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經濟參考報 通過『貴粟』政策,提高農民收入。農業的發展,使糧價大大降低,史載文帝時每石『粟至十餘錢』。為了保證農民的收入,吸引農民重視農業生產,漢文帝君臣認為惟一途徑就是提高糧食價格,對能夠提供糧食者實行獎勵。他們採取的策略是鼓勵有錢人家購買農民的糧食,捐獻給國家。對於能捐獻糧食並運送到邊境糧庫的,國家按照捐獻數額的不同賜予不同爵位,還可以贖罪。這樣,邊防要塞的糧食儲備迅速充足了,接下來又進一步充實各郡縣的儲備。只要郡縣儲備足夠一年所需,該郡縣就可以免收農民田租。在這樣政策的鼓勵下,農民的收入保障了,負擔減輕了,國家的儲備也充足了。
實行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管理體制,逐步加強中央集權。漢初鑑於秦朝極端專制之弊,在國體上實行了郡國並行制。最初對減輕中央財政的負擔、緩解漢初的財政困難、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起着一定的作用。地方也能因地制宜的實行一些惠民政策,如齊國工商業發達,又有漁鹽之利,便不征農業稅。吳國則有銅山、海鹽能獲巨利,故無賦稅。
這些與民休息政策和措施,對戰亂之後的廣大民眾來說,猶如及時雨,雪中炭,對安定民生、穩定社會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好雨知時節』,『潤物細物聲』,可以用這兩句詩來形容西漢前期的惠農政策。
抑制豪強:禁止豪強私自鑄錢;重農抑商;逐步分化諸侯
西漢前期『與民休息』的政策,對農民是雨露陽光,但卻助長了豪強商賈的實力。因為豪強地主佔有的土地多,輕徭薄賦政策使他們獲利最多;『弛山澤之禁』,富商從中獲利最大。所以,在『與民休息』的同時,豪強巨商一天天膨脹起來,社會上形成了擁有政治優勢的漢初軍功集團、桀驁不馴的巨族土霸和財力日益雄厚的商人三股勢力。這些豪富佔有大量財富,一方面使用成群奴婢,過着侈靡生活,消耗着大量的勞動成果,影響着農業生產;一方面瘋狂兼併土地,逼迫大量的自耕農破產流亡。當時國家的稅收是三十稅一,即收穫量的3.33%,地主向佃農收取的地租率是什五,即收穫量的50%,其差額就是地主的受益即46.67%。社會財富佔有的懸殊,是社會不安的最大隱患,這極容易造成社會秩序的動盪和階級矛盾的尖銳。
為了保護自耕農的權益,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保持社會的安定,文景二帝開始採取了一些抑制豪強的措施。文帝的重要策臣賈誼提出:移風易俗,反對豪強淫侈之風;禁止豪強私自鑄錢;重農抑商;逐步分化諸侯;加強儲備以防災荒等一系列建議。這些主張嚴重損害了權貴階層的利益,賈誼也成了他們的攻擊對象,指責賈誼『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最後,賈誼終於被陷害,流放到潮濕沼荒之地,死時年僅33歲。
漢景帝時的晁錯是比賈誼更務實的政治家,也更加勇敢。晁錯指出今天雖然法律『尊農夫,農夫已貧賤矣』。他提出『損有餘補不足』的理財思路,以捐獻糧食授予爵位的方式,誘使富人去購買農民的糧食來實現重農國策。他勸景帝勇敢地接受權貴集團的挑戰,得到了景帝的重用,但也受到權貴們更多的攻擊。景帝在打擊豪強方面,採取了更加嚴厲的措施,特別是任用郅都、王溫舒、嚴延年、寧成等所謂的酷吏,痛誅不法豪強。史書上說『流血十餘裏』,『余皆股慄』,『豪強肋息,威震旁郡』。晁錯的父親從老家趕來勸阻兒子說:『你這樣做,劉氏安矣,而晁氏危。』晁錯父親受不了壓力而服毒自殺,晁錯也在後來的七國之亂中被殺害。賈誼和晁錯的主張先後被文帝和景帝接納並實行,作為『文景之治』的重要功臣一直被後世稱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