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20|回復: 0

[其他] 王充【论衡】卷13本性篇诗解3陆贾天生礼义之性董子性生于阳情生于阴刘向情阳性阴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3-7-2 16:20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王充【论衡】卷13本性篇诗解3陆贾天生礼义之性董子性生于阳情生于阴刘向情阳性阴
题文诗:
陆贾:天地生人,以礼义之,人能,
察己所以,受命则顺,顺之谓道.陆贾知人,
礼义为性,人能察己,所以受命.性善者不,
待察自善;性恶者虽,能察之犹,背礼.
义挹于善,不能为也.故贪者能,言廉乱者,
能言治而,盗跖,人之窃也,庄跷,
人之滥也,明能察己,口能论贤,性恶不为,
何益于善?陆贾之言,未能得实.董仲舒览,
孟书作,情性说曰:天之大经,一阴一阳;
人之大经,一情一性.性生于阳,情生于阴.
阴气,阳气.曰性善者,是见其阳;
谓恶者是,见其阴也.之言,谓孟子见,
其阳孙卿,见其阴也.处二家各,有见可也;
不处人之,情性有善,有恶未也.人情性同,
生于阴阳,生于阴阳,有渥有.玉生于石,
有纯有驳,情性,阴阳安能,纯善也哉?
仲舒之言,未能得实.曰性,生而然也,
在身不发;情接于物,而然者也,出形于外.
形外则谓,之阳不发,者谓之阴.刘向之言,
谓性在身,而不.情接于物,形出于外,
故谓之阳,性不发也,不与物接,故谓之阴.
刘向,谓情为阳,性为阴也.不据本所,
生起苟以,形出不发,见定阴阳,其则必以,
形出为阳,性与物接,造次于是,颠沛于是.
恻隐不忍,仁之气也.卑谦辞让,性之发也.
有与接会,恻隐卑谦,形出于外.谓性在内,
不与物接,恐非其实.不论性之,善恶徒议,
外内阴阳,理难以知.刘向,以性为阴,
为阳,人禀,有善恶否?自孟子以,
下至刘向,鸿儒博生,闻见多矣.然论情性,
竟无定是.唯世硕儒,公孙尼子,性俱善恶,
颇得其正.由此言之,事易知之,道难论也.
酆文茂记,繁如荣华;恢谐剧谈,甘如饴密,
未必得实.实者人性,有善有恶,犹人才有,
高有下也.高不可下,下不可高.谓无善恶,
是谓人才,无高下也.禀性受命,同一实也.
命有贵贱,性有善恶.谓无善恶,是谓人命,
无贵贱也.九州田土,之性善恶,不均故有,
黄赤黑别,上中下差.水潦不同,故有清浊,
之流东西,南北之趋.人禀天地,之性怀,
五常之气,或仁或义,性术乖也;动作趋翔,
或重或轻,性识诡也;面色或白,或黑身形,
或长或短,至老极死,不可变易,天性然也.
余以孟轲,言人性善,中人以上;孙卿言人,
性恶中人,以下者也;扬雄言人,性善恶混,
者中人若,经合道,则可为教.尽性之理,
则未.性俱善恶,非善非恶,能善能恶,
情有真假,去伪存真,教人为善,化性起伪.  
  
  【原文】

  13·6陆贾曰(1):『天地生人也,以礼义之性。人能察己所以受命则顺(2)。顺之谓道(3)。』夫陆贾知人礼义为性(4),人亦能察己所以受命。性善者,不待察而自善;性恶者,虽能察之,犹背礼畔义(5)。义挹于善(6),不能为也。故贪者能言廉,乱者能言治。盗跖非人之窃也,庄跷刺人之滥也(7),明能察己,口能论贤,性恶不为,何益于善?陆贾之言,未能得实。  【注释】

  (1)陆贾:参见8·10注(14)。
  (2)受命:这里指从天地接受礼义之性。
  (3)引文不见于今传本【新语】十二篇,出处不详。
  (4)本句与下句,疑在复述上文引语。据下文『若仲舒之言,谓孟子见其阳,孙卿见其阴也』;『夫子政之言,谓性在身而不发,情接于物』的文例,似作:『夫陆贾之言,谓人礼义为性』。(5)畔:通『叛』。
  (6)挹(yi义):酌取,汲取。
  (7)刺:斥责,指责。滥:贪。
庄跷在官吏管辖的境内做盗贼而官吏不能够禁止他。这就是政治混乱的表现了。出处:【韩非子】。
  【译文】
陆贾说:『天地给人生命,就赋予了礼义的本性。人能够明察到自己是从天地那里接受到的礼义之性,就能顺应它。能顺应它,就叫做道。』陆贾的话是说人生下来就有礼义之性,人也能明察到自己是从天地那里接受的礼义之性。性善的人,不等待明察就能自然从善;性恶的人,虽然也能明察到它,但仍然违背了礼义。礼义来自于人的善性,不是靠人为得到的。所以贪婪的人会夸夸其谈地讲廉洁,作乱的人能头头是道地说治理。盗跖会指责别人偷窃,庄跷会斥责别人贪得无厌,他们都清楚地能明察到自己从天地得到的礼义之性,嘴里会谈论圣贤的道理,却因本性不好,自己不能实行,这对于从善有什么好处呢?可见,陆贾的话,并不那么真实。

  【原文】

  13·7董仲舒览孙、孟之书(1),作情性之说曰:『天之大经(2),一阴一阳;人之大经,一情一性。性生于阳,情生于阴。阴气鄙,阳气仁。曰性善者,是见其阳也;谓恶者,是见其阴者也(3)。』若仲舒之言,谓孟子见其阳,孙卿见其阴也。处二家各有见,可也;不处人情性情性有善有恶(4),未也。夫人情性同生于阴阳,其生于阴阳,有渥有泊。玉生于石,有纯有驳,情性于阴阳(5),安能纯善?仲舒之言,未能得实。
  【注释】

  (1)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广川(今河北省枣强县东)人。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胶西相。他提出『天人相与』、『君权神授』,创立『三纲五常』。举贤良文学之士,他对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武帝所采纳,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此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著有【春秋繁露】与【董子文集】。
  (2)大经:常道或不改变的常规。
  (3)引文不见于现存董仲舒的书,大意可参见【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4)情性情性:疑重出。
  (5)上言『情性生于阴阳』,故疑『于』前脱一『生』字。
  【译文】
董仲舒看了荀子和孟子的书,兴起情性的说法,说:『天的常道,是有阴有阳;人的常道,是有情有性。人性生于阳,人情生于阴。阴气卑劣,阳气仁义。说人性善的,只看见它阳的一面;说人性恶的,又只看见它阴的一面。』照董仲舒的说法,认为孟子只见到它阳的一面,荀子只见到它阴的一面。分析他们二家各有所见,是对的;而不分析人的情性有善有恶,是不对的。人的情性同时生于阴阳,虽生于阴阳,但有厚有薄。玉产生于石,有纯的有不纯的,人情性生于阴阳,哪能都是纯的善的?董仲舒的话,并不那么真实。

  【原文】

  13·8刘子政曰:『性,生而然者也,在于身而不发。情,接于物而然者也,出形于外(1)。形外则谓之阳,不发者则谓之阴(2)。』夫子政之言,谓性在身而不发。情接于物,形出于外,故谓之阳,性不发,不与物接,故谓之阴。夫如子政之言,乃谓情为阳,性为阴也。不据本所生起,苟以形出与不发见定阴阳也(3)。必以形出为阳,性亦与物接,造次必于是(4),颠沛必于是。恻隐不忍不忍(5),仁之气也(6)。卑谦辞让,性之发也。有与接会,故恻隐卑谦,形出于外。谓性在内不与物接、恐非其实。不论性之善恶,徒议外内阴阳,理难以知。且从子政之言,以性为阴,情为阳,夫人禀情(7),竞有善恶不也(8)?
  【注释】
  (1)出形:疑『形出』之误倒。下文有『形出于外』,可证。
  (2)引文出处不详。
  (3)见:根据文意,疑衍文。
  (4)造次:仓卒,匆促。是:此。这里指本性。
  (5)不忍不忍:疑重出。『恻隐不忍,仁之气也,』与下『卑谦辞让,性之发也』,文法一致,可证。
  (6)仁之气:指具有『仁』这种道德属性的气。
  (7)情:人性禀受于天,本书时见此义,故疑系『性』之误。
  (8)不:同『否』。
【译文】
 刘子政说:『人性,生下来就是这个样子,在身体里面存在,而不表露出来。人情,是与外界事物接触而形成的,在身体外面表现出来。在外表露的则称之为阳,不表露的则称之为阴。』刘子政的话,认为人性是在身体里却不显露出来。人情与外界事物接触,在身体外表现出来,所以称之为阳;人性不表露,不与外界事物接触,所以称之为阴。照刘子政的说法,就称人情为阳,称人性为阴。这是没有依据情性产生的根源来谈论产生的起源,而只是用外露或不外露把情性说成是阴的阳的。一定要把外露叫做阳,人性也与外界事物接触,在急迫情况下离不开它,在颠沛情况下也离不开它。怜悯而不残忍,是人禀承『仁气』的表现。卑谦辞让,是人性的表露。由于有外界事物与它接触,所以怜悯、卑谦,在身体外部表现出来。说人性在身体里存在不与外界事物接触,恐怕不是事实。不论说人性的善与恶,而仅仅议论它存在于体外还是体内,叫做阳还是叫做阴,从道理上难以弄清楚。而且顺从刘子政的说法,把人性叫做阴,人情叫做阳,那么人禀承自然之气所形成的本性,究竟还有没有善恶呢?

  【原文】

  13·9自孟子以下至刘子政,鸿儒博生(1),闻见多矣。然而论情性,竟无定是。唯世硕儒、公孙尼子之徒(2),颇得其正。由此言之,事易知,道难论也。酆文茂记(3),繁如荣华(4);恢谐剧谈(5),甘如饴密,未必得实。实者人性有善有恶,犹人才有高有下也。高不可下,下不可高。谓性无善恶,是谓人才无高下也。禀性受命,同一实也。命有贵贱,性有善恶。谓性无善恶,是谓人命无贵贱也。
  【注释】

  (1)鸿:大。博:学识广泛丰富。
  (2)儒:疑衍文。
  (3)酆同『丰』。记:记载事物的文章或书籍。
  (4)华(hu1花):同『花』。荣:草木茂盛。
  (5)恢:通『诙』。
  【译文】
从孟子以下到刘子政,都是学识渊博的大儒,听见的看见的多得很,然而论说人的情性,竟然没有判断对。只有世硕、公孙尼子这些人,讲得稍微接近于正确。由此说来,事情容易知道,但是道理却难得说清。内容丰富的文章和书籍,像盛开的花朵那样茂盛;有趣流畅的言谈,如饴糖蜂蜜那样甘甜,但不见得符合事实。事实上人性有善有恶,就像人的才能有高有低一样。高超的不能说它低下,低下的也不能说它高超。认为人性没有善恶,就是认为人的才能没有高低一样。禀受自然之气形成的命与性,实际上是一样的。命有贵与贱之分,性有善与恶之别。认为人性没有善与恶,就是认为人命没有贵与贱。

  【原文】

  13·10九州田土之性,善恶不均,故有黄赤黑之别,上中下之差(1)。  水潦不同(2),故有清浊之流,东西南北之趋。人禀天地之性,怀五常之气,或仁或义,性术乖也(3);动作趋翔(4),或重或轻,性识诡也(5);面色或白或黑,身形或长或短,至老极死不可变易,天性然也。(6)余固以孟轲言人性善者(7),中人以上者也;孙卿言人性恶者,中人以下者也;扬雄言人性善恶混者(8),中人也。若反经合道(9),则可以为教。尽性之理,则未也。
  【注释】

  (1)以上参见【尚书·禹贡】。
  (2)潦(l3o老):雨水。水潦:这里指水源。
  (3)术:道。这里指遵循的原则。
  (4)趋:快步走。翔:回翔。这里有缓慢的意思。
  (5)识:识别,觉察。这里指判断能力。
  (6)本篇第三段『一岁婴儿』句前,有『皆知水廖锲餍涡圆煌贫褓髦煲病!惫彩抛郑捎σ浦链舜Α?BR>  (7)固:通『故』,因此。
  (8)参见【扬子法言·修身】。扬雄:参见3·4注(16)。
  (9)反:同『返』,回复。这里有符合的意思。
  【译文】
   中国田土的性质,好坏不均匀,所以土色有黄、红、黑的区别,土质有上、中、下的差别。水源不同,所以有清的水流,有浊的水流,有流往东西南北的不同趋向。人禀受天地之性,心存仁、义、礼、智、信『五常』之气,有人仁有人义,是天生的道义不同;遇事动作机灵与呆板,有人严重有人轻微,是天生判断力不同;人脸上的颜色有人白有人黑,人的身体有人高有人矮,到人老最后死去都不会改变,这是因为天性如此。人们都只知道水、土、物、器的形状与性质不同,却不懂得人性的善恶是由于禀受的气有所不同。我因此认为孟子说人性是善的,是指中等才智以上的人;荀子说人性是恶的,是指中等才智以下的人;扬雄说人性是善恶兼有的,是指具有中等才智的平常人。如果为了让人们的行为与经书、道义相符合,那么以上关于人性的说法都可以用作施行教化的依据。但从充分阐明人性的道理来评论,那是不够的。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