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01|回覆: 0

[史學] 論史學的求真與經世(3)

[複製鏈接]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2-6-4 23: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國學文化
三 求真與經世的辯證統一


  史學的求真與史學的經世是辯證統一的關係,不是相互對立的關係。


  首先,我們從理論上看。劉知幾【史通・人物】篇強調史書『誡世』、『示後』的作 用,作者在篇末作結論說:『名刊史冊,自古攸難;事列【春秋】,哲人所重。筆削之 士,其慎之哉!』所謂『誡世』和『示後』,是指史學的經世作用;所謂『難』,所謂 『重』,所謂『筆削之士,其慎之哉』,是強調史學的求真。劉知幾是把史學的求真視 為史學經世的基礎。上文說到宋人吳縝論批評史書的三個標準,一是事實,二是褒貶, 三是文采。他認為,事實是一部史書的根本,有了這一條,才不失為史之意。他說的褒 貶,是著史者的價值判斷,其中包含着史學經世的思想,而這些都應以事實為基礎。吳 縝所論,同劉知幾所論相仿佛,都強調了史學的經世以史學的求真為前提。可見,求真 和經世就是如此天然地結合在一起。由此也可以看出,凡對史事採取輕浮的、曲解的、 實用主義的態度和做法並用以比符現實,既違背了史學求真的原則,也失去了史學經世 的基礎及其本來意義。


  其次,我們再從實踐上看。史學的求真,是史學家在學術追求上的實踐。史學的經世 ,是一切運用歷史知識、歷史經驗、歷史智慧於現實歷史運動的人們的實踐,其中也包 括史學家所作的努力。司馬遷著【史記】,被後人譽為『實錄』,當之無愧。與此同時 ,我們也看到在兩千多年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史記】的經世作用產生了巨大的力量; 秦朝的二世而亡,使多少統治集團引以為戒;漢初的『與民休息』的國策,使多少傑出 的政治家受到啟示;漢武帝時代的富庶和浮華,使一代又一代後人陷於沉思;還有那些 具有『國士』之風的名將賢相,那些『扶義倜儻,不令己失時,立功名於天下』的各階 層人物,以及各種各樣的奸佞小人,使多少後來者『思齊』、『自省』。大凡讀過【史 記】和比較熟悉歷史的人都會感受到這樣一個事實:【史記】的經世作用之大,非筆墨 可以形容。唐貞元十七年(801年)問世的【通典】是制度文明的傑出代表作。作者杜佑 撰寫此書的宗旨是:『所纂【通典】,實采群言,征諸人事,將施有政』(【通典】自 序)。這裡說的『人事』,是指歷代制度的演變,『群言』是指歷代群士關於制度的制 訂、實施、得失的議論,無疑都是建立在求真的基礎之上;這裡說的『將施有政』,意 在以所著之書用於施政的參考。【通典】在唐代和唐代以後的政治活動中產生了積極的 影響,受到許多政治家的稱讚:『誕章閎議,錯綜古今,經代(世)立言之旨備焉』(【 唐文粹】卷68權德輿【歧國公杜公墓志銘並序】):『本末次第,具有條理,亦恢恢乎 經國之良模矣』(乾隆丁卯【御製重刻通典序】,參見咸豐九年崇仁謝氏重刊本)。作為 通曉史學的政治家和精於政治的史學家,杜佑把『經邦』『致用』之旨縝密地、嚴謹地 寓於制度史的闡述之中,史學的求真與史學的經世可謂相得益彰。同樣,司馬光與【資 治通鑑】鮮明的經世之旨,也是人們交口稱讚的。司馬光撰【資治通鑑】的主旨已如上 述。朱熹評論【資治通鑑】說:『(司馬)溫公之言如桑麻谷粟』(【朱子語類】卷134) 。王夫之認為【資治通鑑】包含着『君道』、『臣誼』、『國是』、『民情』,為官之 本、治學之途、做人之道等多方面內容與啟示(見【讀通鑑論・敘論四】)。南宋以下, 【資治通鑑】受到各族統治者的重視和廣大士人的敬重,自有其史學上的崇高地位和實 踐中的參考價值。世人盛讚史學上的『兩司馬』,絕非偶然。上舉三種體裁的三部通史 ,大致可以表明中國古代史學之主流在求真與經世上的一致性。類似的或相近的史書歷 代都有所出,不一一列舉。


  再次,我們還應從全局上和本質上看。毋庸諱言,中國史學上確有曲筆的存在,對此 ,劉知幾【史通・曲筆】篇不僅有事實的列舉,還有理論的分析。劉知幾之後,史學上 的曲筆現象仍然存在。舉例來說,官修史書,時有修改,不論是修改曲筆,還是曲筆修 改,都說明了曲筆的存在。而此種曲筆產生的原因,往往是政治因素影響所致,當然也 跟史家『心術』相關。但是,在中國史學上有一個基本準則或總的傾向,這就是:直書 總是為人們所稱道,而曲筆歷來受到人們的揭露和批評。誠如劉勰在【文心雕龍・史傳 】篇中所說的那樣:『奸慝懲戒,實良史之直筆;農夫見莠,其必鋤也:若斯之科,亦 萬代一準焉。』對奸邪給予懲戒,正是優秀史家的直筆所為,正如農夫看到田間的莠草 就一定要把它鋤掉一樣。像這種做法,也是萬代同一的準則。在中國史學上,曲筆或可 得逞於一時,但終究免不了落下罵名,為人們所唾棄。


  最後,還有一個更深層的原因,就是史家的職業角色與史家的社會責任是相聯繫的, 史學的求真要求與史學的經世目的也是相聯繫的;這兩種聯繫,存在着一種更深層次的 本質的溝通,即在史學的信史原則和功能信念上統一起來。可以這樣人為:揭示出這種 聯繫,就是從一個重要的方面揭示出中國史學的總相和特點。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