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46|回覆: 0

[中國方言] 說胡同用的量詞"條"是北京本土的發明

[複製連結]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07-10-22 10: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北京晚報
如果說『胡同』是從蒙古語轉化來的,那麼『條』就是北京本土化的創造發明,且最具特色,並在幾百年的時間裡與街、巷、胡同共存延續至今。歷史上北京城到底有多少以『條』而稱的街巷,已很難考證,僅1987年出版的【北京市城區街巷地名全圖】中,就有422個稱『條』的街、巷和胡同。
從字面上看,『條』作爲形容詞,是指狹長的東西,而作爲地名中的『條』,則是指狹長的街巷。這是老北京小胡同兒的統稱。一般是指比大街或胡同小的小胡同,故有『胡同中的胡同』之稱。但這只是一個方面,其實許多以『條』相稱的街巷,又是直接從以『胡同』相稱的地名轉化來的。在某種意義上說,『條』與『胡同』又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北京的『條』有幾個特點――一是相對來說,其長度和寬度,大多要比『街』短的多和窄的多,並處於街與街的中間區域,與胡同並存;二是多由東西向或由南北向依次排列的居多,並以數字順序命名,但數字前不加『第』字,也就是說,第一條要稱爲『頭條』,而不說『一條』;另外,『條』的排列順序至少是三條以上,最多的像東四頭條至十四條,一直排到了十四,有獨在一處的是單獨的街巷能稱『條』的。如果條數太多,還可以在數詞前加上東、西、北、南、中、上、下等方位詞,但不能有前、後、左、右等方位詞;再有,『條』多集中在老城區內,也就是二環路以內,在老城區的邊緣地帶也有一些,但也只集中在三環路以內,多是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形成的居民區,因街道較窄,於是多以『條』相稱,而郊區就比較少了。
老北京爲什麼有許多以『條』相稱的地名呢?按照考證,相當一部分以『條』相稱的地名,是從明朝流傳下來的。明代張爵所著的【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中,已開始有『某幾條胡同』的記載了。
從北京城的發展看,明代的北京城比元朝大了許多,街道、胡同的數量明顯增加,爲了便於記憶,也儘量避免重名,便採取街道名稱的『序列化』,就是將同一區域內依此排列的胡同、街巷,以數字順序命名,最初叫『某某胡同頭條』、『某某胡同第二條』,或是『某某街頭條』、『某某街第二條』,但很快覺得這樣稱呼很繞嘴,於是便簡稱爲『某某頭條』、『某某二條』,而將『胡同』、『街』、和『第』字省略掉,但保留前面的處所名,這樣稱呼起來,既簡捷,又好記,很是方便。像是東四頭條到十條,就是明代保留下來的,是指東四路口東北處,自南向北排列的十條胡同,後來又增加了四條。
東四十條現在已成平安大街的一部分。往北的東四十一條東段,明朝時叫鈔紙胡同,清代改叫抄手胡同。西段叫十一條,清末統稱十一條胡同。東四十二條明代叫老君堂,清代改爲十二條。東四十三條明代分爲兩段,西段叫汪家胡同,東段叫照慧寺胡同,沿用到1965年改爲十三條,東四十四條明代時叫新太倉南門,清代乾隆年間叫王寡婦胡同,清代宣統年間東段稱五顯廟,西段稱船板胡同,1965年改爲十四條。
還有一些以『條』相稱的地名,是在歷次調整地名時,爲了雅化和簡捷易記而更改的,就是將原來的地名直接以『條』相稱,如西四北頭條到八條的名稱,就是1965年北京整頓地名時改的。
西四北頭條在明代稱驢肉胡同,因胡同有驢肉集市而得名,1911年改爲禮路胡同。西四北二條在明代稱西帥府胡同,永樂年間在東西兩城設了兩個元帥府,因西元帥府設在這條胡同里而得地名,清代被改稱爲帥府胡同。西四北三條在明代稱箔子胡同,清代改爲報子胡同、豹子胡同和雹子胡同,1911年統稱爲報子胡同。西四北四條在明代稱熟皮胡同,因胡同里有一制皮的作坊而得名,清代稱臭皮胡同,1911年改爲受壁胡同。西四北五條在明代稱石老娘胡同,因胡同里住著一位姓石的接生婆而得名。西四北六條在明代稱燕山衛胡同,因燕山前衛衙署在這條胡同而得名,清代改爲稱魏兒胡同、衛兒胡同、衛衣胡同,1911年改爲魏南胡同。西四北七條明代稱泰寧侯胡同,因永樂重臣泰寧侯陳的府第在此而得名。後因清代道光皇帝的名字叫F寧,爲避諱『寧』字而改爲泰安侯胡同,也稱泰安侯胡同。西四北八條在明代稱武安侯胡同,因永樂皇帝所封的武安侯鄭享府第在此而得名,清代稱五安侯胡同。
關於以"條"相稱的地名,一些史學家還認爲,與工匠作坊、店鋪和兵營有關,並有一定的史料爲依據。
先說與工匠作坊有關的。
宣武區有個叫香爐營的地方,現在有頭條至六條。從明朝準備定都北京開始,明政府就從全國各地徵募各種工匠來北京,香爐營是鑄造香爐的工匠聚集的地方。房屋建好後,就依著順序叫頭條、二條、三條、四條等。像這樣的工匠聚集地,還有在雍和宮附近有個炮局,曾是鑄炮的、做炮藥的地方,也稱炮局頭條、二條、三條、四條。崇文有一處草廠,現稱草廠頭條至十條。這些地名在明朝時就有了,草廠頭條當時稱羊房草廠一條,清時稱草廠頭條胡同,1965年改稱今名。崇文區幸福大街南口一帶,曾有一處細木廠,也是按條來排列,共九個條,現在已消失了。
再說說與店鋪有關的。
在前門外往西,有廊房頭條、二條、三條。有史料記載,明永樂初年間,在這裡統一建了廊房。所謂廊房,其實就是帶廊子的屋子。這些房屋是專爲出租出賣給商戶經商的。清乾隆年間稱廊房頭條胡同、廊房二條胡同、廊房三條胡同,宣統年間改稱廊房頭條、二條、三條。老北京還有一些與商家店鋪有關的"條",如崇文門外的西花市大街附近有16條以花市命名的胡同,分別是花市東條、二條、三條、四條,花市上頭條、二條、三條、四條,花市中頭條、二條、三條、四條,花市下頭條、二條、三條、四條。
從明朝這裡就有許多出售絹花和鮮花的店鋪,地名也因此而得。花市上頭條,明時稱頭條胡同,清朝時該胡同被斷爲三截,改稱花市上頭條胡同、中頭條胡同和下頭條胡同,後簡稱爲花市上頭條、中頭條和下頭條。這些胡同所出售的絹花和鮮花各有特色,老北京人要買花,大多來這裡。
另外就是與兵營有關。
有史料記載,康熙年間將一些八旗兵營由內城遷到外城時,多以"條"來表示八旗兵所駐紮的街巷和胡同。宣武區中北部有個槐柏樹街,它的西頭俗稱寬街,也稱營房,因清朝時曾是鑲藍旗的兵營而得名。這條街的南北兩側依次排列著21條胡同,北面的自東向西,稱槐柏樹街北頭條至十條;南面的自東向西,稱槐柏樹街南頭條至十一條。從分布看,這裡曾是一座很正規的兵營。
由此往東不遠的宣武門外大街西側,還有一個叫校場的街區,自東向西稱校場北頭條至六條及小五條、小六條、小七條、小八條、小九條等11個以"條"相稱的街巷,顯然這些名稱也與兵營有關。另外,在崇文門外大街東側也曾有一座正藍旗的營房,共有14個帶"條"的胡同,規模很大,現在也建成新的居民區。這些營房以"條"來相稱街、巷、胡同,既簡捷方便,還很實用。(戶力平)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