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楼主: 雪思凝

[诗集诗话] 唐诗三百首

[复制链接]
 楼主|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2-2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注解】:
1、黄鹤楼:建在湖北武昌西边的黄鹤矶上,下面就是长江。
2、烟花:指暮春浓艳的景色。
3、碧空尽:指船消失在水与蓝天相接的地方。

《韵译》:
老朋友孟浩然,辞别西楚的黄鹤楼;
阳春三月烟花如海,他去游历扬州。
一叶孤舟,远远地消失在碧空尽头;
只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际奔流!

《评析》:
??这是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
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
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诗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
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
人送别画。“烟花三月下扬州”,蘅塘退士评曰:“千古丽句”。在理。
 楼主|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2-2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发白帝城》

作者: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解】:
1、白帝:今四川省奉节
2、江陵:今湖北省江宁县。县。
3、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

《韵译》: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评析》:
??诗是写景的。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
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
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
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
??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
雨而泣鬼神矣!”
 楼主|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2-2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逢入京使》

作者: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解】:
1、故园:指长安,作者在长安有别墅。
2、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3、凭:托。

《韵译》:
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
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
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评析》:
??诗写游客邂逅京使,托他捎带口信回家的情境。诗来自生活,反映生活,信手写
去,不事雕琢,亲切不味,真挚感人。“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是生活
中常见之事,一经艺术提炼概括,多么典雅感人,富有生气!
 楼主|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2-2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逢李龟年》

作者: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解】:
1、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2、歧王:唐玄宗的弟弟李范,他被封为歧王。
3、崔九:就是崔涤,当时担任殿中监。

《韵译》: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
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
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评析》:
??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李龟年是开元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杜甫
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
术。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
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
桑,人生巨变。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蘅塘退士评为:“少陵七绝,此为压
卷。”
 楼主|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2-2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滁州西涧》

作者: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解】:
1、滁州:在今安徽滁县以西。
2、西涧:在滁县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3、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韵译》:
我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
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
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
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

《评析》:
??这是写景诗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
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
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
忧伤之情怀。
 楼主|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2-2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枫桥夜泊》

作者: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解】:
1、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2、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
3、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的寺院。

《韵译》:
明月西落秋霜满天,几声乌啼山前;
江上渔火映红枫树,愁绪搅我难眠。
呵,苏州城外那闻名海内的寒山寺;
夜半钟声,漫悠悠地飘到我的船边。

《评析》:
??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诗。首句写所见(月落),所闻(乌啼),所
感(霜满天);二句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写客船卧听古刹钟
声。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
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名
胜。此诗自从欧阳修说了“三更不是打钟时”之后,议论颇多。其实寒山寺夜半鸣钟
却是事实,直到宋化仍然。宋人孙觌的《过枫桥寺》诗:“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
改旧时容。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即可为证。张继大概也以夜半鸣钟
为异,故有“夜半钟声”一句。今人或以为“乌啼”乃寒山寺以西有“乌啼山”,非
指“乌鸦啼叫。”“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忧愁难眠”。殊不知
“乌啼山”与“愁眠山”,却是因张继诗而得名。孙觌的“乌啼月落桥边寺”句中的
“乌啼”,即是明显指“乌啼山”。
 楼主|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2-2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寒食》

作者: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解】:
1、寒食:每年冬至以后的一百零五天,大概是清明节的前两天为寒食节。据左传所
??载,晋文公火烧森林求介之推,没想到他却抱着大树活活被烧死,晋国人为了
??悼念他,每年的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2、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3、传蜡烛:虽然寒食节禁火,但公侯之家受赐可以点蜡烛。
4、五侯:后汉桓帝在一天之中封了五个得宠的宦官为侯,世称五侯。

《韵译》:
春天,长安城处处飘飞着落花;
寒食节,东风把御园柳枝吹斜。
黄昏时,宫中传出御赐的烛火,
轻烟散入了,新封的王侯之家。

《评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者,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
特权。诗是讥讽宦者的得宠。因此,蘅塘退士批注:“唐代宦者之盛,不减于桓灵。
诗比讽深远。”首二句写仲春景色;后二句暗寓讽喻之情。诗不直接讽刺,而只描摹
生活上的特权阶层,含隐巧妙,入木三分。据唐代孟棨所撰的《本事诗》说:这首诗
颇为唐德宗赏识,御批提拔韩为翃驾部郎中知制诰的要职。当时江淮刺史也名叫韩翃,
又以同名同进。德宗便亲书“春城无处不飞花”全诗,并批道“与此韩翃”,成为一
时佳话,流传天下。
 楼主|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2-2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夜》

作者: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注解】:
1、阑干:纵横的意思。

《韵译》:
夜半更深明月西挂照亮半边人家,
北斗七星横卧南斗六星也已倾斜。
今夜我忽然感到春天的温暖气息,
还听得春虫叫声穿透绿色的窗纱。

《评析》:
??诗是抒写感受大自然物候变化的,清新而有情致。这类诗是诗人对外界自然事
物、气候加以精细体察而萌发于心的一种敏感、灵感凝成的景象。诗的首二句是写仰
望,寥廓天宇,月色空明,星斗阑干,暗隐时辰流转;后二句是写俯视,大地静谧,
夜寒料峭,虫声新透,感知春之信息。构思新颖别致,不落窠臼,用语清丽细腻,妙
然生趣。
 楼主|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2-2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春怨》

作者: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注解】:
1、金屋:原指汉武帝少时欲金屋藏阿娇事。这里指妃嫔所住的华丽宫室。

《韵译》:
纱窗外的阳光淡去,黄昏渐渐降临;
锁闭华屋,无人看见我悲哀的泪痕。
庭院空旷寂寞,春天景色行将逝尽;
梨花飘落满地,无情无绪把门关紧。

《评析》:
??这首宫怨诗,意在写宫人色衰失宠而生怨思的。起句写时间:黄昏,渲染凄凉气
氛;二句写人物:宫人,幽闭金屋伤心落泪;三句写环境:满庭空寂,春色迟暮,衬
托衰落难堪;四句写心情:以落花映心境,凄凄惨惨戚戚。重叠渲染,反复勾勒,深
曲委婉,味中有味。
 楼主|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2-2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征人怨》

作者: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注解】:
1、金河:现内蒙古自治区内。
2、三春:春季。
3、青冢:汉代王昭君的坟墓,在内蒙古自治区。
4、黑山:在内蒙古自治区。

《韵译》:
去年去驻金河今年来守玉门关,
天天只有马鞭和大刀与我作伴。
阳春三月下白雪回到昭君墓地,
我走过万里黄河又绕过了黑山。

《评析》:
??这首诗意在写征夫长期守边,东西辗转不能还乡的怨情。诗的首句写守边时间延
续,地点转换;二句写天天战争不息,生活单调凄苦;三句写边塞气候恶劣,暗隐生
还无望(归青冢);四句写边塞形胜,点明生涯之不定。以怨为题,却无一“怨”
字,用叠字和名词,浑成对偶反复,回肠荡气,虽无“怨”字,怨情自生。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