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光明日報 6月22日,陝西省寶雞市渭濱區村民在挖掘房屋地基時意外發現了大批商周時期青銅器。
寶雞這片土地,既是華夏始祖炎帝的故鄉,也是周秦文化的發祥地,素有『炎帝故裏、青銅器之鄉、佛骨聖地』之美譽。位於寶雞岐山縣和扶風縣交界處的周原遺址,是古周人早期都城岐邑所在地,自漢代以來,青銅器在寶雞市屢屢出土。
然而,在中華文明的悠悠歲月長河中,西周以前的歷史,由於缺乏完整的歷史遺存和詳實的史料記載,成了一段令人扼腕嘆息的斷代史。因此,作為周秦文明的發祥地,寶雞市每一次涉及商周墓葬的重大考古,都會牽動世人的目光和眼球。此次大批商周時期青銅器又一次引起世人的極大關注。
一『斗子』下去,竟挖出大批商周青銅器
6月22日早晨9點多,寶雞市渭濱區石鼓鎮石嘴頭村村民徐海軍沿着村中小路,途經村民曾師傅準備蓋新屋的莊基地時,發現平整過的莊基地上,一輛挖掘機正在挖砌牆的土溝。突然,他聽見挖掘機巨大的鐵鏟下,傳來『嘶嘶』的刺耳聲響。以為挖到村裏飲用水管的徐海軍趕忙示意司機停下來,仔細查看到底挖到了啥東西。
『當我用手扒開發出「嘶嘶」聲響的土層時,一件「綠贊贊」的東西露了出來。』(當地方言,意為『很綠』)石嘴頭村四組的村落位於石嘴山遺址保護區範圍,不時出土的青銅器讓村民們早已習以為常。『會不會又是一個青銅器呢?』徐海軍心裏一邊想着,一邊趕緊給村委會報告。
石嘴頭村南倚着名的雞峯山(古稱陳倉山),寶雞地名即源於此。相傳春秋時,秦文公在此狩獵,獲雌雞,後飛至山上化為石雞,立祠祀為『陳寶』。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陳倉山復聞神雞啼鳴,聲傳十餘裏,皇帝認為這是瑞祥之兆,遂下詔改陳倉為『寶雞』。
據寶雞石鼓鎮石嘴頭村村委會主任秦明祥講,早在唐代,石鼓鎮就因為出土了被封為『中國第一古物』的先秦石鼓而得名。這次徐海軍發現文物的消息,很快報到了區、市文物部門。他們聞訊而動,當即展開了搶救清理。陝西省文物局獲悉情況後,立即將這一重大考古發現上報了省委、省政府和國家文物局。接着,陝西省和寶雞市等文物部門按照考古發掘規定和程序,展開了全面的搶救性清理。
根據出土器物,考古專家初步斷定該墓葬為商末周初的貴族墓葬區。該墓葬長4.3米,寬3.6米,距離地表深2.4米,兩槨一棺形制,墓主頭南腳北,僅留部分骨骼。經過近半個月的搶救性發掘清理,截至目前,本次考古共提取出包含了六鼎、六簋、六卣等在內的大件青銅禮器14種近30件。
據陝西省寶雞市考古研究所所長、負責本次西周貴族墓考古的考古隊隊長劉軍社介紹,石嘴頭村西周貴族墓葬屬於商末周初,目前所見的青銅文物主要是食器、酒器、車馬器和兵器,還有眾多的貝類和木質器物,文物數量應超過200件。他認為此次發掘的青銅器,屬於青銅器中的重器,器形非常精美,這在西周墓葬發掘中是很少見的,為研究西周早期歷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參考。
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主任徐天進教授認為,此次在墓葬中發掘的體量最大的青銅重器,不管是從表面的花紋,還是從整體器物的形狀看,都具有商代青銅器的特徵。
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劉雲輝和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王煒林均認為,這次考古發現意義重大,其影響僅次於2003年眉縣楊家村青銅器窖藏。
墓主人身份究竟有多尊貴
對於此次出土包括禮制規格很高的禁和大量卣、尊、、方彝、尊、爵、鼎、簋等青銅器的西周大墓來說,墓主身份需要進一步考古論證。
有考古人員大膽預測,根據出土文物規格之高、數量之大、體型之巨等相關信息分析,墓主的身份不僅顯赫,還有可能是西周早期一位王侯的墓葬。
劉軍社認為,就目前發現的青銅禮器、酒器的精美程度而言,墓主人非富即貴。而從墓葬中出土的部分兵器、車馬器來看,這位墓主人可能是位武職官員。從陪葬的器物數量多、器物體型大來看,還可能是較高等級的武將。
據劉軍社介紹,那個時代每個部族的喪葬制度都不太相同。『像這座墓,青銅禮器都放於壁龕之中,這在同一時代的考古發掘中並不多見,在中國考古史上也非常罕見。這座墓可以作為西周早期考古的一個案例,但要全面還原當時的喪葬制度,還有賴今後繼續的考古發掘。』
寶雞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長辛怡華介紹,由於西周早期禮制還不是很完善,墓主人身份暫時無法通過出土的各類器物進行判斷。『但從器物的數量和規模看,可以肯定他至少是貴族中地位比較高的。』
關於古墓是屬西周還是商朝的問題,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王占奎介紹,目前對於挖掘的貴族墓考古斷代有兩種推測,一種說法是西周早期,還有一種觀點是商晚期,兩個斷代時間點介乎於武王伐紂的前後時期。
7月1日,隨着墓葬發掘工作的深入,考古人員在墓室底部清理出兩件玉器及18枚呈『T』形擺放的銅泡。這兩件玉器的出土,為這座西周古墓等級的判斷提供了更加充分的證據。但那個時代,周禮制度還未正式創立,像天子九鼎、諸侯七鼎這樣的等級制度,未必適用於這座墓葬。劉軍社坦言,如果套用周禮制度來定這座墓的等級,未必合適。
徐天進表示,對於本次考古研究來說,最重要的是目前出土的一件不起眼的陶器――高領袋足鬲。徐天進進一步解釋說,依據出土的陶器高領袋足鬲來判斷,埋葬在這座古墓的家族應該是生長在北方的姜戎族。【竹書紀年】記載:炎帝育於姜水,故以姜為姓。【大明一統志】【寶雞縣誌】等志書均記載『姜水』是指今寶雞市區渭河南的清姜河。有研究者考證認為,在今寶雞市區渭河和清姜河的交匯地帶,曾發現過多件姜炎文化的典型器物――高領袋足鬲。
『墓中發現的陶器只有「高領袋足鬲」,根據這件唯一的陶器推測,墓主人很有可能是寶雞地區姜戎人的後裔。』劉軍社說。
寶雞市青銅器博物院考古學博士任雪莉說,目前關於墓主族屬的問題基本清晰,但是這些族群是原著民還是周移民尚需考證定論。她表示,商周時期,寶雞已經顯現出『通甘下巴蜀』的交通樞紐地位,黃帝后裔姬姓族群也和炎帝后裔姜姓族群互通婚姻。
來源:光明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