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诗外传】卷5诗解5三王之道止恶扶微明礼师师上孝敬下贵亲三苗同秀重译来朝圣人先见
题文诗: 五色虽明,有时而渝;丰交之木,有时而落; 物有成衰,不得自若.三王之道,周而复始, 穷则反本,非务其变,而已将以,止恶扶微, 绌缪沦非,调和阴阳,顺万物之,宜也诗曰: 勉勉我王,纲纪四方.夫礼者则,天地之体, 因人情而,为之节文,者也无礼,何以正身? 无师安知,礼之是也.礼然而然,情安于礼; 师云而云,是知若师.情安礼知,若师则是, 君子之道.言中伦行,中理天下,顺矣诗曰: 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君上不知,顺孝则民, 不知反本;君上不知,敬长则民,不知贵亲. 禘祭不敬,山川失时,民无畏矣.不教而诛, 民不识劝.是故君子,修身及孝,民不倍矣. 敬孝达下,民知慈爱.好恶喻乎,百姓则下, 应其上也,如影响矣.如是然则,兼制天下, 定海内臣,万姓要法,明王圣主,之所不能, 须臾而舍.诗经有曰:成王之孚,下土之式, 永言孝思,孝思惟则.诚感动天,孝敬情真. 成王之时,有三苗也,贯桑而生,同为一秀, 大几满车,长几充箱.王问周公,曰此何物? 周公对曰:三苗同一,秀意天下,殆同一也. 比几三年,有越尝氏,重九译而,至献白雉, 于周公曰:道路悠远,山川幽深,恐使人之, 未达也故,重译而来.周公曰吾,何以见赐? 译曰吾受,命国黄发,曰久矣天,不迅风疾, 雨也海不,波溢也三,年于兹矣!意者中国, 殆有圣人,盍往朝之!于是来也.周公敬求, 其所以来.诗经有曰:于万斯年,不遐有佐. 【原文】 夫五色虽明,有时而渝;丰交之木,有时而落;物有成衰,不得自若。故三王之道,周而复始,穷则反本,非务变而已,将以止恶扶微,绌缪沦非,调和阴阳,顺万物之宜也。诗曰:『勉勉我王,纲纪四方。』 【原文】 礼者、则天地之体,因人情而为之节文者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安知礼之是也。礼然而然,是情安于礼也;师云而云,是知若师也。情安礼,知若师,则是君子之道。言中伦,行中理,天下顺矣。诗曰:『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注释】出自【荀子】卷2修身篇诗解5明礼师师悌悌老老【原文】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礼然而然,则是情安礼〔1〕也;师云而云,则是知若师也。情安礼,知若师,则是圣人也。故非礼,是无法也;非师,是无师也。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2〕。故学也者,礼法也。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3〕。【诗】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4〕"。此之谓也。
【注解】
〔1〕情安礼:意思是,好像天性所安,不是后天学的。
〔2〕舍:除了。乱妄:悖乱狂妄。
〔3〕正仪:正确的标准,即典范、表率。自安:自己安心于此。
〔4〕"不识"两句:此处引诗见于【诗经·大雅·皇矣】。帝,老天。
【译文】
礼,是用来端正身心的;老师,是用来端正礼法的。没有礼,用什么来修正自己的行为?没有老师,我怎么知道礼是这样的?礼是怎样规定的就怎样做,这就是天性安于礼;老师怎样说就怎样做,这就是智慧同老师一样。能做到情安于礼,智慧如同老师,这就是圣人。所以,违背礼,就是不以法度为法度;违背老师,就是不以老师为老师。不遵照师法的教导和规定去做,而喜欢自行其是,这就好像让瞎子辨别颜色,让聋子辨别声音,除了悖乱狂妄之事,干不出别的了。所以学习的根本之处,在于礼法。至于老师,则是以其言行来给人们做表率的,最为可贵的是教人们安心这样去做。【诗经】上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然而它是符合老天的自然法则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原文】 上不知顺孝,则民不知反本。君不知敬长,则民不知贵亲。禘祭不敬,山川失时,则民无畏矣。不教而诛,则民不识劝也。故君子修身及孝,则民不倍矣。敬孝达乎下,则民知慈爱矣。好恶喻乎百姓,则下应其上,如影响矣。是则兼制天下,定海内,臣万姓之要法也,明王圣主之所不能须臾而舍也。诗曰:『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惟则。』 【注解】『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惟则。』 出自【诗·大雅·下武】
下武维周,世有哲王。三后在天,王配于京。
王配于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媚兹一人,应侯顺德。永言孝思,昭哉嗣服。
昭兹来许,绳其祖武。於万斯年,受天之祜。
受天之祜,四方来贺。於万斯年,不遐有佐。
译文:
后能继前惟周邦,世代有王都圣明。三位先王灵在天,武王配天居镐京。
武王配天居镐京,德行能够匹先祖。上应天命真长久,成王也令人信服。
成王也令人信服,足为人间好榜样。孝顺祖宗德泽长,德泽长久法先王。
爱戴天子这一人,能将美德来承应。孝顺祖宗德泽长,光明显耀好后进。
光明显耀好后进,遵循祖先的足迹。基业长达千万年,天赐洪福享受起。
天赐洪福享受起,四方诸侯来祝贺。基业长达千万年,那愁没人来辅佐。 【原文】 成王之时,有三苗贯桑而生,同为一秀,大几满车,长几充箱。成王问周公曰:『此何物也?』周公曰:『三苗同一秀,意者、天下殆同一也。』比几三年,累有越尝氏重九译而至,献白雉于周公:『道路悠远,山川幽深,恐使人之未达也,故重译而来。』周公曰:『吾何以见赐也?』译曰:『吾受命国之黄发曰:'久矣!天之不迅风疾雨也,海不波溢也,三年于兹矣!意者、中国殆有圣人,盍往朝之!」于是来也。』周公乃敬求其所以来。诗曰:『于万斯年,不遐有佐』。 【注释】1,出自刘向【说苑】卷18辨物诗解9三苗同秀重译来朝圣人先见管仲承教 原文:成王时有三苗贯桑而生,同为一秀,大几盈车,民得而上之成王,成王问周公:『此何也?』周公曰:『三苗同秀为一,意天下其和而为一乎?』后三年则越裳氏重译而朝,曰:『道路悠远,山川阻深,恐一使之不通,故重三译而来朝也。』周公曰:『德泽不加,则君子不飨其质;政令不施,则君子不臣其人。』译曰:『吾受命于吾国之黄发久矣,天之无烈风淫雨,意中国有圣人耶?有则盍朝之!』然后周公敬受其所以来矣。 2『于万斯年,不遐有佐』。 出自先秦诗经【大雅·文王之什·下武】
【译文】 【荀子】卷2修身篇诗解5明礼师师悌悌老老
好法而行,其为士也;笃志而体,为君子也;齐明不竭,真情圣人。人之无法,则伥伥然;但知有法,无知礼义,则遽遽然;依乎礼法,又深其类,明礼守法,通情达理,后温温然。 礼以正身,师以正礼。人若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安知,礼之为是?礼然而然,性情安礼;师云而云,理智若师。真情安礼,至智若师,则是圣人。非礼无法,非师无师。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乱妄胡为。故学也者,遵礼从法。师者表也,正身为仪,贵自安者。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