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玉』篇,主要論述禮治的問題。因記載子貢向孔子問玉之事,以『問玉』作為篇名。 古人很看重玉,有很多君子佩戴玉,不是炫富,而是很多禮器和用具都用玉來製作,玉有一種特點,溫和又純淨純善。玉的這種質地,聖人的教化也是如此,他溫和,而且把人導向純淨純善,所以比喻為玉。這篇記載了子張向孔子請教聖人的教化,孔子答以『禮樂』,可見禮樂教化對於政治的重要意義。
很多禮器和用具都用玉來製作
【子張問聖人之所以教。孔子曰:「師乎,吾語汝。聖人明於禮樂,舉而措之而已。」子張又問,孔子曰:「師,爾以為必布几筵,揖讓升降,酌獻酬酢,然後謂之禮乎?爾以為必行綴兆,執羽籥,作鐘鼓,然後謂之樂乎?言而可履,禮也;行而可樂,樂也。聖人力此二者,以恭己南面。是故天下太平,萬國順服,百官承事,上下有禮也。夫禮之所興,眾之所以治也;禮之所廢,眾之所以亂也。昔者明王聖主之辨貴賤長幼,正男女外內,序親疏遠邇,而莫敢相逾越者,皆由此塗出也。」】 『子張問聖人之所以教。孔子曰:「師乎,吾語汝。聖人明於禮樂,舉而措之而已」。』 子張,複姓顓孫,名師,字子張,春秋末期陳國人。子張向孔子請教君王如何實施教化。孔子說:『師啊,我告訴你,聖人通曉禮樂,並將其弘揚推行罷了。』 【群書治要·禮記】上說『君子曰:禮樂不可斯須去身。致樂以治心,致禮以治躬。心中斯須不和不樂,而鄙詐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須不莊不敬,而慢易之心入之矣』。 『易』,輕易。人不可片刻離開禮樂,致力於樂是為了陶冶心性,樂從內心發出,能陶冶心性;致力於禮是為了調整身體與言行,禮是表現於外的行為,能夠修正心行,由外而內。一個人的內心中,有片刻不和順、不喜樂,卑鄙和虛妄的念頭會趁虛而入。卑鄙而虛妄的念頭趁虛而入,『利養貪慾』會產生。外貌有片刻不莊重、不恭敬,輕忽怠慢的念頭會趁虛而入。 『故樂也者,動於內者也;禮也者,動於外者也。樂極則和,禮極則順。內和而外順,則民瞻其顏色而不與爭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 樂是調理人的內心,禮是規範人外在的行為。音樂至美能使人和暢,禮儀至善能使人恭順。內心和暢而外貌恭順,別人看到他的外貌神情不會起抗爭之心;看見他的儀容風度不會產生輕視侮慢的念頭。 所以學禮和學樂有很多好的益處,學樂、學禮達到一定程度,別人看見你的外貌神情,就不願意和你抗爭了;一看到你的儀容風度都不敢輕視侮慢。 『是故樂在宗廟之中,君臣上下同聽之,則莫不和敬;在族長鄉裏之中,長幼同聽之,則莫不和順;在閨門之內,父子、兄弟同聽之,則莫不和親。故樂者,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親萬民。是先王立樂之方也。』 音樂普遍流行,可以在人民中間建立起一種平和的氣氛。具體而言,音樂在宗廟中演奏,上下君臣一同聆聽,無不和諧恭敬;在宗族鄉黨中演奏,長幼一同聆聽,無不和諧依順;在家門之內演奏,父子、兄弟一同聆聽,無不和睦親密。 音樂是為了和諧父子、君臣之間的關係,而使萬民歸附親順,這是古代聖王立樂的宗旨所在。音樂的目的是達到『和』,各方面、各種關係和諧、和順。聖人明了禮樂的功能和作用,所以弘揚並推行禮樂。 現代人對古代的德音雅樂,知之甚少。參加學習傳統文化論壇,大家一同聽【父親】、【推動搖籃的手】、【妻子,你辛苦了】、【丈夫,你辛苦了】、【兒行千裏】等這樣的歌。聽完之後,夫妻關係能互相體諒;父子之間,兒女更加懂得孝敬父母,父母更加知道如何教育兒女,父慈子孝達到了,這是音樂教化的效果,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 『子張又問,孔子曰:「師,爾以為必布几筵,揖讓升降,酌獻酬酢,然後謂之禮乎?」』 『几筵』也作『幾梴』,也作『幾席』。根據【周禮·春官】:『有司几筵,專掌五幾五席的名稱種類,辨其用處與陳設的位置。』 『幾席』乃祭祀的席位,後亦因以稱靈座。 『揖讓』,賓主相見時互相作揖、謙讓的禮儀。 『酌獻』,酌酒獻客。 『酬酢』,『酬』,主人向客人敬酒,『酢』,客人向主人回敬。宴席中,主客互相敬酒叫『酬酢』。 子張進一步請教,孔子說:『師,你認為一定要佈設几筵,相互作揖謙讓上堂下階,相互斟酒敬獻,這樣才叫做「禮」?』這句話和【論語】中所說的『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是一個意思。 『爾以為必行綴兆,執羽籥,作鐘鼓,然後謂之樂乎?』 『綴兆』,古代樂舞中舞者的行列和位置。根據【禮記·樂記】:『屈伸俯仰,綴兆舒疾,樂之文也。』鄭玄註:『綴,為酇舞者之位也。兆,其外營域也。』 『綴兆』,舞者的位置,區域。 『羽籥』,古代祭祀或者宴饗時,舞者所持的器具和樂器。『羽』,指雉羽。『籥』,一種編組多管樂器。舞者手執羽籥起舞,表現王者文治,古人用來表現君王重視文治。 『鐘鼓』,編鐘、樂鼓等樂器的統稱,有的時候借指音樂。 你認為一定要按照舞者的行列和區域行進,手執雉羽和樂器,擊鳴鐘鼓,這樣才叫做『樂』?這是【論語】中說的『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你以為音樂是敲鐘擊鼓? 『言而可履,禮也;行而可樂,樂也。聖人力此二者,以恭己南面。是故天下太平,萬國順服,百官承事,上下有禮也。』 說出的話可以踐行,是『禮』;所做的事使人歡喜,是『樂』。聖人能力行這兩件事,然後恭敬莊嚴地坐北向南臨朝當政。因此天下太平,萬國順服,百官盡職盡責,是因為上下有『禮』的緣故。 『夫禮之所興,眾之所以治也;禮之所廢,眾之所以亂也。』 『禮』教興盛,是民眾能夠安治的原因;『禮』教廢棄,是民眾之所以混亂的原因。因為沒有禮樂道德的教化,人心不和順,人心壞了,種種社會問題自然產生,民眾不能安治。 『昔者明王聖主之辨貴賤長幼,正男女外內,序親疏遠邇,而莫敢相逾越者,皆由此塗出也。』 從前聖明的君王分辨貴賤長幼、確定男女內外之別、排列親疏遠近關係,而人們能恭敬服從,不敢超越界限,是根據這個道理來的。 這些是通過禮來實現的。【樂記】裏講過,『禮』有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的作用。沒有『禮』,會出現是非、美醜、善惡的混淆,甚至顛倒。『禮』把什麼人在什麼位置上,應該做什麼事,應該盡什麼職責,全固定下來。大家按照規矩來做,井然有序,有『禮』意味着秩序。 反過來,現在社會出現很多的逆倫現象,例如兒子殺父親、父子互相訴訟、兄弟因為財產起了紛爭、夫妻同床異夢、朋友無信。歸根到底是缺少禮儀道德的教化。 中國傳統文化被稱為禮樂文化,禮樂的教化可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德、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等。最重要的是心氣和平,文質彬彬,不會違法亂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