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57|回覆: 0

[儒家學說] 劉向【新序】卷10善謀下詩解4張良力諫漢王不聽酈生言不封六國之後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10-26 21:13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劉向【新序】卷10善謀下詩解4張良力諫漢王不聽酈生言不封六國之後
題文詩:
漢三年,項羽急圍,漢王滎陽,漢王悲憂,
與酈生,謀撓楚權.酈生:湯伐桀封,
其後於杞.武王伐紂,封后於宋;今秦無德,
棄義侵伐,諸侯社稷,滅六國之,後使無立,
錐地陛下,誠復立六,國後畢已,授印此其,
君臣百姓,戴陛,下德莫不,向風慕義,
願為臣妾.德義已行,陛下南向,稱霸楚必,
斂衽而朝.漢王曰善.刻印,因行佩之.
酈生未行,張良從外,求謁漢王,方食:
子房前客,有為我計,撓楚權者.具以,
言告之曰:其於子房,如何?良曰誰為,
畫此計者?陛下事去.王曰何哉?對曰臣借,
前箸籌之.曰湯伐桀,封后於杞,斯能制桀,
之死命也.陛下能制,項籍死命?曰未能也.
其不可一;武王伐紂,封其後於,宋者斯能,
得紂之頭.今陛下能,得項籍頭?曰未能也;
其不可二.武王入殷,表商容閭,軾箕子門,
封比干墓;今陛下能,封聖人墓,表賢人閭,
軾智者門?曰未能也.其不可三.發鉅橋粟,
散鹿台錢,以賜貧羸.今陛下能,散府庫以,
賜貧羸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四.殷事已畢,
偃革為軒,倒載干戈,以示天下,不復用兵.
今陛下能,偃革倒載,干戈乎哉?曰未能也,
其不可五.休馬於華,山之陽以,示無所用.
今陛下能,休馬?曰未能也.其不可六.
休牛桃林,之陰以示,不復輸糧.今陛下能,
休牛不復,糧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七.
天下游士,捐其親戚,且棄墳墓,去故舊從,
陛下游者,皆日夜望,尺寸之地,今復立韓,
魏燕趙齊,楚之後其,王皆復立,游士各歸,
事其,從其親戚;反其故舊,墳墓誰與,
取天下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八.且夫楚惟,
無強六國,復撓從之,陛下焉得,而臣之乎?
誠用客計,陛下事去.漢王輟食,吐哺罵曰:
豎儒幾敗,公事.令趣銷印,止不使遂,
幷天下兵,誅項籍定,海內張子,房之謀也.
【原文】  漢三年,項羽急圍漢王滎陽,漢王悲憂,與酈生謀撓楚權。酈生曰:『昔湯伐桀,封其後於杞。武王伐紂,封其後於宋。今秦無德棄義,侵伐諸侯社稷,滅六國之後,使無立錐之地。陛下誠復立六國後,畢已授印,此君臣百姓,必戴陛下德,莫不向風慕義,願為臣妾。德義已行,陛下南向稱霸,楚必斂衽而朝。』漢王曰:『善。趣刻印,先生因行佩之矣。』
酈生未行,張良從外求謁,漢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為我計撓楚權者。』具以食其言告之。曰:『其於子房意如何?』良曰:『誰為陛下畫此計者?陛下事去矣。』漢王曰:『何哉?』對曰:『臣請借前箸而籌之。』
曰:『昔湯伐桀,而封其後於杞者,斯能制桀之死命也。陛下能制項籍之死命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一也。武王伐紂而封其後於宋者,斯能得紂之頭也。今陛下能得項籍之頭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二矣。武王入殷,表商容之閭,軾箕子之門,封比干之墓。今陛下能封聖人之墓,表賢人之閭,軾智者之門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三矣。發鉅橋之粟,散鹿台之錢,以賜貧羸。今陛下能散府庫以賜貧羸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四矣。殷事已畢,偃革為軒,倒載干戈,以示天下不復用兵。今陛下能偃革,倒載干戈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五也。
休馬於華山之陽,以示無所用。今陛下能休馬無所用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六也。休牛於桃林之陰,以示不復輸糧。今陛下能休牛不復輸糧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七矣。且夫天下游士,捐其親戚,棄墳墓,去故舊,從陛下游者,皆日夜望尺寸之地,今復立韓、魏、燕、趙、齊、楚之後,其王皆復立,游士各歸事其主,從其親戚;反其故舊墳墓,陛下誰與取天下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八也。且夫楚惟無強,六國復撓而從之,陛下焉得而臣之乎?誠用客之計,陛下之事去矣。』漢王輟食吐哺,罵曰:『豎儒幾敗乃公事。』令趣銷印,止不使,遂幷天下之兵,誅項籍,定海內,張子房之謀也。【注釋】出自【漢書-張良傳】
 漢三年,項羽急圍漢王於滎陽(1),漢王憂恐,與酈食其謀橈楚權(2)。酈生曰:『昔湯伐桀(3),封其后妃(4);武王誅紂(5),封其後宋(6)。今秦無道,伐滅六國(7),無立錐之地(8)。陛下誠復立六國後,此皆爭戴陛下德義,願為臣妾。德義已行,南面稱伯(霸),楚必斂衽而朝(9)。』漢王曰:『善。趣(促)刻印,先生因行佩之(10)。』 【譯文】
酈食其還沒有去,張良從外面來見漢王。漢三年,項羽迅速在滎陽圍住漢王,漢王憂慮害怕,和酈食其一起謀劃怎樣削弱楚的力量。酈生說:"從前湯討伐桀,封他的後人於杞;武王誅紂後,封他的後代於宋。現在秦失去德義,滅掉六國,六國之後沒有立足的地方。陛下如果再立六國的後代,他們都非常感恩陛下的德義,願意做您的奴僕。德義已經足夠,面向南就可以稱霸,楚一定會恭恭敬敬地來朝見。"漢王說:"好。抓緊刻制大印,先生親自去授予他們。"
【注】
(1)滎陽:縣名。在今河南滎陽縣東北。(2)橈(náo):阻止。這裡是削弱之意。(3)湯:商湯王。桀:夏桀王。(4)杞:古國名。在今河南杞縣。(5)武王:周武王。紂:商紂上。(6)宋:古國名。都於今河南商丘。(7)六國:戰國時的齊、楚、燕、趙、韓、魏。(8)無立錐之地:言秦不分封六國之後裔。(9)斂衽:攝其裳際,準備朝拜之態。(10)佩:佩帶,這裡是授予之意。

 漢書原文: 酈生未行,良從外來謁漢王。漢王方食,曰:『客有為我計橈楚權者。』具以酈生計告良,曰:『於子房何如?』良曰:『誰為陛下畫此計者?陛下事去矣。』漢王曰:『何哉?』良曰:『臣請借前箸以籌之(1)。昔湯武伐桀紂封其後者,度能制其死命也。今陛下能制項籍死命乎?其不可一矣。武王入殷(2),表商容閭(3),式箕子門(4),封比干墓(5),今陛下能乎?其不可二矣。發鉅(巨)橋之粟(6),散鹿台之財(7),以賜貧窮,今陛下能乎?其不可三矣。殷事已畢,偃革為軒(8),倒載干戈,示不復用,今陛下能乎?其不可四矣。休馬華山之陽(9),示無所為,今陛下能乎?其不可五矣。息牛桃林之野(10),天下不復輸積,今陛下能乎?其不可六矣。且夫天下游士,離親戚,棄墳墓,去故舊,從陛下者,但日夜望咫尺之地(11)。今乃立六國後,唯無復立者(12),游士各歸事其主,從親戚,反故舊,陛下誰與取天下乎?其不可七矣。且楚唯毋(無)強(13),六國復撓而從之,陛下焉得而臣之?其不可八矣。誠用此謀,陛下事去矣。』漢王輟食吐哺(14),罵曰:『豎儒(15),幾敗乃公事(16)!』令趣(促)銷印。
後韓信破齊欲自立為齊王,漢王怒。良說漢王,漢王使良授齊王信印。語在【信傳】(17)。
【譯文】
王正在吃飯,說:"有門客為我策劃怎樣削弱楚的力量。"把酈食其的計謀都對張良說了,問:"你看如何?"張良說:"是誰為陛下出的計謀?陛下的大事要結束了。"漢王說:"為什麼?"張良說:"臣想用這裡的筷子來比畫。原來湯、武討伐桀、紂而分封他們的後代,是想要消滅他們。現在陛下能消滅項籍嗎?這是不行的第一個原因。武王進入殷,表彰商容、箕子在他們的居處,修繕比干的墓,現在陛下可以做到嗎?這是不行的第二個原因。打開巨橋的糧倉,把鹿台的財物散發,賞賜給貧困者,現在陛下可以做到嗎?這是不行的第三個原因。把殷滅掉後,把兵車製成軒車,倒放着干戈,表示再也不用,現在陛下可以做到嗎?這是不行的第四個原因。讓馬休息在華山之陽,表示不再用它們,現在陛下可以做到嗎?這是不行的第五個原因。讓牛休息在桃林的原野上,普天之下不再徵稅,現在陛下可以做到嗎?這是不行的第六個原因。況且現在天下的游士都辭別親戚,拋棄自家的墳墓,離開自己的好友來投奔陛下,只是天天盼望有個安身立命的地方。現在卻要封六國後代,天下沒有可以封的地方,游士們回到原來的地方侍奉自己的主人,投奔親戚,尋找舊友,誰和陛下打天下呢?這是不行的第七個原因。並且現在只有楚國強大,如果六國又去投降它,陛下怎麼能夠統治它們呢?這是不行的第八個原因。如果真用了這個計謀,陛下的事業就算結束了。"漢王不再吃飯,把口中的食物吐出,罵道:"混賬儒生,幾乎壞了大事!"下命令趕快銷毀那些封印。
此後韓信滅掉齊後想自立為齊王,漢王很生氣。張良勸說漢王,漢王就讓張良授予齊王韓信印信。此事在【韓信傳】中有記載。

【注釋】  (1)前箸:面前的筷子。籌:籌劃。(2)殷:商都。在今河南安陽小屯村。(3)表商容閭:在商容的里門立表以表彰之。商容:商末賢人,因諫紂不聽而退隱。閭:里門。(4)式箕子門:在箕子門前伏式以示尊敬。式:古人乘車過長者或尊者之門時,伏於車前橫木,以示尊敬,稱為『式』。箕子:商紂王之叔,官為太師,因諫紂王而被囚禁,後武王滅商而獲釋。(5)封比干墓:為比干修墓。比干:商紂王之叔,官為少師,因屢諫紂王而被挖心而死。(6)巨橋:指巨橋倉。商在巨橋(在今河北曲周縣東北衡漳水上)附近修建的糧倉。(7)鹿台:商紂王儲存金錢之處,故址在今河南淇縣。(8)偃革為軒:謂改兵車為軒車(普通的乘用車),意謂偃武修文。革:指兵車。(9)休馬:言讓戰馬休息。華山:在今陝西華陰縣南。陽:山的南面。(10)息牛:言讓運輸軍事物資的牛休息。桃林:也稱桃林塞,地區名,大約在今河南靈寶與陝西臨潼之間。(11)望咫尺之地:言希望分封到一片土地。(12)無復立:言再無土地可分封。(13)楚唯無強:只有楚無敵於天下之意。無強:無有強過之。(14)輟(chuò)食:中止吃飯。吐哺:吐出口中的食物。(15)豎儒:猶言儒生小子,今則曰『臭老九』。(16)乃公:你老子。(17)【信傳】:即本書【韓信傳】。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