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06|回覆: 0

[史學] 從政治角度解讀先秦社會形態(3)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延章 發表於 2012-7-6 18: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河南大學學報
因此其時並非沒有市場交換,而是都置於官府的控制下,其功能也主要局限於貴族及官府自身的消費範圍。與此相應的一些規定如:『用器不中度不粥於市,兵車不中度不粥於市,布帛精粗不中數、幅廣狹不中量不粥於市,奸色亂正色不粥於市……五穀不時、果實未熟不粥於市,木不中伐不粥於市,禽獸魚鱉不中殺不粥於市。』這顯然是官府管理市場的規定。其一是嚴格對手工業產品規格的管制以規範市場,其二是通過劃農產晶市場的管制保護農時生產。歸根結底是官府嚴密控制管理下的自然經濟體制,因而對市場及交換嚴加監控。
當時各地區間也存在着土產方物交換,如【荀子・王制】曾曰;『王者之等賦政事、財萬物所以養萬民也……理道之遠近而致貢,通流財物粟米無有滯留,使相歸移也,四海之內若一家……北海則有走馬吠犬焉,然而中國得而畜使之;南海則有羽融齒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國得而財之;東海則有紫魚鹽焉,然而中國得而衣食之;西海則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國得而用之。故澤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魚,農夫不斫削、不陶冶而足械用,工賈不耕田而足菽粟。故虎豹為猛矣,然而君子剝而用之。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載,莫不盡其美致其用,上以飾賢良,下以養百姓而安樂之,夫是之謂大神。』文獻記載確實反映出戰國時代商業交換的活躍及擴大,但這一段文字並非如某些人所言乃當時全國統一交換市場的形成,而是講四海的方物土產盡在中央王朝的控制掌握之中,並且這種交流已被納入王通盤籌劃財政的框架內,並用以顯示王裁萬物、養萬民的政治經濟統制力。
其實三代以來,中央王朝每以徵集貢品祭祀的名義,向四方索要土產方物,除經濟的意義以外,主要是顯示中央王朝的政治聲威。【荀子】之外,【書・禹貢】、【逸周書・王會】及【管子・封禪】皆可證此。試讀【史記・貨殖傳】,戰國秦漢之際商業交換經濟的發達,主要表現在各地土產方物的流通上,其源即在三代以來中央王朝向四方徵集貢品一點,但其本意是通過經濟的手段顯示政治的聲威,所以還要歸結為政治對經濟的支酉己控制。這就導致戰國秦漢之際商業經濟雖然曾空前活躍,但不久即在政治力量的打擊下衰微下去的結局。
為保證先秦貴族社會的等級制結構的穩定,農業自然經濟體製得到人為的強化,而一切可能導致社會流動變化的經濟發展活力則被嚴加控制,於是整個社會充分政治化,其表現就是經濟服從於政治而非政治決定於經濟,這是中國古代文明的最大特徵。如君主的政治權力被認為是源於其主祭的地位,因而其一切政治活動大多是在敬供先人祭祀的名義下進行,如天子以祭祀的名義向四方索要貢物,因而使祭祀制度政治化。宗廟本是祖先崇拜的產物,但在其中祭祀列祖列宗,又相當於貴族在向世人昭示自己高貴的家族世系傳統,使自己的現實政治特權合法化,亦即使宗廟制度政治化。
社稷是對土神、穀神的祭祀,相當於共同使用土地進行農業生產的村社制度的轉換標誌,但它被用作國家的象徵,從而使社稷制度政治化。觀象授時本是為指導農業生產而觀測天象、制定曆法的制度,但由此又發展出朔政制度,於是曆法功能被政治化。天子有藉田千畝,天子要親耕以供上帝之粢盛,於是以藉田為代表的王室經濟被神聖化。又由於天子親耕藉田是率天下向農、務農,於是這種經濟活動成為王統治活動的組成部分,那麼,藉田制度被間接政治化,從而整個王室經濟被政治化。總之,由於社會與國家職能被充分政治化,因而形成一個幾乎可以完全控制支配全局的龐大政治權力,即是經濟活動也不例外。一句話,政治權力的絕對化,乃是先秦社會以至中國古代社會最大的歷史特點,因而要認識先秦社會,首先必須理解這一點,從根本上講,先秦社會是貴族政治社會。
先秦貴族政治社會,在某種意義上是一個憑藉傳統而自然長成的社會結構,其主體是有着久遠家世傳統的父權貴族,他們憑藉家族組織作為自己的社會根基。這種家族組織是經歷父系血緣關係的長期傳襲而形成的自然共同體,這種性質決定了社會對古老家族傳統的認同。換言之,古老家族傳統本身即是享有特權的一種資格性標誌,因為這種特權背後是顯赫家世的綿延承襲,是人們對習慣性天然首長的崇敬。這種社會性質使之尊重自然習慣與傳統,因而是慣性穩定或曰墮性極強的社會,它反對一切可能導致變革的事物出現,如【禮記・王制】曰:『變禮易樂為不從,不從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為畔,畔者君討。』這是從當政者的角度嚴禁制度變革。【王制】又曰:『析言破律,亂名改作,執左道以亂政,殺;作淫聲、異服、奇技、奇器以疑眾,殺;行偽而堅,言偽而辨,學非而博,順非而澤以疑眾,殺;假於鬼神、時日、卜筮以疑眾,殺。此四誅者,不以聽。』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