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80|回覆: 0

[史學] 羅新:從蕭曹為相看所謂『漢承秦制』(4)

[複製連結]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12-8-3 18: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鳳凰網歷史
四、『漢承秦制』的歷史內涵
【史記・叔孫通列傳】,漢五年,劉邦即皇帝位於定陶,悉去秦苛儀,法為簡易,而群臣無禮儀,秩序混亂。叔孫通受命定禮儀,曰:『臣願頗采古禮與秦儀雜就之。』兩年之後,長樂宮成,叔孫通制定的禮儀也練習完畢,一試之下,劉邦說:『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遂拜叔孫通為太常。叔孫通所定的漢朝禮儀,據他自己說是『采古禮與秦儀雜就之』。秦儀是現成的,古禮從何處而來,很可懷疑。叔孫通是一個通權達變的儒士,他所說的古禮究竟出自儒者所傳還是他自己的杜撰,很難判斷。因此漢儀中秦儀的成分最為可靠。劉邦討厭秦儀,是因為太繁雜,那么叔孫通所定的漢儀實際上是對秦儀的簡化。漢儀來自秦儀,是沒有問題的。叔孫通定禮儀的故事,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漢承秦制』的問題。漢制來自秦制,但是也有所損益,雖然損益很有限。漢是從秦的手裏接過統治權的,因此漢初的人們並不認為秦王朝的合法性有什麼疑問。所謂『赤帝子斬白帝子』的故事,就說明天命是從秦轉到漢的。後來儒學勃興,五行五德三統各有所執,秦的合法性逐漸喪失,這是另一個問題。
即使在漢化最初的歲月裏,漢制也不是對秦制的完整複製,之所以要說漢承秦制,是強調漢制基本來源於秦制。前面說過蕭何時期的秦制色彩比曹參時期濃重得多。從曹參開始,秦制的意味開始淡化,轉而到漢武帝時,獨尊儒術,歷史呈現另一種局面。但是秦制的一些基本精神,影響要深遠得多。【漢書・元帝紀】:『嘗侍燕,從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宣帝所謂『漢家自有制度』,是深得治術之要的。什麼是霸道呢?就是刑名之學,在理論上表現為申、韓,在實踐中就是任用文法之吏。西漢歷史上長期存在的儒生與文吏之爭,其實質就是霸道與儒術的鬥爭。宣帝理解的漢家制度,是兩者未可偏廢,而現實行政中,文吏更可信賴。文吏可以推始於秦的法治,蕭何大概也可以秀在這一派。這不能不看成是秦制的深遠影響。【史記・儒林傳】說漢文帝也喜愛刑名,而當時黃老正流行於漢廷。黃老與刑名看起來並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大概這正是黃老之學足以成為從法治到獨尊儒術的橋樑的重要原因。【南史・王敬則傳】,王敬則與王儉同時即本號開府儀同三司,王儉曰:『不意老子遂與韓非同傳』。王儉時代,崇老子而黜韓非,故有此語。而司馬遷時代,韓非的思想仍有影響,故得與老子同入【史記】而共一列傳。這也反映出西漢前期學術派別並不是那樣壁壘森嚴。
漢初大封諸侯王,有人說這是對秦制的反動。我認為不能誇大這種區別。封不封諸侯王,取決於得天下的歷史實踐。秦末諸侯以六國名義為號召滅秦,諸侯王的出現可說是理所當然。漢王朝在建國過程中,一要承認已有的諸侯王以孤立項羽,二要勉強裂土以鼓勵韓信、彭越、英布等人。這都非出自劉邦本心。天下平定後把韓信調離齊國,代之以自己的長子,劉邦這樣做也出於不得已。在異姓王大量存在的現實狀況下,除了大封同姓王以為抗衡外並無良策。後來一邊翦除異姓王,一邊扶植同姓王,終於造成了漢初百年間同姓王尾大不掉的問題。由此看來,漢制在這個問題上與秦制的區別並沒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至於後世承用儒家親親之義而廣植諸侯王,與漢初的情況並不一樣。
我們肯定『漢承秦制』,就是肯定秦漢歷史的連續性。從秦始皇到漢武帝,歷史內在的脈絡並沒有發生斷裂。秦制中許多積極的東西,通過漢初百年的繼承和消化,而永遠地留存在此後的中國歷史之中。秦政的惡名並不妨礙漢政對其優秀遺產的繼承。在這個過程中,蕭何的法治傾向與曹參所推揚的黃老之學,都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注:
①參看田餘慶【說張楚】,【歷史研究】,1989年第2期。
②【史記・陳涉世家】。
③【史記・樊噲列傳】。
④【史記・高祖功臣年表】中擔任連敖一職的還有廣嚴侯、隆慮侯、柳五侯和朝陽侯。
⑤【史記・蕭相國世家】。
⑥【文選】卷2張衡【西京賦】描述西漢首都長安的建置規劃時,說道:『乃覽秦制,跨周法。』李善注:『跨,越也。因秦制,故曰覽;比周勝,故曰跨之也。』在首都城市規劃方面,蕭何也主要因襲了秦制。參看賀業巨【論漢長安城市規劃】,載【建築歷史研究】,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2年。
⑦參見張舜徽【周秦道論發微】,中華書局,1982年;余英時【歷史與思想】中所收【反智論與中國政治傳統】、【唐宋明三帝老子注中的治術發微】兩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年。
(作者 北京大學歷史系講師 責任編輯 華祝)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為王加圭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