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楼主: 休竹客

[二十四史] 后汉书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休竹客 发表于 2012-6-18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feature">后汉书   志第十‧天文上 王莽三 光武十二
易曰:‘天垂象,圣人则之。庖牺氏之王天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象于天,谓日月星辰。观法于地,谓水土州分。形成于下,象见于上。故曰天者北辰星,合元垂燿建帝形,运机授度张百精。三阶九列,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斗、衡、太微、摄提之属百二十官,二十八宿各布列,下应十二子。天地设位,星辰之象备矣。星经曰:‘岁星主泰山,徐州、青州、兖州。荧惑主霍山,杨州、荆州、交州。镇星主嵩高山,豫州。太白主华阴山,凉州、雍州、益州。辰星主恒山,兾州、幽州、并州。岁星主角、亢、氐、房、心、尾、箕。荧惑主舆鬼、柳、七星、张、翼、轸。镇星主东井。太白主奎、娄、胃、昴、毕、觜、参。辰星主斗、牛、女、虚、危、室、壁。琁、玑者,谓北极星也。玉衡者,谓斗九星也。玉衡第一星主徐州,常以五子日候之,甲子为东海,丙子为琅邪,戊子为彭城,庚子为下邳,壬子为广陵,凡五郡。第二星主益州,常以五亥日候之,乙亥为汉中,丁亥为永昌,己亥为巴郡、蜀郡、牂牁,辛亥为广汉,癸亥为犍为,凡七郡。第三星主兾州,常以五戌日候之,甲戌为魏郡、勃海,丙戌为安平,戊戌为钜鹿、河闲,庚戌为清河、赵国,壬戌为恒山,凡八郡。第四星主荆州,常以五卯日候之,乙卯为南阳,己卯为零陵,辛卯为桂阳,癸卯为长沙,丁卯为武陵,凡五郡。第五星主兖州,常以五辰日候之,甲辰为东郡、陈留,丙辰为济北,戊辰为山阳、泰山,庚辰为济阴,壬辰为东平、任城,凡八郡。第六星主扬州,常以五巳日候之,乙巳为豫章,辛巳为丹阳,己巳为庐江,丁巳为吴郡、会稽,癸巳为九江,凡六郡。第七星为豫州,常以五午日候之,甲午为颍川,壬午为梁国,丙午为汝南,戊午为沛国,庚午为鲁国,凡五郡。第八星主幽州,常以五寅日候之,甲寅为玄菟,丙寅为辽东、辽西、渔阳,庚寅为上谷、代郡,壬寅为广阳,戊寅为涿郡,凡八郡。第九星主并州,常以五申日候之,甲申为五原、雁门,丙申为朔方、云中,戊申为西河,庚申为太原、定襄,壬申为上党,凡八郡。琁、玑、玉衡占色,春青黄,夏赤黄,秋白黄,冬黑黄。此是常明;不如此者,所向国有兵殃起。凡有六十郡,九州所领,自有分而名焉。’
三皇迈化,恊神醇朴,谓五星如连珠,日月若合璧。化由自然,民不犯慝。至于书契之兴,五帝是作。轩辕始受河图鬬苞授,规日月星辰之象,故星官之书自黄帝始。至高阳氏,使南正重司天,北正黎司地。唐、虞之时羲仲、和仲,尚书曰:‘帝在琁玑玉衡,以齐七政。’孔安国曰:‘在,察也。琁,美玉也。玑衡,王者正天文之器,可运转者。七政,日月五星各异政。舜察天文,齐七政也。’夏有昆吾,汤则巫咸,周之史佚、苌弘,宋之子韦,楚之唐蔑,鲁之梓慎,郑之裨灶,魏石申夫,或云石申父。齐国甘公,皆掌天文之官。仰占俯视,以佐时政,步变擿微,通洞密至,采祸福之原,睹成败之势。秦燔诗书,以愚百姓,六经典籍,残为灰炭,星官之书,全而不毁。故秦史书始皇之时,彗孛大角,大角以亡,有大星与小星鬬于宫中,是其废亡之征。至汉兴,景、武之际,司马谈,谈子迁,以世黎氏之后,为太史令,迁著史记,作天官书。成帝时,中垒校尉刘向,广洪范灾条作五纪皇极之论,以参往行之事。孝明帝使班固叙汉书,而马续述天文志。谢沈书曰:‘蔡邕撰建武已后,星验着明,以续前志,谯周接继其下者。’今绍汉书作天文志,起王莽居摄元年,迄孝献帝建安二十五年,二百一十五载。言其时星辰之变,表象之应,以显天戒,明王事焉。臣昭以张衡天文之妙,冠绝一代。所著灵宪、浑仪,略具辰燿之本,今写载以备其理焉。灵宪曰:‘昔在先王,将步天路,用定灵轨,寻绪本元。先准之于浑体,是为正仪立度,而皇极有逌建也,枢运有逌稽也。乃建乃稽,斯经天常。圣人无心,因兹以生心,故灵宪作兴。曰:太素之前,幽清玄静,寂漠冥默,不可为象,厥中惟虚,厥外惟无。如是者永乆焉,斯谓溟涬,盖乃道之根也。道根既建,自无生有。太素始萌,萌而未兆,并气同色,浑沌不分。故道志之言云:“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其气体固未可得而形,其迟速固未可得而纪也。如是者又永乆焉,斯为庬鸿,盖乃道之干也。道干既育,有物成体。于是元气剖判,刚柔始分,清浊异位。天成于外,地定于内。天体于阳,故圆以动;地体于阴,故平以静。动以行施,静以合化,堙郁构精,时育庶类,斯谓太元,盖乃道之实也。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九位,地有九域;天有三辰,地有三形;有象可效,有形可度。情性万殊,旁通感薄,自然相生,莫之能纪。于是人之精者作圣。实始纪纲而经纬之。八极之维,径二亿三万二千三百里,南北则短减千里,东西则广增千里。自地至天,半于八极,则地之深亦如之。通而度之,则是浑已。将覆其数,用重钩股,悬天之景,薄地之义,皆移千里而差一寸得之。过此而往者,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谓也。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天有两仪,以儛道中。其可睹,枢星是也,谓之北极。在南者不着,故圣人弗之名焉。其世之遂,九分而减二。阳道左回,故天运左行。有验于物,则人气左羸,形左缭也。天以阳回,地以阴淳。是故天致其动,禀气舒光;地致其静,承施候明。天以顺动,不失其中,则四序顺至,寒暑不减,致生有节,故品物用生。地以灵静,作合承天,清化致养,四时而后育,故品物用成。凡至大莫如天,至厚莫若地。至质者曰地而已。至多莫若水,水精为汉,汉用于天而无列焉,思次质也。地有山狱,以宣其气,精种为星。星也者,体生于地,精成于天,列居错跱,各有逌属。紫宫为皇极之居,太微为五帝之廷。明堂之房,大角有席,天巿有坐。苍龙连蜷于左,白虎猛据于右,朱雀奋翼于前,灵龟圈首于后,黄神轩辕于中。六扰既畜,而狼蚖鱼鳖罔有不具。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于是备矣。悬象着明,莫大乎日月。其径当天周七百三十六分之一,地广二百四十二分之一。日者,阳精之宗。积而成鸟,象乌而有三趾。阳之类,其数竒。月者,阴精之宗。积而成兽,象兔。阴之类,其数耦。其后有冯焉者。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其大昌。”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蠩。夫日譬犹火,月譬犹水,火则外光,水则含景。故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也。众星被燿,因水转光。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暗虚。在星星微,月过则食。日之薄地,其明也。繇暗视明,明无所屈,是以望之若火。方于中天,天地同明。繇明瞻暗,暗还自夺,故望之若水。火当夜而扬光,在昼则不明也。月之于夜,与日同而差微。星则不然,强弱之差也。众星列布,其以神著,有五列焉,是为三十五名。一居中央,谓之北斗。动变挺占,寔司王命。四布于方,为二十八宿。日月运行,历示吉凶,五纬经次,用告祸福,则天心于是见矣。中外之官,常明者百有二十四,可名者三百二十,为星二千五百,而海人之占未存焉。微星之数,盖万一千五百二十。庶物蠢蠢,咸得系命。不然,何以总而理诸!夫三光同形,有似珠玉,神守精存,丽其职而宣其明;及其衰,神歇精斁,于是乎有陨星。然则奔星之所坠,至地则石矣。文曜丽乎天,其动者七,日、月、五星是也。周旋右回。天道者,贵顺也。近天则迟,远天则速,行则屈,屈则留回,留回则逆,逆则迟,迫于天也。行迟者觌于东,觌于东属阳,行速者觌于西,觌于西属阴,日与月此配合也。摄提、荧惑、地候见晨,附于日也。太白、辰星见昏,附于月也。二阴三阳,参天两地,故男女取焉。方星巡镇,必因常度,苟或盈缩,不逾于次。故有列司作使,曰老子四星,周伯、王逢、芮各一,错乎五纬之闲,其见无期,其行无度,寔妖经星之所,然后吉凶宣周,其祥可尽。’蔡邕表志曰:‘言天体者有三家: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浑天。宣夜之学绝无师法。周髀数术具存,考验天状,多所违失,故史官不用。唯浑天者近得其情,今史官所用候台铜仪,则其法也。立八尺圆体之度,而具天地之象,以正黄道,以察发敛,以行日月,以步五纬。精微深妙,万世不易之道也。官有其器而无本书,前志亦阙而不论。臣求其旧文,连年不得。在东观,以治律未竟,未及成书,案略求索。窃不自量,卒欲寝伏仪下,思惟精意,案度成数,扶以文义,润以道术,著成篇章。罪恶无状,投畀有北,灰灭雨绝,世路无由。宜博问群臣,下及岩穴,知浑天之意者,使述其义,以裨天文志。撰建武以来星变彗孛占验着明者续其后。’
王莽地皇三年十一月,有星孛于张,东南行五日不见。孛星者,恶气所生,为乱兵,星占曰:‘其国内外用兵也。’其所以孛德。孛德者,乱之象,不明之表。又参然孛焉,兵之类也,故名之曰孛。孛之为言,犹有所伤害,有所妨蔽。或谓之彗星,所以除秽而布新也。宋均注钩命决曰‘彗,五彗也。苍则王侯破,天子苦兵。赤则贼起,强国恣。黄则女害色,权夺于后妃。白则将军逆,二年兵大作。黑则水精赋,江河决,贼处处起’也。韩扬占曰:‘其象若竹彗、树木条,长短无常。其长大见乆,灾深;短小见不乆,灾狭。’晏子春秋曰:‘齐景公睹彗星,使伯常骞攘之。晏子曰:“不可。此天敎也。日月之气,风雨不时,彗星之出,天为民之乱见之。”’又一曰:‘景公彗星出而泣,晏子问之。公曰:“寡人闻之,彗星出,其所向之国君当之。今彗星出而向吾国,我是以悲。”晏子曰:“君之行义回邪,无德于国。穿陂池,则欲其深以广也,为台榭则欲其高且大也。赋敛如㧑夺,诛戮如仇雠。自是观之,孛又将出。彗星之出,庸何惧乎?”’案:如晏子之言,孛之与彗,如似匪同。张为周地。星孛于张,东南行即翼、轸之分。翼、轸为楚,是周、楚地将有兵乱。后一年正月,光武起兵舂陵,会下江、新巿贼张卯、王常及更始之兵亦至,俱攻破南阳,斩莽前队大夫甄阜、属正梁丘赐等,杀其士众数万人。更始为天子,都雒阳,西入长安,败死。光武兴于河北,复都雒阳,居周地,除秽布新之象。
四年六月,汉兵起南阳,至昆阳。莽使司徒王寻、司空王邑将诸郡兵,号曰百万众,已至者四十二万人;能通兵法者六十三家,皆为将帅,持其图书器械。军出关东,牵从群象虎狼猛兽,放之道路,以示富强,用怖山东。至昆阳山,作营百余,围城数重,或为冲车以撞城,为云车高十丈以瞰城中,弩矢雨集,城中负户而汲。求降不听,请出不得。二公之兵自以必克,不恤军事,不恊计虑。莽有覆败之变见焉。昼有云气如坏山,堕军上,军人皆厌,所谓营头之星也。占曰:‘营头之所堕,其下覆军,流血三千里。’袁山松书曰:‘怪星昼行,名曰营头,行振大诛也。’是时光武将兵数千人赴救昆阳,奔击二公兵,并力猋发,号呼声动天地,虎豹惊怖败振。会天大风,飞屋瓦,雨如注水。二公兵乱败,自相贼,就死者数万人。竞赴滍水,死者委积,滍水为之不流。杀司徒王寻。军皆散走归本郡。王邑还长安,莽败,俱诛死。营头之变,覆军流血之应也。
四年秋,太白在太微中,烛地如月光。太白为兵,太微为天廷。太白赢而北入太微,是大兵将入天子廷也。是时莽遣二公之兵至昆阳,已为光武所破。莽又拜九人为将军,皆以虎为号。九虎将军至华阴,皆为汉将邓曅、李松所破。进攻京师,仓将军韩臣至长门。十月戊申,汉兵自宣平城门入。二日己酉,城中少年朱弟、张鱼等数千人起兵攻莽,烧作室门,斧敬法闼。商人杜吴杀莽渐台之上,校尉公賔就斩莽首。大兵蹈藉宫廷之中。仍以更始入长安,赤眉贼立刘盆子为天子,皆以大兵入宫廷,是其应也。
光武建武九年七月乙丑,古今注曰:‘建武六年九月丙戍,月犯太微西藩。十一月辛亥,月犯轩辕。七年九月庚子,土入鬼中。’汉史:‘镇星逆行舆鬼,女主贵亲有忧。’巫咸曰:‘有土功事。’是岁太白经太微。八年四月辛未,月犯房第二星,光芒不见。九年正月乙卯,金犯娄南星。甲子,月犯轩辕第二星,壬寅,犯心大星。七月戊辰,月并犯昴。黄帝星占:‘土犯鬼,皇后有忧,失亡其势。’河图:‘月犯房,天子有忧,四足之虫多死。’汉史曰:‘其国有忧,将军死。’又案严光传,光与帝卧,足加帝腹上,太史奏客星犯帝坐甚急。金犯轩辕大星。十一月乙丑,金又犯轩辕。孟康曰:‘犯,七寸以内光芒相及也。’韦昭曰:‘自下往触之曰犯。’轩辕者,后宫之官,大星为皇后,金犯之为失势。是时郭后已失势见疏,后废为中山太后,阴贵人立为皇后。
十年三月癸卯,流星如月,从太微出,入北斗魁第六星,色白。旁有小星射者十余枚,灭则有声如雷,食顷止。孟康曰:‘流星,光迹相连也,绝迹而去为飞也。’流星为贵使,星大者使大,星小者使小。太微天子廷,北斗魁主杀。星从太微出,抵北斗魁,是天子大使将出,有所伐杀。古今注曰:‘正月壬戍,月犯心后星。闰月庚辰,火入舆鬼,过轸北。庚申,月在斗,赤如丹者也。’十二月己亥,大流星如缶,出柳西南行入轸。且灭时,分为十余,如遗火状。须臾有声,隐隐如雷。柳为周,轸为秦、蜀。大流星出柳入轸者,是大使从周入蜀。是时光武帝使大司马吴汉发南阳卒三万人,乘船溯江而上,击蜀白帝公孙述。臣昭曰:述虽以白承黄,而此遂号为白帝,于文繁长,书例未通。又命将军马武、刘尚、郭霸、岑彭、冯骏平武都、巴郡。十二年十月,汉进兵击述从弟卫尉永,遂至广都,杀述女婿史兴。威虏将军冯骏拔江州,斩述将田戎。吴汉又击述大司马谢丰,斩首五千余级。臧宫破涪,杀述弟大司空恢。十一月丁丑,汉护军将军高午刺述洞胸,其夜死。明日,汉入屠蜀城,诛述大将公孙晃、延岑等,所杀数万人,夷灭述妻宗族万余人以上。是大将出伐杀之应也。其小星射者,及如遗火分为十余,皆小将随从之象。有声如雷隐隐者,兵将怒之征也。
十二月年正月己未,古今注曰:‘丁丑,月乘轩辕大星。’小星流百枚以上,或西北,或正北,或东北,二夜止。古今注曰:‘二月辛亥,月入氐,晕珥围角、亢、房。’六月戊戍晨,小流星百枚以上,四面行。小星者,庶民之类。流行者,移徙之象也。或西北,或东北,或四面行,皆小民流移之征。是时西北讨公孙述,北征卢芳。匈奴助芳侵边,汉遣将军马武、骑都尉刘纳、阎兴军下曲阳、临平、呼沱,以备胡。匈奴入河东,中国未安,米谷荒贵,民或流散。后三年,吴汉、马武又徙雁门、代郡、上谷、关西县吏民六万余口,置常关、居庸关以东,以避胡寇。是小民流移之应。古今注曰:‘其年七月丁丑,月犯昴头两星。八月辛酉,水见东方翼分。九月甲午,火犯舆鬼。十月丁卯,大星流,有光,发东井西行,声隆隆。十三年二月乙卯,火犯舆鬼西北。’黄帝占曰:‘荧惑守舆鬼,大人忧。’一曰贵人当之。巫咸曰:‘水见翼,多火灾。’石氏曰:‘为旱。’郗萌占曰:‘流星出东井,所之国大水。’
十五年正月丁未,彗星见昴,炎长三丈。韩扬占曰:‘在昴,大国起兵也。’稍西北行入营室,犯离宫,韩扬占曰:‘彗出营室、东壁之闲,为兵起也。’三月乙未,至东壁灭,见四十九日。彗星为兵入除秽,昴为边兵,彗星出之为有兵至。十一月,定襄都尉阴承反,太守随诛之。卢芳从匈奴入居高柳,至十六年十月降,上玺绶。一曰,昴星为狱事。是时大司徒欧阳歙以事系狱,逾岁死。营室,天子之常宫;离宫,妃后之所居。彗星入营室,犯离宫,是除宫室也。是时郭皇后已疏,至十七年十月,遂废为中山太后,立阴贵人为皇后,除宫之象也。古今注曰:‘十六年四月,土星逆行。十七年三月乙未,火逆行,从东门入太微,到执法星东,己酉,南出端门。十八年十二月壬戍,月犯木星。十九年闰月戊申,火逆,从氐到亢。二十一年七月辛酉,月入毕。二十三年三月癸未,月食火星。’郗萌曰:‘荧惑逆行氐为失火。’
三十年闰月甲午,水在东井二十度,生白气,东南指,炎长五尺,为彗,东北行,至紫宫西藩止,五月甲子不见,凡见三十一日。水常以夏至放于东井,闰月在四月,尚未当见而见,是赢而进也。东井为水衡,水出之为大水。是岁五月及明年,郡国大水,坏城郭,伤禾稼,杀人民。白气为丧,有炎作彗,彗所以除秽。紫宫,天子之宫,彗加其藩,除宫之象。荆州星经曰:‘彗在东井,国大人死。七十日主当之,五十日相当之,三十日兵将当之。’后三年,光武帝崩。
三十一年七月戊午,古今注曰:‘戊申,月犯心后星。’火在舆鬼一度,入鬼中,出尸星南半度,十月己亥,犯轩辕大星。又七星间有客星炎二尺所,西南行,至明年二月二十二日,在舆鬼东北六尺所灭,凡见百一十三日。舆鬼五星,天府也。黄帝占曰:‘舆鬼,天目也,朱雀头也,中央星如粉絮,鬼为变害,故言。一名天尸,斧钺,或以病亡,或以诛斩。火克金,天以制法。其西南一星,主积布帛;西北一星,主积金玉;东北一星,主积马;东南一星,主积兵,一曰主领珠钱。’郗萌曰:‘舆鬼者,参之尸也,弧射狼,误中参左肩,举尸之东井治,留尸舆鬼,故曰天尸。鬼之为言归也。’又占:‘月、五星有入舆鬼,大臣诛,有干钺乘质者,君贵人忧,金玉用,民人多疾,从南入为男子,从北入为女,从西入为老人,从东入为丁壮。棺木倍价。’荧惑为凶衰,舆鬼尸星主死亡,荧惑入之为大丧。轩辕为后宫。七星,周地。客星居之为死丧。其后二年,光武崩。
中元二年八月丁巳,古今注曰:‘元年三月甲寅,月犯心后星。’火犯太微西南角星,相去二寸。十月戊子,大流星从西南东北行,声如雷。火犯太微西南角星,为将相。后太尉赵憙、司徒李䜣坐事免官。大流星为使。中郎将窦固、扬虚侯马武、扬郷侯王赏将兵征西也。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休竹客 发表于 2012-6-18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feature">后汉书   志第十一‧天文中 明十二 章五 和三十三 殇一 安四十六 顺二十三 质三
孝明永平元年四月丁酉,流星大如斗,起天市楼,西南行,光照地。流星为外兵,西南行为西南夷。是时益州发兵击姑复蛮夷大牟朁灭陵,斩首传诣雒阳。古今注曰:‘闰九月辛未,火在太微左执法星所,光芒相及。十一月辛未,土逆行,乘东井北轩辕第二星。二年十二月戊辰,月食火星。’黄帝星经曰:‘出入井,为人主。一曰赐爵禄事。’
三年六月丁卯,彗星出天船北,长二尺所,稍北行至亢南,见三十五日去。天船为水,彗出之为大水。是岁,伊、雒水溢到津城门,坏伊桥;郡七县三十二皆大水。
四年八月辛酉,客星出梗河,西北指贯索,七十日去。梗河为胡兵。至五年十一月,北匈奴七千骑入五原塞,十二月又入云中,至原阳。贯索,贵人之牢。其十二月,陵郷侯梁松坐怨望悬飞书诽谤朝廷,下狱死,妻子家属徙九真。
七年正月戊子,流星大如杯,从织女西行,光照地。织女,天之真女,流星出之,女主忧。其月癸卯,光烈皇后崩。古今注曰:‘三月庚戌,客星光气二尺所,在太微左执法南端门外,凡见七十五日。’
八年六月壬午,长星出柳、张三十七度,犯轩辕,刺天船,陵太微,气至上陛,凡见五十六日去。柳,周地。是岁多雨水,郡十四伤稼。古今注曰:‘十二月戊子,客星出东方。’
九年正月戊申,客星出牵牛,长八尺,历建星至房南,古今注曰:‘历斗、建、箕、房,过角、亢至翼,芒东指。’灭见至五十日。郗萌占曰:‘客星舍房,左右群臣有吞药死者。’又占‘有夺地’。牵牛主吴、越,房、心为宋。后广陵王荆与沈凉,楚王英与颜忠各谋逆,事觉,皆自杀。广陵属吴,彭城古宋地。古今注曰:‘十年七月甲寅,月犯岁星。十一年六月壬辰,火犯土星。’
十三年闰月丁亥,火犯舆鬼,为大丧,质星为大臣诛戮。晋灼曰:‘鬼五星,其中白者为质。’其十二月,楚王英与颜忠等造作妖,谋反,事觉,英自杀,忠等皆伏诛。古今注曰:‘十一月,客星出轩辕四十八日。十二月戊午,月犯木星。’
十四年正月戊子,客星出昴,六十日,在轩辕右角稍灭。昴主边兵。后一年,汉遣奉车都尉显亲侯窦固、驸马都尉耿秉、骑都尉耿忠、开阳城门候秦彭、太仆祭肜,将兵击匈奴。一曰,轩辕右角为贵相,昴为狱事,客星守之为大狱。是时考楚事未讫,司徒虞延与楚王英党与黄初、公孙弘等交通,皆自杀,或下狱伏诛。
十五年十一月乙丑,太白入月中,为大将戮,人主亡,不出三年。后三年,孝明帝崩。
十六年正月丁丑,岁星犯房右骖,北第一星不见,辛巳乃见。石氏星经曰:‘岁星守房,良马出厩。’古今注曰:‘正月丁未,月犯房。’房右骖为贵臣,岁星犯之为见诛。是后司徒邢穆坐与阜陵王延交通,知逆谋,自杀。
四月癸未,太白犯毕。毕为边兵。后北匈奴寇入云中,至渔阳。使者高弘发三郡兵追讨,无所得。太仆祭肜坐不进,下狱。
十八年六月己未,彗星出张,长三尺,转在郎将,南入太微,皆属张。张,周地,为东都。太微,天子廷。彗星犯之为兵丧。其八月壬子,孝明帝崩。
孝章建初元年正月丁巳,太白在昴西一尺。八月庚寅,彗星出天市,长二尺所,稍行入牵牛三度,积四十日稍灭。太白在昴为边兵,彗星出天市为外军,牵牛为吴、越。是时蛮夷陈纵等及哀牢王类牢反,攻嶲唐城。永昌太守王寻走奔楪榆,安夷长宋延为羌所杀。以武威太守傅育领护羌校尉,马防行车骑将军,征西羌。又阜陵王延与子男鲂谋反,大逆无道,得不诛。废为侯。
二年九月甲寅,古今注曰:‘甲申,金入斗魁。’流星过紫宫中,长数丈,散为三,灭。十二月戊寅,彗星出娄三度,长八九尺,稍入紫宫中,百六日稍灭。流星过,入紫宫,皆大人忌。后四年六月癸丑,明德皇后崩。古今注曰:‘五年二月戊辰,木、火俱在参,五月戊寅,木、水在东井。六年七月丁酉,夜有流星起轩辕,大如拳,历文昌,余气正白句曲,西如文昌,乆乆乃灭。’黄帝星经曰:‘木守东井,有土功之事。一曰大水。’郗萌曰:‘岁星守参,后当之。荧惑守,大人当之。’
元和二年四月丁巳,客星晨出东方,在胃八度,长三尺,历阁道入紫宫,留四十日,灭。阁道、柴宫,天子之宫也。客星犯入留乆为大丧。后四年,孝章帝崩。
孝和永元元年正月辛卯,有流星起参,长四丈,古今注曰:‘大如拳,起参东南。’有光,色黄白。古今注曰:‘癸亥,镇在参。又有流星大如桃,色赤,起太微东蕃。’石氏曰:‘镇守参,有土功事。’二月,流星起天棓,东北行三丈所灭,色青白。壬申,夜有流星起太微东蕃,长三丈。三月丙辰,古今注曰:‘戊子,土在参。’流星起天津。古今注曰:‘星大如桃,起天津,东至斗,黄白频有光。’壬戌,有流星起天将军,东北行。古今注曰:‘色黄,无光。’参为边兵,天棓为兵,太微天廷,天津为水,天将军为兵,流星起之皆为兵。其六月,汉遣车骑将军窦宪、执金吾耿秉,与度辽将军邓鸿出朔方,并进兵临私渠北鞮海,斩虏首万余级,获生口牛马羊百万头。日逐王等八十一部降,凡三十余万人。追单于至西海。是岁七月,又雨水漂人民,是其应。古今注曰:‘十一月壬申,镇星在东井。’石氏曰:‘天下水,其大出,流杀人。’
二年正月乙卯,金、木俱在奎,丙寅,水又在奎。巫咸曰:‘辰守奎,多水火灾,亦为旱。’古今注曰:‘土在东井。’奎主武库兵,三星会又为兵丧。辛未,水、金、木在娄,亦为兵,又为匿谋。郗萌曰:‘辰守娄,有兵兵罢,无兵兵起。’巫咸、石氏云:‘多火灾。’古今注曰:‘丙寅,水在奎,土在东井,金在娄,木、火在昴。’
二月丁酉,有流星大如桃,起紫宫东蕃,西北行五丈稍灭。古今注曰:‘三月甲子,火在亢南端门第一星南。乙亥,金在东井。’四月丙辰,有流星大如瓜,起文昌东北,西南行至少微西灭。有顷音如雷声,已而金在轩辕大星东北二尺所。古今注曰:‘丁丑,火在氐东南星东南。’八月丁未,有流星如鸡子,起太微西,东南行四丈所消。十月癸未,有流星大如桃,起天津,西行六丈所消。十一月辛酉,有流星大如拳,起紫宫,西行到胃消。
三年九月丁卯,有流星大如鸡子,起紫宫,西南至北斗柄闲消。星紫宫占曰:‘有流星出紫宫,天子使也。色赤言兵,色白言丧,色黄言吉,色青言忧,色黑言水。出皆以所之野命东、西、南、北。’紫宫天子宫,文昌、少微为贵臣,天津为水,北斗主杀。流星起,历紫宫、文昌、少微、天津,文昌为天子使,出有兵诛也。窦宪为大将军,宪弟笃、景等皆卿、校尉,宪女弟婿郭举为侍中、射声校尉,与卫尉邓叠母元俱出入宫中,谋为不轨。至四年六月丙辰发觉,和帝幸北宫,诏执金吾、五校勒兵屯南、北宫,闭城门,捕举。举父长乐少府璜及叠,叠弟步兵校尉磊,母元,皆下狱诛。宪弟笃、景等皆自杀。金犯轩辕,女主失势。窦氏被诛,太后失势。
五年四月癸巳,古今注曰:‘正月甲戌,月乘岁星。’太白、荧惑、辰星俱在东井。巫咸曰:‘太白守井,五谷不成。’黄帝经曰:‘五星及客星守井,皆为水。’石氏曰:‘为旱。’又曰:‘太白入东井,留一日以上乃占,大臣当之,期三月,若一年,远五年。’古今注曰:‘木在舆鬼。’七月壬午,岁星犯轩辕大星。九月,金在南斗魁中。为水。石氏曰:‘为旱。’火犯房北第一星。东井,秦地,为法。三星合,内外有兵,又为法令及水。金入斗口中,为大将将死。火犯房北第一星,为将相。其六年正月,司徒丁鸿薨。古今注曰:‘六年六月丁亥,金在东井。闰月己丑,流星大如桃,起参北,西至参肩南,稍有光。’七月水,大漂杀人民,伤五谷。许侯马光有罪自杀。九月,行车骑将军事邓鸿、越骑校尉冯柱发左右羽林、北军五校士及八郡迹射、乌桓、鲜卑,合四万骑,与度辽将军朱征、护乌桓校尉任尚、中郎将杜崇征叛胡。十二月,车骑将军鸿坐追虏失利,下狱死;度辽将军征、中郎将崇皆抵罪。
七年正月丁未,有流星起天津,入紫宫中灭。色青黄,有光。二月癸酉,金、火俱在参。巫咸占曰:‘荧惑守参,多火灾。’海中占曰:‘为旱。太白守参,国有反臣。’郗萌曰‘有攻战伐国’也。戊寅,金、火俱在东井。郗萌曰:‘荧惑守井,百川皆满。太白又从舍,盖二十日流国。’又曰:‘杂籴贵。又将相死。’八月甲寅,水、土、金俱在轸。春秋纬曰:‘五星有入轸者,皆为兵大起。’巫咸占曰:‘五星入轸者,司其出日而数之,期二十日皆为兵发。司始入处之率一日期,十日军罢。’石氏星经曰:‘辰星守轸,岁水。’郗萌曰:‘镇星出入留舍轸六十日不下,必有大丧。’春秋纬曰:‘太白入轸,兵大起。’郗萌曰:‘太白守轸,必有死王。’十一月甲戌,金、火俱在心。雒书曰:‘太白守心,后九年大饥。’十二月己卯,有流星起文昌,入紫宫消。丙辰,火、金、水俱在斗。流星入紫宫,金、火在心,皆为大丧。三星合轸为白衣之会,金、火俱在参、东井,皆为外兵,有死将。三星俱在斗,有戮将,若有死相。八年四月乐成王党,七月乐成王宗皆薨。将兵长史吴棽坐事征下狱诛。古今注曰:‘八年九月辛丑,夜有流星,大如拳,起娄。’十月,北海王威自杀。十二月,陈王羡薨。其九年闰月,皇太后窦氏崩。辽东鲜卑反,太守祭参不追虏,征下狱诛。九月,司徒刘方坐事免官,自杀。陇西羌反,遣执金吾刘尚行征西将军事,越骑校尉节郷侯赵世发北军五校、黎阳、雍营及边胡兵三万骑,征西羌。
十一年五月丙午,流星大如瓜,起氐,西南行,稍有光,白色。古今注曰:‘六月庚辰,月入毕中。’占曰:‘流星白,为有使客,大为大使,小亦小使。疾期疾,遟亦遟。大如瓜为近小,行稍有光为遟也。又正王日,边方有受王命者也。’明年二月,蜀郡旄牛徼外夷白狼楼薄种王唐缯等率种人口十七万归义内属,赐金印紫绶钱帛。
十二年十一月癸酉,夜有苍白气,长三丈,起天园,东北指军市,见积十日。占曰:‘兵起,十日期岁。’明年十一月,辽东鲜卑二千余骑寇右北平。
十三年十一月乙丑,古今注曰:‘正月辛未,水乘舆鬼。十二月癸巳,犯轩辕大星。’轩辕第四星闲有小客星,色青黄。轩辕为后宫,星出之,为失势。其十四年六月辛卯,阴皇后废。古今注曰:‘十四年正月乙卯,月犯轩辕,在太微中。二月十日丁酉,水入太微西门。十一月丁丑,有流星大如拳,起北斗魁中,北至阁道,稍有光,色赤黄,须臾西北有雷声。’
十六年四月丁未,紫宫中生白气如粉絮。戊午,客星出紫宫,西行至昂,五月壬申灭。七月庚午,水在舆鬼中。黄帝占曰:‘辰星犯鬼,大臣诛,国有忧。’郗萌曰:‘多蝗虫。’十月辛亥,流星起钩陈,北行三丈,有光,色黄。白气生紫宫中为丧。客星从紫宫西行至昴为赵。舆鬼为死丧。钩陈为皇后,流星出之为中使。后一年,元兴元年十二月辛未,和帝崩,殇帝即位一年又崩,无嗣,邓太后遣使者迎清河孝王子即位,是为孝安皇帝,是其应也。清河,赵地也。
元兴元年二月庚辰,有流星起角、亢五丈所。四月辛亥,有流星起斗,东北行到须女。七月己巳,有流星起天市五丈所,光色赤。闰月辛亥,水、金俱在氐。巫咸曰:‘辰星守氐,多水灾。’海中占曰:‘天下大旱,所在不收。’荆州星占曰:‘太白守氐,国君大哭。’流星起斗,东北行至须女。须女,燕地。天市为外军。水、金会为兵诛。其年,辽东貊人反,钞六县,发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乌桓讨之。
孝殇帝延平元年正月丁酉,金、火在娄。金、火合为烁,为大人忧。古今注曰:‘七月甲申,月在南斗中。’是岁八月辛亥,孝殇帝崩。
孝安永初元年五月戊寅,荧惑逆行守心前星。韩杨占曰:‘多火灾。一曰地震。’检其年十八郡地震,明年汉阳火。八月戊申,客星在东井、弧星西南。心为天子明堂,荧惑逆行守之,为反臣。雒书曰:‘荧惑守心,逆臣起。’黄帝占曰:‘逆行守心二十日,大臣乱。’客星在东井,为大水。荆州经曰:‘客星干犯东井,则大臣诛。’是时,安帝未临朝,邓太后摄政,邓隲为车骑将军,弟弘、悝、阊皆以校尉封侯,秉国势。司空周章意不平,与王尊、叔元茂等谋,欲闭宫门,捕将军兄弟,诛常侍郑众、蔡伦,劫刺尚书,废皇太后,封皇帝为远国王。事觉,章自杀。东井、弧皆秦地。是时羌反,断陇道,汉遣隲将左右羽林、北军五校及诸郡兵征之。是岁郡国四十一县三百一十五雨水。四渎溢,伤秋稼,坏城郭,杀人民,是其应也。
二年正月戊子,太白昼见。古今注曰:‘四月乙亥,月入南斗魁中。八月己亥,荧惑出入太微端门。’
三年正月庚戌,月犯心后星。河图曰:‘乱臣在旁。’己亥,太白入斗中。古今注曰:‘三月壬寅,荧惑入舆鬼中。五月丙寅,太白入毕中。’石氏经曰;‘太白守毕,国多任刑也。’十二月,彗星起天菀南,东北指,长六七尺,色苍白。太白昼见,为强臣。前志曰:‘太白昼见,强国弱,小国强,女主昌。’是时邓氏方盛,月犯心后星,不利子。心为宋。五月丁酉,沛王正薨。太白入斗中,为贵相凶。臣昭案:杨厚对曰‘以为诸王子多在京师,容有非常,宜亟发遣还本国’,太后从之,星寻灭不见。以斯而言,太白入之,灾在贵相。天菀为外军,彗星出其南为外兵。是后使羌、氐讨贼李贵,又使乌桓击鲜卑,又使中郎将任尚、护羌校尉马贤击羌,皆降。
四年六月甲子,古今注曰:‘二月丙寅,月犯轩辕大星。’客星大如李,苍白,芒气长二尺,西南指上阶星。癸酉,太白入舆鬼。指上阶,为三公。后太尉张禹免官。太白入舆鬼,为将凶。后中郎将任尚坐赃千万,槛车征,弃巿。韩扬占曰:‘太白入舆鬼,乱臣在内。’臣昭以占为明,岂任尚所能感也。
五年六月辛丑,太白昼见,经天。春秋汉含孳曰:‘阳弱,辰逆,太白经天。’注云:‘阳弱,君柔不堪。’钩命决曰:‘天失仁,太白经天。’元初元年三月癸酉,荧惑入舆鬼。二年九月辛酉,荧惑入舆鬼中。三年三月,荧惑入舆鬼中。五月丙寅,太白入毕口。黄帝占曰:‘火攻,近期十五日,远期四十日。’又曰:‘大臣当之,乱国易主。’七月甲寅,岁星入舆鬼。闰月己未,太白犯太微左执法。十一月甲午,客星见西方,己亥在虚、危,南至胃、昴。郗萌曰:‘客星入虚,大人当之。’又曰:‘客星守危,强臣执国命,在后族。又且大风,有危败。’黄帝星经曰:‘客星入守若出危,大饥,民食贵。’四年正月丙戌,岁星留舆鬼中。石氏经曰:‘岁星入留舆鬼五十日不下,民有大丧;百日不下,民半死。’黄帝经曰:‘守鬼十日,金钱散诸侯。’郗萌曰:‘五谷多伤,民以饥死者无数。’乙未,太白昼见丙上。四月壬戌,太白入舆鬼中。石氏占:‘太白入鬼,一曰病在女主,一曰将戮死。’己巳,辰星入舆鬼中。郗萌曰:‘以罪诛大臣。一曰后疾。一曰大人忧。’五月己卯,辰星犯岁星。六月丙申,荧惑入舆鬼中,戊戌,犯舆鬼大星。九月辛巳,太白入南斗口中。黄帝经曰:‘大人当之,国易政。’五年三月丙申,镇星犯东井钺星。五月庚午,辰星犯舆鬼质星。丙戌,太白犯钺星。六年四月癸丑,太白入舆鬼。郗萌曰:‘太白守舆鬼,疾在女主。’六月丙戌,荧惑在舆鬼中。黄帝经曰:‘荧惑犯守鬼,国有大丧,有女丧,大将有死者。’荆州星占曰:‘荧惑犯鬼,忠臣戮死,不出一年中。’丁卯,镇星在舆鬼中。黄帝经曰:‘镇入鬼中,大臣诛。’海中、石氏曰:‘大人忧。’辛巳,太白犯左执法。自永初五年到永宁,七年之中,太白一昼见经天,再入舆鬼,一守毕,再犯左执法,入南斗,犯钺星。荧惑五入舆鬼。镇星一犯东井钺星,一入舆鬼。岁星、辰星再入舆鬼。凡五星入舆鬼中,皆为死丧。荧惑、太白甚犯钺、质星为诛戮。斗为贵将。执法为近臣。客星在虚、危为丧,为哭泣。星占曰:‘不一年,远期二年。’昴、毕为边兵,又为狱事。至建光元年三月癸巳,邓太后崩;五月庚辰,太后兄车骑将军隲等七侯皆免官,自杀,是其应也。
延光二年八月己亥,古今注曰:‘元年四月丙午,太白昼见。’荧惑出太微端门。三年二月辛未,太白犯昴。石氏星占:‘太白守昴,兵从门阙入,主人走。’郗萌曰:‘不有亡国,必有谋主。’又云:‘入昴,大赦。’五月癸丑,太白入毕。郗萌曰:‘太白入毕口,马驰人走。’又曰:‘有中丧。’九月壬寅,镇星犯左执法。四年,太白入舆鬼中。古今注曰:‘四月甲辰入。’六月壬辰,太白出太微。九月甲子,太白入斗口中。十一月,客星见天巿。荧惑出太微,为乱臣。太白犯昴、毕,为近兵,一曰大人当之。镇星犯左执法,有诛臣。太白入舆鬼中,为大丧。太白出太微,为中宫有兵;入斗口,为贵将相有诛者。客星见天巿中,为贵丧。是时大将军耿宝、中常侍江京、樊丰、小黄门刘安与阿母王圣、圣子女永等并构谮太子保,并恶太子乳母男、厨监邴吉。三年九月丁酉,废太子为济阴王,以北郷侯懿代。杀男、吉,徙其父母妻子日南。四年三月丁卯,安帝巡狩,从南阳还,道寝疾,至叶崩,阎后与兄卫尉显、中常侍江京等共隐匿,不令群臣知上崩,遣司徒刘喜等分诣郊庙,告天请命,载入北宫。庚午夕发丧,尊阎氏为太后。北郷侯懿病薨,京等又不欲立保,白太后,更征诸王子择所立。中黄门孙程、王国、王康等十九人,共合谋诛显、京等,立保为天子,是为孝顺皇帝。皆奸人强臣狂乱王室,其于死亡诛戮,兵起宫中,是其应。古今注曰:‘永建元年二月甲午,客星入太微。五月甲子,月入斗。’李氏家书曰:‘时天有变气,李郃上书谏曰:“臣闻天不言,县象以示吉凶,挺灾变异以为谴诫。昔齐桓公遭虹贯牛、斗之变,纳管仲之谋,令齐去妇,无近妃宫。桓公听用,齐以大安。赵有尹史,见月生齿,龁毕大星,占有兵变。赵君曰:‘天下共一毕,知为何国也?’下史于狱。其后公子牙谋弑君,血书端门,如史所言。乃月十三日,有客星气象彗孛,历天巿、梗河、招摇、枪、棓,十六日入紫宫,迫北辰,十七日复过文昌、泰陵,至天船、积水闲,稍微不见。客星一占曰:‘鲁星历天巿者为谷贵,梗河三星备非常,泰陵八星为凶丧,紫宫、北辰为至尊。’如占,恐宫庐之内有兵丧之变,千里之外有非常暴逆之忧。鲁星不得过历尊宿,行度从疾,应非一端,恐复有如王阿母母子贱妾之欲居帝旁耗乱政事者。诚令有之,宜当抑远,饶足以财。王者权柄及爵禄,人天所重慎,诚非阿妾所宜干豫,天故挺变,明以示人。如不承慎,祸至变成,悔之靡及也。”’
孝顺永建二年二月癸未,太白昼见三十九日。古今注曰:‘丁巳,月犯心,七月丁酉,犯昴。’闰月乙酉,太白昼见东南维四十一日。八月乙巳,荧惑入舆鬼。太白昼见,为强臣。荧惑为凶。舆鬼为死丧。质星为诛戮。是时中常侍高梵、张防、将作大匠翟酺、尚书令高堂芝、仆射张敦、尚书尹就、郎姜述、杨凤等,及兖州刺史鲍就、使匈奴中郎将张国、金城太守张笃、敦煌太守张朗,相与交通,漏泄,就、述弃巿,梵、防、酺、芝、敦、凤、就、国皆抵罪。又定远侯班始尚阴城公主坚得,鬬争杀坚得,坐要斩马巿,同产皆弃巿。古今注曰:‘其年九月戊寅,有白气,广三尺,长十余丈,从北落师门南至斗。三年二月癸未,月犯心后星。六月甲子,太白昼见。四年二月癸丑,月犯心后星。五年闰月庚子,太白昼见。六年,彗星出于斗、牵牛,灭于虚、危。虚、危为齐,牵牛吴、越,故海贼浮于会稽,山贼捷于济南。五年夏,荧惑守氐,诸侯有斩者,是冬班始腰斩马巿。’
六年四月,荧惑入太微中,犯左、右执法西北方六寸所。十月乙卯,太白昼见。十二月壬申,客星芒气长二尺余,西南指,色苍白,在牵牛六度。客星芒气白为兵。牵牛为吴、越。后一年,会稽海贼曾于等千余人烧句章,杀长吏,又杀鄞、鄮长,取官兵,拘杀吏民,攻东部都尉;扬州六郡逆贼章何等称将军,犯四十九县,大攻略吏民。
阳嘉元年闰月戊子,臣昭案:郎𫖮表云‘十七日己丑’。客星气白,广二尺,长五丈,起天菀西南。主马牛,为外军,色白为兵。是时,敦煌太守徐白使疏勒王盘等兵二万人入于窴界,虏掠斩首三百余级。乌桓校尉耿曅使乌桓亲汉都尉戎末瘣等出塞,钞鲜卑,斩首,获生口财物;鲜卑怨恨,钞辽东、代郡,杀伤吏民。是后,西戎、北狄为寇害,以马牛起兵,马牛亦死伤于兵中,至十余年乃息。臣昭案:郎𫖮传,阳嘉元年,太白与岁星合于房、心。二年,荧惑失度,盈缩往来,涉历舆鬼,环绕轩辕。古今注曰:‘二年四月壬寅,太白昼见,五月癸巳,又昼见,十一月辛未,又昼见。十二月壬寅,月犯太白。三年十二月辛未,太白昼见。四月乙卯,太白、荧惑入舆鬼。永和元年正月丁卯,太白犯牵牛大星。’
永和二年五月戊申,太白昼见。八月庚子,荧惑犯南斗。斗为吴。黄帝经曰:‘不期年,国有乱,有忧。’海中占:‘为多火灾。一曰旱。’古今注曰:‘九月壬午,月入毕口中。’明年五月,吴郡太守行丞事羊珍与越兵弟叶、吏民吴铜等二百余人起兵反,杀吏民,烧官亭民舍,攻太守府。太守王衡歫守,吏兵格杀珍等。又九江贼蔡伯流等数百人攻广陵、九江,烧城郭,杀江都长。
三年二月辛巳,太白昼见,戊子,在荧惑西南,光芒相犯。辛丑,有流星大如斗,从西北东行,长八九尺,色赤黄,有声隆隆如雷。三月壬子,太白昼见。六月丙午,太白昼见。八月乙卯,古今注曰:‘己酉,荧惑入太微。’太白昼见。闰月甲寅,辰星入舆鬼。己酉,荧惑入太微。乙卯,太白昼见。古今注曰:‘十二月丁卯,月犯轩辕大星。’太白者,将军之官,又为西州。昼见,阴盛,与君争明。荧惑与太白相犯,为兵丧。流星为使,声隆隆,怒之象也。辰星入舆鬼,为大臣有死者。荧惑入太微,乱臣在廷中。是时,大将军梁商父子秉势,故太白常昼见也。其四年正月,祀南郊,夕牲,中常侍张逵、蘧政、杨定、内者令石光、尚方令傅福等与中常侍曹腾、孟贲争权,白帝言腾、贲与商谋反,矫诏命收腾、贲,贲自解说,顺帝寤,解腾、贲缚。逵等自知事不从,各奔走,或自刺,解貂蝉投草中逃亡,皆得免。其六年,征西将军马贤击西羌于北地射姑山下,父子为羌所没杀,是其应也。
四年七月壬午,荧惑入南斗犯第三星。五年四月戊午,太白昼见。八月己酉,荧惑入太微。斗为贵相,为扬州,荧惑犯入之为兵丧。其六年,大将军商薨。九江、丹阳贼周生、马勉等起兵攻没郡县。梁氏又专权于天廷中。
六年二月丁巳,彗星见东方,长六七尺,色青白,西南指营室及坟墓星。郗萌占曰:‘彗星出而中营室,天下乱,易政,以五色占之吉凶。’丁丑,彗星在奎一度,长六尺,癸未昏见,河图曰:‘彗星出贯奎,库兵悉出,祸在强侯、外夷,胡应逆首谋也。’西北历昴、毕,甲申,在东井,遂历舆鬼、柳、七星、张,光炎及三台,至轩辕中灭。古今注曰:‘五月庚寅,太白昼见。十一月甲午,太白昼见。’营室者,天子常宫。坟墓主死。彗星起而在营室、坟墓,不出五年,天下有大丧。后四年,孝顺帝崩。昴为边兵,又为赵。羌周马父子后遂为寇。又刘文劫清河相射暠,欲立王蒜为天子,暠不听,杀暠,王闭门距文,官兵捕诛文,蒜以恶人所劫,废为尉氏侯,又徙为犍阳都郷侯,薨,国绝。历东井、舆鬼为秦,皆羌所攻钞。炎及三台,为三公。是时,太尉杜乔及故太尉李固为梁兾所陷入,坐文书死。及至注、张为周,灭于轩辕中为后宫。其后懿献后以忧死,梁氏被诛,是其应也。
汉安二年正月己亥,古今注曰:‘元年二月壬午,岁星在太微中。八月癸丑,月犯南斗,入魁中。’太白昼见。五月丁亥,辰星犯舆鬼。古今注曰:‘丙辰,月入斗中。’六月乙丑,荧惑光芒犯镇星。七月甲申,太白昼见。辰星犯舆鬼为大丧。荧惑犯镇星为大人忌。明年八月,孝顺帝崩,孝冲明年正月又崩。古今注曰:‘建康元年九月己亥,太白昼见。’韩扬占曰:‘天下有丧。一曰有白衣之会。’
孝质本初元年,古今注曰:‘二月丁丑,月入南斗。’ 三月癸丑,荧惑入舆鬼,四月辛巳,太白入舆鬼,皆为大丧。五月庚戌,太白犯荧惑,为逆谋。闰月一日,孝质帝为梁兾所鸩,崩。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休竹客 发表于 2012-6-18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feature">后汉书   志第十二‧天文下 桓三十八 灵二十 献九 陨石
孝桓建和元年八月壬寅,荧惑犯舆鬼质星。二年二月辛卯,荧惑行在舆鬼中。三年五月己丑,太白行入太微右掖门,留十五日,出端门。丙申,荧惑入东井。八月己亥,镇星犯舆鬼中南星。乙丑,彗星芒长五尺,见天巿中,东南指,色黄白,九月戊辰不见。荧惑犯舆鬼为死丧,质星为戮臣,入太微为乱臣。镇星犯舆鬼为丧。彗星见天巿中为贵人。至和平元年二月甲寅,梁太后崩,梁兾益骄乱矣。
元嘉元年二月戊子,太白昼见。永兴二年闰月丁酉,太白昼见。时上幸后宫采女邓猛,明年,封猛兄演为南顿侯。后四岁,梁皇后崩,梁兾被诛,猛立为皇后,恩宠甚盛。
永寿元年三月丙申,镇星逆行入太微中,七十四日去左掖门。七月己未,辰星入太微中,八十日去左掖门。八月己巳,荧惑入太微,二十一日出端门。太微,天子廷也。镇星为贵臣妃后,逆行为匿谋。辰星入太微为大水,一曰后宫有忧。是岁雒水溢至津门,南阳大水。荧惑留入太微中,又为乱臣。是时梁氏专政。
九月己酉,昼有流星长二尺所,色黄白。癸巳,荧惑犯岁星,为奸臣谋,大将戮。
二年六月甲寅,辰星入太微,遂伏不见。辰星为水,为兵,为妃后。八月戊午,太白犯轩辕大星,为皇后。其三年四月戊寅,荧惑入东井口中,为大臣有诛者。其七月丁丑,太白犯心前星,为大臣。后二年七月,懿献皇后以忧死。大将军梁兾使太仓令秦宫刺杀议郎邴尊,又欲杀邓后母宣,事觉,桓帝收兾及妻寿襄城君印绶,皆自杀。诛诸梁及孙氏宗族,或徙边。是其应也。
延熹四年三月甲寅,荧惑犯舆鬼质星。五月辛酉,客星在营室,稍顺行,生芒长五尺所,至心一度,转为彗。荧惑犯舆鬼质星,大臣有戮死者。五年十月,南郡太守李肃坐蛮夷贼攻盗郡县,取财一亿以上,入府取铜虎符,肃背敌走,不救城郭;又监黎阳谒者燕乔坐赃,重泉令彭良杀无辜,皆弃巿。京兆虎牙都尉宋谦坐赃,下狱死。客星在营室至心作彗,为大丧。后四年,邓后以忧死。
六年十一月丁亥,太白昼见。是时邓后家贵盛。
七年七月戊辰,辰星犯岁星。八月庚戌,荧惑犯舆鬼质星。庚申,岁星犯轩辕大星。十月丙辰,太白犯房北星。丁卯,辰星犯太白。十二月乙丑,荧惑犯轩辕第二星。辰星犯岁星为兵。荧惑犯质星有戮臣。岁星犯轩辕为女主忧。太白犯房北星为后宫。其八年二月,太仆南郷侯左胜以罪赐死,胜弟中常侍上蔡侯悺、北郷侯党皆自杀。癸亥,皇后邓氏坐执左道废,迁于桐宫死,宗亲侍中沘阳侯邓康、河南尹邓万、越骑校尉邓弼、虎贲中郎将安阳侯邓会、侍中监羽林左骑邓德、右骑邓寿、昆阳侯邓统、淯阳侯邓秉、议郎邓循皆系暴室,万、会死,康等免官。又荆州刺史芝、交阯刺史葛祗皆为贼所拘略,桂阳太守任胤背敌走,皆弃巿,荧惑犯舆鬼质星之应也。
八年五月癸酉,太白犯舆鬼质星。壬午,荧惑入太微右执法。闰月己未,太白犯心前星。十月癸酉,岁星犯左执法。十一月戊午,岁星入太微,犯左执法。九年正月壬辰,岁星入太微中,五十八日出端门。六月壬戌,太白行入舆鬼。七月乙未,荧惑行舆鬼中,犯质星。九月辛亥,荧惑入太微西门,积五十八日。永康元年正月庚寅,荧惑逆行入太微东门,留太微中,百一日出端门。七月丙戌,太白昼见经天。太白犯心前星,太白犯舆鬼质星有戮臣。荧惑入太微为贼臣。太白犯心前星为兵丧。岁星入太微犯左执法,将相有诛者。岁星入守太微五十日,占为人主。太白、荧惑入舆鬼,皆为死丧,又犯质星为戮臣。荧惑留太微中百一日,占为人主。太白昼见经天为兵,忧在大人。其九年十一月,太原太守刘瓆、南阳太守成瑨皆坐杀无辜,荆州刺史李隗为贼所拘,尚书郎孟珰坐受金漏言,皆弃巿。永康元年十二月丁丑,桓帝崩,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尚书令尹勋、黄门令山冰等皆枉死,太白犯心,荧惑留守太微之应也。
孝灵帝建宁元年六月,太白在西方,入太微,犯西蕃南头星。太微,天廷也。太白行其中,宫门当闭,大将被甲兵,大臣伏诛。其八月,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谋欲尽诛诸宦者;其九月辛亥,中常侍曹节、长乐五官史朱瑀觉之,矫制杀蕃、武等,家属徙日南比景。
熹平元年十月,荧惑入南斗中。占曰:‘荧惑所守为兵乱。’斗为吴。其十一月,会稽贼许昭聚众自称大将军,昭父生为越王,攻破郡县。
二年四月,有星出文昌,入紫宫,蛇行,有首尾无身,赤色,有光炤垣墙。八月丙寅,太白犯心前星。辛未,白气如一匹练,冲北斗第四星。占曰:‘文昌为上将贵相。太白犯心前星,为大臣。’后六年,司徒刘郃为中常侍曹节所谮,下狱死。白气冲北斗为大战。明年冬,扬州刺史臧旻、丹阳太守陈寅攻盗贼苴康,斩首数千级。
光和元年四月癸丑,流星犯轩辕第二星,东北行入北斗魁中。八月,彗星出亢北,入天巿中,长数尺,稍长至五六丈,赤色,经历十余宿八十余日,乃消于天菀中。流星为贵使,轩辕为内宫,北斗魁主杀。流星从轩辕出抵北斗魁,是天子大使将出,有伐杀也。至中平元年,黄巾贼起,上遣中郎将皇甫嵩、朱儁等征之,斩首十余万级。彗除天巿,天帝将徙,帝将易都。至初平元年,献帝迁都长安。
三年冬,彗星出狼、弧,东行至于张乃去。张为周地,彗星犯之为兵乱。后四年,京都大发兵击黄巾贼。
五年四月,荧惑在太微中,守屏。七月,彗星出三台下,东行入太微,至太子、幸臣,二十余日而消。十月,岁星、荧惑、太白三合于虚,相去各五六寸。如连珠。占曰:‘荧惑在太微为乱臣。’是时中常侍赵忠、张让、郭胜、孙璋等,并为奸乱。彗星入太微,天下易主。至中平六年,宫车晏驾。岁星、荧惑、太白三合于虚为丧。虚,齐也。明年,琅邪王据薨。
光和中,国皇星东南角去地一二丈,如炬火状,十余日不见。占曰:‘国皇星为内乱,外内有兵丧。’其后黄巾贼张角烧州郡,朝廷遣将讨平,斩首十余万级。中平六年,宫车晏驾,大将军何进令司隶校尉袁绍私募兵千余人,阴跱雒阳城外,窃呼并州牧董卓使将兵至京都,共诛中官,对战南、北宫阙下,死者数千人,燔烧宫室,迁都西京。及司徒王允与将军吕布诛卓,卓部曲将郭汜、李傕旋兵攻长安,公卿百官吏民战死者且万人。天下之乱皆自内发。
中平二年十月癸亥,客星出南门中,大如半筵,五色喜怒稍小,至后年六月消。占曰:‘为兵。’至六年,司隶校尉袁绍诛灭中官,大将军部曲将吴匡攻杀车骑将军何苗,死者数千人。
三年四月,荧惑逆行守心后星。十月戊午,月食心后星。占曰:‘为大丧。’后三年而灵帝崩。
五年二月,彗星出奎,逆行入紫宫,后三出,六十余日乃消。六月丁卯,客星如三升椀,出贯索,西南行入天市,至尾而消。占曰:‘彗除紫宫,天下易主。客星入天市,为贵人丧。’明年四月,宫车晏驾。中平中夏,流星赤如火,长三丈,起河鼓,入天市,抵触宦者星,色白,长二三丈,后尾再屈,食顷乃灭,状似枉矢。占曰:‘枉矢流发,其宫射,所谓矢当直而枉者,操矢者邪枉人也。’中平六年,大将军何进谋尽诛中官,中官觉,于省中杀进:俱两破灭,天下由此遂大坏乱。
六年八月丙寅,太白犯心前星,戊辰犯心中大星。其日未冥四刻,大将军何进于省中为诸黄门所杀。己巳,车骑将军何苗为进部曲将吴匡所杀。
孝献初平二年九月,蚩尤旗见,长十余丈,色白,出角、亢之南。占曰:‘蚩尤旗见,则王征伐四方。’其后丞相曹公征讨天下且三十年。
四年十月,孛星出两角间,东北行入天市中而灭。占曰:‘彗除天市,天帝将徙,帝将易都。’是时上在长安,后二年东迁,明年七月,至雒阳,其八月,曹公迎上都许。
建安五年十月辛亥,有星孛于大梁,兾州分也。时袁绍在兾州。其年十一月,绍军为曹公所破。七年夏,绍死,后曹公遂取兾州。
九年十一月,有星孛于东井舆鬼,入轩辕太微。十一年正月,星孛于北斗,首在斗中,尾贯紫宫,及北辰。占曰:‘彗星扫太微宫,人主易位。’其后魏文帝受禅。
十二年十月辛卯,有星孛于鹑尾。荆州分也,时荆州牧刘表据荆州,益州从事周群以为荆州牧将死而失土。明年秋,表卒,以小子琮自代。曹公将伐荆州,琮惧,举军诣公降。
十七年十二月,有星孛于五诸侯。周群以为西方专据土地者,皆将失土。是时益州牧刘璋据益州,汉中太守张鲁别据汉中,韩遂据凉州,宗建别据枹罕。明年冬,曹公遣偏将击凉州。十九年,获宗建;韩遂逃于羌中,病死。其年秋,璋失益州。二十年秋,曹公攻汉中,鲁降。
十八年秋,岁星、镇星、荧惑俱入太微,逆行留守帝坐百余日。占曰:‘岁星入太微,人主改。’
二十三年三月,孛星晨见东方二十余日,夕出西方,犯历五车、东井、五诸侯、文昌、轩辕、后妃、太微,锋炎指帝坐。占曰:‘除旧布新之象也。’
殇帝延平元年九月乙亥,陨石陈留四。春秋僖公十六年,陨石于宋五,传曰陨星也。董仲舒以为从高反下之象。或以为庶人惟星,陨,民困之象也。
桓帝延熹七年三月癸亥,陨石右扶风一,鄠又陨石二,皆有声如雷。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休竹客 发表于 2012-6-18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feature">后汉书   志第十三‧五行一 貌不恭 淫雨 服妖 鸡祸 青眚 屋自坏 讹言 旱 谣 狼食人
五行传说及其占应,汉书五行志录之详矣。故泰山太守应劭、给事中董巴、散骑常侍谯周蜀志曰:‘周字允南,巴西西充国人也。治尚书,兼通诸经及图纬。州郡辟请皆不应。耽古笃学,诵读典籍,欣然独笑,以忘寝食。蜀亡,魏徵不至。’并撰建武以来灾异。今合而论之,以续前志云。
五行传曰:‘田猎不宿,郑玄注尚书大传曰:‘不宿,不宿禽也。角主天兵。周礼四时习兵,因以田猎。礼志曰:“天子不合围,诸侯不掩群,过此则暴天物,为不宿禽。”角南有天库、将军、骑官。’汉书音义曰:‘游田驰骋,不反宫室。’饮食不享,郑玄曰:‘享,献也。礼志曰:“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一为干豆,二为賔客,三为充君之庖。”周礼兽人,冬献狼,夏献麋,春秋献兽物,此献礼之大略也。’注五行称‘郑玄曰’,皆出注大传也。汉书音义曰:‘无献享之礼。’出入不节,郑玄曰:‘角为天门,房有三道,出入之象也。’夺民农时,郑玄曰:‘房、心,农时之候也。季冬之月,命农师计耦耕事,是时房、心晨中。春秋传曰:“辰为农祥,后稷之所经纬也。”’及有奸谋,郑玄曰:‘亢为朝廷,房、心为明堂,谋事出政之象。’则木不曲直。’郑玄曰:‘君行此五者,为逆天东宫之政。东宫于地为木,木性或曲或直,人所用为器也。无故生不畅茂,多折槁,是为木不曲直。木、金、水、火、土谓之五材,春秋传曰:“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其政逆则神怒,神怒则材失性,不为民用。其他变异皆属沴,沴亦神怒。凡神怒者,日、月、五星既见适于天矣。’洪范:‘木曰曲直。’孔安国曰:‘木可以揉曲直。’谓木失其性而为灾也。又曰:‘貌之不恭,是谓不肃。郑玄曰:‘肃,敬也。君貌不恭,则是不能敬其事也。’洪范曰:‘貌曰恭。’厥咎狂,郑玄曰:‘君臣不敬,则倨慢如狂。’方储对策曰:‘君失制度,下不恭承,臣恣淫慢。’厥罚恒雨,郑玄曰:‘貌曰木,木主春,春气生;生气失则逾其节,故常雨也。’管子曰:‘冬作土功,发地藏,则夏多暴雨,秋雨霖不止。’淮南子曰:‘金不收则多淫雨。’厥极恶。孔安国曰:‘丑陋。’时则有服妖,郑玄曰:‘服,貌之饰也。’时则有龟孽,郑玄曰:‘龟虫之生于水而游于春者,属木。’时则有鸡祸,郑玄曰:‘鸡畜之有冠翼者也,属貌。’洪范传曰:‘妖者,败胎也,少小之类,言其事之尚微也。至孽,则牙孽也,至乎祸则著矣。’时则有下体生上之痾,郑玄曰:‘痾,病也,貌气失之病也。’汉书音义曰:‘若梁孝王之时,牛足反出背上也。此下欲伐上之祸。’时则有青眚、青祥,郑玄曰:‘青,木色也。眚生于此,祥自外来也。’惟金沴木。’郑玄曰:‘沴,殄也。凡貌、言、视、听、思、心,一事失,则逆人之心,人心逆则怨,木、金、水、火、土气为之伤。伤则冲胜来乘殄之,于是神怒人怨,将为祸乱。故五行先见变异,以谴告人也。及妖、孽、祸、痾、眚、祥皆其气类,暴作非常,为时怪者也。各以物象为之占也。’ 说云:气之相伤谓之沴。尚书大传曰:‘凡六沴之作,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则后王受之。岁之中,月之中,日之中,则正卿受之。岁之夕,月之夕,日之夕,则庶民受之。’郑玄曰:‘自正月尽四月为岁之朝,自五月尽八月为岁之中,自九月尽十二月为岁之夕。上旬为月之朝,中旬为月之中,下旬为月之夕。平旦至食时为日之朝,隅中至日跌为日之中,晡时至黄昏为日之夕。受之,受其凶咎也。’大传又云:‘其二辰以次相将,其次受之。’郑玄曰:‘二辰谓曰、月也。假令岁之朝也,日、月中则上公受之,日、月夕则下公受之;岁之中也,日、月朝则孤卿受之,日、月夕则大夫受之;岁之夕也,日、月朝则上士受之,日、月中则下士受之。其余差以尊卑多少,则悉矣。’管子曰:‘明王有四禁:春无杀伐,无割大陵,伐大木,斩大山,行大火,诛大臣,收谷赋钱;夏无遏水,达名川,塞大谷,动土功,射鸟兽;秋无赦过,释罪,缓刑;冬无爵赏禄,伤伐五藏。故春政不禁,则五谷不成;夏政不禁,则草木不荣;秋政不禁,则奸邪不胜;冬政不禁,则地气不藏。四者俱犯,则阴阳不和,风雨不时,火流邑,大风飘屋,折树木,地草夭,冬雷,草木夏落,而秋虫不藏,宜死者生,宜蛰者鸣,多螣蟆虫也。六畜不蕃,民多夭死,国贫法乱,逆气下生。故曰台榭相望者,亡国之帘也;驰车充国者,追察之马也;翠羽朱饰者,斩生之斧也;五采纂组者,蕃功之室也。明主知其然,故远而不近,能去此取彼,则王道备也。’续汉书曰:‘建武二年,尹敏上疏曰:“六沴作见,若是供御,帝用不差,神则大喜,五福乃降,用章于下。若不供御,六罚既侵,六极其下。明供御则天报之福,不供御则祸灾至。欲尊六事之体,则貌、言、视、听、思、心之用,合六事之揆以致乎太平,而消除轗轲孽害也。”’
建武元年,赤眉贼率樊崇、逢安等共立刘盆子为天子。然崇等视之如小儿,百事自由,初不恤录也。后正旦至,君臣欲共飨,既坐,酒食未下,群臣更起,乱不可整。时大司农杨音案劔怒曰:‘小儿戏尚不如此!’其后遂破坏,崇、安等皆诛死。唯音为关内侯,以寿终。
光武崩,山阳王荆哭不哀,作飞书与东海王,劝使作乱。明帝以荆同母弟,太后在,故隐之。后徙王广陵,荆遂坐后谋反自杀也。
章帝时,窦皇后兄宪以皇后甚幸于上,故人人莫不畏宪。宪于是强请夺沁水长公主田,公主畏宪,与之,宪乃贱顾之。后上幸公主田,觉之,问宪,宪又上言借之。上以后故,但谴敕之,不治其罪。后章帝崩,窦太后摄政,宪秉机密,忠直之臣与宪忤者,宪多害之,其后宪兄弟遂皆被诛。
桓帝时,梁兾秉政,兄弟贵盛自恣,好驱驰过度,至于归家,犹驰驱入门,百姓号之曰‘梁氏灭门驱驰’。后遂诛灭。
和帝永元十年,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皆淫雨伤稼。古今注曰:‘光武建武六年九月,大雨连月,苗稼更生,鼠巢树上。十七年,雒阳暴雨,坏民庐舍,压杀人,伤害禾稼。’
安帝元初四年秋,郡国十淫雨伤稼。方储对策曰:‘雨不时节,妄赏赐也。’
永宁元年,郡国三十三淫雨伤稼。
建光元年,京都及郡国二十九淫雨伤稼。是时羌反乆未平,百姓屯戍,不解愁苦。
延光元年,郡国二十七淫雨伤稼。案本传陈忠奏,以为王侯二千石为女使伯荣独拜车下,柄在臣妾。
二年,郡国五连雨伤稼。
顺帝永建四年,司隶、荆、豫、兖、兾部淫雨伤稼。
六年,兾州淫雨伤稼。
桓帝延熹二年夏,霖雨五十余日。是时,大将军梁兾秉政,谋害上所幸邓贵人母宣,兾又擅杀议郎邴尊。上欲诛兾,惧其持权日乆,威势强盛,恐有逆命,害及吏民,密与近臣中常侍单超等图其方略。其年八月,兾卒伏罪诛灭。案公沙穆传,永寿元年霖雨,大水,三辅以东莫不湮没。
灵帝建宁元年夏,霖雨六十余日。是时大将军窦武谋变废中官。其年九月,长乐五官史朱瑀等共与中常侍曹节起兵,先诛武,交兵阙下,败走,追斩武兄弟,死者数百人。案武死无兄弟,有兄子。
熹平元年夏,霖雨七十余日。是时中侍曹节等,共诬曰勃海王悝谋反,其十月诛悝。
中平六年夏,霖雨八十余日。是时灵帝新弃群臣,大行尚在梓宫,大将军何进与佐军校尉袁绍等共谋欲诛废中官。下文陵毕,中常侍张让等共杀进,兵战京都,死者数千。
更始诸将军过雒阳者数十辈,皆帻而衣妇人衣绣拥 29b6a.gif 。时智者见之,以为服之不中,身之灾也,乃奔入边郡避之。是服妖也。其后更始遂为赤眉所杀。
桓帝元嘉中,京都妇女作愁眉、啼 428b.gif 者,薄拭目下,若啼处。堕马髻者,作一边。梁兾别传曰:‘兾妇女又有不聊生髻。’折要步者,足不在体下。龋齿笑者,若齿痛,乐不欣欣。始自大将军梁兾家所为,京都歙然,诸夏皆放效。此近服妖也。梁兾二世上将,婚媾王室,大作威福,将危社稷。天诫若曰:兵马将往收捕,妇女忧愁,踧眉啼泣,吏卒掣顿,折其要脊,令髻倾邪,虽强语笑,无复气味也。到延熹二年,举宗诛夷。
延熹中,梁兾诛后,京都帻颜短耳长,短上长下。时中常侍单超、左悺、徐璜、具瑗、唐衡在帝左右,纵其奸慝。海内愠曰:一将军死,五将军出。家有数侯,子弟列布州郡,賔客杂袭腾翥,上短下长,与梁兾同占。到其八年,桓帝因日蚀之变,乃拜故司徒韩寅为司隶校尉,以次诛鉏,京都正清。臣昭案:本传,寅诛左悺贬具瑗,虽克折奸首,群阉相蒙,京都未为正清。
延熹中,京都长者皆著木屐;妇女始嫁,至作漆画五采为系。此服妖也。到九年,党事始发,传黄门北寺,临时惶惑,不能信天任命,多有逃走不就考者,九族拘系,及所过历,长少妇女皆被桎梏,应木屐之象也。
灵帝建宁中,京都长者皆以苇方笥为具,下士尽然。时有识者窃言:苇方笥,郡国谳箧也;今珍用之,此天下人皆当有罪谳于理官也。到光和三年癸丑赦令诏书,吏民依党禁锢者赦除之,有不见文,他以类比疑者谳。于是诸有党郡皆谳廷尉,人名悉入方笥中。
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此服妖也。其后董卓多拥胡兵,填塞街衢,虏掠宫掖,发掘园陵。
灵帝于宫中西园驾四白驴,躬自操辔,驱驰周旋,以为大乐。于是公卿贵戚转相放效,至乘辎軿以为骑从,互相侵夺,贾与马齐。案易曰:‘时乘六龙以御天。’行天者莫若龙,行地者莫如马。诗云:‘四牡骙骙,载是常服。’‘檀车煌煌,四牡彭彭。’夫驴乃服重致远,上下山谷,野人之所用耳,何有帝王君子而骖服之乎!迟钝之畜,而今贵之。天意若曰:国且大乱,贤愚倒植,凡执政者皆如驴也。其后董卓陵虐王室,多援边人以充本朝,胡夷异种,跨蹈中国。
熹平中,省内冠狗带绶,以为笑乐。有一狗突出,走入司徒府门,或见之者,莫不惊怪。袁山松书曰:‘光和四年,又于西园弄狗以配人也。’京房易传曰:‘君不正,臣欲篡,厥妖狗冠出。’后灵帝宠用便嬖子弟,永乐賔客、鸿都群小,传相汲引,公卿牧守,比肩是也。又遣御史于西郷卖官,关内侯顾五百万者,赐与金紫;诣阙上书占令长,随县好丑,丰约有贾。强者贪如豺虎,弱者略不类物,实狗而冠者也。司徒古之丞相,壹统国政。天戒若曰:宰相多非其人,尸禄素餐,莫能据正持重,阿意曲从;今在位者皆如狗也,故狗走入其门。应劭曰:‘灵帝数以车骑将军过拜孽臣内孽,又赠亡人,显号加于顽凶,印绶污于腐尸。昔辛有睹被发之祥,知其为戎,今假号云集,不亦宜乎!’
灵帝数游戏于西园中,令后宫采女为客舍主人,身为商贾服。行至舍,采女下酒食,因共饮食以为戏乐。此服妖也。其后天下大乱。风俗通曰:‘时京师賔婚嘉会,皆作魁 22e6e.gif 、挽歌,斯之效乎?
献帝建安中,男子之衣,好为长躬而下甚短,女子好为长裙而上甚短。时益州从事莫嗣以为服妖,是阳无下而阴无上也,天下未欲平也。后还,遂大乱。袁山松书曰:‘禅位于魏。’
灵帝光和元年,南宫侍中寺雌鸡欲化雄,一身毛皆似雄,但头冠尚未变。诏以问议郎蔡邕。邕对曰:‘貌之不恭,则有鸡祸。宣帝黄龙元年,未央宫雌鸡化为雄,不鸣无距。是岁元帝初即位,立王皇后。至初元元年,丞相史家雌鸡化为雄,冠距鸣将。是岁后父禁为阳平侯,女立为皇后。至哀帝晏驾,后摄政,王莽以后兄子为大司马,由是为乱。臣窃推之,头,元首,人君之象;今鸡一身已变,未至于头,而上知之,是将有其事而不遂成之象也。若应之不精,政无所改,头冠或成,为患兹大。’是后张角作乱称黄巾,遂破坏。四方疲于赋役,多叛者。上不改政,遂至天下大乱。
桓帝永兴二年四月丙午,光禄勋吏舍壁下夜有青气,视之,得玉钩、玦各一。钩长七寸二分,玦周五寸四分,身中皆雕镂。此青祥也。玉,金类也。七寸二分,商数也。五寸四分,征数也。商为臣,征为事,盖为人臣引决事者不肃,将有祸也。是时梁兾秉政专恣,后四岁,梁氏诛灭也。
延熹五年,太学门无故自坏。襄楷以为太学前疑所居,本传楷书无‘前疑’之言也。其门自坏,文德将丧,敎化废也。是后天下遂至丧乱。
永康元年十月壬戍,南宫平城门内屋自坏。金沴木,木动也。其十二月,宫车晏驾。
灵帝光和元年,南宫平城门内屋、武库屋及外东垣屋前后顿坏。蔡邕对曰:‘平城门,正阳之门,与宫连,郊祀法驾所由从出,门之最尊者也。武库,禁兵所藏。东垣,库之外障。易传曰:“小人在位,上下咸悖,厥妖城门内崩。”潜潭巴曰:“宫瓦自堕,诸侯强陵主。”此皆小人显位乱法之咎也。’其后黄巾贼先起东方,库兵大动。皇后同父兄何进为大将军,同母弟苗为车骑将军,兄弟并贵盛,皆统兵在京都。其后进欲诛废中官,为中常侍张让、段珪等所杀,兵战宫中阙下,更相诛灭,天下兵大起。
三年二月,公府驻驾庑自坏南北三十余闲。
中平二年二月癸亥,广阳城门外上屋自坏也。
献帝初平二年三月,长安宣平城门外屋无故自坏。至三年夏,司徒王允使中郎将吕布杀太师董卓,夷三族。袁山松书曰:‘李傕等攻破长安城,害允等。’
兴平元年十月,长安市门无故自坏。至二年春,李傕、郭汜鬬长安中,傕迫劫天子,移置傕坞,尽烧宫殿、城门、官府、民舍,放兵寇钞公卿以下。冬,天子东还雒阳,傕、汜追上到曹阳,虏掠乘舆辎重,杀光禄勋邓渊、廷尉宣璠、少府田邠等数十人。
五行传曰:‘好攻战,郑玄注曰:‘参、伐为武府,攻战之象。’轻百姓,郑玄注曰:‘轻之者,不重民命。春秋传曰:“师出不正反,战不正胜也。”’饰城郭,郑玄注曰:‘昴、毕闲为天街。甘氏经曰:“天街保塞,孔涂道衢。”保塞,城郭之象也。月令曰:“四鄙入保。”’侵边境,郑玄曰:‘毕主边兵。’则金不从革。’郑玄注曰:‘君行此四者,为逆天西宫之政。西宫于地为金,金性从刑,而革人所用为器者也,无故冶之不销,或入火飞亡,或铸之裂形,是为不从革。其他变异,皆属沴也。’洪范曰:‘从革作辛。’马融曰:‘金之性,从火而更,可销铄也。’汉书音义曰:‘言人君言不见从,则金铁亦不从人意。’谓金失其性而为灾也。又曰:‘言之不从,是谓不乂。郑玄曰:‘乂,治也。君言不从,则是不能治其事也。’厥咎僭,郑玄曰:‘君臣不治,则僭差矣。’厥罚恒阳,郑玄曰:‘金主秋,秋气杀,杀气失,故常阳也。’春秋考异邮曰:‘君行非是,则言不见从;言不见从,则下不治;下不治,则僭差过制度,奢侈骄泰。天子僭天,大夫僭人主,诸侯僭上,阳无以制。从心之喜,上忧下,则常阳从之。推设其迹,考之天意,则大旱不雨,而民庶大灾伤。’淮南子曰:‘杀不辜则国赤地。’厥极忧。郑玄曰:‘杀气失,故于人为忧。’时则有诗妖,郑玄曰:‘诗之言志也。’时则有介虫之孽,郑玄曰:‘蝝、螽、蜩、蝉之类,生于火而藏于秋者也,属金。’时则有犬祸,郑玄曰:‘犬畜之以口吠守者,属言。’时则有口舌之痾,郑玄曰:‘言气失之病。’时则有白眚、白祥,惟木沴金。’介虫,刘歆传以为毛虫。乂,治也。
安帝永初元年十一月,民讹言相惊,司隶、并、兾州民人流移。时邓太后专政。妇人以顺为道,故礼‘夫死从子’之命。今专王事,此不从而僭也。古今注曰:‘章帝建初五年,东海、鲁国、东平、山阳、济阴、陈留民讹言相惊有贼,捕至京师,民皆入城也。’
世祖建武五年夏,古今注曰:‘建武三年七月,雒阳大旱,帝至南郊求雨,即日雨。’旱。京房传曰:‘欲德不用,兹谓张,厥灾荒,其旱阴云不雨,变而赤因四阴。众出过时,兹谓广,其旱不生。上下皆蔽,兹谓隔,其旱天赤三月,时有雹杀飞禽。上縁求妃,兹谓僭,其旱三月大温亡云。君高台府,兹谓犯,阴侵阳,其旱万物根死,有火灾。庶位逾节,兹谓僭,其旱泽物枯,为火所伤。’春秋考异邮曰:‘国大旱,冤狱结。旱者,阳气移,精不施,君上失制,奢淫僭差,气乱感天,则旱征见。’又云:‘阴厌阳移,君淫民恶,阴精不舒,阳偏不施。’又云:‘阳偏,民怨征也。在所以感之者,上奢则求多,求多则下竭,下竭则溃,君不仁。’管子曰:‘春不收枯骨伐枯木而起去之,则夏旱。’方储对策曰:‘百姓苦,士卒烦碎,责租税失中,暴师外营,经历三时,内有怨女,外有旷夫。王者熟惟其祥,揆合于天,图之事情,旱灾可除。夫旱者过日,天王无意于百姓,恩德不行,万民烦扰,故天应以无泽。’是时天下僭逆者未尽诛,军多过时。古今注曰:‘建武六年六月,九年春,十二年五月,二十一年六月,明帝永平元年五月,八年冬,十一年八月,十五年八月,十八年三月,并旱。’
章帝章和二年夏,旱。时章帝崩后,窦太后兄弟用事奢僭。古今注曰:‘建初二年夏,雒阳旱。四年夏,元和元年春,并旱。’案:杨终传,建初元年大旱,谷贵,终以为广陵、楚、淮阳、济南之狱徙者数万人,吏民怨旷,上疏云乆旱。孔丛曰:‘建初元年大旱,天子忧之,侍御史孔子丰乃上疏曰:“臣闻为不善而灾报,得其应也;为善而灾至,遭时运也。陛下即位日浅,视民如伤,而不幸耗旱,时运之会耳,非政敎所致也。昔成汤遭旱,因自责,省畋散积,减御损食,而大有年。意者陛下未为成汤之事焉。”天子纳其言而从之,三日雨即降。转拜黄门郎,典东观事。’
和帝永元六年秋,京都旱。时雒阳有冤囚,和帝幸雒阳寺,录囚徒,理冤囚,收令下狱抵罪。行未还宫,澍雨降。古今注曰:‘永元二年,郡国十四旱。十五年,雒阳郡国二十二并旱,或伤稼。’
安帝永初六年夏,古今注曰:‘永初元年,郡国八旱,分遣议郎请雨。’案本纪二年五月,旱,皇太后幸雒阳寺,录囚徒,即日降雨。六月,京都及郡国四十大水。虽去旱得水,无救为灾。旱。古今注曰:‘三年,郡国八,四年、五年夏,并旱。’
七年夏,旱。
元初元年夏,旱。
二年夏,旱。三年夏旱,时西羌寇乱,军屯相继,连十余年。
六年夏,旱。古今注曰:‘建光元年,郡国四旱。延光元年,郡国五并旱,伤稼。’
顺帝永建三年夏,旱。
五年夏,旱。
阳嘉二年夏,旱。时李固对策,以为奢僭所致也。臣昭案:本纪元年二月,京师旱。郎𫖮传:‘人君恩泽不施于民,禄去公室,臣下专权所致也。’又周举传:‘三年,河南、三辅大旱,五谷伤灾,天子亲自露坐德阳殿东厢请雨。’
冲帝永嘉元年夏,旱。时冲帝幼崩,太尉李固劝太后及兄梁兾,立嗣帝择年长有德者,天下赖之,则功名不朽。年幼未可知,如后不善,悔无所及。时太后及兾贪立年幼,欲乆自专,遂立质帝,八岁。此不用德。古今注曰:‘本初元年二月,京师旱。’
桓帝元嘉元年夏,旱。是时梁兾秉政,妻子并受封,宠逾节。
延熹元年六月,旱。京房占曰:‘人君无施泽惠利于下,则致旱也。不救,必蝗虫害谷;其救也,贳谪罚,行宽大,惠兆民,劳功吏,赐鳏寡,禀不足。’案陈蕃上疏:‘宫女多聚不御,忧悲之感,以致水旱之困也。’
灵帝熹平五年夏,旱。蔡邕作伯夷叔齐碑曰‘熹平五年,天下大旱,祷请名山,求获荅应。时处士平阳苏腾,字玄成,梦陟首阳,有神马之使在道。明觉而思之,以其梦陟状上闻。天子开三府请雨使者,与郡县户曹掾吏登山升祠。手书要曰:“君况我圣主以洪泽之福。”天寻兴云,即降甘雨’也。
六年夏,旱。
光和五年夏,旱。
六年夏,旱。是时常侍、黄门僭作威福。
献帝兴平元年秋,长安旱。是时李傕、郭汜专权纵肆。献帝起居注曰:‘建安十九年夏四月,旱。’
更始时,南阳有童谣曰:‘谐不谐,在赤眉。得不得,在河北。’是时更始在长安,世祖为大司马平定河北。更始大臣并僭专权,故谣妖作也。后更始遂为赤眉所杀,是更始之不谐在赤眉也。世祖自河北兴。
世祖建武六年,蜀童谣曰:‘黄牛白腹,五铢当复。’是时公孙述僭号于蜀,时人窃言王莽称黄,述欲继之,故称白;五铢,汉家货,明当复也。述遂诛灭。王莽末,天水童谣曰:‘出吴门,望缇群。见一蹇人,言欲上天;令天可上,地上安得民!’时隗嚻初起兵于天水,后意稍广,欲为天子,遂破灭。嚻少病蹇。吴门,兾郭门名也。缇群,山名也。
顺帝之末,京都童谣曰:‘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案顺帝即世,孝质短祚,大将军梁兾贪树疏幼,以为己功,专国号令,以赡其私。太尉李固以为清河王雅性聦明,敦诗恱礼,加又属亲,立长则顺,置善则固。而兾建白太后,策免固,征蠡吾侯,遂即至尊。固是日幽毙于狱,暴尸道路,而太尉胡广封安乐郷侯、司徒赵戒厨亭侯、司空袁汤安国亭侯云。
桓帝之初,天下童谣曰:‘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人何在西击胡,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案元嘉中凉州诸羌一时俱反,南入蜀、汉,东抄三辅,延及并、兾,大为民害。命将出众,每战常负,中国益发甲卒,麦多委弃,但有妇女获刈之也。吏买马,君具车者,言调发重及有秩者也。请为诸君鼓咙胡者,不敢公言,私咽语。
桓帝之初,京都童谣曰:‘城上乌,尾毕逋。公为吏,子为徒。一徒死,百乘车。车班班,入河闲。河闲姹女工数钱,以钱为室金为堂。石上慊慊舂黄粱。梁下有悬鼓,我欲击之丞卿怒。’案此皆谓为政贪也。城上乌,尾毕逋者,处高利独食,不与下共,谓人主多聚敛也。公为吏,子为徒者,言蛮夷将畔逆,父既为军吏,其子又为卒徒往击之也。一徒死,百乘车者,言前一人往讨胡既死矣,后又遣百乘车往。臣昭曰:志家此释岂未尽乎?往徒一死,何用百乘?其后验竟为灵帝作。此言一徒,似斥桓帝,帝贵任群阉,参委机政,左右前后莫非刑人,有同囚徒之长,故言寄一徒也。且又弟则废黜,身无嗣,魁然单独,非一而何?百乘车者,乃国之君。解犊后征,正膺斯数,继以班班,尤得以类焉。车班班,入河闲者,言上将崩,乘舆班班入河闲迎灵帝也。应劭释此句云:‘征灵帝者,轮班拥节入河闲也。’河闲姹女工数钱,一本作‘妖女’。以钱为室金为堂者,灵帝既立,其母永乐太后好聚金以为堂也。石上慊慊舂黄粱者,言永乐虽积金钱,慊慊常苦不足,使人舂黄粱而食之也。梁下有悬鼓,我欲击之丞卿怒者,言永乐主敎灵帝,使卖官受钱,所禄非其人,天下忠笃之士怨望,欲击悬鼓以求见,丞卿主鼓者,亦复谄顺,怒而止我也。
桓帝之初,京都童谣曰:‘游平卖印自有平,不辟豪贤及大姓。’案到延熹之末,邓皇后以谴自杀,乃以窦贵人代之,其父名武字游平,拜城门校尉。及太后摄政,为大将军,与太傅陈蕃合心戮力,惟德是建,印绶所加,咸得其人,豪贤大姓皆绝望矣。
桓帝之末,京都童谣曰:‘茅田一顷中有井,四方纤纤不可整。嚼复嚼,今年尚可后年铙。’风俗通作‘𫍢’。案易曰:‘拔茅茹以其汇,征吉。’茅喻群贤也。井者,法也。于时中常侍管霸、苏康憎疾海内英哲,与长乐少府刘嚻、太常许咏、尚书柳分、袁山松书曰,柳分权豪之党,为范滂所奏者。寻穆、史佟、佟后亦为司隶。应劭曰,史佟,左官媮进者也。司隶唐珍等,代作唇齿。河内牢川诣阙上书:‘汝、颍、南阳,上采虚誉,专作威福;甘陵有南北二部,三辅尤甚。’由是传考黄门北寺,始见废阁。茅田一顷者,言群贤众多也。中有井者,言虽厄穷,不失其法度也。四方纤纤不可整者,言奸慝大炽,不可整理。嚼复嚼者,京都饮酒相强之辞也。言食肉者鄙,不恤王政,徒耽宴饮歌呼而已也。今年尚可者,言但禁锢也。后年铙者,陈、窦被诛,天下大坏。
桓帝之末,京都童谣曰:‘白盖小车何延延。河间来合谐,河间来合谐!’案解犊亭属饶阳河间县也。臣昭案:郡国志饶阳本属涿,后属安平。灵帝既是河间王曾孙,谣言自是有征,无俟河间之县为验。居无几何而桓帝崩,使者与解犊侯皆白盖车从河闲来。延延,众貌也。是时御史刘儵建议立灵帝,以儵为侍中,中常侍侯览畏其亲近,必当闲己,白拜儵泰山太守,因令司隶迫促杀之。朝廷少长思其功效,乃拔用其弟郃,致位司徒,此为合谐也。
灵帝之末,京都童谣曰:‘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上北芒。’案到中平六年,史侯登蹑至尊,献帝未有爵号,为中常侍段珪等数十人所执,公卿百官皆随其后,到河上,乃得来还。此为非侯非王上北芒者也。英雄记曰:‘京师谣歌咸言“河腊丛进”,献帝腊日生也。风俗通曰:“乌腊乌腊。”’案逆臣董卓滔天虐民,穷凶极恶,关东举兵欲共诛之,转相顾望,莫肯先进,处处停兵数十万,若乌腊虫,相随横取之矣。
灵帝中平中,京都歌曰:‘承乐世董逃,游四郭董逃,蒙天恩董逃,带金紫董逃,行谢恩董逃,整车骑董逃,垂欲发董逃,与中辞董逃,出西门董逃,瞻宫殿董逃,望京城董逃,日夜绝董逃,心摧伤董逃。’杨孚卓传曰:‘卓改为董安。’案‘董’谓董卓也,言虽跋扈,纵其残暴,终归逃窜,至于灭族也。风俗通曰:‘卓以董逃之歌主为己发,大禁绝之,死者千数。’灵帝之末,礼乐崩坏,赏刑失中,毁誉无验,竞饰伪服,以荡典制,远近翕然,咸名后生放声者为时人。有识者窃言:旧曰世人,次曰俗人,今更曰时人,此天促其期也。其闲无几,天下大坏也。
献帝践祚之初,京都童谣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案千里草为董,十日卜为卓。凡别字之体,皆从上起,左右离合,无有从下发端者也。今二字如此者,天意若曰:卓自下摩上,以臣陵君也。青青者,暴盛之貌也。不得生者,亦旋破亡。献帝初童谣曰:‘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唯有此中可避世。’公孙瓒以为易地当之,遂徙镇焉,乃修城积谷,以待天下之变。建安三年,袁绍攻瓒,瓒大败,缢其姊妹妻子,引火自焚,绍兵趣登台斩之。初,瓒破黄巾,杀刘虞,乘胜南下,侵据齐地。雄威大振,而不能开廓远图,欲以坚城观时,坐听围戮,斯亦自易地而去世也。
建安初,荆州童谣曰:‘八九年闲始欲衰,至十三年无孑遗。’言自中兴以来,荆州无破乱,及刘表为牧,民又丰乐,至此逮八九年。当始衰者,谓刘表妻当死,诸将并零落也。十三年无孑遗者,言十三年表又当死,民当移诣兾州也。干窦搜神记曰:‘是时华容有女子忽啼呼云:“荆州将有大丧!”言语过差,县以为妖言,系狱百余日,忽于狱中哭曰:“刘荆州今日死。”华容去州数百里,即遣马吏验视,表果死。县乃出之。续又歌吟曰:“不意李立为贵人。”后无几,曹公平荆州,以涿郡李立,字建贤,为荆州刺史。’
顺帝阳嘉元年十月中,望都蒲阴狼杀童儿九十七人。时李固对策,引京房易传曰‘君将无道,害将及人,去之深山全身,厥灾狼食人’。陛下觉寤,比求隐滞,故狼灾息。东观书曰:‘中山相朱遂到官,不出奉祠北岳。诏曰:“灾暴縁类,符验不虚,政失厥中,狼灾为应,至乃残食孩幼,朝廷愍悼,思惟咎征,博访其故。山岳尊灵,国所望秩,而遂比不奉祠,怠慢废典,不务恳恻,淫刑放滥,害加孕妇,毒流未生,感和致灾。其详思改救,追复所失。有不遵宪,举正以闻。”’
灵帝建宁中,群狼数十头入晋阳南城门啮人。袁山松书曰:‘光和三年正月,虎见平乐观,又见宪陵上,啮卫士。蔡邕封事曰:“政有苛暴,则虎狼食人。”’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休竹客 发表于 2012-6-18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feature">后汉书   志第十四‧五行二 灾火 草妖 羽虫孽 羊祸
五行传曰:‘弃法律,郑玄注尚书大传曰:‘东井主法令也。’逐功臣,郑玄曰:‘功臣制法律者也。或曰,喙主尚食、七星主衣裳,张为食厨,翼主天倡。经曰:“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汝翼。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缋宗彝,藻、火、粉、米、黼、黻、𫄨绣,以五采章施于五色作服,汝明。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是则食与服乐,臣之所用为大功也。七星北有酒旗,南有天厨,翼南有器府。’杀太子,郑玄曰:‘五行火生土,天文以参继东井,四时以秋代夏,杀太子之象也。春秋传曰:“夫千乘之主,将废正而立不正,必杀正也。”’以妾为妻,郑玄曰:‘轩辕为后妃,属南宫。其大星女主之位。女御在前,妾为妻之象也。’则火不炎上。’郑玄曰:‘君行此四者,为逆天南宫之政。南宫于地为火,火性炎上,然行人所用烹者也,无故因见作热,燔炽为害,是为火不炎上。其他变异,皆属沴。’春秋考异邮曰:‘火者,阳之精也。人合天气五行阴阳,极阴反阳,极阳生阴,故应人行以灾不祥,在所以感之,萌应转旋,从逆殊心也。’谓火失其性而为灾也。又曰:‘视之不明,是谓不悊。郑玄曰:‘视,了也。君视不明,则是不能了其事也。’洪范曰:‘视曰明。’厥咎舒,谶曰:‘君舒怠,臣下有倦,白黑不别,贤不肖并,不能忧民急,气为之舒缓,草不摇。’郑玄曰:‘君臣不了则舒缓矣。’厥罚常燠,郑玄曰:‘视曰火,火主夏。夏气长,长气失,故常燠。’厥极疾。郑玄曰:‘长气失,故于人为疾。’时则有草妖,郑玄曰:‘草,视之物可见者,莫众于草。’时则有蠃虫之孽,郑玄曰:‘蚕螟虫之类。虫之生于火而藏于秋者也。’时则有羊祸,郑玄曰:‘羊畜之远视者也,属视。’时则有赤眚、赤祥,惟水沴火。’蠃虫,刘歆传以为羽虫。
建武中,渔阳太守彭宠被征。书至,明日潞县火,灾起城中,飞出城外,燔千余家,杀人。京房易传曰:‘上不俭,下不节,盛火数起,燔宫室。’儒说火以明为德而主礼。时宠与幽州牧朱浮有隙,疑浮见浸谮,故意狐疑,其妻劝无应征,遂反叛攻浮,卒诛灭。古今注曰:‘建武六年十二月,雒阳市火。二十四年正月戊子,雷雨霹雳,火灾高庙北门。明帝永平元年六月己亥,桂阳见火飞来,烧城寺。章帝建初元年十二月,北宫火烧寿安殿,延及右掖门。元和三年六月丙午,雷雨,火烧北宫朱爵西阙。’
和帝永元八年十二月丁巳,南宫宣室殿火。是时和帝幸北宫,窦太后在南宫。明年,窦太后崩。
十三年八月己亥,北宫盛馔门阁火。是时和帝幸邓贵人,阴后宠衰怨恨,上有欲废之意。明年,会得阴后挟伪道事,遂废迁于桐宫,以忧死,立邓贵人为皇后。
十五年六月辛酉,汉中城固南城门灾。此孝和皇帝将绝世之象也。其后二年,宫车晏驾,殇帝及平原王皆早夭折,和帝世绝。
安帝永初二年四月甲寅,古今注曰:‘永初元年十二月,河南郡县火,烧杀百五人。二年,河南郡县又失火,烧五百八十四人。’汉阳河阳城中失火,烧杀三千五百七十人。先是和帝崩,有皇子二人,皇子胜长,邓皇后贪殇帝少,欲自养长立之。延平元年,殇帝崩。胜有厥疾不笃,群臣咸欲立之,太后以前既不立胜,遂更立清河王子,是为安帝。司空周章等心不掩服,谋欲诛邓氏,废太后、安帝,而更立胜。元年十一月,事觉,章等被诛。其后凉州叛羌为害大甚,凉州诸郡寄治冯翊、扶风界。及太后崩,邓氏被诛。
四年三月戊子,杜陵园火。
元初四年二月壬戌,武库火。东观书曰:‘烧兵物百二十五种,直千万以上。’是时羌叛,大为寇害,发天下兵以攻御之,积十余年未已,天下厌苦兵役。
延光元年八月戊子,阳陵园寝殿火。凡灾发于先陵,此太子将废之象也。若曰:不当废太子以自翦,如火不当害先陵之寝也。明年,上以谗言废皇太子为济阴王。后二年,宫车晏驾。中黄门孙程等十九人起兵殿省,诛贼臣,立济阴王。
四年秋七月乙丑,渔阳城门楼灾。
顺帝永建三年七月丁酉,茂陵园寝灾。古今注曰:‘二年五月戊辰,守宫失火,烧宫藏财物尽。四年,河南郡县失火,烧人六畜。’
阳嘉元年,恭陵庑灾,及东西莫府火。古今注曰:‘十二月,河南郡国火烧庐舍,杀人’也。太尉李固以为奢僭所致。陵之初造,祸及枯骨,规广治之尤饰。又上欲更造宫室,益台观,故火起莫府,烧材木。
永和元年十月丁未,承福殿火。臣昭案杨厚传是灾。先是爵号阿母宋娥为山阳君;后父梁商本国侯,又多益商封;商长子兾当继商爵,以商生在,复更封兾为襄邑侯;追号后母为开封君:皆过差非礼。古今注曰:‘六年十二月,雒阳酒市失火,烧肆,杀人。’
汉安元年三月甲午,雒阳刘汉等百九十七家为火所烧,东观书曰:‘其九十家不自存,诏赐钱廪谷。’古今注曰:‘火或从室屋闲物中,不知所从起,数月乃止。十二月,雒阳失火。’后四年,宫车比三晏驾,建和元年君位乃定。
桓帝建和二年五月癸丑,北宫掖庭中德阳殿火,及左掖门。先是梁太后兄兾挟奸枉,以故太尉李固、杜乔正直,恐害其事,令人诬奏固、乔而诛灭之。是后梁太后崩,而梁氏诛灭。
延熹四年正月辛酉,南宫嘉德殿火。戊子,丙署火。二月壬辰,武库火。五月丁卯,原陵长寿门火。先是亳后因贱人得幸,号贵人,为后。上以后母宣为长安君,封其兄弟,爱宠隆崇,又多封无功者。去年春,白马令李云坐直谏死。至此彗除心、尾,火连作。
五年正月壬午,南宫丙署火。四月乙丑,恭北陵东阙火。戊辰,虎贲掖门火。五月,康陵园寝火。甲申,中藏府承禄署火。七月己未,南宫承善闼内火。
六年四月辛亥,康陵东署火。七月甲申,平陵园寝火。
八年二月己酉,南宫嘉德署、黄龙、千秋万岁殿皆火。四月甲寅,安陵园寝火。闰月,南宫长秋、和欢殿后钩盾、掖庭朔平署各火。十一月壬子,德阳前殿西阁及黄门北寺火,杀人。袁山松书曰:‘是时连月有火灾,诸宫寺或一日再三发。又夜有讹言,击鼓相惊。陈蕃、刘矩、刘茂上疏谏曰:“古之火皆君弱臣强,极阴之变也。前始春而狱刑惨,故火不炎上。前入春节连寒,木冰,暴风折树,又八九州郡并言陨霜杀菽。春秋晋执季孙行父,木为之冰。夫气弘则景星见,化错则五星开,日月蚀。灾为已然,异为方来,恐卒有变,必于三朝,唯善政可以已之。愿察臣前言,不弃愚忠,则元元幸甚。”书奏不省。’
九年三月癸巳,京都夜有火光转行,民相惊噪。袁山松书曰:‘是时宦竖专朝,钩党事起,上寻无嗣,陈蕃、窦武为曹节等所害,天下无复纪纲。’
灵帝熹平四年五月,延陵园灾。
光和四年闰月辛酉,北宫东掖庭永巷署灾。陈蕃谏云:‘楚女悲而西宫灾,不御宫女,怨之所致也。’
五年五月庚申,德阳前殿西北入门内永乐太后宫署火。
中平二年二月己酉,南宫云台灾。庚戌,乐成门灾,南宫中门。延及北阙,度道西烧嘉德、和欢殿。案云台之灾自上起,榱题数百,同时并然,若就县华镫,其日烧尽,延及白虎、威兴门、尚书、符节、兰台。夫云台者,乃周家之所造也,图书、术籍、珍玩、宝怪皆所藏在也。京房易传曰:‘君不思道,厥妖火烧宫。’是时黄巾作慝,变乱天常,七州二十八郡同时俱发,命将出众,虽颇有所禽,然宛、广宗、曲阳尚未破坏,役起负海,杼柚空悬,百姓死伤已过半矣。而灵帝曾不克己复礼,虐侈滋甚,尺一雨布,驺骑电激,官非其人,政以贿成,内嬖鸿都,并受封爵。京都为之语曰:‘今兹诸侯岁也。’天戒若曰:放贤赏淫,何以旧典为?故焚其台门秘府也。其后三年,灵帝暴崩,续以董卓之乱,火三日不绝,京都为丘墟矣。魏志曰:‘魏明帝青龙二年,崇华殿灾,诏问太史令高堂隆:“此何咎?于礼宁有祈禳之义乎?”对曰:“夫灾变之发,皆所以明敎诫也,唯率礼修德可以胜之。易传曰:‘上不俭,下不节,孽火烧其室。’又曰:‘君高其台,天火为灾。’此人君苟饰宫室,不知百姓空竭,故天应之以旱,火从高殿起也。上天降监,故谴告陛下,陛下宜增崇人道,以荅天意。昔太戊有桑谷生于朝,武丁有雊雉登于鼎,皆闻灾恐惧,侧身修德,三年之后,远夷朝贡,故号曰中宗、高宗。此则前代之明鉴也。今案旧占,灾火之发,皆以台榭宫室为诫。然今宫室之所以充广者,实由宫人猥多之故,宜简择留其淑懿,如周之制,罢省其余。此则祖己之所以训高宗,高宗之所以享远号也。”诏问隆:“吾闻汉武帝时柏梁灾,而起宫殿以厌之,其义云何?”对曰:“臣闻西京柏梁既灾,越巫陈方,建章是营,以厌火祥,乃夷越之巫所为,非圣贤之明训也。五行志曰:‘柏梁灾,其后有江充巫蛊卫太子事。’如志之言,越巫建章无所厌也。孔子曰:‘灾者,修类应行,精祲相感,以戒人君。’是以圣主睹灾责躬,退以修德,以消复之。今宜罢散民役,宫室之制务从约节,内足以待风雨,外足以讲礼仪,清扫所灾之处,不敢于此有所立作,萐莆嘉禾,必生此地,以报陛下虔恭之德。疲民之力,竭民之财,实非所以致符瑞而怀远人也。”’臣昭曰:高堂隆之言灾,其得天心乎!虽与本志所明不同,灵帝之时有焉,故载其言,广灾异也。
献帝初平元年八月,霸桥灾。其后三年,董卓见杀。臣昭案:刘焉传,兴平元年,天火烧其城府辎重,延及民家,馆邑无余也。
庶征之恒燠,汉书以冬温应之。中兴以来亦有冬温,而记不录云。越绝范蠡曰:‘春燠而不生者,王者德不完也。夏寒而不长者,臣下不奉主令也。秋暑而复荣者,百官刑不断也。冬温而泄者,发府库赏无功也。此四者,邦之禁也。’管子曰:‘臣乘君威,则阴侵阳,盛夏雪降,冬不冰也。’
安帝元初三年,有瓜异本共生,八瓜同蒂,时以为嘉瓜。或以为瓜者外延,离本而实,女子外属之象也。是时阎皇后初立,后阎后与外亲耿宝等共谮太子,废为济阴王,更外迎济北王子犊立之,草妖也。古今注曰:‘和帝永元七年三月,江夏县民舍柱生两枝,其一长尺五寸,分为八枝,其一长尺六寸,分为五枝,皆青也。’
桓帝延熹九年,雒阳城局竹柏叶有伤者。占曰:‘天子凶。’
灵帝熹平三年,右校别作中有两樗树,皆高四尺所,其一株宿夕暴长,长丈余,大一围,作胡人状,头目鬓须发备具。京房易传曰:‘王德衰,下人将起,则有木生人状。’臣昭以木生人状,下人将起,京房之占虽以证验,貌类胡人,犹未辨了。董卓之乱,实拥胡兵,傕、汜之时,充斥尤甚,遂窥闲宫嫔,剽虐百姓。鲜卑之徒,践藉畿封,胡之害深,亦已毒矣。
五年十月壬午,御所居殿后槐树,皆六七围,自拔,倒竖根在上。臣昭曰:‘槐是三公之象,贵之也。灵帝授位,不以德进,贪愚是升,清贤斯黜,槐之倒植,岂以斯乎?’
中平元年夏,东郡,陈留济阳、长垣,济阴冤句、离狐县界,风俗通曰:‘西及城皇阳武城郭路边。’有草生,其茎靡累肿大如手指,状似鸠雀龙蛇鸟兽之形,五色各如其状,毛羽头目足翅皆具。风俗通曰:‘亦作人状,操持兵弩,万万备具,非但仿佛,类良熟然也。’近草妖也。是岁黄巾贼始起。皇后兄何进,异父兄朱苗,皆为将军,领兵。后苗封济阳侯,进、苗遂秉威权,持国柄,汉遂微弱,自此始焉。应劭曰:‘关东义兵先起于宋、卫之郊,东郡太守桥瑁负众怙乱,陵蔑同盟,忿嫉同类,以殒厥命。陈留、济阴迎助,谓为离德,弃好即戎,吏民歼之。草妖之兴,岂不或信!’
中平中,长安城西北六七里空树中,有人面生鬓。魏志曰:‘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公在雒阳,起建始殿,伐濯龙树而血出。又掘徙梨,根伤而血出。曹公恶之,遂寝疾,是月薨。’
献帝兴平元年九月,桑复生椹,可食。臣昭曰:桑重生椹,诚是木异,必在济民,安知非瑞乎?时苍生死败,周、秦歼尽,饿魂馁鬼,不可胜言,食此重椹,大拯危命,虽连理附枝,亦不能及。若以为怪,则建武野谷旅生,麻菽尤盛,复是草妖邪?
安帝延光三年二月戊子,有五色大鸟集济南台,十月,又集新丰,时以为凤皇。或以为凤皇阳明之应,故非明主,则隐不见。凡五色大鸟似凤者,多羽虫之孽。是时安帝信中常侍樊丰、江京、阿母王圣及外属耿宝等谗言,免太尉杨震,废太子为济阴王,不悊之异也。章帝末,号凤皇百四十九见。时直臣何敞以为羽孽似凤,翱翔殿屋,不察也。臣昭曰:已论之于敞传。记者以为其后章帝崩,以为验。案宣帝、明帝时,五色鸟群翔殿屋,贾逵以为胡降征也。帝多善政,虽有过,不及至衰缺,末年胡降二十万口,尔其验也。帝之时,羌胡外叛,谗慝内兴,羽孽之时也。乐叶图征说五凤皆五色,为瑞者一,为孽者四。叶图征曰:‘似凤有四,并为妖:一曰鹔鹴,鸠喙,圆目,身义戴信婴礼膺仁负智,至则旱役之感也;二曰发明,乌喙,大颈,大翼,大胫,身仁戴智婴义膺信负礼,至则丧之感也;三曰焦明,长喙,疏翼,圆尾,身义戴信婴仁膺智负礼,至则水之感也;四曰幽昌,兑目,小头,大身,细足,胫若鳞叶,身智戴信负礼膺仁,至则旱之感也。’国语曰:‘周之兴也,𬸚𬸦鸣岐。’说文曰:‘五方神鸟:东方曰发明,南方曰焦明,西方曰鹔鹴,北方曰幽昌,中央曰凤皇。’
桓帝元嘉元年十一月,五色大鸟见济阴己氏。时以为凤皇。此时政治衰缺,梁兾秉政阿枉,上幸亳后,皆羽孽时也。臣昭案:魏朗对策,桓帝时雉入太常、宗正府。朗说见本传注。
灵帝光和四年秋,五色大鸟见于新城,众鸟随之,时以为凤皇。时灵帝不恤政事,常侍、黄门专权,羽孽之时也。众鸟之性,见非常班駮,好聚观之,至于小爵希见枭者,虣见犹聚。
中平三年八月中,怀陵上有万余爵,先极悲鸣,已因乱鬬相杀,皆断头,悬著树枝枳棘。到六年,灵帝崩,大将军何进以内宠外嬖,积恶日乆,欲悉纠黜,以隆更始冗政,而太后持疑,事乆不决。进从中出,于省内见杀,因是有司荡涤虔刘,后禄而尊厚者无余矣。夫陵者,高大之象也。天戒若曰:诸怀爵禄而尊厚者,还自相害至灭亡也。古今注曰:‘建武九年,六郡八县鼠食稼。’张璠纪曰:‘初平元年三月,献帝初入未央宫,翟雉飞入未央宫,获之。’献帝春秋曰:‘建安七年,五色大鸟集魏郡,众鸟数千随之。’魏志曰:‘二十三年,秃鹙集邺宫文昌殿后池。’
桓帝建和三年秋七月,北地廉雨肉似羊肋, 说文曰:‘肋,胁骨也。’或大如手。近赤祥也。是时梁太后摄政,兄梁兾专权,枉诛汉良臣故太尉李固、杜乔,天下冤之。其后梁氏诛灭。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休竹客 发表于 2012-6-18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feature">后汉书   志第十五‧五行三 大水 水变色 大寒 雹 冬雷 山鸣 鱼孽 蝗
五行传曰:‘简宗庙,不祷祠,郑玄注曰:‘虚、危为宗庙。’废祭祀,郑玄曰:‘牵牛主祭祀之牲。’逆天时,郑玄曰:‘月在星纪,周以为正,月在玄枵,殷以为正,皆不得四时之正,逆天时之象也。春秋定十五年“夏五月辛卯郊”,讥运卜三正,以至失时,是其类也。’则水不润下。’郑玄曰:‘君行此四者,为逆天北宫之政也。北宫于地为水。水性浸润下流,人所用灌溉者也。无故源流竭绝,川泽以涸,是为不润下。其他变异皆属沴。’谓水失其性而为灾也。太公六韬曰:‘人主好破坏名山,壅塞大川,决通名水,则岁多大水,五谷不成也。’又曰:‘听之不聦,是谓不谋。郑玄曰:‘君听不聦,则是不能谋其事也。’洪范曰:‘聦作谋。’孔安国曰:‘所谋必成当。’马融曰:‘上聦则下进其谋。’厥咎急,郑玄曰:‘君臣不谋则急矣。’易传曰:‘诛罚绝理,不云下也;颛事有知,不云谋也。’厥罚恒寒,郑玄曰:‘听曰水,水主冬,冬气藏,藏气失,故常寒。’厥极贫。郑玄曰:‘藏气失,故于人为贫。’时则有鼓妖,郑玄曰:‘鼓听之应也。’时则有鱼孽,郑玄曰:‘鱼,虫之生水而游于水者也。’时则有豕祸,郑玄曰:‘豕,畜之居闲卫而听者也,属听。’时则有耳痾,郑玄曰:‘听气失之病。’时则有黑眚、黑祥,惟火沴水。’鱼孽,刘歆传以为介虫之孽,谓蝗属也。月令章句:‘介者,甲也。谓龟蟹之属也。’古今注曰:‘光武建武四年,东郡以北伤水。七年六月戊辰,雒水盛,溢至津城门,帝自行水,弘农都尉治析为水所漂杀,民溺,伤稼,坏庐舍。二十四年六月丙申,沛国睢水逆流,一日一夜止。章帝建初八年六月癸巳,东昏城下池水变赤如血。’臣昭案:诸史光武之时,郡国亦尝有水灾,而志不载。本纪‘八年秋大水’,又云‘是岁大水’,今据杜林之传,列之孝和之前。东观书曰:‘建武八年闲,郡国比大水,涌泉盈溢。杜林以为仓卒时兵擅权作威,张氏虽皆降散,犹尚有遗脱,长吏制御无术,令得复炽,元元侵陵之所致也。上疏曰:“臣闻先王无二道,明圣用而治。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畏其易也。古今通道,传其法于有根。狼子野心,奔马善惊。成王深知其终卒之患,故以殷氏六族分伯禽,七族分康叔,怀姓九宗分唐叔,捡押其奸宄,又迁其余于成周,旧地杂俗,旦夕拘录,所以挫其强御之力,诎其骄恣之节也。及汉初兴,上稽旧章,合符重规,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之后,以稍弱六国强宗。邑里无营利之家,野泽无兼并之民,万里之统,海内赖安。后辄因衰麤之痛,胁以送终之义,故遂相率而陪园陵,无反顾之心。追观往法,政皆神道设敎,强干弱枝,本支百世之要也。是以皆永享康宁之福,无怵惕之忧,继嗣承业,恭己而治,盖此助也。其被灾害民轻薄无累重者,两府遣吏护送饶谷之郡。或惧死亡,卒为佣赁,亦所以消散其口救,赡全其性命也。昔鲁隐有贤行,将致国于桓公,乃留连贪位,不能早退。况草创兵长,卒无德能,直以扰乱,乘时擅权,作威玉食,狙猱之意,徼幸之意,曼延无足,张步之计是也。小民负县官不过身死,负兵家灭门殄世。陛下昭然独见成败之端,或属诸侯官府,元元少得举首仰视,而尚遗脱,二千石失制御之道,令得复昌炽从横。比年大雨,水潦暴长,涌泉盈溢,灾坏城郭官寺,吏民庐舍,溃徙离处,溃成坑坎。臣闻水,阴类也。易卦‘地上有水比’,言性不相害,故曰乐也。而猥相毁垫沦失,常败百姓安居。殆阴下相为蠹贼,有小大胜负不齐,均不得其所,侵陵之象也。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唯陛下留神明察,往来惧思,天下幸甚。”’谢承书曰:‘陈宣子兴,沛国萧人也。刚猛性毅,博学,明鲁诗。遭王莽篡位,隐处不仕。光武即位,征拜谏议大夫。建武十年,雒水出造津,城门校尉欲奏塞之,宣曰:“昔周公卜雒以安宗庙,为万世基,水不当入城门。如为灾异,人主过而不可辞,塞之无益。昔东郡金堤大决,水欲没郡,令、吏、民散走;太守王尊亡身敕以住立不动,水应时自消。尊人臣,尚修正弭灾,岂况朝廷中兴圣主,天所挺授,水必不入。”言未绝,水去。上善其言。后乘舆出,宣列引在前,行迟,乘舆欲驱,钩宣车盖使疾行,御者堕车下。宣前谏曰:“王者承天统地,动有法度,车则和鸾,步则佩玉,动静应天。昔孝文时,边方有献千里马者,还而不受。陛下宜上稽唐虞,下以文帝为法。”上纳其言,遂徐行按辔。迁为河堤谒者,以病免,卒于家。’
和帝永元元年七月,郡国九大水,伤稼。穀梁传曰:‘高下有水灾曰大水。’京房易传曰:‘颛事有知,诛罚绝理,厥灾水。其水也,而杀人,陨霜,大风,天黄。饥而不损,兹谓泰,厥水水杀人。辟遏有德,兹谓狂,厥水水流杀人,已水则地生虫。归狱不解,兹谓追非,厥水寒杀人。追诛不解,兹谓不理,厥水五谷不收。大败不解,兹谓皆阴,厥水流入国邑,陨霜杀谷。’春秋考异邮曰‘阴监臣逆,民悲情发,则水出河决’也。是时和帝幼,窦太后摄政,其兄窦宪干事,及宪诸弟皆贵显,并作威虣虐,尝所怨恨,辄任客杀之。其后窦氏诛灭。东观书曰:‘十年五月丁巳,京师大雨,南山水流出至东郊,坏民庐舍。’
十二年六月,颍川大水,伤稼。是时和帝幸邓贵人,阴有欲废阴后之意,阴后亦怀恚怨。一曰,先是恭怀皇后葬礼有阙,窦太后崩后,乃改殡梁后,葬西陵,征舅三人皆为列侯,位特进,赏赐累千金。广州先贤传曰:‘和帝时策问阴阳不和,或水或旱,方正郁林布衣养奋,字叔高,对曰:“天有阴阳,阴阳有四时,四时有政令。春夏则予惠布施宽仁,秋冬则刚猛盛威行刑。赏罚杀生各应其时,则阴阳和,四时调,风雨时,五谷升。今则不然,长吏多不奉行时令,为政举事干逆天气,上不恤下,下不忠上,百姓困乏而不恤哀,众怨郁积,故阴阳不和,风雨不时,灾害縁类。水者阴盛,小人居位,依公营私,谗言诵上。雨漫溢者,五谷有不升而赋税不为减,百姓虚竭,家有愁心也。”’
殇帝延平元年五月,郡国三十七大水,伤稼。董仲舒曰:‘水者,阴气盛也。’是时帝在襁抱,邓太后专政。臣昭案:本纪是年九月,六州大水。袁山松书曰:‘六州河、济、渭、雒、洧水盛长,泛溢伤秋稼。’
安帝永初元年冬十月辛酉,河南新城山水虣出,突坏民田,坏处泉水出,深三丈。是时司空周章等以邓太后不立皇太子胜而立清河王子,故谋欲废置。十一月,事觉,章等被诛。是年郡国四十一水出,漂没民人。谢沈书曰:‘死者以千数。’谶曰:‘水者,纯阴之精也。阴气盛洋溢者,小人专制擅权,治疾贤者,依公结私,侵乘君子,小人席胜,失怀得志,故涌水为灾。’
二年,大水。臣昭案:本纪京师及郡国四十有水。周嘉传是夏旱,嘉收葬客死骸骨,应时澍雨,岁乃丰稔,则水不为灾也。
三年,大水。臣昭案:本纪京师及郡国四十一雨水。
四年,大水。臣昭案:本纪云三郡。
五年,大水。臣昭案:本纪郡国八。
六年,河东池水变色,皆赤如血。水变。占曰:‘水化为血者,好任残贼,杀戮不辜,延及亲戚,水当为血。’是时邓太后犹专政。古今注曰:‘元初二年,颍川襄城临流水化为血。’京房占曰:‘流水化为血,兵且起,以日辰占与其色。’博物记曰:‘江河水赤。占曰,泣血道路,涉苏于何以处。’
延光三年,大水,流杀民人,伤苗稼。是时安帝信江京、樊丰及阿母王圣等谗言,免太尉杨震,废皇太子。臣昭案:左雄传顺帝永建四年,司兾二州大水,伤禾稼。杨厚传永和元年夏,雒阳暴水,杀千余人。
质帝本初元年五月,海水溢乐安、北海,溺杀人物。是时帝幼,梁太后专政。春秋汉含孳曰:‘九卿阿党,挤排正直,骄奢僭害,则江河溃决。’方储对策曰:‘民悲怨则阴类强,河决海澹,地动土涌。’
桓帝建和二年七月,京师大水。去年冬,梁兾枉杀故太尉李固、杜乔。
三年八月,京都大水。是时梁太后犹专政。
永兴元年秋,河水溢,漂害人物。臣昭案:朱穆传云‘漂害数十万户’。京房占曰:‘江河溢者,天有制度,地有里数,怀容水泽,浸溉万物。’今溢者,明在位者不胜任也,三公之祸不能容也,率执法者利刑罚,不用常法。
二年六月,彭城泗水增长,逆流。梁兾别传曰:‘兾之专政,天为见异,众灾并凑,蝗虫滋生,河水逆流,五星失次,太白经天,人民疾疫,出入六年,羌戎叛戾,盗贼略平民,皆兾所致。’敦煌实录张衡对策曰:‘水者,五行之首,滞而逆流者,人君之恩不能下及而敎逆也。’潜潭巴曰:‘水逆者,反命也,宜修德以应之。’
永寿元年六月,雒水溢至津阳城门,漂流人物。臣昭案:本纪又南阳大水。是时梁皇后兄兾秉政,疾害忠直,威权震主。后遂诛灭。
延熹八年四月,济北水清。九年四月,济阴、东郡、济北、平原河水清。襄楷上言:‘河者诸侯之象,清者阳明之征,岂独诸侯有规京都计邪?’其明年,宫车晏驾,征解犊亭侯为汉嗣,即尊位,是为孝灵皇帝。
永康元年八月,六州大水,勃海海溢,没杀人。是时桓帝奢侈淫祀,其十一月崩,无嗣。
灵帝建宁四年二月,河水清。袁山松书曰:‘祷于龙 213f1.gif 。’五月,山水大出,漂坏庐舍五百余家。袁山松书曰是河东水暴出也。
熹平二年六月,东莱、北海海水溢出,漂没人物。
三年秋,雒水出。
四年夏,郡国三水,伤害秋稼。
光和六年秋,金城河溢,水出二十余里。
中平五年,郡国六水大出。臣昭案:袁山松书曰‘山阳、梁、沛、彭城、下邳、东海、琅邪’,则是七郡。
献帝建安二年九月,汉水流,害民人。是时天下大乱。袁山松书曰:‘曹操专政。十七年七月,大水,洧水溢。’
十八年六月,大水。献帝起居注曰:‘七月,大水,上亲避正殿;八月、以雨不止,且还殿。’
二十四年八月,汉水溢流,害民人。袁山松书曰‘明年禅位于魏’也。
庶征之恒寒。
灵帝光和六年冬,大寒,北海、东莱、琅邪井中冰厚尺余。袁山松书曰:‘是时群贼起,天下始乱。谶曰:“寒者,小人暴虐,专权居位,无道有位,适罚无法,又杀无罪,其寒必暴杀。”’
献帝初平四年六月,寒风如冬时。袁山松书曰:‘时帝流迁失政。’养奋对策曰:‘当温而寒,刑罚惨也。’
和帝永元五年六月,郡国三雨雹,大如鸡子。春秋考异邮曰:‘阴气之专精凝合生雹。雹之为言合也。以妾为妻,大尊重,九女之妃阙而不御,坐不离前,无由相去之心,同舆参驷,房衽之内,欢欣之乐,专政夫人,施而不博,阴精凝而见成。’易谶曰:‘凡雹者,过由人君恶闻其过,抑贤不扬,内与邪人通,取财利,蔽贤,施之,并当雨不雨,故反雹下也。’是时和帝用酷吏周纡为司隶校尉,刑诛深刻。古今注曰:‘光武建武十年十月戊辰,乐浪、上谷雨雹,伤稼。十二年,河南平阳雨雹,大如杯,坏败吏民庐舍。十五年十二月乙卯,钜鹿雨雹,伤稼。永平三年八月,郡国十二雨雹,伤稼。十年,郡国十八或雨雹,蝗。’易纬曰:‘夏雹者,治道烦苛,繇役急促,敎令数变,无有常法。不救为兵,强臣逆谋,蝗虫伤谷。救之,举贤良,爵有功,务宽大,无诛罚,则灾除。’
安帝永初元年,雨雹。二年,雨雹,大如鸡子。三年,雨雹,大如雁子,伤稼。刘向以为雹,阴胁阳也。是时邓太后以阴专阳政。
元初四年六月戊辰,郡国三雨雹,大如杅杯及鸡子,杀六畜。古今注曰:‘乐安雹如杅,杀人。’京房占曰:‘夏雨雹,天下兵大作。’
延光元年四月,郡国二十一雨雹,大如鸡子,伤稼。是时安帝信谗,无辜死者多。臣昭案:尹敏传是岁河西大雨雹,如斗。安帝见孔季彦,问其故,对曰‘此皆阴乘阳之征也。今贵臣擅权,母后党盛,陛下宜修圣德,虑此二者’也。三年,雨雹,大如鸡子。古今注曰:‘顺帝永建五年,郡国十二雨雹。六年,郡国十二雨雹,伤秋稼。’
桓帝延熹四年五月己卯,京都雨雹,大如鸡子。是时桓帝诛杀过差,又宠小人。七年五月己丑,京都雨雹。是时皇后邓氏僭侈,骄恣专幸。明年废,以忧死,其家皆诛。
灵帝建宁二年四月,雨雹。四年五月,河东雨雹。
光和四年六月,雨雹,大如鸡子。是时常侍、黄门用权。
中平二年四月庚戌,雨雹,伤稼。
献帝初平四年六月,右扶风雹如斗。袁山松书曰:‘雹杀人。前后雨雹,此最为大,时天下溃乱。’
和帝元兴元年冬十一月壬午,郡国四冬雷。是时皇子数不遂,皆隐之民闲。是岁,宫车晏驾,殇帝生百余日,立以为君;帝兄有疾,封为平原王,卒,皆夭无嗣。古今注曰:‘光武建武七年,辽东冬雷,草木实。’
殇帝延平元年九月乙亥,陈留雷,有石陨地四。臣昭案:天文志末已载石陨,未解此篇所以重记。石与雷陨俱者,九月雷未为异,桓帝亦有此陨,后不兼载,于是为常。古今注曰:‘章帝建初四年五月戊寅,颍阴石从天坠,大如铁锧,色黑,始下时声如雷。’
安帝永初六年十月丙戌,郡六冬雷。京房占曰:‘天冬雷,地必震。’又曰:‘敎令扰。’又曰:‘雷以十一月起黄锺,二月大声,八月阖藏。此以春夏杀无辜,不须冬刑致灾。蛰虫出行,不救之,则冬温风,以其来年疾病。其救也,恤幼孤,振不足,议狱刑,贳谪罚,灾则消矣。’古今注曰:‘明帝永平七年十月丙子,越巂雷。’七年十月戊子,郡国三冬雷。
元初元年十月癸巳,郡国三冬雷。三年十月辛亥,汝南、乐浪冬雷。四年十月辛酉,郡国五冬雷。六年十月丙子,郡国五冬雷。
永宁元年十月,郡国七冬雷。
建光元年十月,郡国七冬雷。
延光四年,郡国十九冬雷。是时太后摄政,上无所与。太后既崩,阿母王圣及皇后兄阎显兄弟更秉威权,上遂不亲万机,从容宽仁任臣下。古今注曰:‘顺帝永和四年四月戊午,雷震击高庙、世祖庙外槐树。’
桓帝建和三年六月乙卯,雷震宪陵寝屋。先是梁太后听兄兾枉杀李固、杜乔。
灵帝熹平六年冬十月,东莱冬雷。
中平四年十二月晦,雨水,大雷电,雹。
献帝初平三年五月丙申,无云而雷。四年五月癸酉,无云而雷。
建安七八年中,长沙醴陵县有大山常大鸣如牛呴声,积数年。后豫章贼攻没醴陵县,杀略吏民。干宝曰:‘论语摘辅像曰:“山土崩,川闭塞,漂沦移,山鼓哭,闭衡夷,庶桀合,兵王作。”时天下尚乱,豪桀并争:曹操事二袁于河北;孙吴创基于江外;刘表阻乱众于襄阳,南招零、桂,北割汉川,又以黄祖为爪牙,而祖与孙氏为深仇,兵革岁交。十年,曹操破袁谭于南皮;十一年,走袁尚于辽东。十三年,吴禽黄祖。是岁,刘表死。曹操略荆州,逐刘备于当阳。十四年,吴破曹操于赤壁。是三雄者,卒共参分天下,成帝王之业,是所谓“庶桀合,兵王作”者也。十六年,刘备入蜀,与吴再争荆州,于时战争四分五裂之地,荆州为剧,故山鸣之异作其域也。’
灵帝熹平二年,东莱海出大鱼二枚,长八九丈,高二丈余。明年,中山王畅、任城王博并薨。京房易传曰:‘海出巨鱼,邪人进,贤人疏。’臣昭谓此占符灵帝之世,巨鱼之出,于是为征,宁独二王之妖也!
和帝永元四年,蝗。臣昭案:本纪光武建武六年诏称‘往岁水旱蝗虫为灾。’古今注曰:‘建武二十二年三月,京师、郡国十九蝗。二十三年,京师、郡国十八大蝗,旱,草木尽。二十八年三月,郡国八十蝗。二十九年四月,武威、酒泉、清河、京兆、魏郡、弘农蝗。三十年六月,郡国十二大蝗。三十一年,郡国大蝗。中元元年三月,郡国十六大蝗。永平四年十二月,酒泉大蝗,从塞外入。’谢承书曰:‘永平十五年,蝗起泰山,弥行兖、豫。’谢沈书锺离意讥起北宫表云:‘未数年,豫章遭蝗,谷不收。民饥死,县数千百人。’八年五月,河内、陈留蝗。九月,京都蝗。九年,蝗从夏至秋。先是西羌数反,遣将军将北军五校征之。
安帝永初四年夏,蝗。是时西羌寇乱,军众征距,连十余年。谶曰:‘主失礼烦苛,则旱之,鱼螺变为蝗虫。’五年夏,九州蝗。京房占曰:‘天生万物百谷,以给民用。天地之性人为贵。今蝗虫四起,此为国多邪人,朝无忠臣,虫与民争食,居位食禄如虫矣。不救,致兵起;其救也,举有道置于位,命诸侯试明经,此消灾也。’
六年三月,去蝗处复蝗子生。古今注曰:‘郡国四十八蝗。’七年夏,蝗。
元初元年夏,郡国五蝗。二年夏,郡国二十蝗。
延光元年六月,郡国蝗。
顺帝永建五年,郡国十二蝗。是时鲜卑寇朔方,用众征之。
永和元年秋七月,偃师蝗。去年冬,乌桓寇沙南,用众征之。
桓帝永兴元年七月,郡国三十二蝗。是时梁兾秉政无谋宪,苟贪权作虐。春秋考异邮曰:‘贪扰生蝗。’二年六月,京都蝗。
永寿三年六月,京都蝗。
延熹元年五月,京都蝗。臣昭案:刘歆传‘皆逆天时,听不聦之祸也’。养奋对策曰:‘佞邪以不正食禄飨所致。’谢沈书曰‘九年,扬州六郡连水、旱、蝗害’也。
灵帝熹平六年夏,七州蝗。先是鲜卑前后三十余犯塞,是岁护乌桓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使匈奴中郎将臧旻将南单于以下,三道并出讨鲜卑。大司农经用不足,殷敛郡国,以给军粮。三将无功,还者少半。
光和元年诏策问曰:‘连年蝗虫至冬踊,其咎焉在?’蔡邕对曰:‘臣闻易传曰:“大作不时,天降灾,厥咎蝗虫来。”河图秘征篇曰:“帝贪则政暴而吏酷,酷则诛深必杀,主蝗虫。”蝗虫,贪苛之所致也。’是时百官迁徙,皆私上礼西园以为府。蔡邕对曰:‘蝗虫出,息不急之作,省赋敛之费,进清仁,黜贪虐,分损承安,屈省别藏,以赡国用,则其救也。易曰“得臣无家”,言有天下者何私家之有!’
献帝兴平元年夏,大蝗。是时天下大乱。
建安二年五月,蝗。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休竹客 发表于 2012-6-18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feature">后汉书   志第十六‧五行四 地震 山崩 地陷 大风拔树 螟 牛疫
五行传曰:‘治宫室,饰台榭,内淫乱,犯亲戚,侮父兄,则稼穑不成。’谓土失其性而为灾也。又曰:‘思心不容,是谓不圣。厥咎霿,厥罚恒风,厥极凶短折。时则有脂夜之妖,时则有华孽,时则有牛祸,时则有心腹之痾,时则有黄眚、黄祥,惟金、水、木、火沴土。’华孽,刘歆传为蠃虫之孽,谓螟属也。
世祖建武二十二年九月,郡国四十二地震,南阳尤甚,地裂压杀人。其后武谿蛮夷反,为寇害,至南郡,发荆州诸郡兵,遣武威将军刘尚击之,为夷所围,复发兵赴之,尚遂为所没。
章帝建初元年三月甲寅,山阳、东平地震。
和帝永元四年六月丙辰,郡国十三地震。春秋汉含孳曰:‘女主盛,臣制命,则地动坼,畔震起,山崩沦。’是时窦太后摄政,兄窦宪专权,将以是受祸也。后五日,诏收宪印绶,兄弟就国,逼迫皆自杀。
五年二月戊午,陇西地震。儒说民安土者也,将大动,行大震。九月,匈奴单于於除鞬叛,遣使发边郡兵讨之。
七年九月癸卯,京都地震。儒说奄官无阳施,犹妇人也。是时和帝与中常侍郑众谋夺窦氏权,德之,因任用之,及幸常侍蔡伦,二人始并用权。
九年三月庚辰,陇西地震。闰月,塞外羌犯塞,杀略吏民,使征西将军刘尚击之。
安帝永初元年,郡国十八地震。李固曰:‘地者阴也,法当安静。今乃越阴之职,专阳之政,故应以震动。’是时邓太后摄政专事,讫建光中,太后崩,安帝乃得制政,于是阴类并胜,西羌乱夏,连十余年。
二年,郡国十二地震。
三年十二月辛酉,郡国九地震。
四年三月癸巳,郡国四地震。
五年正月丙戌,郡国十地震。
七年正月壬寅,二月丙午,郡国十八地震。
元初元年,郡国十五地震。
二年十一月庚申,郡国十地震。
三年二月,郡国十地震。十一月癸卯,郡国九地震。
四年,郡国十三地震。
五年,郡国十四地震。
六年二月乙巳,京都、郡国四十二地震,或地坼裂,涌水,坏败城郭、民室屋,压人。冬,郡国八地震。
永宁元年,郡国二十三地震。
建光元年九月己丑,郡国三十五地震,或地坼裂,坏城郭室屋,压杀人。是时安帝不能明察,信宫人及阿母圣等谗言,破坏邓太后家,于是专听信圣及宦者,中常侍江京、樊丰等皆得用权。
延光元年七月癸卯,京都、郡国十三地震。九月戊申,郡国二十七地震。
二年,京都、郡国三十二地震。
三年,京都、郡国二十三地震。是时以谗免太尉杨震,废太子。
四年十一月丁巳,京都、郡国十六地震。时安帝既崩,阎太后摄政,兄弟阎显等并用事,遂斥安帝子,更征诸国王子,未至,中黄门遂诛显兄弟。
顺帝永建三年正月丙子,京都、汉阳地震。汉阳屋坏杀人,地坼涌水出。是时顺帝阿母宋娥及中常侍张昉等用权。
阳嘉二年四月己亥,京都地震。是时爵号宋娥为山阳君。
四年十二月甲寅,京都地震。
永和二年四月丙申,京都地震。是时宋娥构奸诬罔,五月事觉,收印绶,归田里。十一月丁卯,京都地震。是时太尉王龚以中常侍张昉等专弄国权,欲奏诛之,时龚宗亲有以杨震行事谏之止云。
三年二月乙亥,京都、金城、陇西地震裂,城郭、室屋多坏,压杀人。闰月己酉,京都地震。十月,西羌二千余骑入金城塞,为凉州害。
四年三月乙亥,京都地震。
五年二月戊申,京都地震。
建康元年正月,凉州部郡六,地震。从去年九月以来至四月,凡百八十地震,山谷坼裂,坏败城寺,伤害人物。三月,护羌校尉赵冲为叛胡所杀。九月丙午,京都地震。是时顺帝崩,梁太后摄政,欲为顺帝作陵,制度奢广,多坏吏民冢。尚书栾巴谏事,太后怒,癸卯,诏书收巴下狱,欲杀之。丙午地震,于是太后乃出巴,免为庶人。
桓帝建和元年四月庚寅,京都地震。九月丁卯,京都地震。是时梁太后摄政,兄兾持权。至和平元年,太后崩,然兾犹秉政专事,至延熹二年,乃诛灭。
三年九月己卯,地震,庚寅又震。
元嘉元年十一月辛巳,京都地震。
二年正月丙辰,京都地震。十月乙亥,京都地震。
永兴二年二月癸卯,京都地震。
永寿二年十二月,京都地震。
延熹四年,京都、右扶风、凉州地震。
五年五月乙亥,京都地震。是时桓帝与中常侍单超等谋诛除梁兾,听之,并使用事专权。又邓皇后本小人,性行无恒,苟有颜色,立以为后,后卒坐执左道废,以忧死。
八年九月丁未,京都地震。
灵帝建宁四年二月癸卯,地震。是时中常侍曹节、王甫等皆专权。
熹平二年六月,地震。
六年十月辛丑,地震。
光和元年二月辛未,地震。四月丙辰,地震。灵帝时宦者专恣。
二年三月,京兆地震。
三年自秋至明年春,酒泉表氏地八十余动,涌水出,城中官寺民舍皆顿,县易处,更筑城郭。
献帝初平二年六月丙戌,地震。
兴平元年六月丁丑,地震。
和帝永元元年七月,会稽南山崩。会稽,南方大名山也。京房易传曰:‘山崩,阴乘阳,弱胜强也。’刘向以为山阳,君也;水阴,民也;君道崩坏,百姓失所也。刘歆以为崩犹弛也。是时窦太后摄政,兄窦宪专权。
七年七月,赵国易阳地裂。京房易传曰:‘地裂者,臣下分离,不肯相从也。’是时南单于众乖离,汉军追讨。
十二年夏,闰四月戊辰,南郡秭归山高四百丈,崩填谿,杀百余人。明年冬,巫蛮夷反,遣使募荆州吏民万余人击之。
元兴元年五月癸酉,右扶风雍地裂。是后西羌大寇凉州。
殇帝延平元年五月壬辰,河东垣山崩。是时邓太后专政。秋八月,殇帝崩。
安帝永初元年六月丁巳,河东杨地陷,东西百四十步,南北百二十步,深三丈五尺。
六年六月壬辰,豫章员谿原山崩,各六十三所。
元初元年三月己卯,日南地坼,长百八十二里。其后三年正月,苍梧、郁林、合浦盗贼群起,劫略吏民。
二年六月,河南雒阳新城地裂。
延光二年七月,丹阳山崩四十七所。
三年六月庚午,巴郡阆中山崩。
四年十月丙午,蜀郡越巂山崩,杀四百余人。丙午,天子会日也。是时阎太后摄政。其十一月,中黄门孙程等杀江京,立顺帝,诛阎后兄弟,明年,阎后崩。
顺帝阳嘉二年六月丁丑,雒阳宣德亭地坼,长八十五丈,近郊地。时李固对策,以为‘阴类专恣,将有分离之象,所以附郊城者,是上帝示象以诫陛下也’。是时宋娥及中常侍各用权分争,后中常侍张逵、蘧政与大将军梁商争权,为商作飞语,欲陷之。
桓帝建和元年四月,郡国六地裂,水涌出,井溢,坏寺屋,杀人。时梁太后摄政,兄兾枉杀李固、杜乔。三年,郡国五山崩。
和平元年七月,广汉梓潼山崩。
永兴二年六月,东海朐山崩。冬十二月,泰山、琅邪盗贼群起。
永寿三年七月,河东地裂,时梁皇后兄兾秉政,桓帝欲自由,内患之。
延熹元年七月乙巳,左冯翊云阳地裂。
三年五月甲戌,汉中山崩。是时上宠恣中常侍单超等。
四年六月庚子,泰山、博尤来山判解。
八年六月丙辰,缑氏地裂。
永康元年五月丙午,雒阳高平永寿亭、上党泫工玄反。氏地各裂。是时朝臣患中常侍王甫等专恣。冬,桓帝崩。明年,窦氏等欲诛常侍、黄门,不果,更为所诛。
灵帝建宁四年五月,河东地裂十二处,裂合长十里百七十步,广者三十余步,深不见底。
和帝永元五年五月戊寅,南阳大风,拔树木。
安帝永初元年,大风拔树。是时邓太后摄政,以清河王子年少,号精耳,故立之,是为安帝。不立皇太子胜,以为安帝贤,必当德邓氏也;后安帝亲谗,废免邓氏,令郡县迫切,死者八九人,家至破坏。此为瞉霿也,是后西羌亦大乱凉州十有余年。
二年六月,京都及郡国四十大风拔树。
三年五月癸酉,京都大风,拔南郊道梓树九十六枚。
七年八月丙寅,京都大风拔树。
元初二年二月癸亥,京都大风拔树。
六年夏四月,沛国、勃海大风,拔树三万余枚。
延光二年三月丙申,河东、颍川大风拔树。六月壬午,郡国十一大风拔树。是时安帝亲谗,曲直不分。
三年,京都及郡国三十六大风拔树。
灵帝建宁二年四月癸巳,京都大风雨雹,拔郊道树十围已上百余枚。其后晨迎气黄郊,道于雒水西桥,逢暴风雨,道卤簿车或发盖,百官霑濡,还不至郊,使有司行礼。迎气西郊,亦壹如此。
中平五年六月丙寅,大风拔树。
献帝初平四年六月,右扶风大风,发屋拔木。
中兴以来,脂夜之妖无录者。
章帝七八年闲,郡县大螟伤稼,语在鲁恭传,而纪不录也。是时章帝用窦皇后谗,害宋、梁二贵人,废皇太子。
灵帝熹平四年六月,弘农、三辅螟虫为害。是时灵帝用中常侍曹节等谗言,禁锢海内清英之士,谓之党人。
中平二年七月,三辅螟虫为害。
明帝永平十八年,牛疫死。是岁遣窦固等征西域,置都护、戊己校尉。固等适还而西域叛,杀都护陈睦、戊己校尉关宠。于是大怒,欲复发兴讨,会秋明帝崩,是思心不容也。
章帝建初四年冬,京都牛大疫。是时窦皇后以宋贵人子为太子,宠幸,令人求伺贵人过隙,以谗毁之。章帝不知窦太后不善,厥咎霿也。或曰,是年六月马太后崩,土功非时兴故也。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休竹客 发表于 2012-6-18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feature">后汉书   志第十七‧五行五 射妖 龙蛇孽 马祸 人痾 人化 死复生 疫 投蜺
五行传曰:‘皇之不极,是谓不建。尚书大传‘皇’作‘王’。郑玄曰:‘王,君也。不名体而言王者,五事象五行,则王极象天也。天变化为阴为阳,覆成五行。经曰:“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论语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是则天之道于人政也。孔子说春秋曰:“政以不由王出,不得为政。”则王君出政之号也。极,中也。建,立也。王象天,以情性覆成五事,为中和之政也。王政不中和,则是不能立其事也。’古文尚书:‘皇极,皇建其有极。’孔安国曰:‘大中之道,大立其有中,谓行九畴之义。’马融对策曰:‘大中之道,在天为北辰,在地为人君。’厥咎眊,尚书大传作‘瞀’。郑玄曰:‘瞀与思心之咎同耳,故传曰眊。眊,乱也。君臣不立,则上下乱矣。’字林曰:‘目少精曰眊。’厥罚恒阴,郑玄曰:‘王极象天,天阴养万物,阴气失,故常阴。’厥极弱。郑玄曰:‘天为刚德,刚气失,故于人为弱。易说亢龙之行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此之谓弱。或云懦,不敬也。’时则有射妖,郑玄曰:‘射,王极之度也。射人将发矢,必先于此仪之,发则中于彼矣。君将出政,亦先于朝廷度之,出则应于民心。射,其象也。’时则有龙蛇之孽,郑玄曰:‘龙,虫之生于渊,行于无形,游于天者也,属天。蛇,龙之类也,或曰龙无角者曰蛇。’时则有马祸,郑玄曰:‘天行健。马,畜之疾行者也,属王极。’时则有下人伐上之痾,郑玄曰:‘夏侯胜说“伐”宜为“代”,书亦或作“代”。阴阳之神曰精气,情性之神曰魂魄,君行不由常,侜张无度,则是魂魄伤也,王极气失之病也。天于不中之人,恒耆其味,厚其毒,增以为病,将以开贤代之也,春秋传所谓“夺伯有魄”者是也。不名病者,病不着于身体也。’时则有日月乱行,星辰逆行。’郑玄曰:‘乱谓薄食鬬并见,逆谓赢缩反明,经天守舍之类也。’太公六韬曰:‘人主好武事兵革,则日月薄蚀,太白失行。’皇,君也。极,中也。眊,不明也。说云:此沴天也。不言沴天者,至尊之辞也。春秋‘王师败绩’,以自败为文。
恒阴,中兴以来无录者。臣昭案:本传阳嘉二年,郎𫖮上书云:‘正月以来,阴暗连日。乆阴不雨,乱气也。得贤不用,犹乆阴不雨也。’
灵帝光和中,雒阳男子夜龙以弓箭射北阙,吏收考问,辞‘居贫负责,无所聊生,因买弓箭以射’。近射妖也。风俗通曰:‘龙从兄阳求腊钱,龙假取繁数,颇厌患之,阳与钱千,龙意不满,欲破阳家,因持弓矢射玄武东阙,三发,吏士呵缚首服。因是遣中常侍、尚书、御史中丞、直事御史、谒者、卫尉、司隶、河南尹、雒阳令悉会发所。劭时为太尉议曹掾,白公邓盛:“夫礼设阙观,所以饰门,章于至尊,悬诸象魏,示民礼法也。故车过者下,步过者趋。今龙乃敢射阙,意慢事丑,次于大逆。宜遣主者参问变状。”公曰:“府不主盗贼,当与诸府相候。”劭曰:“丞相邴吉以为道路死伤,既往之事,京兆、长安职所穷逐,而住车问牛喘吐舌者,岂轻人而贵畜哉,颇念阴阳不和,必有所害。掾史尔乃恱服,汉书嘉其达大体。令龙所犯,然中外奔波,邴吉防患大豫,况于已形昭晰者哉!明公既处宰相大任,加掌兵戎之职,凡在荒裔,谓之大事,何有近目下而致逆节之萌者?孔子摄鲁司寇,非常卿也。折僭溢之端,消纤介之渐,从政三月,恶人走境,邑门不阖,外收强齐侵地,内亏三桓之威。区区小国,尚于趣舍,大汉之朝,焉可无乎?明公恬然谓非己。诗云:‘仪刑文王,万国作孚。’当为人制法,何必取法于人!”于是公意大悟,遣令史谢,申以铃下规应掾自行之,还具条奏。时灵帝诏报,恶恶止其身,龙以重论之,阳不坐。’其后车骑将军何苗,与兄大将军进部兵还相猜疑,对相攻击,战于阙下。苗死兵败,杀数千人,雒阳宫室内人烧尽。应劭曰:‘龙者阳类,君之象也。夜者,不明之应也。此其象也。’
安帝延光三年,济南言黄龙见历城,琅邪言黄龙见诸。是时安帝听谗,免太尉杨震,震自杀。又帝独有一子,以为太子,信谗废之。是皇不中,故有龙孽,是时多用佞媚,故以为瑞应。明年正月,东郡又言黄龙二见濮阳。
桓帝延熹七年六月壬子,干宝搜神记曰‘桓帝即位,有大蛇见德阳殿上,雒阳巿令淳于翼曰:“蛇有鳞,甲兵之象也。见于省中,将有椒房大臣受甲兵之诛也。”乃弃官遁去。到延熹二年,诛大将军梁兾,捕治宗属,扬兵京师’也。河内野王山上有龙死,长可数十丈。袁山松书曰:‘长可百余丈。’襄楷以为夫龙者为帝王瑞,易论大人。天凤中,黄山宫有死龙,汉兵诛莽而世祖复兴,此易代之征也。至建安二十五年,魏文帝代汉。臣昭曰:夫屈申跃见,变化无方,非显死之体,横强之畜。易况大圣,实类君道。野王之异,岂桓帝将崩之表乎?妖等占殊,其例斯众。苟欲附会以同天凤,则帝涉三主,年逾五十,此为迂阔,将恐非征矣。
永康元年八月,巴郡言黄龙见。时吏傅坚以郡欲上言,内白事以为走卒戏语,不可。太守不听。尝见坚语云:‘时民以天热,欲就池浴,见池水浊,因戏相恐“此中有黄龙”,语遂行人间。闻郡欲以为美,故言。’时史以书帝纪。桓帝时政治衰缺,而在所多言瑞应,皆此类也。又先儒言:瑞兴非时,则为妖孽,而民讹言生龙语,皆龙孽也。
熹平元年四月甲午,青蛇见御坐上。是时灵帝委任宦者,王室微弱。杨赐谏曰:‘皇极不建,则有龙蛇之孽。诗云:“惟虺惟蛇,女子之祥。”宜抑皇甫之权,割艳妻之爱,则蛇变可消者也。’案张奂传,建宁二年夏,青蛇见御坐轩前。奂上疏:‘陈蕃、窦氏未被明宥,妖眚之来,皆为此也。’敦煌实录曰:‘蛇长六尺,夜于御前当轩而见。’
更始二年二月,发雒阳,欲入长安,司直李松奉引,车奔,触北宫铁柱门,三马皆死。马祸也。时更始失道,将亡。
桓帝延熹五年四月,惊马与逸象突入宫殿。近马祸也。是时桓帝政衰缺。
灵帝光和元年,司徒长史冯巡马生人。风俗通曰:‘巡马生胡子,问养马胡苍头,乃好此马以生子。’京房易传曰:‘上亡天子,诸侯相伐,厥妖马生人。’后冯巡迁甘陵相,黄巾初起,为所残杀,而国家亦四面受敌。其后关东州郡各举义兵,卒相攻伐,天子西移,王政隔塞。其占与京房同。
光和中,雒阳水西桥民马逸走,遂啮杀人。是时公卿大臣及左右数有被诛者。
安帝永初元年十一月戊子,民转相惊走,弃什物,去庐舍。
灵帝建宁三年春,河内妇食夫,河南夫食妇。臣昭曰:案此二食,夫妻不同,在河南北,每见死异,斯岂怪妖复有征乎?河者,经天亘地之水也。河内,河之阳也。夫妇参配阴阳,判合成体。今以夫之尊,在河之阳,而阴承体卑,吞食尊阳,将非君道昏弱,无居刚之德,遂为阴细之人所能消毁乎?河南,河之阴。河视诸侯,夫亦惟家之主,而自食正内之人。时宋皇后将立,而灵帝一听阉官,无所厝心。夫以宫房之爱恶,亦不全中怀抱,宋后终废,王甫挟奸,阴中列侯,实应厥位。天戒若曰,徒随嬖竖之意,夫啖其妻乎?
熹平二年六月,雒阳民讹言虎贲寺东壁中有黄人,形容须眉良是,观者数万,省内悉出,道路断绝。应劭时为郎。风俗通曰:‘劭故往视之,何在其有人也!走漏污处,腻赭流漉,壁有他剥数寸曲折耳。劭又通之曰:季夏土黄,中行用事,又在壁中,壁亦土也。以见于虎贲寺者,虎贲国之秘兵,捍难御侮。必示于东,东者动也,言当出师行将,天下摇动也。天之以类告人,甚于影响也。’到中平元年二月,张角兄弟起兵兾州,自号黄天,三十六方,四面出和,将帅星布,吏士外属,因其疲餧,牵而胜之。物理论曰:‘黄巾被服纯黄,不将尺兵,肩长衣,翔行舒步,所至郡县无不从,是日天大黄也。’
光和元年五月壬午,何人白衣欲入德阳门,辞‘我梁伯夏,敎我上殿为天子’。中黄门桓贤等呼门吏仆射,欲收缚何人,吏未到,须臾还走,求索不得,不知姓名。时蔡邕以成帝时男子王褒绛衣入宫,上前殿非常室,曰‘天帝令我居此’,后王莽篡位。今此与成帝时相似而有异,被服不同,又未入云龙门而觉,称梁伯夏,皆轻于言。以往况今,将有狂狡之人,欲为王氏之谋,其事不成。其后张角称黄天作乱,竟破坏。风俗通曰:‘光和四年四月,南宫中黄门寺有一男子,长九尺,服白衣。中黄门解步呵问:“汝何等人?白衣妄入宫掖。”曰:“我梁伯夏后,天使我为天子。”步欲前收取,因忽不见。劭曰:尚书、春秋左传曰,伯益佐禹治水,封于梁。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龙多归之,帝舜嘉之,赐姓董氏。董氏之祖,与梁同焉。到光熹元年,董卓自外入,因闲乘衅,废帝杀后,百官总己,号令自由,杀戮决前,威重于主。梁本安定,而卓陇西人,俱凉州也。天戒若曰,卓不当专制夺矫,如白衣无宜兰入宫也。白衣见黄门寺,及卓之末,中黄门诛灭之际,事类如此,可谓无乎?’袁山松曰:‘案张角一时狡乱,不足致此大妖,斯乃曹氏灭汉之征也。’案劭所述,与志或有不同,年月舛异,故俱载焉。臣昭注曰:检观前通,各有未直。寻梁即魏地之名,伯夏明于中夏,非溥天之称,以内臣孙未得称王,征验有应,有若符契。复云‘伯夏敎我为天子’,后曹公曰‘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此乃魏文帝受我成策而陟帝位也。风俗通云‘见中黄门寺曹腾之家’,尤见其证。
二年,雒阳上西门外女子生儿,两头,异肩共胸,俱前向,以为不祥,堕地弃之。自此之后,朝廷霿乱,政在私门,上下无别,二头之象。后董卓戮太后,被以不孝之名,放废天子,后复害之。汉元以来,祸莫逾此。
四年,魏郡男子张博送铁卢诣太官,博上书室殿山居屋后宫禁,落屋讙呼。上收缚考问,辞‘忽不自觉知’。臣昭曰:魏人入宫,既夺汉之征,至后宫而讙呼,终亦祸废母后。
中平元年六月壬申,雒阳男子刘仓居上西门外,妻生男,两头共身。
灵帝时,江夏黄氏之母,浴而化为鼋,入于深渊,其后时出见。初浴簪一银钗,及见,犹在其首。臣昭曰:黄者,代汉之色。女人,臣妾之体。化为鼋,鼋者元也。入于深渊,水实制火。夫君德尊阳,利见九五,飞在于天,乃备光盛。俯等龟鼋,有愧潜跃;首从戴钗,卑弱未尽。后帝者王,不专权极,天德虽谢,蜀犹傍缵。推求斯异,女为晓著矣。
献帝初平中,长沙有人姓桓氏,死,棺敛月余,其母闻棺中声,发之,遂生。占曰:‘至阴为阳,下人为上。’其后曹公由庶士起。
建安四年二月,武陵充县女子李娥,年六十余,物故,以其家杉木槥敛,瘗于城外数里上,已十四日,有行闻其冢中有声,便语其家。家往视闻声,便发出,遂活。干宝搜神记曰:‘武陵充县女子李娥,年六十余,病死,埋于城外,已十四日。娥比舍有蔡仲,闻娥富,谓殡当有金宝,盗发冢剖棺。斧数下,娥于棺中言曰:“蔡仲,汝护我头。”惊遽,便出走。会为吏所见,遂收治,依法当弃巿。娥儿闻,来迎出娥将去。武陵太守闻娥死复生,召见问事状。娥对曰:“闻谬为司命所召,到得遣出,过西门,适见外兄刘伯文,为相劳问,涕泣悲哀。娥语曰:‘伯文,一日误见召,今得遣归,既不知道,又不能独行,为我得一伴不?又我见召在此,已十余日,形体又当见埋藏,归当那得自出?’伯文曰:‘当为问之。’即遣门卒与户曹相问:‘司命一日误召武陵大女李娥,今得遣还。娥在此积日,尸丧又当殡敛,当作何等得出?又女弱独行,岂当有伴邪?是吾外妹,幸为便安之。’荅曰:‘今武陵西男民李黑,亦得遣还,便可为伴。’辄令黑过,敕娥比舍蔡仲,令发出娥也。于是娥遂得出,与伯文别。伯文曰:‘书一封以与儿佗。’娥遂与黑俱归,事状如此。”太守慨然叹曰:“天下事真不可知也!”乃表以为“蔡仲虽发冢,为鬼神所使,虽欲无发,势不得已。宜加宽宥。”诏书报可。太守欲验语虚实,即遣马吏于西界推问李黑得之。黑语协,乃致伯文书与佗。佗识其纸,乃是父亡时送箱中文书也。表文字犹在也,而书不可晓。乃请费长房读之,曰:“告佗:当从府君出案行,当以八月八日日中时,武陵城南沟水畔顿,汝是时必往。”到期,悉将大小于城南待之。须臾果至,但闻人马隐隐之声,诣沟水,便闻有呼声曰:“佗来!汝得我所寄李娥书不邪?”曰:“即得之,故来至此。”伯文以次呼家中大小问之,悲伤断绝。曰:“死生异路,不能数得汝消息。吾亡后,儿孙乃尔许人!”良乆谓佗曰:“来春大病,与此一丸药,以涂门户,则辟来年妖厉矣。”言讫忽去,竟不得见其形。至前春,武陵果大病,白日见鬼,唯伯文之家,鬼不敢向。费长房视药曰:“此方相临也。”’博物记曰:‘汉末关中大乱,有发前汉宫人冢者,宫人犹活。既出,平复如旧。魏郭后爱念之,录置宫内,常在左右。问汉时宫中事,说之了了,皆有次绪。郭后崩,哭泣哀过,遂死。汉末,发范明友奴冢,奴犹活。明友,霍光女婿。说光家事,废立之际,多与汉书相应。此奴常游走居民闲,无止住处,遂不知所在。’
七年,越巂有男化为女子。时周群上言,哀帝时亦有此异,将有易代之事。至二十五年,献帝封于山阳。
建安中,女子生男,两头共身。
安帝元初六年夏四月,会稽大疫。公羊传曰:‘大灾者何?大瘠也。大瘠者何? 3f90.gif 也。’何休曰:‘民疾疫也,邪乱之气所生。’古今注曰:‘光武建武十三年,扬徐部大疾疫,会稽江左甚。’案传,锺离意为督邮,建武十四年会稽大疫。案此则频岁也。古今注曰:‘二十六年,郡国七大疫。’
延光四年冬,京都大疫。张衡明年上封事:‘臣窃见京师为害兼所及,民多病死,死有灭户。人人恐惧,朝廷燋心,以为至忧。臣官在于考变禳灾,思任防救,未知所由,夙夜征营。臣闻国之大事在祀,祀莫大于郊天奉祖。方今道路流言,佥曰“孝安皇帝南巡路崩,从驾左右行慝之臣欲征诸国王子,故不发丧,衣车还宫,伪遣大臣,并祷请命”。臣处外官,不知其审,然尊灵见罔,岂能无怨!且凡大祀小有不蠲,犹为谴谪,况以大秽,用礼郊庙?孔子曰:“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天地明察,降祸见灾,乃其理也。又闲者,有司正以冬至之后,奏开恭陵神道。陛下至孝,不忍距逆,或发冢移尸。月令:“仲冬土事无作,慎无发盖,及起大众,以固而闭。地气上泄,是谓发天地之房,诸蛰则死,民必疾疫,又随以丧。”厉气未息,恐其殆此二事,欲使知过改悔。五行传曰:“六沴作见,若时共御,帝用不差,神则不怒,五福乃降,用章于下。”臣愚以为可使公卿处议,所以陈术改过,取媚神祇,自求多福也。’
桓帝元嘉元年正月,京都大疫。二月,九江、庐江又疫。
延熹四年正月,大疫。太公六韬曰:‘人主好重赋役,大宫室,多台游,则民多病温也。’
灵帝建宁四年三月,大疫。
熹平二年正月,大疫。
光和二年春,大疫。
五年二月,大疫。
中平二年正月,大疫。
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大疫。魏文帝书与吴质曰:‘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魏陈思王常说疫气云:‘家家有强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举族而丧者。’
灵帝光和元年六月丁丑,有黑气堕北宫温明殿东庭中,黑如车盖,起奋讯,身五色,有头,体长十余丈,形貌似龙。上问蔡邕,对曰:‘所谓天投蜺者也。不见足尾,不得称龙。易传曰:“蜺之比无德,以色亲也。”潜潭巴曰:“虹出,后妃阴胁王者。”又曰:“五色迭至,照于宫殿,有兵革之事。”演孔图曰:“天子外苦兵,威内夺,臣无忠,则天投蜺。”案邕集称曰:‘演孔图曰:“蜺者,斗之精也。失度投蜺见态,主惑于毁誉。”合诚图曰:“天子外苦兵者也。”’变不空生,占不空言。’邕对又曰:‘意者陛下枢机之内,衽席之上,独有以色见进,陵尊逾制,以昭变象。若群臣有所毁誉,圣意低回,未知谁是。兵戎未息,威权渐移,忠言不闻,则虹蜺所在生也。抑内宠,任中正,决毁誉,分直邪,各得其所;勒守卫,整武备,威权之机不以假人,则其救也。’先是立皇后何氏,皇后每斋,当谒祖庙,辄有变异不得谒。中平元年,黄巾贼张角等立三十六方,起兵烧郡国,山东七州处处应角。遣兵外讨角等,内使皇后二兄为大将统兵。其年,宫车宴驾,皇后摄政,二兄秉权。谴让帝母永乐后,令自杀。阴呼并州牧董卓欲共诛中官,中官逆杀大将军进,兵相攻讨,京都战者塞道。皇太后母子遂为太尉卓等所废黜,皆死。天下之败,兵先兴于宫省,外延海内,二三十岁,其殃祸起自何氏。袁山松书曰:‘是年七月,虹昼见御坐玉堂后殿前庭中,色青赤也。’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休竹客 发表于 2012-6-18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feature">后汉书   志第十八‧五行六 日蚀 日抱 日赤无光 日黄珥 日中黑 虹贯日 月蚀非其月
光武帝建武二年正月甲子朔,古今注曰:‘建武元年正月庚午朔,日有蚀之。’即更始三年。日有蚀之。在危八度。杜预曰:‘历家之说,谓日光以望时遥夺月光,故月蚀。日月同会,月奄日,故日蚀。蚀有上下者,行有高下。日光轮存而中食者,相奄密,故日光溢出。皆既者,正相当而相奄闲疏也。然圣人不言月食日,而以自蚀为文,阙于所不见。’春秋潜潭巴云:‘甲子蚀,有兵敌强。’臣昭案:春秋纬六旬之蚀,各以甲子为说,此偏举一隅,未为通证,故于事验不尽相符。今依日例注,以广其候耳。京房占曰:‘北夷侵,忠臣有谋,后大水在东方。’日蚀说曰:‘日者,太阳之精,人君之象。君道有亏,为阴所乘,故蚀。蚀者,阳不克也。’其候杂说,汉书五行志著之必矣。春秋纬曰:‘日之将蚀,则斗第二星变色,微赤不明,七日而蚀。’儒说诸侯专权,则其应多在日所宿之国。春秋汉含孳曰:‘臣子谋,日乃蚀。’孝经钩命决曰:‘失义不德,白虎不出禁,或逆枉矢射,山崩日蚀。’管子曰:‘日掌阳,月掌阴,星掌和。阳为德,阴为刑,和为事。是故日蚀,则失德之国恶之;月蚀,则失刑之国恶之;彗星见,则失和之国恶之。是故圣王日蚀则修德,月蚀则修刑,彗星见则修和。’诸象附从,则多为王者事。人君改修其德,则咎害除。孝经钩命决曰:‘日蚀修孝,山崩理惑。’是时世祖初兴,天下贼乱未除。虚、危,齐也。贼张步拥兵据齐,上遣伏隆谕步,许降,旋复叛称王,至五年中乃破。
三年五月乙卯晦,日有蚀之,潜潭巴曰:‘乙卯蚀,雷不行,雪杀草不长,奸人入宫。’在柳十四度。柳,河南也。时世祖在雒阳,赤眉降贼樊崇谋作乱,其七月发觉,皆伏诛。古今注曰:‘四年五月乙卯晦,日有蚀之。’
六年九月丙寅晦,日有蚀之。潜潭巴曰:‘丙寅蚀,乆旱,多有征。’京房曰:‘有小旱灾。’史官不见,郡以闻。本纪‘都尉诩以闻’。在尾八度。朱浮上疏,以郡县数代,群阳骚动所致,见浮传。
七年三月癸亥晦,日有蚀之,潜潭巴曰:‘癸亥日蚀,天人崩。’郑兴曰:‘顷年日蚀,每多在晦,皆月行疾也。君亢急,臣下促迫。’在毕五度。毕为边兵。秋,隗嚣反,侵安定。冬,卢芳所置朔方、云中太守各举郡降。古今注曰:‘九年七月丁酉,十一年六月癸丑,十二月辛亥,并日有蚀之。’
十六年三月辛丑晦,日有蚀之,潜潭巴曰:‘辛丑蚀,主疑臣。’在昴七度。昴为狱事。时诸郡太守坐度田不实,世祖怒,杀十余人,然后深悔之。
十七年二月乙未晦,日有蚀之,潜潭巴曰:‘乙未蚀,天下多邪气,郁郁苍苍。’京房曰:‘君责众庶暴害之。’在胃九度。胃为廪仓。时诸郡新坐租之后,天下忧怖,以谷为言,故示象。或曰:胃,供养之官也。其十月,废郭皇后,诏曰‘不可以奉供养’。
二十二年五月乙未晦,日有蚀之,在柳七度,京都宿也。柳为上仓,祭祀谷也。近舆鬼,舆鬼为宗庙。十九年中,有司奏请立近帝四庙以祭之,有诏‘庙处所未定,且就高庙祫祭之’。至此三年,遂不立庙。有简堕心,奉祖宗之道有阙,故示象也。
二十五年三月戊申晦,日有蚀之,潜潭巴曰:‘戊申蚀,地动摇,侵兵强。一曰:主兵弱,诸侯强。’在毕十五度。毕为边兵。其冬十月,以武谿蛮夷为寇害,伏波将军马援将兵击之。古今注曰:‘二十六年二月戊子,日有蚀之,尽。’
二十九年二月丁巳朔,日有蚀之,潜潭巴曰:‘丁巳蚀,下有败兵。’在东壁五度。东壁为文章,一名娵訾之口。先是皇子诸王各招来文章谈说之士,去年中,有人上奏:‘诸王所招待者,或真伪杂,受刑罚者子孙,宜可分别。’于是上怒,诏捕诸王客,皆被以苛法,死者甚多。世祖不早为明设刑禁,一时治之过差,故天示象。世祖于是改悔,遣使悉理侵枉也。
三十一年五月癸酉晦,日有蚀之,潜潭巴曰:‘癸酉蚀,连阴不解,淫雨毁山,有兵。’在柳五度,京都宿也。自二十一年示象至此十年,后二年,宫车晏驾。
中元元年十一月甲子晦,日有蚀之,在斗二十度。斗为庙,主爵禄。儒说十一月甲子,时王日也,又为星纪,主爵禄,其占重。
明帝永平三年八月壬申晦,日有蚀之,潜潭巴曰:‘壬申蚀,水盛,阳溃阴欲翔。’在氐二度。氐为宿宫。是时明帝作北宫。古今注曰:‘四年八月丙寅,时加未,日有蚀之。五年二月乙未朔,日有蚀之,京师候者不觉,河南尹、郡国三十一上。六年六月庚辰晦,日有蚀之,时雒阳候者不见。’
八年十月古今注曰十二月。壬寅晦,日有蚀之,既,潜潭巴曰:‘壬寅蚀,天下苦兵,大臣骄横。’在斗十一度。斗,吴也。广陵于天文属吴。后二年,广陵王荆坐谋反自杀。
十三年十月古今注曰闰八月。甲辰晦,日有蚀之,潜潭巴曰:‘甲辰蚀,四骑胁大水。’在尾十七度。京房占曰:‘主后寿命绝,后有大水。’
十六年五月戊午晦,日有蚀之,潜潭巴曰:‘戊午蚀,乆旱谷不伤。’在柳十五度。儒说五月戊午,犹十一月甲子也,又宿在京都,其占重。后二岁,宫车晏驾。
十八年十一月甲辰晦,日有蚀之,在斗二十一度。是时明帝既崩,马太后制爵禄,故阳不胜。
章帝建初五年二月庚辰朔,日有蚀之,潜潭巴曰:‘庚辰蚀,彗星东至,有寇兵。’在东壁八度。例在前建武二十九年。是时群臣争经,多相非毁者。又别占云:‘庚辰蚀,大旱。’
六年六月辛未晦,日有蚀之,潜潭巴曰:‘辛未蚀,大水。’在翼六度。翼主远客。冬,东平王苍等来朝,明年正月,苍薨。古今注曰:‘元和元年九月乙未,日有蚀之。’
章和元年八月乙未晦,日有蚀之。史官不见,佗官以闻。日在氐四度。星占曰:‘天下灾,期三年。’
和帝永元二年二月壬午,日有蚀之。潜潭巴曰:‘壬午蚀,乆雨,旬望。’史官不见,涿郡以闻。日在奎八度。京房占曰:‘三公与诸侯相贼,弱其君王,天应而日蚀。三公失国,后旱且水。’臣昭以为三公宰辅之位,即窦宪。
四年六月戊戌朔,日有蚀之,潜潭巴曰:‘戊戌蚀,有土殃,主后死,天下谅阴。’京房占曰:‘婚嫁家欲戮。’在七星二度,主衣裳。又曰行近轩辕,在左角,为太后族。是月十九日,案本纪:庚申幸北宫,诏捕宪等。庚申是二十三日。上免太后兄弟窦宪等官,遣就国,选严能相,于国蹙迫自杀。
七年四月辛亥朔,日有蚀之,潜潭巴曰:‘辛亥蚀,子为雄。’在觜觿,为葆旅,主收敛。儒说葆旅宫中之象,收敛贪妒之象。是岁邓贵人始入。明年三月,阴皇后立,邓贵人有宠,阴后妒忌之,后遂坐废。一曰是将入参,参、伐为斩刈。明年七月,越骑校尉冯柱捕斩匈奴温禺犊王乌居战。
十二年秋七月辛亥朔,日有蚀之,在翼八度,荆州宿也。明年冬,南郡蛮夷反为寇。
十五年四月甲子晦,日有蚀之,在东井二十二度。东井,主酒食之宿也。妇人之职,无非无仪,酒食是议。去年冬,邓皇后立,有丈夫之性,与知外事,故天示象。是年水,雨伤稼。
安帝永初元年三月二日癸酉,日有蚀之,在胃二度。胃主廪仓。是时邓太后专政,去年大水伤稼,仓廪为虚。古今注曰:‘三年三月,日有蚀之。’
五年正月庚辰朔,日有蚀之,在虚八度。正月,王者统事之正日也。虚,空名也。是时邓太后摄政,安帝不得行事,俱不得其正,若王者位虚,故于正月阳不克,示象也。于是阴预乘阳,故夷狄并为寇害,西边诸郡皆至虚空。
七年四月丙申晦,日有蚀之,潜潭巴曰:‘丙申蚀,诸侯相攻。’京房占曰:‘君臣暴虐,臣下横恣,上下相贼,后有地动。’在东井一度。
元初元年十月戊子朔,日有蚀之,潜潭巴曰:‘戊子蚀,宫室内淫,雌必成雄。’京房占曰:‘妻欲害夫,九族夷灭,后有大水。’在尾十度。尾为后宫,继嗣之宫也。是时上甚幸阎贵人,将立,故示不善,将为继嗣祸也。明年四月,遂立为后。后遂与江京、耿宝等共谗太子废之。
二年九月壬午晦,日有蚀之,在心四度。心为王者,明乆失位也。
三年三月二日辛亥,日有蚀之,在娄五度。史官不见,辽东以闻。
四年二月乙巳朔,日有蚀之,潜潭巴曰:‘乙亥蚀,东国兵。’京房占曰:‘诸侯上侵以自益,近臣盗窃以为积,天子未知,日为之蚀。’在奎九度。史官不见,七郡以闻。奎主武库兵。其月十八日壬戌,武库火,烧兵器也。
五年八月丙申朔,日有蚀之,在翼十八度。史官不见,张掖以闻。潜潭巴曰:‘丙申蚀,夷狄内攘。’石氏占曰:‘王者失礼,宗庙不亲,其岁旱。’
六年十二月戊午朔,日有蚀之,几尽,地如昏状。古今注曰:‘星尽见。’春秋纬曰:‘日蚀既,君行无常,公辅不修德,夷狄强侵,万事错。’在须女十一度,女主恶之。后二岁三月,邓太后崩。李氏家书,司空李郃上书曰:‘陛下祗畏天威,惧天变,克己责躬,博访群下。咎皆在臣,力小任重,招致咎征。去年二月,京师地震,今月戊午日蚀。夫至尊莫过乎天,天之变莫大乎日蚀,地之戒莫重乎震动。今一岁之中,大异两见,日蚀之变,既为尤深,地动之戒,摇宫最丑。日者阳精,君之象也。戊者土主,任在中宫。午者火德,汉之所承。地道安静,法当由阳,今乃专恣,摇动宫阙。祸在萧墙之内,臣恐宫中必有阴谋其阳,下图其上,造为逆也。灾变终不虚生,推原二异,日辰行度,甚为较明,譬犹指掌。宜察宫阙之内,如有所疑,急摧破其谋,无令得成。修政恐惧,以荅天意。十月辛卯,日有蚀之,周家所忌,乃为亡征,是时妃后用事,七子朝令。戊午之灾,近相似类。宜贬退诸后兄弟群从内外之宠,求贤良,征逸士,下德令,施恩惠,泽及山海。’时度辽将军遵多兴师重赋出塞妄攻之事,上深纳其言。建光元年,邓太后崩。上收考中人赵任等,辞言地震日蚀,任在中宫,竟有废立之谋,郃乃自知其言验也。
永宁元年七月乙酉朔,日有蚀之,潜潭巴曰:‘乙酉蚀,仁义不明,贤人消。’京房占曰:‘君弱臣强,司马将兵,反征其王。’在张十五度。史官不见,酒泉以闻。石氏占曰:‘日蚀张,王者失礼。’
延光三年九月庚申晦,日有食之,京房占曰:‘骨肉相贼,后有水。’在氐十五度。氐为宿宫。宫,中宫也。时上听中常侍江京、樊丰及阿母王圣等谗言,废皇太子。
四年三月戊午朔,日有蚀之,在胃十二度。陇西、酒泉、朔方各以状上,史官不觉。案马融集,是时融为许令,其四月庚申,自县上书曰:‘伏读诏书,陛下深惟禹、汤罪己之义,归咎自责。寅畏天戒,详延百僚,博问公卿,知变所自,审得厥故,修复往术,以荅天命。臣子远近,莫不延颈企踵,苟有隙空一介之知,事愿自效,贡纳圣听。臣伏见日蚀之占,自昔典籍“十月之交”,春秋传记、汉注所载,史官占候,群臣密对,陛下所观览,左右所讽诵,可谓详悉备矣。虽复广问,昭在前志,无以复加。乃者茀气干参,臣前得敦朴之征,后三年二月,对策北宫端门。以为参者西方之位,其于分野,并州是也,殆谓西戎、北狄。其后种羌叛戾,乌桓犯上郡,并、凉动兵,验略效矣。今复见大异,申诫重谴,于此二城,海内莫见。三月一日,合辰在娄。娄又西方之宿,众占显明者。羌及乌桓有悔过之辞,将吏策勋之名。臣恐受任典牧者,苟脱目前,皆粗图伸一时之权,不顾为国百世之利。论者美近功,忽其远,则各相美其疢病。伏惟天象不虚。老子曰:“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消灾复异,宜在于今。诗曰:“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传曰:“国无政,不用善,则自取谪于日月之灾,故政不可不慎也。务三而已:一曰择人,二月安民,三曰从时。”臣融伏惟方今有道之世,汉典设张,侯甸采卫,司民之吏,案绳循墨,虽有殿最,所差无几。其陷罪辟,身自取祸,百姓未被其大伤。至边郡牧御失和,吉之与凶,败之与成,优劣相悬,不诫不可。审择其人,上以应天变,下以安民隶。窃见列将子孙,生长京师,食仰租奉,不知稼穑之艰,又希遭厄困,故能果毅轻财,施与孤弱,以获死生之用,此其所长也。不拘法禁,奢泰无度,功劳足以宣威,逾滥足以伤化,此其所短也。州郡之士,出自贫苦,长于捡押,虽专赏罚,不敢越溢,此其所长也。拘文守法,遭遇非常,狐疑无断,畏首畏尾,威恩纤薄,外内离心,士卒不附,此其所短也。必得将兼有二长之才,无二短之累,参以吏事,任以兵法。有此数姿,然后能折冲厌难,致其功实,转灾为福。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以天下之大,四海之众,云无若人,臣以为诬矣。宜特选详誉,审得其真,镇守二方,以应用良择人之义,以塞大异也。’
顺帝永建二年七月甲戌朔,日有蚀之,潜潭巴曰:‘甲戌蚀,草木不滋,王命不行。’京房占曰:‘近臣欲戮,身及戮辱,后小旱。’在翼九度。
阳嘉四年闰月丁亥朔,日有蚀之,潜潭巴曰:‘丁亥蚀,匿谋满玉堂。’京房占曰:‘君臣无别。’在角五度。史官不见,零陵以闻。案张衡为太史令,表奏云:‘今年三月朔方觉日蚀,此郡惧有兵患。臣愚以为可敕北边须塞郡县,明烽火,远斥候,深藏固闭,无令谷畜外露。’不详是何年三月。
永和三年十二月戊戌朔,日有蚀之,在须女十一度。史官不见,会稽以闻。明年,中常侍张逵等谋谮皇后父梁商欲作乱,推考,逵等伏诛也。
五年五月己丑晦,日有蚀之,潜潭巴曰:‘日蚀己丑,天下唱之。’在东井三十三度。东并,三辅宿。又近舆鬼,舆鬼为宗庙。其秋,西羌为寇,至三辅陵园。
六年九月辛亥晦,日有蚀之,在尾十一度。尾主后宫,继嗣之宫也。以为继嗣不兴之象。
桓帝建和元年正月辛亥朔,日有蚀之,在营室三度。史官不见,郡国以闻。是时梁太后摄政。
三年四月丁卯晦,日有蚀之,潜潭巴曰:‘丁卯蚀,有旱有兵。’京房占曰:‘诸侯欲戮,后有裸虫之殃。’在东井二十三度。例在永元十五年。东井主法,梁太后又听兄兾枉杀公卿,犯天法也。明年,太后崩。
元嘉二年七月二日庚辰,日有蚀之,在翼四度。史官不见,广陵以闻。京房占曰:‘庚辰蚀,君易贤以刚,卒以自伤,后有水。’翼主倡乐。时上好乐过。阮籍乐论曰:‘桓帝闻琴,凄怆伤心,倚扆而悲,慷慨长息曰:“善乎哉!为琴若此,一而足矣。”’
永兴二年九月丁卯朔,日有蚀之,在角五度。角,郑宿也。十一月,泰山盗贼群起,劫杀长吏。泰山于天文属郑。
永寿三年闰月庚辰晦,日有蚀之,在七星二度。史官不见,郡国以闻。例在永元四年。后二岁,梁皇后崩,兾兄弟被诛。
延熹元年五月甲戌晦,日有蚀之,在柳七度,京都宿也。梁兾别传曰:‘常侍徐璜白言:“臣切见道术家常言,汉死在戌亥。今太岁在丙戌,五月甲戌,日蚀柳宿。朱雀,汉家之贵国,宿分周地,今京师是也。史官上占,去重见轻。”璜召太史陈援诘问,乃以实对。兾怨援不为隐讳,使人阴求其短,发擿上闻。上以亡失候仪不肃,有司奏收杀狱中。’
八年正月丙申晦,日有蚀之,在营室十三度。营室之中,女主象也。其二月癸亥,邓皇后坐酗,上送暴室,令自杀,家属被诛。吕太后崩时亦然。
九年正月辛卯朔,日有蚀之,潜潭巴曰:‘辛卯蚀,臣代其主。’在营室三度。史官不见,郡国以闻。谷永以为三朝尊者恶之。其明年,宫车晏驾。
永康元年五月壬子晦,日有蚀之,潜潭巴曰:‘壬子蚀,妃后专恣,女谋主。’在舆鬼一度。儒说壬子淳水日,而阳不克,将有水害。其八月,六州大水,勃海海溢。
灵帝建宁元年五月丁未朔,日有蚀之。潜潭巴曰:‘丁未蚀,王者崩。’冬十月甲辰晦,日有蚀之。
二年十月戊戌晦,日有蚀之。右扶风以闻。
三年三月丙寅晦,日有蚀之。梁相以闻。
四年三月辛酉朔,日有蚀之。潜潭巴曰:‘辛酉蚀,女谋主。’谷永上书:‘饮酒无节,君臣不别,奸邪欲起。’传曰:‘酒无节,兹谓荒,厥异日蚀,厥咎亡。’灵帝好为商估,饮于宫人之肆也。
熹平二年十二月癸酉晦,日有蚀之,在虚二度。是时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专权。蔡邕上书曰:‘四年正月朔,日体微伤,群臣服赤帻,赴宫门之中,无救,乃各罢归。天有大异,隐而不宣求御过,是已事之甚者。’
六年十月癸丑朔,日有蚀之,赵相以闻。谷永上书:‘赋敛滋重,不顾黎民,百姓虚竭,则日蚀,将有溃叛之变。’
光和元年二月辛亥朔,日有蚀之。十月丙子晦,日有蚀之,在箕四度。箕为后宫口舌。是月,上听谗废宋皇后。案:本传卢植上书,丙子蚀自巳过午,既蚀之后,云雾晻暧,陈八事以谏。蔡邕对问曰:‘诏问践阼以来,灾眚屡见,频岁日蚀、地动,风雨不时,疫疠流行,劲风折树,河、雒盛溢。臣闻阳微则日蚀,阴盛则地震,思乱则风,貌失则雨,视暗则疾,简宗庙,水不润下,川流满溢。明君臣,正上下,抑阴尊阳,修五事于圣躬,致精虑于共御,其救之也。’
二年四月甲戌朔,日有蚀之。
四年九月庚寅朔,日有蚀之,潜潭巴曰:‘庚寅蚀,将相诛,大水,多死伤。’在角六度。
中平三年五月壬辰晦,日有蚀之。潜潭巴曰:‘壬辰蚀,河决海溢,乆雾连阴。’
六年四月丙午朔,日有蚀之。其月浃辰,宫车晏驾。
献帝初平四年正月甲寅朔,日有蚀之,在营室四度。潜潭巴曰:‘甲寅蚀,雷电击杀,骨肉相攻。’是时李傕、郭汜专政。袁宏纪曰:‘未蚀八刻,太史令王立奏曰:“日晷过度,无有变也。”于是朝臣皆贺。帝密令尚书候焉,未晡一刻而蚀。尚书贾诩奏曰:“立伺候不明,疑误上下;太尉周忠,职所典掌,请皆治罪。”诏曰:“天道远,事验难明,且灾异应政而至,虽探道知机,焉能无失,而欲归咎史官,益重朕之不德也。”弗从。于是避正殿,寝兵,不听事五日。’
兴平元年六月乙巳晦,日有蚀之。
建安五年九月庚午朔,日有蚀之。潜潭巴曰:‘庚午蚀,后火烧官兵。’
六年十月癸未朔,日有蚀之。
十三年十月癸未朔,日有蚀之,潜潭巴曰:‘癸未蚀,仁义不明。’在尾十二度。
十五年二月乙巳朔,日有蚀之。
十七年六月庚寅晦,日有蚀之。
二十一年五月己亥朔,日有蚀之。潜潭巴曰:‘己亥蚀,小人用事,君子絷。’
二十四年二月壬子晦,日有蚀之。
凡汉中兴十二世,百九十六年,日蚀七十二:朔三十二,晦三十七,月二日三。
光武建武七年四月丙寅,日有晕抱,白虹贯晕,在毕八度。古今注曰:‘时日加卯,西面东面有抱,须臾成晕,中有两钩,在南北面,有白虹贯晕,在西北南面,有背在景,加巳皆解也。’毕为边兵。秋,隗嚣反,侵安定。皇德传史曰:‘白虹贯,下破军,晋分也。’古今注曰:‘章帝建初元年正月壬申,白虹贯日。五年七月甲寅,夜白虹出乙丑地西北曲入。七年四月丙寅,日加卯,西面有抱,须臾成晕,有白虹贯日。殇帝延平元年六月丁未,日晕上有半晕,晕中外有僪,背两珥。十二月丙寅,日晕再重,中有背僪。顺帝永建二年正月戊午,白虹贯日。三年正月丁酉,日有白虹贯交晕中。六年正月丁卯,日晕两珥,白虹贯珥中。永和六年正月己卯,晕两珥,中赤外青,白虹贯晕中。’案郎𫖮传,阳嘉二年正月乙卯,白虹贯日。又唐檀传,永建五年,白虹贯日,檀上便宜三事,陈其咎征。春秋元命苞曰:‘阴阳之气,聚为云气,立为虹蜺,离为倍僪,分为抱珥。’考异邮曰:‘臣谋反,偏刺日。’巫咸占曰:‘臣不知则日月僪。’如淳曰:‘蝃𬟽谓之虹,雌谓之蜺,向外曰倍,刺日曰僪,在傍如半环向日曰抱,在傍直对曰珥。’孟康曰:‘僪如僪也。’宋均曰:‘黄气抱日,辅臣纳忠。’
灵帝时,日数出东方,正赤如血,无光,高二丈余乃有景。且入西方,去地二丈,亦如之。京房占曰:‘国有佞谗,朝有残臣,则日不光,暗冥不明。’孟康曰:‘日月无光曰薄。’其占曰,事天不谨,则日月赤。是时月出入去地二三丈,皆赤如血者数矣。春秋感精符曰:‘日无光,主势夺,群臣以谗术。色赤如炭,以急见伐,又兵马发。’礼斗威仪曰:‘日月赤,君喜怒无常,轻杀不辜,戮于无罪,不事天地,忽于鬼神。时则天雨,土风常起,日蚀无光,地动雷降。其时不救,兵从外来,为贼戮而不葬。’京房占曰:‘日无故日夕无光,天下变枯,社稷移主。’
光和四年二月己巳,黄气抱日,黄白珥在其表。春秋感精符曰:‘日朝珥则有丧孽。’又云:‘日已出,若其入,而云皆赤黄,名曰日空,不出三年,必有移民而去者也。’
中平四年三月丙申,黑气大如瓜,在日中。春秋感精符曰:‘日黑则水淫溢。’
五年正月,日色赤黄,中有黑气如飞鹊,数月乃销。
六年二月乙未,白虹贯日。春秋感精符曰:‘虹贯日,天下悉极,文法大扰,百官残贼,酷法横杀,下多相告,刑用及族,世多深刻,狱多怨宿,吏皆惨毒。’又曰:‘国多死孽,天子命绝,大臣为祸,主将见杀。’星占曰:‘虹蜺主内淫,土精填星之变。’易谶曰:‘聦明蔽塞,政在臣下,婚戚干朝,君不觉悟,虹蜺贯日。’
献帝初平元年二月壬辰,白虹贯日。袁山松书曰:‘三年十月丁卯,日有重两倍。’吴书载韩馥与袁术书曰:‘凶出于代郡。’
桓帝永寿三年十二月壬戌,月蚀非其月。古今注曰:‘光武建武八年三月庚子夜,月晕五重,紫微青黄似虹,有黑气如云,月星不见,丙夜乃解。中元元年十一月甲辰,月中星齿,往往出入。’
延熹八年正月辛巳,月蚀非其月。袁山松书曰:‘兴平二年十二月,月在太微端门中重晕二珥,两白气广八九寸,贯月东西南北。’
赞曰:皇极惟建,五事克端。罚咎入沴,逆乱浸干。火下水腾,木弱金酸。妖岂或妄,气炎以观。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休竹客 发表于 2012-6-18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feature">后汉书   志第十九‧郡国一 河南 河内 河东 弘农 京兆 冯翊 扶风
  右司隶
汉书地理志记天下郡县本末,及山川竒异,风俗所由,至矣。今但录中兴以来郡县改异,及春秋、三史会同征伐地名,臣昭案:志犹有遗阙,今众书所载,不可悉记。其春秋土地,通儒所据而未备者,皆先列焉。以为郡国志。本志唯郡县名为大书,其山川地名悉为细注,今进为大字。新注证发,臣刘昭采集。凡前志有县名,今所不载者,皆世祖所并省也。前无今有者,后所置也。凡县名先书者,郡所治也。帝王世记曰:‘自天地设辟,未有经界之制。三皇尚矣。诸子称神农之王天下也,地东西九十万里,南北八十五万里。及黄帝受命,始作舟车,以济不通。乃推分星次,以定律度。自斗十一度至婺女七度,一名须女,曰星纪之次,于辰在丑,谓之赤奋若,于律为黄锺,斗建在子,今吴、越分野。自婺女八度至危十六度,曰玄枵之次,一名天鼋,于辰在子,谓之困敦,于律为大吕,斗建在丑,今齐分野。自危十七度至奎四度,曰豕韦之次,一名娵訾,于辰在亥,谓之大渊献,于律为太蔟,斗建在寅,今卫分野。自奎五度至胃六度,曰降娄之次,于辰在戌,谓之阉茂,于律为夹锺,斗建在卯,今鲁分野。自胃七度至毕十一度,曰大梁之次,于辰在酉,谓之作噩,于律为姑洗,斗建在辰,今赵分野。自毕十二度至东井十五度,曰实沈之次,于辰在申,谓之涒滩,于律为中吕,斗建在巳,今晋、魏分野。自井十六度至柳八度,曰鹑首之次,于辰在未,谓之协洽,于律为蕤賔,斗建在午,今秦分野。自柳九度至张十七度,曰鹑火之次,于辰在午,谓之敦牂,一名大律,于律为林锺,斗建在未,今周分野。自张十八度至轸十一度,曰鹑尾之次,于辰在巳,谓之大荒落,于律为夷则,斗建在申,今楚分野。自轸十二度至氐四度,曰寿星之次,于辰在辰,谓之执徐,于律为南吕,斗建在酉,今韩分野。自氐五度至尾九度,曰大火之次,于辰在卯,谓之单阏,于律为无射,斗建在戌,今宋分野。自尾十度至斗十度百三十五分而终,曰析木之次,于辰在寅,谓之摄提格,于律为应锺,斗建在亥,今燕分野。凡天有十二次,日月之所躔也;地有十二分,王侯之所国也。故四方方七宿,四七二十八宿,合百八十二星。东方苍龙三十二星,七十五度;北方玄武三十五星,九十八度;西方白虎五十一星,八十度;南方朱雀六十四星,百一十二度。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一度二千九百三十二里,分为十二次,一次三十度三十二分度之十四,各以附其七宿闲。距周天积百七万九百一十三里,径三十五万六千九百七十一里。阳道左行,故太岁右转,凡中外官常明者百二十四,可名者三百二十,合二千五百星。微星之数,凡万一千五百二十星,万物所受,咸系命焉。此黄帝创制之大略也。而佗说称日月所照三十五万里。考诸子所载,神农之地,过日月之表,近为虚诞。及少昊氏之衰,九黎乱德,其制无闻矣。洎颛顼之所建,帝喾受定,则孔子称其地北至幽陵,南暨交阯,西蹈流沙,东极蟠木,日月所照,莫不底焉,是以建万国而制九州。至尧遭洪水,分为十二州,今虞书是也。及禹平水土,还为九州,今禹贡是也。是以其时九州之地,凡二千四百三十万八千二十四顷,定垦者九百三十万六千二十四顷,不垦者千五百万二千顷,民口千三百五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三人。至于涂山之会,诸侯承唐虞之盛,执玉帛亦有万国。是以山海经称禹使大章步自东极,至于西垂,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一步。又使竖亥步自南极尽于北垂,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四海之内,则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出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经名山五千三百五十,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以供财用,俭则有余,奢则不足。以男女耕织,不夺其时,故公家有三十年之积,私家有九年之储。及夏之衰,弃稷弗务,有穷之乱,少康中兴,乃复禹迹。孔甲之至桀行暴,诸侯相兼,逮汤受命,其能存者三千余国,方于涂山,十损其七。民离毒政,将亦如之。殷因于夏,六百余载,其闲损益,书策不存,无以考之。又遭纣乱,至周克商,制五等之封,凡千七百七十三国,又减汤时千三百矣。民众之损,将亦如之。及周公相成王,致治刑错,民口千三百七十一万四千九百二十三人,多禹十六万一千人,周之极盛也。其后七十余岁,天下无事,民弥以息。及昭王南征不反,穆王失荒,加以幽、厉之乱,平王东迁,三十余载,至齐桓公二年,周庄王之十三年,五千里内,非天王九傧之御,自世子公侯以下至于庶民,凡千一百八十四万七千人,除有土老疾,定受田者九百万四千人。其后诸侯相并,当春秋时,尚有千二百国。二百四十二年之中,杀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社稷者,不可胜数。至于战国,存者十余。于是从横短长之说,相夺于时,残民诈力之兵,动以万计。故崤有匹马之祸,宋有易子之急,晋阳之围,县釜而炊,长平之战,血流漂卤。周之列国,唯有燕、卫、秦、楚而已。齐及三晋,皆以篡乱,南面称王。卫虽得存,不绝若线。然考苏、张之说,计秦及山东六国,戎卒尚存五百余万,推民口数,尚当千余万。及秦兼诸侯,置三十六郡,其所杀伤,三分居二;犹以余力,行参夷之刑,收太半之赋,北筑长城四十余万,南戍五岭五十余万,阿房、骊山七十余万,十余年闲,百姓死没,相踵于路。陈、项又肆其余烈,故新安之坑,二十余万,彭城之战,睢水不流。至汉祖定天下,民之死伤,亦数百万。是以平城之卒,不过三十万,方之六国,五损其二。自孝惠至文、景,与民休息,六十余岁,民众大增,是以太仓有不食之粟,都内有朽贯之钱。武帝乘其资畜,军征三十余岁,地广万里,天下之众亦减半矣。及霍光秉政,乃务省役,至于孝平,六世相承,虽时征行,不足大害,民户又息。元始二年,郡、国百三,县、邑千五百八十七,地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定垦田八百二十七万五百三十六顷,民户千三百二十三万三千六百一十二,口五千九百一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人,多周成王四千五百四十八万五十五人,汉之极盛也。及王莽篡位,续以更始、赤眉之乱,至光武中兴,百姓虚耗,十有二存。中元二年,民户四百二十七万千六百三十四,口二千一百万七千八百二十人。永平、建初之际,天下无事,务在养民,迄于孝和,民户滋殖。及孝安永初、元初之闲,兵饥之苦,民人复损。至于孝桓,颇增于前。永寿二年,户千六百七万九百六,口五千六万六千八百五十六人,垦田亦多,单师屡征。及灵帝遭黄巾,献帝即位而董卓兴乱,大焚宫庙,劫御西迁,京师萧条,豪桀并争,郭汜、李傕之属,残害又甚,是以兴平、建安之际,海内凶荒,天子奔流,白骨盈野,故陕津之难,以箕撮指,安邑之东,后裳不完,遂有寇戎,雄雌未定,割剥庶民,三十余年。及魏武皇帝克平天下,文帝受禅,人众之损,万有一存。景元四年,与蜀通计民户九十四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五百三十七万二千八百九十一人。又案正始五年,扬威将军朱照日所上吴之所领兵户凡十三万二千,推其民数,不能多蜀矣。昔汉永和五年,南阳户五十余万,汝南户四十余万,方之于今,三帝鼎足,不逾二郡,加有食禄复除之民,凶年饥疾之难,见可供役,裁若一郡。以一郡之人,供三帝之用,斯亦勤矣。自禹至今二千余载,六代损益,备于兹焉。’臣昭案:谧记云春秋时有千二百国,未知所出。班固云周之始,爵五而土三,盖千八百国。转相吞灭,数百年闲,列国耗尽,至春秋时,尚有数十。
河南尹秦三川郡,高帝更名。世祖都雒阳,建武十五年改曰河南尹。应劭汉官曰:‘尹,正也。郡府听事壁诸尹画赞,肇自建武,讫于阳嘉,注其清浊进退,所谓不隐过,不虚誉,甚得述事之实。后人是瞻,足以劝惧,虽春秋采毫毛之善,罚纤釐之恶,不避王公,无以过此,尤着明也。’二十一城,永和五年户二十万八千四百八十六,口百一万八百二十七。
  雒阳挚虞曰:‘古之周南,今之雒阳。’魏氏春秋曰:‘有委粟山,在阴郷,魏时营为圆丘。’皇览曰:‘县东北山苌弘冢,县北芒山道西吕不韦冢。’周时号成周。公羊传曰:‘成周者何?东周也。’何休曰:‘周道始成,王之所都也。’帝王世记曰:‘城东西六里十一步,南北九里一百步。’晋元康地道记曰:‘城内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为地三百顷一十二亩有三十六步。城东北隅周威烈王冢。’有狄泉,在城中。左传僖二十九年‘盟于狄泉’,杜预曰城内太仓西南池水。或曰本在城外,定元年城成周乃绕之。案:此水晋时在东宫西北。帝王世记曰:‘狄泉本殷之墓地,在成周东北,今城中有殷王冢是也。又太仓中大冢,周景王也。’有唐聚。左传昭二十三年‘尹辛败刘师于唐’。有上程聚。古程国,史记曰重黎之后,伯休甫之国也。关中更有程地。帝王世记曰‘文王居程,徙都丰’,故此加为上程。有士郷聚。冯异斩武勃地。有褚氏聚。左传昭二十六年‘王宿褚氏’,杜预曰县南有褚氏亭。有荣锜涧。左传周景王‘崩于荣锜氏’,杜预曰巩县西。有前亭。杜预曰县西南有泉亭。即泉戎也。有圉郷。左传昭二十二年单氏‘伐东圉’,杜预曰县东南有圉郷。又西南有戎城,伊雒之戎。有大解城。左传昭二十三年晋师次于解,杜预曰县西南有大解、小解。 河南帝王世记曰:‘城西有郏鄏陌,太康畋于有 28fc5.gif 水,北至陕山。’地道记曰去雒城四十里。左传定八年‘单子伐谷城’,杜预曰在县西。东城门名鼎门,帝王世记曰:‘东南门九鼎所从入。’又曰:‘武王定鼎雒阳西南,雒水北鼎中观是也。’北城门名干祭。左传昭二十四年‘士伯立于乾祭’。皇览曰:‘城西南柏亭西周山上周灵王冢,民祠之不绝。’又有甘城,杜预曰县西南有甘泉。有蒯郷。左传昭二十三年尹辛攻蒯。晋地道记曰:‘在县西南,有蒯亭。’梁故国,伯翳后。有阳人聚。史记曰:‘秦灭东周,不绝其祀,以阳人地赐周君。’有霍阳山。左传哀四年‘楚为一昔之期,袭梁及霍’。有注城。史记曰魏文侯三十二年败秦于注。博物记曰:‘梁伯好土功,今梁多有城。’荧阳有鸿沟水。文颖曰:‘于荧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即官度水也。’有广武城。西征记曰:‘有三皇山,或谓三室山。山上有二城,东者曰东广武,西者曰西广武,各在山一头,相去二百余步,其闲隔深涧,汉祖与项籍语处。’有虢亭,虢叔国。有陇城。左传文二年‘盟于垂陇’。有薄亭。有敖亭。周宣王狩于敖。左传宣十二年‘晋师在敖、鄗之闲’。秦立为敖仓。有荧泽。左传宣十二年楚潘党逐魏锜及荧,杜预曰县东荧泽也。 卷左传成十年晋郑盟脩泽,杜预曰县东有脩武亭。有长城,经阳武到密。史记苏秦说襄王曰:‘大王之地,西有长城之界。’有垣雝城,或曰古衡雍。史记无忌谓魏王曰:‘王有郑地,得垣雍’者也。杜预曰即是衡雍。又今县所治城。有扈城亭。左传庄二十三年‘盟于扈’,杜预曰在县西北。 原武 阳武有武彊城。史记曰曹参攻武彊。秦始皇东游至阳武博浪沙中,为盗所惊。 中牟左传宣元年诸侯救郑,遇于北林,杜预曰县西南有林亭,在郑北。有圃田泽。左传曰原圃。尔雅十薮,郑有圃田。有清口水。左传闵二年遇于清,杜预曰县有清阳亭。有管城。杜预曰管国也,在京县东北。汉书音义曰:‘故管叔邑。’有曲遇聚。前书曹参破杨熊。有蔡亭。 开封左传哀十四年‘逢泽有介麋’,杜预曰在县东北,远,疑 非。徐广曰逢池也。 菀陵,有棐林。左传宣元年诸侯会于棐林,杜预曰县东南有林郷。徐齐民北征记曰:‘县东南有大隧涧,郑庄公所阙。又大城东临濮水,水东溱水注于洧,城西临洧水。’有制泽。左传成十六年诸侯迁于制田,杜预曰县东有制泽。有琐侯亭。左传襄十一年诸侯之师次于琐,杜预曰县东有琐侯亭。 平阴 谷城,瀍水出。博物记曰:‘出潜亭山。’有函谷关。西征记曰:‘函谷左右绝岸十丈,中容车而已。’ 缑氏左传曰吕相绝秦伯,‘殄灭我费、滑’,杜预曰滑国都于费,今缑氏县。案本纪,县有百坏山。干宝搜神记曰:‘县有延寿城。’有邬聚。左传王取邬、刘,杜预曰邬在县西南。有轘辕关。瓒曰:‘险道名,在县东南。’ 巩巩伯国。左传曰‘商汤有景亳之命’,杜预曰县西南有汤亭。帝王世记曰:‘汤亭在偃师。’又曰:‘夏太康五弟,须于雒汭,在县东北三十里。’有寻谷水。左传昭二十三年王师、晋师围𬩽中。史记张仪曰‘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徐广曰县有寻口。有东訾聚,今名訾城。左传昭二十三年‘单子取訾’,杜预曰在县西南。晋地道记曰在县之东。有坎埳聚。左氏,周襄王出,国人纳之坎埳,杜预曰在县东。地道记在南。有黄亭。有湟水。左传昭二十二年‘王子猛居于皇’,杜预曰有黄亭,在县西南。有明谿泉。左传昭二十二年‘贾辛军于谿泉’。 成睾史记曰,成睾北门名玉门。左传‘破燕师于北制’。杜预曰‘北制,一名虎牢’,亦即此县也。穆天子传曰:‘七萃之士,生搏虎而献天子,命为柙,而畜之东虢,是曰虎牢。’左传曰郑子皮劳晋韩宣子于索氏,杜预曰县东有大索城。尚书禹贡‘至于大岯’,张揖云成睾县山。又有旋门阪,县西南十里,见东京赋。有旃然水。左传襄十八年楚伐郑,次旃然。有瓶丘聚。有漫水。有汜水。左传曰周襄王处郑地汜。 京郑共叔所居,左传云‘谓之京城大叔’。应劭曰:‘有索亭。楚汉战京、索。’北征记又有索水。 密春秋时曰新城,传曰新密。僖六年诸侯围新城,杜预曰一名密县。有大騩山。山海经曰:‘大騩之山,其阴多铁,多美垩。有草焉,状如蓍而毛,青华而白实,其名曰 26d2d.gif ,服者不夭。’有梅山。左传曰襄十八年楚伐郑,右回梅山,在县西北。有陉山。史记魏襄王六年伐楚,败之陉山。秦破魏华阳,地亦在县。杜预遗令曰:‘山上有冢,或曰子产,邪东北向新郑城,不忘本也。’ 新城左传曰文十七年周败戎于邥垂,杜预曰县北有垂亭。史记秦迁西周公于 22838.gif 狐,徐广曰‘与阳人聚相近,在雒阳南百五十里梁、新城之闲’。有高都城。史记苏代说韩相国以高都与周者。有广成聚。有广成菀。有鄤聚,古鄤氏,今名蛮中。左传昭十六年楚杀鄤子,杜预曰县东南有蛮城。又祭遵获张满也。 匽师帝王世记曰:‘帝喾所都,殷盘庚复南亳,是为西亳。’皇览曰‘北有睾繇祠’,又曰‘有汤亭,有汤祠’。有尸郷,帝王世记曰:‘尸郷在县西二十里。’春秋时曰尸氏。左传昭二十六年刘人败子朝之师于尸氏。前书田横自杀处。 新郑,诗郑国,祝融墟。皇甫谧曰:‘古有熊国,黄帝之所都。’ 平
河内郡高帝置。雒阳北百二十里。十八城,户十五万九千七百七十,口八十万一千五百五十八。
  怀,有隰城。左传曰王取郑隰城,杜预曰在县西南。传又曰却至与周争鄇田,杜预曰县西南有鄇人亭。 河阳左传曰王与郑盟,杜预曰县南孟津。有湛城。 轵左传曰王以苏忿生田向与郑,杜预曰县西北地名向上。有原郷。左传曰王与郑原,杜预曰沁水西北有原城。有湨梁。左传曰襄十六年诸侯会湨梁。 波,有𫄨城。左传曰王与郑𫄨,杜预曰在野王县西南。 沁水山海经曰沁水出井陉东。 野王,有太行山。山海经曰:‘其上有金玉,下有碧。有兽焉,其状如麋而四角,马尾而有距,其名曰驒还。’郦食其说曰‘杜太行之道’,韦昭曰在县北。有射犬聚。世祖破青犊也。有邘城。史记曰纣以文王、九侯、鄂侯为三公,徐广曰‘鄂’一作‘邘’。武王子封在县西北。 温,苏子所都。济水出,王莽时大旱,遂枯绝。皇览曰:‘县郭东济水南有虢公冢。’ 州 平睾,有邢丘,故邢国,周公子所封。臣瓒曰:‘丘名也,非国,在襄国西。’有李城。史记曰邯郸李同却秦兵,赵封其父李侯,徐广曰即此城。 山阳邑。有雍城。杜预曰古雍国,在县西。有蔡城。蔡叔邑此,犹郑管城之类乎? 武德 获嘉,侯国。 脩武,故南阳,秦始皇更名。有南阳城,左传僖四年晋文公围南阳。史记曰:‘白起攻韩南阳,太行道绝之。’山海经曰:‘太行之山,清水出焉。’郭璞曰:‘脩武县北黑山亦出清水。’阳樊、攒茅田。服虔曰:‘樊仲山之所居,故名阳樊。’杜预曰县西北有攒城。左传曰定元年魏献子田大陆,杜预曰西北吴泽也。有小脩武聚。春秋曰宁。史记曰高祖得韩信军小脩武,晋灼曰在城东。有𬯎城。左传隐十一年‘以𬯎与郑’。 共,本国。淇水出。前志注曰水出北山。博物记曰:‘有奥水,流入淇水,有绿竹草。’有汎亭。凡伯邑。 汲晋地道记曰有铜关。 朝歌有鹿腹山。纣所都居,帝王世记曰纣糟丘、酒池、肉林在城西。前书注曰鹿台在城中。南有牧野,去县十七里。北有邶国,南有宁郷。史记旡忌说魏安僖王曰‘通韩上党于共宁’,徐广曰有宁郷。左传曰襄二十三年‘救晋,次雍榆’,杜预曰县东有雍城是也。 荡阴,有羑里城。韦昭曰:‘羑音酉。文王所拘处。’ 林虑,故隆虑,殇帝改。有铁。徐广曰:‘洹水所出。苏秦合诸侯盟处。’班叔皮游居赋亦曰‘漱余马乎洹泉,嗟西伯于牖城’。
河东郡秦置,雒阳西北五百里。博物记曰:‘有山泽近盐。沃土之民不才,汉兴少有名人,大衣冠三世皆衰绝也。’二十城,户九万三千五百四十三,口五十七万八百三。
  安邑。帝王世记曰:‘县西有鸣条陌。汤伐桀,战昆吾亭。左传昆吾与桀同日亡。’地道记巫咸山在南。有铁,有盐池。前志曰池在县西南。魏都赋注曰在猗氏六十四里。杨佺期雒阳记曰:‘河东盐池长七十里,广七里,水汽紫色。有别御盐,四面刻如印齿文章,字妙不可述。’ 杨,有高梁亭。左传曰僖二十四年晋怀公死高梁,杜预曰在县西南。地道记有梁城,去县五十里,叔向邑也。 平阳,侯国。左传曰成七年诸侯盟马陵,杜预曰卫地也,平阳东南地名马陵。又说在魏郡元城。有铁。尧都此。晋地道记曰有尧城。 临汾博物记曰有贾郷,贾伯邑。有董亭。左传曰晋改蒐于董,杜预曰县有董亭。 汾阴博物记曰:‘古之纶,少康邑。’有介山。县西北有狐谷亭。郭璞尔雅注曰:‘县有水口,如车轮许,𣸣沸涌出,其深无限,名之为瀵。’ 蒲坂,有雷首山。史记曰赵盾田首山,息桑下,有饿人祇弥明。县南二十里有历山,舜所耕处。又伯夷、叔齐隐于首阳山,马融曰在蒲坂华山之北,河曲之中。有沙丘亭。左传曰文十二年秦晋战河曲,杜预曰在县南。汤伐桀,孔安国曰河曲之南。 大阳,有吴山,上有虞城,杜预曰虞国也。帝王世记曰:‘舜嫔于虞,虞城是也。’亦谓吴城,史记秦昭王伐魏取吴城,即此城也。皇览曰:‘盗跖冢临河曲。’博物记曰傅岩在县北。有下阳城,邑,左传僖二年虞、晋所灭。县东北三十里。有茅津。左传曰‘秦伐晋,遂自茅津济’,杜预曰在县西。南有茅亭,即茅戎。有颠𫐉坂。左传曰‘入自颠𫐉’。博物记曰在县盐池东,吴城之北,今之吴坂。杜预曰在县东北。 解左传曰咎犯与秦晋大夫盟于郇,杜预曰县西北有郇城。博物记曰有智邑。有桑泉城。左传僖二十四年晋文公入桑泉,杜预曰在县西二十里。有臼城。左传曰晋文公入取臼衰者也。杜预曰在县东南。博物记曰:‘臼季邑。县西北卑耳山。县西南齐桓公西伐所登。’有解城。左传僖十五年晋侯赂秦,内及解梁城。有瑕城。左传文十二年秦侵晋及瑕,杜预曰猗氏县东北有瑕城。 皮氏,有耿郷。尚书祖乙徙耿。左传闵元年晋灭耿,杜预曰县东南有耿郷。博物记曰有耿城。有铁。有兾亭。左传僖二年,晋荀息曰‘兾为不道’,杜预曰国,在县东北。史记苏代说燕王曰‘下南阳,封兾。’ 闻喜邑,博物记曰县治涑之川。史记曰伐韩到干河。郭璞曰:‘县东北有干河口,但有故沟处,无复水。’左传曰僖三十一年‘晋蒐清原’,杜预曰在县北。本曲沃。曲沃在县东北数里,与晋相去六七百里。见毛诗谱注。有董池陂,古董泽。左传曰‘改蒐于董’,‘董泽之蒲’。有稷山亭。县西五十里。左传曰宣十五年‘晋侯治兵于稷’。有涑水。左传吕相绝秦,曰‘伐我涑川’。有洮水。 绛邑。县西有绛邑城,杜预曰故绛也。有翼城。左传隐五年曲沃伐翼,杜预曰在县东八十里。 永安,故彘,史记曰周穆王封造父赵城,徐广曰在永安。博物记曰有吕郷,吕甥邑也。阳嘉二年更名。杜预曰县东北有彘城。有霍大山。尔雅曰:‘西南之美者,有霍山之多珠玉焉。’左传曰闵元年晋灭霍,杜预曰‘县东北有霍大山’。史记曰原过受神人书,称‘余霍大山山阳侯天吏也’。又蜚廉于山得石椁,仍葬也。 河北,诗魏国。有韩亭。 猗氏地道记曰:‘左传文十三年“詹嘉处瑕”,在县东北。’垣有王屋山,兖水出。史记曰:‘魏武侯二年,城王垣。’博物记曰:‘山在东,状如垣。’有壶丘亭。左传襄元年晋讨宋五大夫,寘诸瓠丘,杜预曰县东南有壶丘亭。有邵亭。博物记曰:‘县东九十里有郫邵之厄,贾季迎公子乐于陈,赵孟杀诸郫邵。’ 襄陵晋地道记曰晋武公自曲沃徙此。 北屈左传曰‘二屈’,杜预曰‘二’当为‘北’。传曰‘屈产之乘’,有骏马。有壶口山。禹贡曰:‘壶口治梁及岐。’有采桑津。左传僖八年晋败狄于采桑,杜预曰县西南有采桑津。 蒲子左传曰晋文公居蒲城,杜预曰今蒲子县。 濩泽,侯国。有析城山。前志曰在县西南。 端氏史记曰,赵、韩、魏分晋,封晋端氏。
弘农郡武帝置。其二县,建武十五年属。雒阳西南四百五十里。九城,户四万六千八百一十五,口十九万九千一百一十三。
  弘农故秦函谷关,左传曰‘公败戎于桑田’,杜预曰在县东北桑田亭。烛水出。前志出衙岭下谷。有枯枞山。本传赤眉立盆子于郑北,古今注曰在此山下。有桃丘聚,故桃林。左传曰守桃林之塞,博物记曰在湖县休与之山。有务郷。赤眉破李松处。有曹阳亭。史记曰,章邯杀周章于曹阳,晋灼曰县东十三里。又献帝东归败处,曹公改曰好阳。 陕史记曰:‘自陕以西,邵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本虢仲国。杜预曰虢都上阳,在县东南。有虢城。有焦城。故焦国,史记曰武王封神农之后于焦。有陕陌。博物记:‘二伯所分。’ 黾池,穀水出。前志曰出穀阳谷。有二崤。 新安,涧水出。博物记曰:‘西汉水出新安入雒。’又有孝水,见潘岳西征赋。 宜阳有金门山,山竹为律管。 陆浑,西有虢略地。左传僖十五年晋侯赂秦,东尽虢略,杜预曰从河曲南行,而东尽故虢。 卢氏,有熊耳山,山海经曰:‘其上多漆,其下多棕。浮豪之水出焉,西北流注于雒,其中多美玉,多人鱼。’伊水、清水出。晋地道记:‘伊东北入雒。’ 湖,故属京兆。前志有鼎湖。有閺郷。皇览曰:‘戾太子南出,葬在闅郷南。’秦又改曰宁秦。 华阴,故属京兆。史记曰魏文侯三十六年齐侵阴晋。前志曰高帝改曰华阴。吕氏春秋九薮云‘秦之阳华’,高诱曰‘或在华阴西’。诱又曰‘桃林县西长城是也’。晋地道记曰‘潼关是也’。有太华山。左传晋赂秦,南及华山。山海经曰:‘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鸟兽莫居。有蛇焉,名曰肥遗,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武王放马牛于桃林墟,孔安国曰在华山东。晋地道记山在县西南。
京兆尹秦内史,武帝改。其四县,建武十五年属。雒阳西九百五十里。决录注曰:‘京,大也。天子曰兆民。’十城,户五万三千二百九十九,口二十八万五千五百七十四。
  长安,高帝所都。汉旧仪曰:‘长安城方六十三里,经纬各长十五里,十二城门,九百七十三顷。城中皆属长安令。’辛氏三秦记曰:‘长安地皆黑壤,城中今赤如火,坚如石。父老所传,尽凿龙首山为城。’皇览曰:‘卫思后葬城东南桐柏园,今千人聚是。’镐在上林菀中。孟康曰:‘长安西南有镐池。秦始皇江神反璧曰:“为吾遗镐池君。”’古史考曰:‘武王迁镐,长安丰亭镐池也。’皇览曰:‘文王、周公冢皆在镐聚东杜中。’有细柳聚。前书周亚夫所屯处。有兰池。史记曰秦始皇微行夜出,逢盗兰池。三秦记曰:‘始皇引渭水为长池,东西二百里,南北三十里,刻石为鲸鱼二百丈。’有曲邮。前书高帝征黥布,张良送至曲邮。有杜邮。史记曰白起死处。三秦记曰:‘长安城西有九嵕山,西有杜山。’杜预曰‘毕国在西北。’ 霸陵,有枳道亭。前书秦王子婴降于轵道旁,地道记曰霸水西。有长门亭。前书文帝出长门,若见五人于道北,立五帝坛。 杜陵杜预曰古唐杜氏也。酆在西南。〕杜预曰:‘在鄠县东。’决录注曰:‘镐在酆水东,酆在镐水西,相去二十五里。’ 郑史记杀商君郑黾池。郑桓公封于此。黄图云:‘下邽县并郑,桓帝西巡复之。’ 新丰,有骊山,杜预曰:‘古骊戎国。’韦昭曰:‘戎来居此山,故号骊戎。’三秦记曰:‘始皇墓在山北,有始皇祠。不斋戒往,即疾风暴雨。人理欲上,则杳冥失道。县西有白鹿原,周平王时白鹿出。’案关中图,县南有新丰原,白鹿在霸陵。东有鸿门亭前书高帝见项羽处,孟康曰‘在县东七十里,旧大道北下阪口名’。关中记云始皇陵北十余里有谢聚。及戏亭。周幽王死处,苏林曰县东南四十里。有掫城。 蓝田,出美玉。三秦记曰:‘有川,方三十里,其水北流。出玉、铜、铁、石。’地道记有虎候山。 长陵,故属冯翊。蔡邕作樊陵颂云:‘前汉户五万,口有十七万,王莽后十不存一。永初元年,羌戎作虐。至光和,领户不盈四千。园陵蕃卫粢盛之供,百役出焉。民用匮乏,不堪其事。’ 商,故属弘农。帝王世记曰:‘契所封也。’左传哀四年‘将通于少习’,杜预曰少习,县东之武关。 上雒,侯国。有冢领山,雒水出。故属弘农。山海经曰雒水出讙举之山。案史记云雒水出熊耳。山海经曰雒出王城南,至相谷西,东北流,去虎牢城西四十里,注河口,谓之雒汭。有菟和山。左传哀四年,楚司马军于菟和。有苍野聚。左传曰哀四年楚右师军苍野,杜预曰在县南。 阳陵,故属冯翊。
左冯翊秦属内史,武帝分,改名。雒阳西六百八十八里。决录注曰:‘冯,冯也。翊,明也。’十三城,户三万七千九十,口十四万五千一百九十五。潘岳关中记曰:‘三辅旧治长安城中,长吏各在其县治民。光武东都之后,扶风出治槐里,冯翊出治高陵。’
  高陵 池阳尔雅十薮,周有焦获,郭璞曰县瓠中是也。地道记‘有巀嶭山,在北。有鬼谷,生三所氏’。案:史记鬼谷在颍川阳城,与地记不同。 云阳有荆山。帝王世记曰:‘禹铸鼎于荆山,在冯翊怀德之南,今其下荆渠也。’ 祋祤,永元九年复。 频阳 万年帝王世记曰‘秦献公都栎阳’是也。 莲勺 重泉 临晋,本大荔。有河水祠。有芮郷。古芮国,与虞相让者。有王城。史记曰秦厉恭公伐大荔,取其王城,即此城也。左传晋阴饴甥与秦伯盟王城,杜预曰后改为武郷,在县东。 郃阳,永平二年复。 夏阳,有梁山、诗云:‘弈弈梁山。’在县西北。公羊传曰河上之山也。杜预曰古梁国。史记曰本少梁。尔雅曰梁山,晋望也。龙门山。书曰导河积石,历龙门。太史公曰‘迁生龙门’,韦昭曰在县北。博物记曰:‘有韩原,韩武子采邑。’ 衙左传文二年晋败秦于彭衙。皇览曰:‘有苍颉冢,在利阳亭南,坟高六丈。’ 粟邑,永元九年复。
右扶风秦属内史,武帝分,改名。决录曰:‘扶风,化也。’十五城,户万七千三百五十二,口九万三千九十一。
  槐里,周曰犬丘,又名废丘,周懿王、章邯所都。高帝改。 安陵皇览曰:‘县西北毕陌,秦武王冢。’ 平陵 茂陵 鄠古扈国。丰水出。左传曰‘康有酆宫之朝’,杜预曰有灵台,康王于是朝诸侯。有甘亭。帝王世记曰在县南。夏启伐扈,大战于甘。又南山有王季冢。 郿,有邰亭。史记曰封弃于邰,徐广曰今斄郷。又案王忳传,郿之斄亭,为冤鬼报戮故亭长者也。秦是荣县,后省。帝王世记曰:‘秦出公徙平阳。’新论曰:‘邰在漆县,其民有会日,以相与夜中巿,如不为,则有灾咎。’ 武功,永平八年复。有太一山,本终南。垂山,本敦物。前志在县东。有斜谷。西征赋注曰:‘褒斜谷,在长安西南。南口褒,北口斜,长百七十里。其水南流。’ 陈仓三秦记曰:‘秦武公都雍,陈仓城是也。有石鼓山。将有兵,此山则鸣。’ 汧尔雅十薮,秦有杨纡,郭璞曰在县西。有吴岳山,郭璞曰:‘别名吴山,周礼所谓岳山者。’本名汧,汧水出。有回城,名回中。来歙开道处。 渝麋,侯国。 雍左传邵穆公采邑,史记有鸿冢。有铁。帝王世记曰秦德公徙都。 栒邑,有豳郷。郑玄诗谱曰:‘豳者,公刘自邰而出,所徙戎狄之地名。’又有刘邑。 美阳,有岐山,左传椒举曰:‘成王有岐阳之蒐。’山海经曰:‘其上多白金,其下多铁,城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江。’有周城。杜预曰城在县西北。帝王世记曰:‘周太王所徙,南有周原。’ 漆,有漆水。山海经曰:‘羭次之山,漆水出焉。’郭璞曰:‘漆水出岐山。诗云“自土沮、漆。”’地道记曰水在县西。皇览曰:‘有师旷冢,名师旷山。’有铁。杜预曰豳国在东北。帝王世记曰有豳亭。 杜阳,永和二年复。诗谱曰:‘周原者,岐山阳,地属杜阳,地形险阻而原田肥美。’
 右司隶校尉部,郡七,县、邑、侯国百六。汉旧仪曰:‘司隶治所,故孝武庙。’魏略曰:‘曹公分关中置汉兴郡,用游楚为太守。’献帝起居注曰:‘中平六年,省扶风都尉置汉安郡,镇雍、渝麋、杜阳、陈仓、汧五县也。’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