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子》卷18孝仁19问政20问刑21通道22信直诗解 题文诗:
傅子有曰:利天下者,天下亦利;害天下者, 天下害之.利人利己,害人害己,无有幽深, 隐微必报.仁人在位,常为天下,所归无他, 善为天下,兴利而已.刘子问政,傅子对曰: 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也,公道亡则, 礼教无立,礼教无所,立则刑赏,不用真情, 不用情而,下从之者,未之有也.去私者所, 以立公道,唯公然后,可正天下.傅子曰善, 为政者天,地不能害,况于人乎!尧水汤旱, 人无菜色,犹太平也,不亦美乎!晋饥矣懈, 为秦所禽,人且害之,况于天地!傅子曰秦, 始皇无道,岂不甚哉!视杀人也,如杀狗彘, 仁人用狗,彘犹有节,始皇杀人,触情而已, 其不以道,如是李斯,深刑峻法,随其指而, 妄杀人秦,不二世灭,卒无遗类,以不道义, 遇人人得,以不道报,之人雠之,天亦绝之, 行无道未,有不亡者.或曰太宗,昔除肉刑, 可谓仁乎?傅子对曰:匹夫之仁,非王天下, 之仁也夫,王天下者,大有济者,非小不忍, 之谓者也.先王之制,杀人者死,故生者惧; 伤人者残,其体是故,终身惩所,刑者寡而, 所济者众,天下称仁.而今不忍,残人之体, 而忍杀之,既不类也,伤人刑轻,是失其所, 以惩也失,其所以惩,则易伤人.人易相伤, 乱之渐也.犹有不忍,人心故曰,匹夫之仁. 傅子有曰:古贤君乐,闻其过故,直言得至, 以补其阙,古忠臣不,敢隐君过,故有过者, 知所以改,其戒不改,以死继之,不亦至直! 傅子有曰:季文子之,事君至哉,使恶人不, 得行其境,内况在其,君之侧乎?推公心而, 行正直道,有臣若此,其君稀陷,乎不义矣. 卷18孝仁
题解
本篇强调要为天下人“兴利”。
《原文》
傅子曰:“利天下者, 天下亦利;害天下者,天下亦害之。利则利,害则害,无有幽深[375] 隐微[376],无不报也。仁人[377] 在位,常为天下所归者,无他也,善为天下兴利而已矣。”
【注释】 [376]隐微:隐约细微。《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 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
于人之所忽者也。
[377] 仁人:有德行的人。 《书●泰誓中》:“虽有周亲,不如仁人。”
【译文】 傅子说:“给天下人利益的人, 天下人也给他利益;危害天下人的,天下人也危害他。利人则对自己有利,害人则对自己有害。不管事情多么久远隐蔽,没有不报应的。仁爱之人在位,常使天下人都归顺,这没有别的原因,不过是因为他善为天下人兴利罢了。” 卷19问政
题解
本篇告诫为政关键在去私欲,行公道。
《原文》
刘子问政。傅子曰:“政在去私, 私不去则公道亡,公道亡,则礼教无所立,礼教无所立,则刑赏不用情[378] ,赏刑不用情,而下从之者,未之有也。夫去私者所以立公道也,唯公然后可正天下。”傅子曰:“善为政者,天地不能害也,而况于人乎!尧水汤旱,而人无菜色[379] ,犹太平也,不亦美乎!晋饥矣懈而为秦越(越恐当作所)禽,人且害之,而况于天地乎!”
【注释】 [378]用情:根据情理。《周礼. 秋官●小司寇》:“ 以五刑听万民之狱讼,附于刑。用情讯之,至于旬,乃弊之。”
郑玄注:“讯, 言也。用情理言之,冀有可以出之者。”
[379]菜色:饥民营养不良的脸色。《礼记● 王制》:“虽有凶早水溢, 民无菜色。”郑玄注:“菜色, 食菜之色。民无食菜之饥色。”
【译文】 刘子问政,傅子回答说:“ 为政在于去掉私欲。私欲不去除,公正就丧失。公正丧失,礼仪教化就难以树立。礼教难以树立,则惩罚、奖赏就不顾情理。惩罚奖赏不顾情理,而百姓会顺从的事,是从未有过的。去除私欲是为了树立公正之道。只有公正,才能使国家走上正轨。”傅子说:“善 于处理政事的人,连天地都不能加害,何况人呢?尧时遭水灾、汤时遭旱灾,可是百姓未受饥寒,犹如处在太平时代,这岂不美好吗? 晋国有饥荒,国君懈怠而被秦国所擒。连人都加害于他,何况天地呢?”
卷20问刑
题解
本篇是让我们明白先王制定的严酷刑法恰恰是为了保护人民,起到惩恶扬善的作用,并非虐民而已。
《原文》 傅子曰:“秦始皇之无道[380] ,岂不甚哉!视杀人如杀狗彘[381] ,狗彘,仁人用之犹有节,始皇之杀人,触情[382]而已,其不以道如是。而李斯[383] 又深刑[384] 峻法[385] ,随其指而妄杀人,秦不二世而灭,李斯无遗类,以不道[386] 遇人[387] ,人得以不道报之。人雠之,天绝之,行无道。未有不亡者也。或曰:“汉 太宗[388] 除肉刑,可谓仁乎?”傅子曰:“匹夫之仁, 非王天下之仁也。夫王天下者,大有济者也,非小不忍之谓也。先王之制,杀人者死,故生者惧。伤人者残其体,故终身惩。所刑者寡而所济者众,故天下称仁焉。今不忍残人之体而忍杀之,既不类,伤人刑轻,是失其所以惩也。失其所以惩,则易伤人。人易相伤,乱之渐也。犹有不忍人心,故日匹夫之仁也。”
【注释】 [380]无道:不行正道,做坏事。多指暴君或权贵者的恶行。 [381]狗彘:彘,音质,犬与猪。
[382]触情:触发情绪。汉刘向《列女传●鲁公乘姒》:“待礼然后动, 不苟触情,可谓贞矣。”晋葛洪《抱朴子●崇敬》:“触情纵欲,谓之非人。
[383]李斯:古代著名政治家,曾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秦朝丞相,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与赵高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被腰斩于市。
[384]深刑:严刑。
[385]峻法:严酷的法令。
[386]不道:无道,胡作非为。 【译文】
傅子说:“ 秦始皇残暴无道,难道不严重吗?杀人如同杀猪狗。猪狗,仁人虽然使用,却有节制。始皇杀人,只是因触怒了自己而己,其不按道义行事达到了如此程度。李斯又进一步施行严刑峻法,按自己意图胡乱杀人。结果秦朝不满两代就亡国,李斯也全族绝灭。他们不以仁道待人,别人也以不讲道义回报。人人仇视他,连上天也灭绝他,可见所行无道的人没有不灭亡的。”有人问:“汉文帝废除摧残肉体的刑罚,可称为仁爱吗?”傅子说:“那是普通人的仁爱,不是天子的仁爱。以仁道治天下者,是能有利于广大民众的,不是指微小的同情心。先王的法规是杀人者判死刑,所以活着的人惧怕;伤人者要残损其肢体,使其终身受到惩处。所惩处的人少,而所获益者多,所以天下人称赞他仁爱。如今不忍心伤残人的肉体,却忍心杀人,这已经说不通,而伤人所受的刑罚很轻,这就失去了惩处的用意。失去了惩处的用意,就容易发生伤害人的事。容易发生彼此伤害的事,是叛乱的开端。然而还有同情之心,所以说只是'匹夫的仁爱’。”
卷21通道
题解
本篇赞赏君主乐闻其过,臣子以直道进谏。
《原文》 傅子日:“古之贤君[389] ,乐闻其过,故直言[390] 得至,以补其阙[391] ,古之忠臣,不敢隐[392] 君之过,故有过者知所以改,其戒不改,以死继之[393] ,不亦至直[394] 乎!”
【注释】 [391]阙:疏漏。 [392]隐:包庇。 [393]以死继之: 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把某事干到底。比喻决心很大。 [394]至直:极其正直。 【译文】
傅子说:“ 古代的贤明君主,乐于听人指出自己的过失,所以能听到正直的话,借以补救缺点。古代的忠臣,不敢隐瞒君主的过错,所以君主有了过错,知道怎样改正。如果已告诫君主而其仍不改正,则继而以死进谏,这不是极其正直吗?”
卷22信直
题解
本篇赞叹季文子以直道事君的品德。 《原文》 傅子日:“至 [395] 哉,季文子[396] 之事君也,使恶人不得行其境内,况在其君之侧乎?推公心[397] 而行直道[398],有臣若此,其君稀陷乎不义[399] 矣。” 【注释】 [395] 至:极致。 [396]季文子:即季孙行父。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 [397]公心:公平正直的心。 [398]直道:正直之道。 [399]不义:不符合道义。
【译文】
傅子说:“季文子侍奉君主真是太好了!使恶人不能行走于国境之内,何况在君主周围呢?发扬公正之心,奉行正直之道,有这样的臣子在身边,君主就很少陷于不义的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