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05|回覆: 0

[其他] 王充【論衡】卷13本性篇詩解3陸賈天生禮義之性董子性生於陽情生於陰劉向情陽性陰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7-2 16:20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王充【論衡】卷13本性篇詩解3陸賈天生禮義之性董子性生於陽情生於陰劉向情陽性陰
題文詩:
陸賈:天地生人,以禮義之,人能,
察己所以,受命則順,順之謂道.陸賈知人,
禮義為性,人能察己,所以受命.性善者不,
待察自善;性惡者雖,能察之猶,背禮.
義挹於善,不能為也.故貪者能,言廉亂者,
能言治而,盜跖,人之竊也,莊蹺,
人之濫也,明能察己,口能論賢,性惡不為,
何益於善?陸賈之言,未能得實.董仲舒覽,
孟書作,情性說曰:天之大經,一陰一陽;
人之大經,一情一性.性生於陽,情生於陰.
陰氣,陽氣.曰性善者,是見其陽;
謂惡者是,見其陰也.之言,謂孟子見,
其陽孫卿,見其陰也.處二家各,有見可也;
不處人之,情性有善,有惡未也.人情性同,
生於陰陽,生於陰陽,有渥有.玉生於石,
有純有駁,情性,陰陽安能,純善也哉?
仲舒之言,未能得實.曰性,生而然也,
在身不發;情接於物,而然者也,出形於外.
形外則謂,之陽不發,者謂之陰.劉向之言,
謂性在身,而不.情接於物,形出於外,
故謂之陽,性不發也,不與物接,故謂之陰.
劉向,謂情為陽,性為陰也.不據本所,
生起苟以,形出不發,見定陰陽,其則必以,
形出為陽,性與物接,造次於是,顛沛於是.
惻隱不忍,仁之氣也.卑謙辭讓,性之發也.
有與接會,惻隱卑謙,形出於外.謂性在內,
不與物接,恐非其實.不論性之,善惡徒議,
外內陰陽,理難以知.劉向,以性為陰,
為陽,人稟,有善惡否?自孟子以,
下至劉向,鴻儒博生,聞見多矣.然論情性,
竟無定是.唯世碩儒,公孫尼子,性俱善惡,
頗得其正.由此言之,事易知之,道難論也.
酆文茂記,繁如榮華;恢諧劇談,甘如飴密,
未必得實.實者人性,有善有惡,猶人才有,
高有下也.高不可下,下不可高.謂無善惡,
是謂人才,無高下也.稟性受命,同一實也.
命有貴賤,性有善惡.謂無善惡,是謂人命,
無貴賤也.九州田土,之性善惡,不均故有,
黃赤黑別,上中下差.水潦不同,故有清濁,
之流東西,南北之趨.人稟天地,之性,
五常之氣,或仁或義,性術乖也;動作趨翔,
或重或輕,性識詭也;面色或白,或黑身形,
或長或短,至老極死,不可變易,天性然也.
余以孟軻,言人性善,中人以上;孫卿言人,
性惡中人,以下者也;揚雄言人,性善惡混,
者中人若,經合道,則可為教.盡性之理,
則未.性俱善惡,非善非惡,能善能惡,
情有真假,去偽存真,教人為善,化性起偽.  
  
  【原文】

  13·6陸賈曰(1):『天地生人也,以禮義之性。人能察己所以受命則順(2)。順之謂道(3)。』夫陸賈知人禮義為性(4),人亦能察己所以受命。性善者,不待察而自善;性惡者,雖能察之,猶背禮畔義(5)。義挹於善(6),不能為也。故貪者能言廉,亂者能言治。盜跖非人之竊也,莊蹺刺人之濫也(7),明能察己,口能論賢,性惡不為,何益於善?陸賈之言,未能得實。  【注釋】

  (1)陸賈:參見8·10注(14)。
  (2)受命:這裡指從天地接受禮義之性。
  (3)引文不見於今傳本【新語】十二篇,出處不詳。
  (4)本句與下句,疑在複述上文引語。據下文『若仲舒之言,謂孟子見其陽,孫卿見其陰也』;『夫子政之言,謂性在身而不發,情接於物』的文例,似作:『夫陸賈之言,謂人禮義為性』。(5)畔:通『叛』。
  (6)挹(yi義):酌取,汲取。
  (7)刺:斥責,指責。濫:貪。
莊蹺在官吏管轄的境內做盜賊而官吏不能夠禁止他。這就是政治混亂的表現了。出處:【韓非子】。
  【譯文】
陸賈說:『天地給人生命,就賦予了禮義的本性。人能夠明察到自己是從天地那裡接受到的禮義之性,就能順應它。能順應它,就叫做道。』陸賈的話是說人生下來就有禮義之性,人也能明察到自己是從天地那裡接受的禮義之性。性善的人,不等待明察就能自然從善;性惡的人,雖然也能明察到它,但仍然違背了禮義。禮義來自於人的善性,不是靠人為得到的。所以貪婪的人會誇誇其談地講廉潔,作亂的人能頭頭是道地說治理。盜跖會指責別人偷竊,莊蹺會斥責別人貪得無厭,他們都清楚地能明察到自己從天地得到的禮義之性,嘴裡會談論聖賢的道理,卻因本性不好,自己不能實行,這對於從善有什麼好處呢?可見,陸賈的話,並不那麼真實。

  【原文】

  13·7董仲舒覽孫、孟之書(1),作情性之說曰:『天之大經(2),一陰一陽;人之大經,一情一性。性生於陽,情生於陰。陰氣鄙,陽氣仁。曰性善者,是見其陽也;謂惡者,是見其陰者也(3)。』若仲舒之言,謂孟子見其陽,孫卿見其陰也。處二家各有見,可也;不處人情性情性有善有惡(4),未也。夫人情性同生於陰陽,其生於陰陽,有渥有泊。玉生於石,有純有駁,情性於陰陽(5),安能純善?仲舒之言,未能得實。
  【注釋】

  (1)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西漢哲學家、今文經學大師。廣川(今河北省棗強縣東)人。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膠西相。他提出『天人相與』、『君權神授』,創立『三綱五常』。舉賢良文學之士,他對策建議:『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為武帝所採納,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此後兩千多年封建社會以儒學為正統的先聲。著有【春秋繁露】與【董子文集】。
  (2)大經:常道或不改變的常規。
  (3)引文不見於現存董仲舒的書,大意可參見【春秋繁露·深察名號】。
  (4)情性情性:疑重出。
  (5)上言『情性生於陰陽』,故疑『於』前脫一『生』字。
  【譯文】
董仲舒看了荀子和孟子的書,興起情性的說法,說:『天的常道,是有陰有陽;人的常道,是有情有性。人性生於陽,人情生於陰。陰氣卑劣,陽氣仁義。說人性善的,只看見它陽的一面;說人性惡的,又只看見它陰的一面。』照董仲舒的說法,認為孟子只見到它陽的一面,荀子只見到它陰的一面。分析他們二家各有所見,是對的;而不分析人的情性有善有惡,是不對的。人的情性同時生於陰陽,雖生於陰陽,但有厚有薄。玉產生於石,有純的有不純的,人情性生於陰陽,哪能都是純的善的?董仲舒的話,並不那麼真實。

  【原文】

  13·8劉子政曰:『性,生而然者也,在於身而不發。情,接於物而然者也,出形於外(1)。形外則謂之陽,不發者則謂之陰(2)。』夫子政之言,謂性在身而不發。情接於物,形出於外,故謂之陽,性不發,不與物接,故謂之陰。夫如子政之言,乃謂情為陽,性為陰也。不據本所生起,苟以形出與不發見定陰陽也(3)。必以形出為陽,性亦與物接,造次必於是(4),顛沛必於是。惻隱不忍不忍(5),仁之氣也(6)。卑謙辭讓,性之發也。有與接會,故惻隱卑謙,形出於外。謂性在內不與物接、恐非其實。不論性之善惡,徒議外內陰陽,理難以知。且從子政之言,以性為陰,情為陽,夫人稟情(7),競有善惡不也(8)?
  【注釋】
  (1)出形:疑『形出』之誤倒。下文有『形出於外』,可證。
  (2)引文出處不詳。
  (3)見:根據文意,疑衍文。
  (4)造次:倉卒,匆促。是:此。這裡指本性。
  (5)不忍不忍:疑重出。『惻隱不忍,仁之氣也,』與下『卑謙辭讓,性之發也』,文法一致,可證。
  (6)仁之氣:指具有『仁』這種道德屬性的氣。
  (7)情:人性稟受於天,本書時見此義,故疑系『性』之誤。
  (8)不:同『否』。
【譯文】
 劉子政說:『人性,生下來就是這個樣子,在身體裡面存在,而不表露出來。人情,是與外界事物接觸而形成的,在身體外面表現出來。在外表露的則稱之為陽,不表露的則稱之為陰。』劉子政的話,認為人性是在身體裡卻不顯露出來。人情與外界事物接觸,在身體外表現出來,所以稱之為陽;人性不表露,不與外界事物接觸,所以稱之為陰。照劉子政的說法,就稱人情為陽,稱人性為陰。這是沒有依據情性產生的根源來談論產生的起源,而只是用外露或不外露把情性說成是陰的陽的。一定要把外露叫做陽,人性也與外界事物接觸,在急迫情況下離不開它,在顛沛情況下也離不開它。憐憫而不殘忍,是人稟承『仁氣』的表現。卑謙辭讓,是人性的表露。由於有外界事物與它接觸,所以憐憫、卑謙,在身體外部表現出來。說人性在身體裡存在不與外界事物接觸,恐怕不是事實。不論說人性的善與惡,而僅僅議論它存在於體外還是體內,叫做陽還是叫做陰,從道理上難以弄清楚。而且順從劉子政的說法,把人性叫做陰,人情叫做陽,那麼人稟承自然之氣所形成的本性,究竟還有沒有善惡呢?

  【原文】

  13·9自孟子以下至劉子政,鴻儒博生(1),聞見多矣。然而論情性,竟無定是。唯世碩儒、公孫尼子之徒(2),頗得其正。由此言之,事易知,道難論也。酆文茂記(3),繁如榮華(4);恢諧劇談(5),甘如飴密,未必得實。實者人性有善有惡,猶人才有高有下也。高不可下,下不可高。謂性無善惡,是謂人才無高下也。稟性受命,同一實也。命有貴賤,性有善惡。謂性無善惡,是謂人命無貴賤也。
  【注釋】

  (1)鴻:大。博:學識廣泛豐富。
  (2)儒:疑衍文。
  (3)酆同『豐』。記:記載事物的文章或書籍。
  (4)華(hu1花):同『花』。榮:草木茂盛。
  (5)恢:通『詼』。
  【譯文】
從孟子以下到劉子政,都是學識淵博的大儒,聽見的看見的多得很,然而論說人的情性,竟然沒有判斷對。只有世碩、公孫尼子這些人,講得稍微接近於正確。由此說來,事情容易知道,但是道理卻難得說清。內容豐富的文章和書籍,像盛開的花朵那樣茂盛;有趣流暢的言談,如飴糖蜂蜜那樣甘甜,但不見得符合事實。事實上人性有善有惡,就像人的才能有高有低一樣。高超的不能說它低下,低下的也不能說它高超。認為人性沒有善惡,就是認為人的才能沒有高低一樣。稟受自然之氣形成的命與性,實際上是一樣的。命有貴與賤之分,性有善與惡之別。認為人性沒有善與惡,就是認為人命沒有貴與賤。

  【原文】

  13·10九州田土之性,善惡不均,故有黃赤黑之別,上中下之差(1)。  水潦不同(2),故有清濁之流,東西南北之趨。人稟天地之性,懷五常之氣,或仁或義,性術乖也(3);動作趨翔(4),或重或輕,性識詭也(5);面色或白或黑,身形或長或短,至老極死不可變易,天性然也。(6)余固以孟軻言人性善者(7),中人以上者也;孫卿言人性惡者,中人以下者也;揚雄言人性善惡混者(8),中人也。若反經合道(9),則可以為教。盡性之理,則未也。
  【注釋】

  (1)以上參見【尚書·禹貢】。
  (2)潦(l3o老):雨水。水潦:這裡指水源。
  (3)術:道。這裡指遵循的原則。
  (4)趨:快步走。翔:迴翔。這裡有緩慢的意思。
  (5)識:識別,覺察。這裡指判斷能力。
  (6)本篇第三段『一歲嬰兒』句前,有『皆知水廖鍥饜渦圓煌貧褓髦煲病!憊彩拋鄭捎σ浦鏈舜Α?BR>  (7)固:通『故』,因此。
  (8)參見【揚子法言·修身】。揚雄:參見3·4注(16)。
  (9)反:同『返』,回覆。這裡有符合的意思。
  【譯文】
   中國田土的性質,好壞不均勻,所以土色有黃、紅、黑的區別,土質有上、中、下的差別。水源不同,所以有清的水流,有濁的水流,有流往東西南北的不同趨向。人稟受天地之性,心存仁、義、禮、智、信『五常』之氣,有人仁有人義,是天生的道義不同;遇事動作機靈與呆板,有人嚴重有人輕微,是天生判斷力不同;人臉上的顏色有人白有人黑,人的身體有人高有人矮,到人老最後死去都不會改變,這是因為天性如此。人們都只知道水、土、物、器的形狀與性質不同,卻不懂得人性的善惡是由於稟受的氣有所不同。我因此認為孟子說人性是善的,是指中等才智以上的人;荀子說人性是惡的,是指中等才智以下的人;揚雄說人性是善惡兼有的,是指具有中等才智的平常人。如果為了讓人們的行為與經書、道義相符合,那麼以上關於人性的說法都可以用作施行教化的依據。但從充分闡明人性的道理來評論,那是不夠的。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