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30|回復: 0

[其他] 王充【论衡】卷33答佞篇诗解4贤权为事为国佞权为身佞人求利不毁人以人欺将不毁人于将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3-7-3 21:43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王充【论衡】卷33答佞篇诗解4贤权为事为国佞权为身佞人求利不毁人以人欺将不毁人于将
题文诗:
问曰人,操行无恒,权时制宜,信者欺人,
直者曲挠,权变所设,前后异操;事有所应,
左右异语.儒书所载,权变非一.今以素故,
考之毋乃,实乎?曰贤佞,有权.
贤者之有,权后有应;之有,权亦反经,
后有恶故,贤人之权,为事为国;佞为身家.
观其所权,贤佞可论;察其发动,邪正可名.
问曰佞好,毁人有诸?曰佞人,不毁人.
如毁人是,谗人何则?佞人求利,故不毁人.
苟利于己,曷为毁之?苟不利己,毁之无益.
以计求便,以数取利,利则便得,妒人共事,
然后危人.其危人也,毁之,而其害人,
也非.誉而危之,故人不知;厚而害之,
故人不疑.是故佞人,危而不怨,害人之败,
而不仇之,隐情匿意,为之功也.毁人,
人亦毁之,不亲,士不附也,安得容世,
取利于上?问曰佞人,不毁人于,世间毁人,
于将前乎?曰佞人以,人欺将不,毁人于将.
又问然则,佞人奈何?曰佞人,毁人誉之;
危人安之.毁危奈何?假令甲有,高行奇智,
名声显闻,将恐召问,挟而胜己,故废不言,
常腾誉之.荐之者众,将议欲用,人必,
对曰甲贤,而宜召也.何则甲意,不欲留县,
前闻其语,声望欲入,府在郡则,望欲入州,
志高则,操与人异,望远则,意不顾近.
屈而用之,其心不满,不则卧病;贱而命之,
则伤贤人,不则损威.故人君所,以失名损,
誉者好臣,臣也.自耐下之,用之可也;
不能下之,用之不便.用之不两,相益舍之,
不两相损.君畏其志,信佞人言,遂置不用.

    【原文】
  33·9问曰:『人操行无恒,权时制宜(1),信者欺人,直者曲挠(2)。  权变所设,前后异操;事有所应,左右异语。儒书所载,权变非一。今以素故考之,毋乃失实乎?』曰:贤者有权,佞者有权。贤者之有权,后有应(3);佞人之有权,亦反经,后有恶。故贤人之权,为事为国;佞人之权为身为家。观其所权,贤佞可论;察其发动,邪正可名(4)。
  【注释】
  (1)权:衡量。
  (2)挠:弯曲。曲挠:不公正。
  (3)应:报答。
  (4)名:说出。
【译文】
有人问:『人的操行没有永恒不变的,可以斟酌形势制定适当的措施,因而诚实的人有时也会欺骗人,正直的人有时也会不公正。一个人斟酌形势变化有所安排,前后行动可以不一样;一件事为了适应需要,对周围的人可以说不同的话。儒者的书上记载,权宜之计不止一种。现在用平素一贯的言行来考察他们,不是不符合实际情况了吗?』我说:贤者有权宜之计,佞人也有权宜之计。贤者实行权宜之计,后来有好结果;佞人实行权宜之计,也违反常规,但后来得到坏的结果。所以贤人的权宜之计,是为了公事为了国家;佞人的权宜之计,是为了自己为了家庭。观察他们所实行的权宜之计,就可以评论出贤人与佞人;观察他们的动机,就可以说出邪恶与正直了。
  【原文】
  33·10问曰:『佞人好毁人,有诸?』曰:佞人不毁人。如毁人,是谗人也。何则?佞人求利,故不毁人。苟利于己,曷为毁之?苟不利己于(1),毁之无益。以计求便,以数取利(2),利则便得(3),妒人共事,然后危人。其危人也非毁之,而其害人也非泊之(4)。誉而危之,故人不知;厚而害之,故人不疑。是故佞人危而不怨(5),害人之败而不仇(6),隐情匿意为之功也(7)。如毁人,人亦毁之,众不亲,士不附也,安能得容世取利于上?  【注释】
  (1)己于:疑『于己』之误倒。章录杨校宋本作『于己』,可一证。上文『苟利于己』与本句『苟不利于己』正反为文,可二证。
  (2)数:方术。这里指权术。
  (3)则:根据文意,疑系『取』之误。
  (4)泊:同『薄』,薄待。
  (5)句难通,疑有脱漏。根据下文句式,疑作『是故佞人危人,人危而不怨』。
  (6)之:根据文意,疑是『人』形近而误。败:败坏。这里是遭到灾祸的意思。
  (7)功:精善。这里是巧妙的意思。
  【译文】
 有人问:『佞人喜欢诋毁人,有这事吗?』我说:佞人不诋毁人。如果诋毁人,这人就是谗人。为什么呢?因为佞人寻求利益,所以不诋毁人。如果对自己有利,为什么要诋毁他呢?如果不对自己有利,诋毁他也没有好处。用计谋求得好处,用权术得到利益,利益和好处得到了,还要嫉妒别人与自己一起做官,然后危害别人。他们危害人并不诋毁人,而他们害人并不薄待人。他们称赞人而危害人,所以人不知道;厚待人而危害人,所以人不怀疑。因此佞人危害人,人却不怨恨他;害人,人遭灾祸却不仇恨他,这是因为佞人隐藏自己的真情实意做得很巧妙的缘故。如果诋毁别人,别人也要诋毁他,弄得众人不亲近,士不依附,怎么能得到社会的承认而从君主那儿取得利益呢?
  【原文】
  33·11问曰:『佞人不毁人于世间(1),毁人于将前乎?』曰:佞人以人欺将,不毁人于将。『然则佞人奈何?』曰:佞人毁人,誉之;危人,安之。毁危奈何?假令甲有高行奇知(2),名声显闻,将恐人君召问(3),挟而胜己,欲故废不言,常腾誉之(4)。荐之者众,将议欲用,问人,人必不对曰(5):『甲贤而宜召也。何则?甲意不欲留县,前闻其语矣,声望欲入府,在郡则望欲入州,志高则操与人异,望远则意不顾近。屈而用之,其心不满,不则卧病(6);贱而命之则伤贤,不则损威。故人君所以失名损誉者,好臣所常臣也(7)。自耐下之(8),用之可也;自度不能下之,用之不便。』夫用之不两相益,舍之不两相损。人君畏其志,信佞人之言,遂置不用(9)。  【注释】
  (1)世间:这里指一般人面前。(2)知:通『智』。
  (3)人君:这里指郡守,一郡的最高长官。初为武职,戍守边疆,后成为地方长官,故上文称『将』。
  (4)腾:超。这里是尽大力的意思。
  (5)本句与上下文之间义难通,故疑有脱漏。按上下文意,此当是与佞人的对话,故疑原文是『问佞人,佞人必对曰』。下文『信佞人之言,遂置不用』,可证。
  (6)不:同『否』。(7)常:递修本作『当』,可从。
  (8)耐:通『能』。下:礼贤下士。这里是迁就的意思。
  (9)置:搁置,放弃。
  【译文】
有人问:『佞人不在一般人面前诋毁人,在郡将面前会诋毁人吗?』我说:佞人是利用别人去欺骗郡将,而不在郡将面前诋毁人。这人又问:『那么佞人是怎么做的呢?』回答是:佞人要诋毁人,就先赞扬他;要危害人,就先安稳他。怎样诋毁,怎样危害呢?假如甲有高尚的操行特殊的智慧,名声显赫,唯恐郡守召见询问甲,扶植提拔超过自己,佞人想故意使他被废置不用又不说他的坏话,就常常大加称赞他。推荐甲的人很多,郡守将打算用他,去问佞人,佞人肯定回答说:『甲很贤能应该召见他。为什么呢?甲的意思是不想留在县里,过去听他说过,声称希望进入郡府,在郡里则希望进入州府,由于志向很高那么操行就与一般人不同,只看远处的人,那么心思就不会关心近处。屈才而用他,他心里不满意,否则就装病不干;位低而使用他,就会伤害贤人,不这样就会损害长官的威信。所以郡守因此失去名声损害有声誉的人,是喜欢把可作部下的人都当作部下的缘故。郡守自已能够迁就他,任用他是可以的;自己估计不能够迁就他任用他就没有好处。』任用他,双方互相不会有好处;不任用他,双方互相不会有害处,郡守害怕甲的志向太高,就相信了佞人的话,于是放弃不任用甲。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