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96|回復: 1

[中医典籍] 《中基》第四章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09-8-28 21:4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来源: 爱中医网  作者: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以十二经脉为主体的经络系统,具有沟通联系、感应传导及运输、调节等基本功能。
    (一)沟通联系作用
    人体由脏腑、形体、官窍和经络构成。它们虽然各有不同的功能,但又共同组成了有机的整体活动。人体全身内外、上下、前后、左右之间的相互联系,脏腑、形体、官窍各种功能的协调统一,主要是依赖经络的沟通联系作用实现的。经络在人体内所发挥的沟通联系作用是多方位、多层次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脏腑与体表的联系
    内在脏腑与外周体表肢节的联系,主要是通过十二经脉的沟通作用来实现的。《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 十二经脉中,手之三阴三阳经脉,循行于上肢内外侧,足之三阴三阳经脉,循行于下肢内外侧。每条经脉对内与脏腑发生特定的属络关系,对外联络筋肉、关节和皮肤,即十二经筋与十二皮部。外周体表的筋肉、皮肤组织及肢节等,通过十二经脉的内属外连而与内在脏腑相互沟通。这种联系表现有特定性和广泛性两方面,即体表的一定部位和体内的不同脏腑之间的内外统一关系,以及周身体表肢节与体内脏腑的整体性联系。
    2.脏腑与官窍之间的联系
    脏腑与官窍之间的联系,也是通过经络的沟通作用而实现的。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在循行分布过程中,又经过口眼耳鼻舌及二阴等官窍。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类经・藏象类》所说“手少阴……系舌本”,“手厥阴循喉咙,出耳后”,“足少阳皆会耳中”,“足少阴循喉咙,系舌本”,“足太阴……连舌本,散舌下”,“足厥阴……络于舌本,连目系”,以及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十二邪》所说“人耳有手足少阳太阳及手阳明等五络脉皆入耳中”等,均指出十二经脉与耳、目、舌等官窍的密切联系。又如手阳明“挟口”,足阳明“挟口环唇”,足厥阴“环唇内”,手阳明“挟鼻孔”,足阳明“起于鼻”,手太阳“抵鼻”,足少阳“绕毛际”,足厥阴“入毛中,过阴器”,冲、任、督三脉均“下出会阴”等,使得内在脏腑通过经络与官窍相互沟通而成为一个整体。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便可以通过经络反映于相应的官窍。
    3.脏腑之间的联系
    脏腑之间的联系,也与经络的沟通联系密切相关。十二经脉中,每一经都分别属络一脏和一腑,这是脏腑相合理论的主要结构基础。如手太阴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经属大肠络肺等。某些经脉除属络特定内脏外,还联系多个脏腑。如足少阴肾经,不但属肾络膀胱,还贯肝,入肺,络心,注胸中接心包;足厥阴肝经,除属肝络胆外,还挟胃、注肺中等。也有多条经脉同入一脏的情况,如手太阴经属肺,手阳明经络肺,足厥阴经注肺,足少阴经入肺,手少阴经过肺等。此外,还有经别补正经之不足,如足阳明、足少阳及足太阳的经别都通过心。这样,就构成了脏腑之间的多种联系。
    4.经脉之间的联系
    经络系统各部分之间,也存在着密切联系。十二经脉有一定的衔接和流注规律,除了依次首尾相接如环无端外,还有许多交叉和交会。如手足六条阳经与督脉会于大椎,手少阴经与足厥阴经皆连目系,手足少阳经与手太阳经在目外眦和耳中交会,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经的支脉在面部相合等。十二经脉之中,无论表里经、同名经和异名经之间,都存在着经脉相互贯通,内部气血相互交流的关系,尤以表里经更为突出。十二经脉中六阴经和六阳经之间存在着阴阳表里相合关系,凡相表里的经脉,在内者属于脏则络于腑,属于腑则络于脏;在外者必在上、下肢端互相交接沟通。加上十二经别、十二经的别络从内外加强了表里经之间的联系,使得表里经在不同层次上都能充分融洽交流,为脏腑表里相合理论奠定了结构基础。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之间也是纵横交错相互联系的。如足厥阴肝经在头顶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交会于百会穴,足少阳胆经与阳跷脉会于项后;手足太阳经与足阳明经及阴阳跷脉会合于目内眦;足三阴经与阴维脉、冲脉均会于任脉;冲脉从气街起与足少阴经相并而上行;冲脉与任脉并于胸中,后通于督脉,任、督二脉又通会于十二经等。奇经八脉除与十二经脉多处交叉相联外,其本身也自有联系。如阴维、冲脉会于任脉,冲脉与任脉并于胸中,又向后与督脉通等,都体现出奇经间的关连。再如阳维脉与督脉会于风府穴,冲、任、督三脉同起于胞中,“一源而三歧” 等,其联系也是十分密切的。此外,还有无数络脉,其在经脉联系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类经・经络类》说:“络脉所行,乃不经大节,而于经脉不到之处,出入联络,以为流通之用。” 它们从经脉分出,网络沟通于经脉与脏腑、经脉与经脉之间,使经络系统成为一种具有完整结构的网络状的调节系统。
    (二)运输渗灌作用
    经络运输渗灌气血的作用,体现为经脉作为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而具有运输气血的作用,以及络脉作为经脉的分支而具有布散和渗灌经脉气血到脏腑形体官窍及经络自身的作用。各脏腑形体官窍及经络自身,得到气血的充分濡养,则能发挥其各自的功能。故《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也。”《灵枢・脉度》说:“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 正是由于经脉的运输渗灌作用,才能使气血内溉脏腑,外濡腠理,而脏腑腠理在气血的不断循环灌注濡养下,生理机能得以正常发挥,则机体强健,自能抵御外邪的侵袭。
    (三)感应传导作用
    感应传导,是指经络系统具有感应及传导针灸或其他刺激等各种信息的作用。如对经穴刺激引起的感应及传导,通常称为“得气”,即局部有酸、麻、胀的感觉及沿经脉走向传导,就是经络感应传导作用的体现。经络的感应传导作用,是通过运行于经络之中的经气对信息的感受负载作用而实现的。经气,是一身之气分布于经络者,具有感受、负载和传递信息的作用(是一身之气的中介作用的体现)。通过经气对信息的感受和负载作用,各种治疗刺激及信息可以随经气到达病所,起到调整疾病虚实的作用。故《灵枢・九针十二原》强调:“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人的生命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机体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生命信息的发出、交换和传递。这就必须依赖经络系统的感应传导作用,进行生命信息的传递,沟通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经络循行分布于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通上达下,出表入里,犹如机体的信息传导网络,不但能感受信息,而且能按信息的性质、特点、量度进行传导,分别将信息运载至有关的脏腑形体官窍,反映和调节其功能状态。这种信息传导既可以发生在各脏腑形体官窍之间,交换、协调人体生命活动的每个进程,又可以发生于体表与内脏之间。如果肌表受到外界某种刺激(针刺、按摩等),这些信息就会由经络中的经气感受和负载,沿经络传送至内脏,根据信息的性质和强度的不同,而产生或补或泻的作用。内脏功能活动或病理变化的信息,亦可由经络中的经气感受,并沿经脉、络脉、经筋、皮部等传达于体表,反映出不同的症状和体征,这是“有诸内必形诸外”的主要生理基础。
    (四)调节作用
    经络系统通过其沟通联系、运输渗灌气血作用及其经气的感受和负载信息的作用,对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进行调节,使人体复杂的生理功能相互协调,维持阴阳动态平衡状态。《灵枢・经脉》说:“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 经络的调节作用,可促使人体机能活动恢复平衡协调。实验证明,针刺有关经脉穴位,可以对脏腑机能产生调整作用,而且在病理情况下尤为明显。如针刺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可调节胃的蠕动与分泌机能。当胃的机能低下时给予轻刺激,可使胃的收缩加强,胃液浓度增加;当胃处于亢奋状态时给予重刺激,则可引起抑制性效应。又如针刺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穴,既可使心动加速,在某些情况下,又可抑制心动,故该穴在临床上既可治心动过缓,又可治心动过速。可见,经络的调节作用可表现出“适应原样效应”,即原来亢奋的,可通过它的调节使之抑制;原来抑制的,又可通过它的调节而使之兴奋。这是一种良性的双向调节作用,在针灸、推拿等疗法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经络学说不仅可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而且在阐释疾病病理变化,指导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樓主|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09-8-28 21:40 | 顯示全部樓層
</P>     (一)阐释病理变化
    经络的功能正常,则联系调节、感应传导等功能正常,能运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起着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但在病理状态下,经络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
    1.外邪由表传里的途径
    由于经络内属于脏腑,外布于肌表,因此当体表受到病邪侵袭时,可通过经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次向里传变而波及脏腑。《素问・缪刺论》说:“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合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指出经络是外邪从皮毛腠理内传于脏腑的途径。如外邪侵袭肌表,初见发热恶寒、头身疼痛等,因肺合皮毛,表邪不解,久之则内传于肺,出现咳嗽、胸闷、胸痛等症状。肺经和大肠经相互络属,故而又可伴有腹痛、腹泻或大便燥结等大肠病变。
    2.体内病变反映于外的途径
    由于内在脏腑与外在形体、官窍之间,通过经络密切相连,故脏腑病变可通过经络的传导反映于外。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脏有疾也,应出于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 临床上可用经络学说阐释五脏六腑病变所出现的体表特定部位或相应官窍的症状和体征,并可用“以表知里”的思维方法诊察疾病。如足厥阴肝经绕阴器,抵小腹,布胁肋,上连目系,故肝气郁结可见两胁及少腹痛,肝火上炎易见两目红赤,肝经湿热多见阴部湿疹瘙痒等。又如足阳明胃经入上齿中,手阳明大肠经入下齿中,故胃肠积热可见齿龈肿痛;足少阳胆经入耳中,故胆火上扰可致耳暴鸣或暴聋;手少阴心经之别络上达于舌,故心火上炎可见舌尖碎痛或口舌生疮;足少阴肾经别入跟中,故肾精亏虚可见足根部绵绵作痛。
    3.脏腑病变相互传变的途径
    脏腑病变的相互传变,亦可用经络理论来解释。由于脏腑之间有经脉相互联系,所以一脏腑的病变可以通过经络传到另一脏腑。如足厥阴肝经属肝,挟胃,故肝病可以影响到胃,又“注肺中”,所以肝火又可犯肺;足少阴肾经“入肺”、“络心”,所以肾水泛滥,可以“凌心”、“射肺”;足太阴脾经“注心中”,脾失健运则心血不充。再如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相互络属,故心热可移于小肠而致小便黄赤甚则尿血。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相互络属,故肝气郁结或上逆,可致胆汁排泄障碍,逆于上而口苦,甚至溢于肌肤而为黄疸。
    (二)指导疾病的诊断
    经络循行起止有一定的部位,并属络相应脏腑,内脏的疾病可通过经络反映于相应的形体部位。根据经脉的循行部位和所属络脏腑的生理病理特点来分析各种临床表现,可推断疾病发生在何经、何脏、何腑,并且可根据症状的性质和先后次序来判断病情的轻重及发展趋势。
    1.循经诊断
    循经诊断,即根据疾病表现的症状和体征,结合经络循行分布部位及其属络脏腑进行诊断。例如两胁疼痛,多为肝胆疾病;缺盆中痛,常为肺病表现;在胸前“虚里”处疼痛,痛连左手臂及小指,则应考虑真心痛等心脏疾病。有些脏腑经络的疾病反映在经络循行部位时并没有象上述那样有明显的征象,需要医生切、按、触摸,甚至要借助多种仪器才能检测出其异常反应。如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一些患者在经络循行通路上,或经气聚结的某些穴位处,有明显的压痛,或有条索状、结节状反应物,或局部皮肤的色泽、形态、温度等等发生变化。根据这些病理反应,可辅助病证的诊断。如中府穴压痛或肺俞穴出现梭状或条索状结节,可以显示肺脏的疾病;阑尾穴明显压痛,多为肠痈;脾俞穴有异常变化,多为脾胃病变;横骨压痛,多反映月经不调或遗精。有的压痛还与疾病的证型有关。如阳明经头痛在阳白穴压痛,太阳经头痛在天柱穴压痛;高血压性头痛在期门穴压痛者多为肝火上炎,在京门穴压痛者多为肾阴亏损。此外,还有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足太阳膀胱经的背腧穴的阳性反应均与相应脏腑的病变呈对应关系。
     2.分经诊断
    分经诊断,即根据病变所在部位,详细区分疾病所属经脉进行诊断。如头痛: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则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头及项部,多为太阳经病变;痛在巅顶,主要与厥阴经有关。又如牙痛:上牙痛,病在足阳明胃经;下牙痛,病在手阳明大肠经。此外,《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也是在经络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辨证体系。
    经络学说在疾病诊断中还有多方面的应用,如络脉诊察,观察小儿指纹、耳壳视诊等,均以经络学说为其理论基础。《灵枢・经脉》说:“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说明通过经络诊察,还有助于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性质。
    (三)指导疾病的治疗
    经络学说被广泛用于指导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是针灸、推拿及药物疗法的理论基础。
     1.指导针灸推拿治疗
    针灸、推拿疗法,是以经络学说作为理论基础的常用治病及保健方法。经络能够通行气血,沟通上下内外,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感应传导信息,协调阴阳,同时又是病邪入侵和疾病传变的通道。利用经络的这些特性,用针灸、推拿等多种方式刺激腧穴,以达到调理经络气血及脏腑功能,扶正驱邪的治疗目的。腧穴是经络气血转输交会之处,又是病邪侵入脏腑经络的门户,所以刺激特定腧穴,通过经气的传导作用和脏腑的反应来调整人体气血和脏腑机能,可恢复体内阴阳的相对协调平衡。由于经络在人体分布上呈密切联系的网状结构,因而针灸推拿在治疗学中也呈整体性调节的特点,即刺激腧穴可在不同水平上同时对机体多个器官、系统的正常或异常功能产生影响。例如在针刺麻醉产生镇痛效应时,还对有关系统的功能实施多方面的调节,因而手术中干扰减少,血压、脉搏维持稳定,同时术后切口疼痛程度轻,合并症少,恢复加快。因此,针灸的调节作用大多不是直接针对致病因子或病变组织,而主要是通过调节体内失衡的经络气血和脏腑功能而实现的,是一种既可纠正异常的功能状态,又不会干扰正常的生理机能的治疗方式。
    针灸处方中的配穴原则,也是以经络学说为指导的。经络是按一定部位循行分布的,所以取穴的基本原则是“循经所过,主治所及”。又由于经络循行有交叉纵横、错综分布的现象,所以又有变通的取穴原则。常用的循经取穴、十二经表里配穴、输募配穴、阴阳配穴以及某些特定的配穴法,都以经络的循行为依据。此外,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针刺麻醉,以及电针、耳针、头针、穴位注射、穴位结扎、穴位埋线等等治疗方法,同样是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创立和发展起来的。这些疗法的发展和应用,又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了经络学说。
    2.指导药物治疗

    中药口服和外用治疗,是以经络为通道,以气血为   一流信息监控拦截系统  








一流信息监控拦截系统提醒您:很抱歉,由于您提交的内容中或访问的内容中含有系统不允许的关键词或者您的IP受到了访问限制,本次操作无效,系统已记录您的IP及您提交的所有数据。请注意,不要提交任何违反国家规定的内容!本次拦截的相关信息为:火药

iv id="page">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