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新序》卷5杂事5诗解6苛政猛于虎贤者不赏有罪不罚好战必亡正假马名定君臣义与众视听 题文诗: 孔子北之,山戎氏有,妇人哭于,路者其哭, 甚哀孔子,立舆问曰;曷为哭哀,至于此也. 妇人对曰:往年虎食,我夫今食,我子故哀. 孔子曰嘻,若是则曷,为不去也?曰其政平, 其吏不苛,以是不去.孔子顾谓,于子贡曰: 弟子记之,政之不平,而吏苛等,于虎狼矣. 诗经有曰:降丧饥馑,斩伐四国.政不平乃, 斩伐四国,况二人乎?不去宜哉?魏文侯问. 曰吴之所,以亡者何?李克对曰:数战数胜. 文侯问曰:数战数胜,国之福也,何所以亡? 李克曰数,战则民疲,数胜主骄;以骄主治, 疲民此其,所以亡也.是故好战,穷兵未有, 不亡者也.赵襄子问,王子维曰;吴之所以, 亡者何也?对曰吴君,吝而不忍.襄子叹曰: 宜哉吴之,亡也吝则,不能赏贤,不忍其则, 不能罚奸.贤者不赏,有罪不罚,不亡何待? 孔子侍坐,季孙季孙,宰通曰君,使人假马, 其与之乎?孔子曰吾,闻取于臣,谓之取也, 而不曰假.季孙乃悟,告宰通曰:自今以来, 君有取谓,取无曰假.故孔子正,假马之名, 君臣之义,定论语曰:必也正名.诗经有曰: 无易由言,无曰苟矣,可不慎乎?名正言顺, 循名责实.君子之曰:天子者居,𬮱阙之中, 帷帐之内,广厦之下,旃茵之上,不出襜幄, 而知天下,者以有贤,左右也故,独视不如, 与众视之,明也独听,不如与众,听之聪也. 《原文》 孔子北之山戎氏,有妇人哭于路者,其哭甚哀,孔子立舆而问曰:“曷为哭哀至于此也。”妇人对曰:“往年虎食我夫,今虎食我子,是以哀也。”孔子曰:“嘻,若是,则曷为不去也?”曰:“其政平,其吏不苛,吾以是不能去也。”孔子顾子贡曰:“弟子记之,夫政之不平而吏苛,乃等于虎狼矣。”诗曰:“降丧饥馑,斩伐四国。”夫政不平也,乃斩伐四国,而况二人乎?其不去宜哉? 【注释】语出《孔子家语·正论解第四十一》 ①舆,本来是指车厢,这里是指车。 【译文】 孔子向北前往山戎氏所居住的地区,有一个妇人在路上哭泣,她的哭声特别悲伤。孔子站在车上问道:“你为什么哭得如此悲伤呢?”妇人回答说:“往年老虎吃了我的丈夫,如今老虎又吃了我的儿子,所以如此悲伤啊。”孔子说:“哎!如果是这样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啊?”妇人回答说:“这里的政令公平,这里的官吏不苛刻,我因此而不愿离开这里啊。”孔子回头对子贡说:“弟子记住了,政令不公平、官吏苛刻残暴,竟然比虎狼还要厉害啊。《诗经》中说:'上天降下了死亡和饥荒,四方诸侯侵伐征战不停。’政令不公平,就会导致四方诸侯侵伐征战不停,更何况是两个人呢?这个妇人不离开,也是适宜的!” 《原文》 魏文侯问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数战数胜。”文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也,其所以亡,何也?”李克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治疲民,此其所以亡也。”是故好战穷兵,未有不亡者也。 【注释】 魏文侯问李克曰:“为国如何 ? ” 对曰:“臣闻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文侯曰:“吾赏罚皆当,而民不与,何也 ? ” 对曰:“国其有淫民乎 ?臣闻之曰: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其父有功而禄,其子无功而食之,出则乘车马,衣美裘,以为荣华,入则修竽琴钟石之声,而安其子女之乐,以乱乡曲之教。如此者,夺其禄以来四方之士,此之谓夺淫民也。”
魏文侯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对曰:“数战数胜。”文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也.兵以此亡何也?”李克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治疲民,此其所以亡也。是故好战穷兵,未有不亡者也。”
【译文】
魏文侯问李克:“如何才能治理好国家呢? ”( 李克)回答说:“我听说治理国家的方法:给付出劳动的人食物,给建立功勋的人俸禄,任用有才能的人,并且要赏就要实行、要罚就要得当。” 文侯问:“我赏罚都得当,但是百姓还是不归附我,是为什么 ? ” 李克回答道:“国内大概有放纵游乐的人吧! 我听说:应该取消放纵者的俸禄,用来招揽国家的有志之士。父辈因为有功勋所以国家给他俸禄,他的后辈没有功勋却享受着父辈的待遇(用国家的钱财),出门就乘着车马、穿着华美的衣衫,算得上荣华富贵;在家则沉迷于竽琴钟石一类乐器(演奏出的音乐),正因为这些人给他们的无功的子女的享受,打乱了乡里的礼教。像这样的人,应当取消他们的俸禄,用来招揽国家的有志之士,这就是所说的剥夺放纵游乐的人(的俸禄)。”
魏文侯问李克:“吴国为什么灭亡?”李克说:“因为屡次得胜。”文侯说:“屡次得胜是国家的幸事,为什么竟会因此而亡国呢?”李克说:“屡次作战,人民就要疲困;屡次胜利,君主就容易骄傲。以骄傲的君主统治疲困的人民,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所以凡是沉溺于发动战争,使军队疲劳的人,没有一个不灭亡的。” 《原文》 赵襄子问于王子维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对曰:“吴君吝而不忍。”襄子曰:“宜哉吴之亡也。吝则不能赏贤,不忍则不能罚奸。贤者不赏,有罪不罚,不亡何待?” 《原文》 孔子侍坐于季孙,季孙之宰通曰:“君使人假马,其与之乎?”孔子曰:“吾闻取于臣谓之取,不曰假。”季孙悟,告宰通曰:“自今以来,君有取谓之取,无曰假。”故孔子正假马之名,而君臣之义定矣。论语曰:“必也正名。”诗曰:“无易由言,无曰苟矣。”可不慎乎? 君子曰:“天子居𬮱阙之中,帷帐之内,广厦之下,旃茵之上,不出襜幄,而知天下者,以有贤左右也。”故独视不如与众视之明也,独听不如与众听之聪也。 【注释】 出自《韩诗外传》(21) “无易由言,无曰苟矣。”出自:《诗经·大雅·抑》 无易由言,无曰“苟矣,(21)莫扪朕舌”,言不可逝矣。 译文:不要随口把话说,莫道“说话可随便,没人把我舌头按”,一言既出难追赶。 易:轻易。由:于。苟:苟且、随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