師傅卻說,這些弓都不是上好的良弓。我於是詢問其中的原因。弓箭師傅說,木頭的中心不正,會使木頭的紋理歪斜,這樣的弓雖然強勁有力,但射出去的箭不直,所以不是上好的弓。從這件事中,我領悟出很多道理,我是用弓箭平定天下的,這一生所用過的弓箭已經夠多了,但我尚且不懂得識別弓箭的要領。更何況我得到天下的時間還很短,對於治理國家的道理,肯定不比我對弓箭的知識掌握得多。我對弓箭的了解尚且有偏失,更何談掌握治理國家的要領呢?』

從此以後,唐太宗定期召見五品以上的京官和中書省的官員。每次召見,太宗都賜座給他們,與他們悉心交談,仔細詢問宮廷之外的事情,以便對老百姓的疾苦和政教的得失有全面而細緻的了解。可以說,正是唐太宗的虛心、好學、禮敬賢者的態度,使他受益匪淺。

貞觀二年,太宗問黃門侍郎王珪:『近代帝王和大臣治理國家多半不如古代,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王珪回答說:『古代帝王治理國家,大都崇尚清靜無爲,以百姓爲中心;然而近代的君王,卻以損害百姓的利益來滿足自己的私慾,所任用的大臣也不再是飽學經史的儒雅之士。漢代的宰相,沒有誰不精通一種經書的,朝廷上如果有什麼解決不了的疑問,都會引經據典,參照經書來判斷,於是,人人懂得禮教,國家太平安定。但是近代卻重視武功,輕視儒術,或是用刑律治理國家,從而導致儒術受到破壞,古代淳樸的民風也就蕩然無存。』太宗聽後,深有同感。從此以後,官員凡是精通儒學,懂得治國之道的,都得以提拔並委以重任。

唐太宗很善於聽取諫言,特別重視用儒家倫理道德的教育治理國家。這一點可以說非常難得,爲什麼?一般人都會因爲看到嚴刑峻法迅速有效的效果,而忽視道德教育。但唐太宗卻不同,他在重視法制建設的同時,特別重視儒家倫理道德的教育,這才是使唐太宗創建『貞觀之治』的根本原因。以前,學習傳統文化的人認爲中國歷史上沒有什麼法制,結果學習中國法制史發現,【唐律】是非常完善、具體、全面的,又以爲唐朝『貞觀之治』的建成完全是依靠法律,這兩種看法都是偏頗的。讀【群書治要】就會特別清楚這一點。現在的廉政建設也是如此,既要強調不能腐、不敢腐,還要強調不願腐、不想腐。怎樣讓官員不願腐、不想腐?那就是要加強倫理道德的教育。

法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只是在消極結果產生之後,給以事後的懲罰和補救。比如,腐敗分子被判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甚至死刑,但是他對國家民族所造成的危害、損害無可挽回,難以防患於未然。第二,法律所制裁的僅僅是人的行爲,難以觸及到人的內心,培養不出人的羞恥心。如果缺少道德教育,人們只是想方設法地躲避法律的制裁,還以此沾沾自喜,認爲這是自己聰明智慧的結果,不覺得自己作惡有什麼羞恥。所以,必須通過倫理道德的教育,讓人從心底不願意做壞事,把作惡看成是非常值得羞恥的事,這才是從心靈上築起一道防止作惡的堤壩。

所以,孔子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如果僅僅是用各種政令、條款來引導人們,人們觸犯了政令、條款就給予刑罰的處罰。結果是什麼?人們因爲懼怕處罰,免於去做壞事,但是沒有羞恥心,甚至仍然去做壞事,想方設法地逃避法律的制裁,還以此沾沾自喜。如果『道之以德』,用道德引導人們,用禮義教化人們,人們有了羞恥心和人心的歸附。『格』,來,人心來附的意思。

太宗之所以在登基後不久就下令編纂【群書治要】,也是因爲知道自己對古聖先賢治國平天下的教誨了解不夠,希望自己不僅僅是和群臣探討治國經驗,而且能隨時翻閱古聖先賢的教訓和經驗。【群書治要】編纂完成後,魏徵在序文中用一句話稱讚【群書治要】的價值:『用之當今,足以鑒覽前古;傳之來葉,可以貽厥孫謀。這部書用在當時的社會,尤其是對於辦政治的人而言,可以汲取、借鑑古聖先賢的智慧。而且傳到後世,可以恩澤子孫後代,讓子孫後代更好地謀劃他們的人生,使得人生幸福。可見,【群書治要】確實是一部鑑往知來的治世寶典。正是因爲如此,2001年習近平總書記的父親習仲勛老先生,親自爲【群書治要考譯】題字『古鏡今鑒』。

這部書編纂完成後,太宗皇帝非常歡喜,日日手不釋卷、不辭辛苦地學習,因爲他有一個根本的動力,那就是愛護人民,希望把國家治理得長治久安。不僅如此,他還胸懷天下,希望爲世界各國做出『善治』的表率。

2022年,習主席致元旦新年賀詞時,在書架明顯的位置上擺放著【群書治要】。這也說明,習近平總書記對於【群書治要】治國平天下的理念也是非常認可,時時翻閱,手不釋捲地閱讀。而這樣做的根本動力就是要把國家治理好,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