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86|回復: 0

[論史] 番僧为何破坏南宋皇陵:让宋人永世不得翻身(1)

[複製鏈接]
夏知 發表於 2012-6-18 18:1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浙江日报
宋六陵,一段令人扼腕的中国历史悲剧发生的特殊场所,一处研究中国陵寝制度及其变化的重要遗址,一个认识南宋历史文化的珍贵遗迹。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柯桥・宋六陵暨绍兴南宋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就宋六陵的诸多疑问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力图破解这些数百年来的未解之谜。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锡东教授强调:“研究宋六陵是解开南宋历史文化之谜的一把钥匙。”
宋六陵位于绍兴城区东南约18公里的宝山,是南宋皇室攒宫(临时葬地)。宝山北有雾连山,南有新妇尖,山势蜿蜒,风景秀丽,陵区即坐落在两山呈合抱之势的较平坦之地。因陵区有宋高宗永思陵、宋孝宗永阜陵、宋光宗永崇陵、宋宁宗永茂陵、宋理宗永穆陵、宋度宗永绍陵等6位南宋皇帝的陵墓,世称“宋六陵”。
由于徽宗也攒于宝山,故宝山共有7座帝陵攒宫,此外还有孟太后陵、郑皇后陵、韦皇后陵、邢皇后陵、吴皇后陵、谢皇后陵、杨皇后陵等7位皇后陵寝。这是江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处皇家陵园。元初,宋六陵惨遭杨琏真伽等人的肆意盗掘。明代,朱元璋下诏将流失在北方的理宗颅骨等归葬旧陵,并加修葺。到明中期,宋六陵逐渐残败。至清代后期,陵园已经十分荒芜。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使宋六陵的一切都逐渐变得扑朔迷离。
是否传承北宋陵寝制度
有人认为宋六陵地处江南,在地形地貌上与河南巩县(今巩义市)有着显著的不同,而且这些陵墓都是薄土浅埋,并以“攒宫”名之,因此,其选陵建墓依据的是江南的地形特点和风水要求。而且,孟太后有遗诰:去世后“归葬园陵,所制梓宫,取周吾身,勿拘旧制,以为它日迁奉之便。”“勿拘旧制”说明和北宋陵寝制度是不一样的。
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长期研究北宋陵寝制度的河南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陈朝云教授认为,从择地原则、上宫制度、下宫制度及玄宫石藏等几方面看,宋六陵沿袭了北宋皇陵旧制,是毫无疑问的。
我们先来看一下北宋时期宋真宗永定陵的复原图:北宋的皇陵建制相同,在平面布局上整齐划一,由上宫、皇后陵、下宫和陪葬墓组成。上宫和皇后陵均以陵台为主体,四周围护神墙。
再来看宋六陵。就地理环境而论,宋六陵之所以选择宝山一带,是因为它在当时的“行在”临安的东南方,是堪舆学说“五音姓利”中利于国音赵姓的地方。这和北宋的选陵择地原则是一致的。
宋代皇陵帝后分葬,宋六陵也是如此。陵上建筑分上、下两宫。以南宋高宗赵构的陵墓永思陵为例,陵为坐北向南方向。下宫位于上宫的西北方。下宫的构成,是以前后殿与殿门、东西廊为主体,其外围以白灰围墙一重,再外以竹篱围绕。
上宫位于下宫之南。由外篱、外篱门、鹊台两座、“周回六十三丈五尺”的红灰墙、南北棂星门二座、殿门及献殿、龟头皇堂石藏子、土地庙、巡铺房等组成。外篱应与下宫的竹寨相同,相当于北宋皇陵兆域四周所植的松柏。两座鹊台应砌筑于外篱之中,一来可以象征皇家威仪,二来也起标志性的作用。南宋皇陵陵园中的红灰墙、殿门应与北宋皇陵的神墙、南神门性质、功能相同。
再看玄宫石藏,玄宫为长方形石室一间,外筑石壁一重。考虑到江南地卑土湿、地下水位较高,后又增筑外壁一重,两壁之间以胶土填筑。石壁之中,先置外棺椁,梓棺上覆以天盘囊网,然后再加盖柏木枋。这种陵墓葬式与北宋仁宗等陵并无本质差别。此外,永思陵石藏的厢壁、柏木枋、盖条石诸制度,也仍沿袭北宋皇陵旧法。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秦大树教授指出,南宋之前,皇陵都是深葬的,而宋六陵是南宋王朝的权殡之地,所以墓葬属于浅埋,这是中国陵形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明代十三陵等就是参照南宋王陵“攒宫形制”来设计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宋六陵规制虽相对简陋,却开创了明清陵寝制度的先河。
诸陵位次如何排列
由于宋六陵在元代遭到毁灭性的盗掘,所以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已不大清楚6座皇陵的分布位置。目前所能见到的关于南宋诸陵位次的最早图像资料是清代康熙《会稽县志》中所附的《宋六陵图》。图中显示南宋诸陵分为南北两区,南区新妇尖之正北为孝宗陵,其西南为高宗陵,其东南为光宗陵、东北为宁宗陵;北区雾连山下正南为理宗陵,其西为度宗陵。这和万历《会稽县志》的记载是一致的,反映的也是明代认定的南宋诸陵位次。但该图所示诸陵位次与宋皇室埋葬习俗明显有悖,也与宋代一些文献记载不相吻合,因此,肯定不是南宋诸陵的本来位次。
南开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刘毅教授在对《宋会要辑稿》进行系统研究后,认为宋六陵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南陵区即新妇尖陵区,葬徽、高、孝、光四帝和孟、郑、韦、邢、吴、谢六后;北陵区即雾连山陵区,葬宁、理、度三帝和杨后。他还绘制了《南宋攒宫位次示意图》。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二室副主任郑嘉励研究员和绍兴县文化发展中心副研究员葛国庆等人也都提出了自己的研究结果,分别绘制了不同于刘毅《南宋攒宫位次示意图》。
对此,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海明研究员说,这还需要深入研究,尤其需要加强对宋六陵的考古研究,以真正揭开攒宫位次之谜。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