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09|回复: 0

[儒家文化] 天下并不缺乏贤才,只看求和不求

[复制链接]
刘余莉 发表于 2023-7-1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下并不缺乏贤才,只看求和不求

天下并不缺乏贤才,只看求和不求

治理的最高境界说起来容易,但实际做起来却很难。因为在实践中,君主任用贤德之士存在各种难处。《群书治要·申鉴》中把这些困难总结了十条

一曰不知”,没有识人之明,因而不能辨别谁是真正贤明的人。奸臣在皇帝面前表现得比忠臣还忠心,如果皇帝不是明君,仅听奸臣的片面之词很容易被迷惑。老子曰:“自知者明,知人者智”,孔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都说明知人并非易事,要有相当的辨别能力。

二曰不求”,不知道用心去求取人才。《群书治要·傅子》中说:“夫圣人者,不世而出者也。贤能之士,何世无之。”圣人确实不是世代都有,古人说:“五百年而有王者兴”,五百年才出现一位圣王。但是,贤德之士哪一个时代没有呢?既然如此,为什么领导者得不到人才?

《傅子》中对此论述道:虞舜、文王、武王等圣人想实行王道,贤臣就出来辅佐;齐桓公想称霸天下,管仲这样的臣子就出现;秦孝公想富国强兵,商鞅这样的法士也来辅佐。这就是“欲王则王佐至,欲霸则霸臣出,欲富国强兵,则富国强兵之人往。求无不得,唱无不和,是以天下之不乏贤也,顾求与不求耳,何忧天下之无人乎?”至圣的明王一旦倡导,天下的贤人自然会应和。天下并不缺乏贤才,只看求和不求罢了,怎么会忧愁天下没有人才?

《群书治要·说苑》记载,齐宣王请淳于髡谈论宣王有什么爱好。淳于髡说:“古代君王所喜好的有四种,而大王只喜欢其中三种。”齐宣王问淳于髡原因。淳于髡说:“古代君王喜欢骏马,大王也喜欢骏马;古代君王喜欢美味,大王也喜欢美味;古代君王喜欢美色,大王也喜欢美色。但是,古代君王喜欢贤士,唯独大王不喜欢贤士。”

齐宣王听后,说:“国家没有贤士,如果有贤士,我自然喜欢他们。”淳于髡说:“古代有骅骝、骐骥这样的骏马,现在没有这样的骏马了,但大王也会从众多的马中去选取,可见大王是真的喜欢骏马;古代有豹胎、象胎这样的美味,现在没有这样的美味了,但是大王也会从众多的美味中去选取,可见大王也是真的喜欢美味;古代有毛嫱、西施这样的美女,现在没有毛嫱、西施了,但是大王也会从众多的美女之中去选取,可见大王也是真喜欢美色。如果大王一定要等待尧舜禹汤时代的那种贤士出现才喜欢他们,那么尧舜禹汤时代那样的贤士也就不喜欢大王您了。”齐宣王听后默默无语。这说明天下并不缺少贤士。世间德才兼备的人很多,只是君王、领导者并没有用心去求取。

求取贤才,关键在于领导者对于贤才要有恭敬、礼遇、真诚的态度。所以,礼敬贤才、重视贤才与否,是评价一个领导者是否贤明的重要标志,也是领导者能否建功立业的根本保证。判断一个领导者能否建功立业,主要看手下有没有德才兼备的人才。

《孔子家语》记载,鲁哀公向孔子请教当时的君主谁最贤明。孔子说:“我没有遇到过贤明的君主,如果非要说有一位贤明君主的话,那就是卫灵公吧。”哀公问孔子原因。孔子说:“卫灵公的弟弟公子渠牟的智慧、信义可以治理拥有千乘兵车的中等国家,卫灵公很喜爱并且非常重用公子渠牟。卫国的士人王林国,如果发现贤德之人,就一定会举荐,如果看到贤德之人被退黜,就把自己的俸禄分给他,所以卫国没有被埋没的读书人。卫灵公知道这件事后,便对王林国非常尊敬。卫国有一位士大夫叫庆足,每逢多事之秋,庆足一定会出来辅佐君主;当国泰民安时,庆足便从官位上退下来,把位置让给贤德的人。卫灵公对庆足非常尊敬,奉为上宾。卫国还有一位大夫叫史鳅,开始与卫灵公政见不和,便想离开卫国。后来卫灵公知道自己错了,在郊外住了三日,反省自己,琴瑟不奏,一定要等史鳅回国之后,灵公方肯回朝。所以,我认为卫灵公是一位贤明的君主。”可见,孔子认为真正贤明的君主,一定是知人善任之人,非常重视求取贤德之士。而要求取贤德之士,君主必须有礼贤下士的态度。

《群书治要·尸子》中说:“下士者得贤,下敌者得友,下众者得誉。故度于往古,观于先王,非求贤务士,而能立功于天下,成名于后世者,未之尝有也。”礼贤下士的人能够得到贤才,能对敌人礼敬的人可以化敌为友,能对众人礼敬的人可以获得众人的称誉。纵观整个历史发展和古代圣王的治国经验,如果不依靠贤才,没有哪个先王可以立功于天下、成名于后世。如果君主没有按照正道求取贤才,贤才也招致不来。这说明领导者真诚、礼敬的态度非常重要。领导者对贤德之士有真诚恭敬的态度,才能得到贤能之士的真诚帮助,成就事业。

三曰不任”,不能任用贤德之士。《群书治要·中论》记载,即使是末代的亡国之君,其朝廷中也不是没有可以使天下大治的臣子,府库中也不是没有圣贤的典籍,但是最终免不了灭亡,原因就在于“其贤不用,其法不行也”。虽然有贤德的人,但是不被君主重用;有圣贤的典籍及治国的方法、策略,但是没有被君主推行。很多人说传统文化很好,但是为什么这个朝代兴了又衰,衰了又兴,没有走出历史的周期律?就是因为传统文化、圣贤典籍所说的道理都很好,用它就能得到帮助,不用它也没有办法起到作用。就像有一位医生,给你把脉、开药方,医术确实很高明,药方也对症。但是你既不相信医生,也不吃药,医生的医术再高明,对你的病都无济于事。所以,古圣先贤的教诲再好,但如果怀疑,甚至批判,对于治理国家也没有帮助。

《孔子家语》中记载,子路请教孔子:“贤明的君主治国首先应该重视什么?”孔子说:“尊敬贤德的人,轻贱不贤德的人。”子路又问:“可是我听说晋国的中行氏也尊敬贤德的人,轻贱不贤德的人,为什么他还是灭亡了?”孔子说:“中行氏尊敬贤德的人,却不能任用贤德的人;轻贱不贤德的人,却不能罢免不贤德的人。贤德的人知道中行氏不重用自己,就有怨恨之心;不贤德的人知道中行氏轻视自己,就有怀恨之心。结果,怨、仇这两种情绪并存于国家,而邻国的敌兵又在郊外作战,中行氏想不灭亡,怎么可能呢?”

所以,对于贤德的人一定要重用,对于不贤德的人一定要宽容。如果像中行氏一样,有贤德的人不能重用,有不贤德的人不能罢免,就很难治理好国家,事业也很难兴盛。

对于贤德的人一定要重用,对于不贤德的人一定要宽容。

对于贤德的人一定要重用,对于不贤德的人一定要宽容。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贤者不被重用的情况。《群书治要·六韬》中列举了七种贤者不能被国君重用的具体原因:

第一,“主弱亲强,贤者不用”。君主很弱小,亲属势力强大,权力无法集中在君主的手中,即使有贤德的人,也不能被君主重用。

第二,“主不明,正者少,邪者众,贤者不用”。君主不够明智,而身边正直的人少,邪曲不正的人多,贤德的人也不会被重用。

第三,“贼臣在外,奸臣在内,贤者不用”。贼臣在外诽谤,奸臣在内进献谗言,贤德的人也不会被重用。

第四,“法政阿宗族,贤者不用”。法律政令都是偏向于自己的亲属,导致任人唯亲,而不是任人唯贤,贤者就得不到重用。

第五,“以欺为忠,贤者不用”。把欺骗自己的人当成是忠臣,贤者就不会被重用。

第六,“忠谏者死,贤者不用”。忠臣发现国君有错误,不惜犯言直谏,指正君主的过失。但君主却喜欢巴结谄媚、阿谀奉承的人,厌恶直言不讳的人,不仅不奖赏贤臣,反而会置贤臣于危险的境地,贤者也得不到重用。

第七,“货财上流,贤者不用”。财货都流到上层,也就是君主贪财好利,而贤德之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自私自利、贪财好利之心。君主有这种喜好,自然有很多人去迎合,贤德之人就不会得到重用。

古人把贤德之人不被重用的情况都列举出来,警示后代的领导者要引以为鉴。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