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禎農書】農桑通訣集4收穫篇第11詩解2北方粟熟速刈南方稻秫早收粱秫收刈欲晚早刈損實 題文詩: 北方種粟,凡秋熟時,當速刈之,齊民要術, 雲收谷子,而熟速刈,干速積之;刈早鐮傷, 刈晚穗折,遇風收減,濕積藁爛,積晚耗損, 連雨則生.南方收粟,粟鋻摘穗;北方收粟, 用鐮並藁,一同刈之,田家刈畢,稇而束之, 以十束積,一摞然後,車載上場,為大積視, 農功稍隙,解束以旋,旋鑱穗撻.南方水地, 多種稻秫,早禾則宜,早收六月,七月則收, 早禾其餘,則至八月,九月詩云:十月獲稻. 齊民要術,有曰稻至,霜降獲之,此皆言晚, 禾大稻故,稻有早晚,大小之別,然而江南, 地下多雨,上霖下潦,劖刈之際,則必須假, 之喬扦上,多則置之,笐架待晴,干曝之可, 無耗損失.齊民要術:收禾法熟,過半斷之; 刈穄欲早,刈黍欲晚,皆即濕踐;穄踐訖即, 蒸而浥之;黍曬令燥.凡麻有黃,花粉則刈, 刈畢漚之.刈菽欲晚,俟葉落盡,然後刈之. 脂麻欲小,束以五六,束為一叢,斜倚之候, 口開乘車,詣田抖擻,還叢之也.三日一打, 四五遍乃,盡耳粱秫,收刈欲晚,早刈損實. 大抵北方,禾黍其收,頗晚稻熟,亦或宜早. 南方稻秫,其收多遲,而陸禾亦,或宜早也, 通變之道,宜審行之.今按古今,書傳所載, 南北習俗,所宜具述,而備論之,庶幾不失, 早禾先後,之節田家,作苦宜令,收獲以時, 了無遺滯.黍稷富其,倉箱之望,足慰勤勞, 鄉社結閭,里歡遞相,慶勞有以,見國家之, 龍恩所被,民俗樂業,之無窮也.安居樂業. 因地制宜,因時而宜,顆粒歸倉,適時早收. 【原文】2 凡北方種粟,秋熟當速刈之,齊民要術雲:収谷而『熟速刈,干速積』【刈早則鐮傷,刈晚則穗折,遇風則収減,濕積則藁爛,積晚則耗損,連雨則生耳】南方收粟用粟鋻【古甸反】,摘穗北方收粟用鐮並藁刈之【粟鋻與鐮並見農器譜】,田家刈畢稇【苦本切】而束之,以十束積而一摞【力科切】。然後車載上場,為大積,積之視農功稍隙,解束以旋旋鑱【士咸切】穗撻之。 南方水地多種稻秫,早禾則宜早収,六月七月則收早禾,其餘則至八月九月,詩云:『十月獲稻』。齊民要術曰:稻至『霜降獲之』,此皆言晚禾大稻也。 故稻有早晚大小之別,然江南地下多雨,上霖下潦,劖刈之際,則必湏假之喬扦,多則置之笐架,待晴干曝之可無耗損之失【喬扦笐架見農器譜】。
齊民要術雲:『收禾之法,熟過半斷之。』『刈穄欲早,刈黍欲晚,皆即濕踐;穄踐訖,即蒸而浥之;黍,宜曬之令燥』。凡麻有黃色花粉則刈,刈畢則漚之【漚麻法見谷譜】。刈菽欲晚,『葉落盡,然後刈。』脂麻欲小束,以五六束為一叢,斜倚之,候口開,乘車詣田抖擻,還叢之。三日一打,四五遍乃盡耳。』粱秫『收刈欲晚,』『早刈損實』。大抵北方禾黍,其收頗晚,而稻熟亦或宜早。南方稻秫,其收多遲,而陸禾亦或宜早,通變之道,宜審行之。
今按古今書傳所載,南北習俗所宜,具述而偹(備)論之,庶不失早禾先後之節也。夫田家作苦。令収獲以時,了無遺滯。黍稷富倉箱之望,足慰勤勞,鄉社結閭里之歡,逓(遞)相慶勞,有以見國家龍恩之所被,而民俗樂業之無窮也。
【原文及注】2 凡北方種粟,秋熟當速刈之。【齊民要術】云:收谷而『熟速刈,干速積。 南方収粟用粟鋻【古甸反】,摘穗北方収粟用鐮並藁刈之【粟鋻與鐮並見農器譜】,田家刈畢稇【苦本切】而束之,以十束積而一摞【力科切】。然後車載上場,為大積,積之視農功稍隙,解束以旋旋鑱【士咸切】穗撻之。 南方水地多種稻秫,早禾則宜早収,六月七月則収早禾,其餘則至八月九月,詩云: (刈早云:『十月獲稻』,儕民要術日:稻至『霜降獲之』,此皆言晚禾大稻也。故稻有早晚大小之別。然江南地下多雨,上霖下潦,劖(音蟬)刈之際,則必須假之喬扦,多則置之笐架, 待晴干曝之,可無耗損之失。喬扦、架,見【農器語】。) 濟民要術云:『收禾之法,熟過半斷之。』『刈邵欲早,刈黍欲晚,皆即濕踐。濕踐訖,即蒸而浥之。黍,宜曬之令燥。』凡麻,有黃(間泊)則刈,刈畢則漚之。(漚麻法見谷譜)。刈菽欲晚,『葉落盡,然後刈』。脂麻欲小東,『以五六東為一叢,斜倚之。候口開,乘車詣田抖擻;還叢之。三日一打,四五遍乃盡耳。』粱秫『收刈欲晚』,『早刈損實』。大抵北方禾黍,其收頗晚;而稻熟亦或宜早。南方稻秫,其收多遲;而陸禾亦或宜早。通變之道,宜審行之。
今按古今書傳所載,南北習俗所宜,具述而備論之,庶不失早晚先後之節也。
夫田家作苦,令收穫以時,了無遺滯,黍稷富倉箱之望,足慰勤勞;鄉社結閭里之歡,遞相慶勞,有以見國家龍恩之所被,而民俗樂業之無窮也。
【譯文】 大凡北方種穀子,秋熟時應當快割。【齊民要術】說:收穀子,『熟了快割,幹了快聚積。制早了籽救不飽清,翻晚了槽子斯折,遇上制風.又會減敬。疆時聚積稿杆會肩爛,豕晚了受強耗,碰上述用會發勢。 "南方收谷,用粟豎摘取穗子。北方收穀子,用鐮刀連同稿杆一同割下來。 割完時,一束束綑紮起來。十束捆成一摞,然後裝車運上場,堆作大地聚積起來。趁農活稍有空隨時,隨時解開捆束,割下穗子,磙打脫粒。 南方水日,多種稻穀。早稻宜於早收,六月、七月收割早稻。其餘到八月、九月收割。【詩經】說『十月獲稻" ,【齊民要術】說,稻到『霜降收穫』,說的都是晚熟種植較多的稻子。所以稻有早晚多少的不同。不過江南地勢較低,雨水多,上面霖雨,下面遺潦,收割的時候,必須把稻把掛在喬扦上,稻多的,掛在荒架上,瞻天把它曬乾,可以避免損失。 【齊民要術】說:『(【汎勝之書】說):『收穫穀子的方法,成熟過半時就收割。」』『收割穄子要早,收割黍子要晚。都趁濕碾壓脫粒。穄子,脫粒後隨即蒸過作鬱閉處理。黍子,脫粒後就曬乾。"大麻,出現黃色花粉就收割,割完就漚治。。收割大豆要晚,『葉子落盡,然後收割』。收芝麻要紮成小把,『五六把作為一簇, 斜倚着靠搭起來。候到蒴果開裂時,乘車到田裡輕打料落種予依舊靠搭好。三天打一次,四五次可打盡了。』梁秫收割要晚』,『割早了子實受損失』。大抵北方的粟案,收割比較晚:而稻穀,或許也宜收早。南方的水稻,收割大多比較遲,而旱作或許也宜收早。變通的辦法,宜審察施行。
現在按照古今書傳的記載,南北習俗的所宜,--加以敘述和論說,庶幾不失早晚先後的節制。
農家一年勞苦,該使他們及時收穫,地里絕無遺強的禾穗,谷實豐饒有滿倉的希望,足以慰勉勤勞鄉社之間有鄰里交往的歡樂,互相慰勞慶賀,足以表現國家恩澤的廣被,而人民也就世代樂業了。 【譯文】 【尚書孔氏傳】說:『種,叫做稼,收,叫做穡。』種和收,是一年的始和終。【漢書●食貨志】說:『熟耕多鋤,收穫有如盜賊的到來。』是說收穫要儘量快速。所以【物理論】說:『稼是農之本,穡是農之末。本輕而末重,前緩而後急。作物要熟,收穫要速。這是好衣夫的緊要任務。』【禮記】所說播種了而不耘鋤,耘鋤了而不收穫。這是譏諷不能取得最終的效益。可見收穫是農事的最終日的。務農的人豈可不抓緊搶收,獲取最終的成果,而自皮前功嗎? 【禮記●月令】記載:八月,『派田官督催農民收穫』。九月,作物都已收進來』.。十月,『[農官]微行檢察積聚情況,沒有不收穫的情況』。到十一月,『農民有沒有收藏積聚的莊稼』,『別人拿去不予追究』。這都是做督農民收穫,使他們不要失去寶貴的收穫時機。【禹頁】說:『二百里納侄,三百里範圍內的要繳納去掉秸芒的穗頭。』『納領』,是製取禾穗來納稅;『納祜』,是截去禾穗,只割秸稈來納稅。【詩經】講收穫的事情最多:【臣工】詩說:『命令我的百姓們, 藏起鋤兒幾起紙,快快制麥拿起經刀和艾刀。』經叉二物,見【農器滑】。詩經【七月】詩說:『九月里築好打穀場,十月把糧食來收藏。』是說收穫的準備程序。【載芟】詩說:『收割時眾人濟濟,谷實堆得滿滿地,多到萬呀億呀十來億。』期】詩說:『割起來勢沙嚓察,堆起來密密麻麻。高得像城牆,密得像篦齒,打開百家的屋子來儲藏。』都是說收穫的豐富。 農家所種,冬麥早熟,最宜早收。所以【韓氏直說】說:『五六月麥熟時,帶青收一半,黃熟收一半;如果等候一齊成熟,恐怕被暴風急雨整殘,必定遭受損耗。每天到傍晚,隨即載運割下的麥子上場堆積。用草苫嚴密覆益,防備下雨。如果搬救來不及,就在麥地里聚積苫蓋:到天晴,連夜救運上場便攤開一二車,薄了容易干。所有場上的麥,碾過一遍,翻轉,又碾一遍,隨即起出麥秸下場,把碾下的麥子揚淨收起。麥秸雖然還沒碾淨,只要等到割下的麥全都碾完了,然後回頭又把未淨的麥秸再碾。這樣,可以一天碾一場。等到麥都割完時,已經碾過三分之二了。大抵農家忙活緊湊,沒有像蠶要上簇、麥要搶收時那樣緊張繁忙的。古語說:『收麥如救火。』如果稍有遲慢,一遇陰雨,便蒙受災損。而且遷延過時,也誤了秋收作物的中耕管理。』現在北方割麥,多用衫刃、麥綽,釤得的麥覆裝在腰後面拖着的麥籠內。籠裝滿了載到場_上堆積。一天可收十多畝,比南方用鐮刀割麥,要快十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