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37|回覆: 0

[其他] 王充【論衡】卷39超奇篇詩解4鴻儒希有周長生者任安舉奏文辭鴻儒上承文王孔子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7-7 22:17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王充【論衡】卷39超奇篇詩解4鴻儒希有周長生者任安舉奏文辭鴻儒上承文王孔子
題文詩:
鴻儒希有,文人比然,將相長吏,安可不貴?
豈徒用其,才力游文,於牒牘哉?州郡有憂,
治章上奏,解理結煩,使郡.如唐子高,
穀子雲吏,出身盡思,竭筆牘力,煩憂適有,
不解者哉?古昔之遠,四方辟匿,文墨之士,
難得紀錄,且近自以,會稽言之.周長生者,
文士之雄,剌史,任安舉奏,為郡太守,
孟觀上書,事解憂除,州郡無事,二將以全.
長生身不,尊顯非其,事才知少,功力薄也,
州郡,懷俗人節,不能貴也.使遭前世,
燕昭,長生已蒙,鄒衍寵矣.長生死後,
州郡遭憂,無舉奏吏,事結不解,征詣相屬,
文軌不尊,筆疏不續.豈無憂上,之吏?
乃其中文,筆不足類.長生之才,非徒銳於,
牒牘也作,洞歷十篇,上自黃帝,下至漢朝,
鋒芒毛髮,紀載,與太史公,,
相似類也.上通下達,故曰洞歷.然則長生,
非徒文人,鴻儒也.前世有嚴,夫子,
有吳君高,末周長生.越貢白雉,宛獻暢草,
雍州出玉,荊揚生金.珍物產於,四遠幽遼,
之地未可,言無奇人.孔子:文王既沒,
文不在茲!文王之文,在孔子而,孔子之文,
仲舒,仲舒既死,,長生徒歟?
如若不然,何言卓殊,文之美麗!唐勒宋王,
亦楚文人.竹帛不紀,屈原在上.會稽文才,
豈獨長生!所以,列者長生,尤逾出也.
九州多山,華岱為岳,四方多川,江河為瀆,
華岱高,而江河大.長生州郡,高大者也.
同姓伯賢,舍而譽,他族之孟,未為得也.
長生說,文辭之伯,文人共宗,獨紀錄之,
春秋記元,於魯之義.經典傳承,傳承經典,
文脈不斷,真情永恆,薪火相傳,傳情遞義.
 
  【原文】

  39·9夫鴻儒希有,而文人比然,將相長吏,安可不貴?豈徒用其才力,游文於牒牘哉?州郡有憂,能治章上奏,解理結煩(1),使州郡連事(2)。有如唐子高、穀子雲之吏,出身盡思,竭筆牘之力,煩憂適有不解者哉(3)?古昔之遠,四方辟匿,文墨之士,難得紀錄,且近自以會稽言之。周長生者(4),文士之雄也,在州為剌史任安舉奏(5),在郡為太守孟觀上書(6),事解憂除,州郡無事,二將以全。長生之身不尊顯,非其事才知少、功力薄也,二將懷俗人之節,不能貴也。使遭前世燕昭,則長生已蒙鄒衍之寵矣。長生死後,州郡遭憂,無舉奏之吏,以故事結不解,征詣相屬(7),文軌不尊,筆疏不續也。豈無憂上之吏哉?乃其中文筆不足類也。
  【注釋】

  (1)結:繩結。這裏指困難的事務。
  (2)連:疑『無』字之誤。下文有『事解憂除,州郡無事』,可證。
  (3)適:根據文意,疑『曷』之誤。
  (4)周長生:周樹,東漢初人,著有【洞歷】,今佚。
  (5)任安:東漢初年人。
  (6)孟觀:東漢初年人。
  (7)詣(yì義):到。相屬:這裏指丞相府的屬官『司直』。司直是協助丞相審查和處理犯法的官史。

  【譯文】
鴻儒少有,而文人比比皆是,地方長吏,怎麼能不尊重他們呢?難道只是用他們的能力,在公文上舞文弄墨嗎?而是希望州郡長官有憂愁的時候,他們能寫章上奏,解決處理困難煩雜的事務,使州郡無事。就象唐子高、穀子雲這些官吏,要是出來盡心,完全拿出寫公文的本領,那些麻煩和憂患的事怎麼會有解決不了的呢?古代很遙遠,四處偏僻隱蔽,動筆作文的人,記錄有困難,那麼暫時就近用自己家鄉會稽的事來說。周長生是文人當中的魁首,在州府,是為剌吏任安起草奏章,在郡府,也是為太守孟觀寫奏章,解決了麻煩事消除了憂患,使得州郡無事,二位地方長官的職位得以保全。周長生的身份不顯赫,不是他才智低、功力差,而是二位地方長官懷着俗人的節操,不能尊重他。假使遇到前代的燕昭王,那麼周長生早已蒙受鄒衍那樣的恩寵了。周長生死後,州郡的長官遇到了憂患,沒有能幹的起草奏章官員,因此困難事解決不了,被追究責任押送到相屬司直受審,這是由於寫文章這一行不受重視,不再有擅長寫奏章的人的緣故。那麼難道就沒有為地方長官分憂的官吏嗎?而是他們當中的人,文筆遠不如周長生之類的緣故。

  【原文】

  39·10長生之才,非徒銳於牒牘也,作【洞歷】十篇,上自黃帝,下至漢朝,鋒芒毛髮之事,莫不紀載,與太史公【表】、【紀】相似類也(1)。上通下達,故曰【洞歷】。然則長生非徒文人,所謂鴻儒者也。
  【注釋】

  (1)【表】、【紀】:指司馬遷【史記】中的大事年表和本紀。

  【譯文】
周長生的才能,不僅僅擅長寫公文,而且寫了【洞歷】十篇,上從黃帝,下到漢朝,就連細小輕微的事,沒有不記載的,跟司馬遷【史記】的【表】、【紀】相類似。由於上通黃帝下達漢朝,所以叫做【洞歷】。像這樣,周長生不只是個文人,而且是個稱得上鴻儒的人。

  【原文】

  39·11前世有嚴夫子(1),後有吳君商(2),末有周長生。白雉貢于越(3),暢草獻於宛(4),雍州出玉(5),荊、揚生金(6)。珍物產於四遠,幽遼之地,未可言無奇人也。孔子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7)!』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仲舒既死,豈在長生之徒與?何言之卓殊,文之美麗也!唐勒、宋王(8),亦楚文人也,竹帛不紀者,屈原在其上也。會稽文才,豈獨周長生哉!所以末論列者(9),長生尤逾出也。九州多山,而華、岱為岳,四方多川,而江、河為瀆者,華、岱高而江、河大也。長生,州郡高大者也。同姓之伯賢(10),舍而譽他族之孟,未為得也。長生說文辭之伯,文人之所共宗,獨紀錄之,【春秋】記元於魯之義也(11)。
  【注釋】
  (1)嚴夫子:姓莊,名忌。西漢時會稽(今江蘇省蘇州市)人。與司馬相如同好詞賦。與鄒陽、枚乘同侍梁孝王,忌名猶重。東漢時,因避漢明帝劉莊的諱,故改稱嚴忌,世人稱為嚴夫子。
  (2)商:疑『高』字形近而誤。本書【案書篇】有『會稽吳君高、周長生之輩』,可證。吳君高:參見16·9注(1)。
(3)白雉貢于越:周成王時,越裳(古代南方的一個民族)向周王朝獻過白雉。
  (4)暢草:一種珍貴的香草。宛(yù郁):通『郁』,指鬱林郡(今廣西省大部)。暢草獻於宛:本書【儒增篇】、【恢國篇】云:『倭人貢暢』,與此說不同。此據【說文】說。
  (5)雍州:古九州之一。【尚書·禹貢】:『黑水、西河惟雍州。』【爾雅·釋地】:『河西曰雍州。』【周禮·職方】:『正西曰雍州。』相當於今陝西秦嶺以北,甘肅大部分和青海一部分。
荊:荊州,古九州之一。【尚書·禹貢】:『荊及衡陽惟荊州。』【爾雅·釋地】:『漢南曰荊州。』【周禮·職方】:『正南曰荊州。』主要在湖北、湖南、貴州北半部和四川東南部一帶。揚:揚州,古九州之一。【尚書·禹貢】:『淮、海惟揚州。』【爾雅·釋地】:『江南曰揚州。』【周禮·職方】:『東南曰揚州。』在今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福建一帶。
  (7)茲:此。這裏指孔子本人。引文參見【論語·子罕】。
  (8)唐勒:戰國時與宋玉齊名的辭賦家。【漢書·藝文志】著有賦四篇,已亡佚。宋玉:戰國時與唐勒齊名的辭賦家。【漢書·藝文志】著錄賦十六篇,多亡佚。傳世作品中以【九辯】為最可靠。
  (9)末:根據文意,疑『未』字形近而誤。章錄楊校宋本作『未』,可證。
  (10)伯:古代以『伯(或孟)、仲、叔、季』順序來區別兄弟的長幼。伯或孟,都是指老大。
  (11)記元:記年。

  【譯文】
前代有嚴忌,後來有吳君高,最後有周長生。白野雞從越嘗貢來,暢草從鬱林獻來,雍州出玉,荊州、揚州產銅。珍貴的東西出產在四面邊遠而偏僻的地方,這些地方不能說就沒有特出的人物。孔子說:『周文王已經死了,文章不都在我這裏嗎!』周文王的文章在孔子身上,孔子的文章在董仲舒身上,董仲舒已經死了,難道(不)在周長生這些人身上嗎?不然,怎麼會說他語言高超,文章美麗呢!唐勒和宋玉,也是楚國的文人,古書上沒有記載的人,屈原就在那上邊。會稽的文人,難道只有周長生嗎!以沒有加以論述的人來說,周長生尤其突出。全國多山,而華山、泰山稱岳,全國多河,而長江、黃河稱瀆的原因,是華山、泰山最高,長江、黃河最大。周長生,是州郡中文章最好的人。自己家族的老大賢能,拋開他而去稱讚別家族的老大,這是不對的。周長生是論說文章的頭號人物,所以文人都尊崇他,唯獨把他記錄下來,這跟【春秋】採用魯國自己的年號來記年以表示尊重本國的道理相同。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