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38|回覆: 0

[法家學派] 春秋社會的世族(3)

[複製鏈接]
南丘 發表於 2012-7-6 10: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鳳凰網歷史
無論如何,春秋以前的情況雖然不很清楚,但到春秋初年,『政治封建』的原則顯然已經延伸到社會的領域裡來了。有關大夫立族的兩段最重要的言論都見於春秋初年,一段是桓公二年晉師服所言∶『故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xii,這裡明顯是把『諸侯立家』與『天子建國(封建諸侯)』相聯繫,但是,這種『諸侯立家』還只能說明公族的來源,而不能說明異姓之族的來源,所以,隱公8年魯國眾仲的一段話應當說是更全面地說明了世族產生的方式∶
『無駭卒,羽父請諡與族。公問族於眾仲,眾仲對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諸侯以字為諡,因以為族。官有世功,則有官族。邑亦如之。」公命以字,為展氏。』
羽父之請可能亦有為自己身後計之意,而隱公詢問立族之事於眾仲,似還說明即便在『親親』氣氛較濃的魯國,當時大夫立族也還不是很普遍的事情,所以隱公不甚清楚。這段話也把卿大夫的世襲與諸侯的世襲相聯繫,『因生賜姓』『胙土命氏』是說的天子封建諸侯的事,至於大夫世族的建立則有三途∶第一是以祖父(有時也有父親)之字為族,這多用於公族;第二是以官名為族;第三是以邑名為族。這後兩種情況多用於異姓之族,或由公族別出之氏。但後來用法也就混雜了,世族的命名似還是以後兩種情況居多。
公族的建立首先是因為與君主有直接的血緣關係,但既然並非凡是公子都能立族,是否得立實際上就還得依賴於一些其他條件,例如功勞、德行、機會等等,但無論如何,公子立族自然要比異姓大夫立族有着更為便利的條件,故公族在魯、衛、鄭、宋等許多國家都占有壓倒的優勢;異姓之立主要是靠功勞,但是,被立者也還必須本來就具有作為卿相大夫的資格,如晉之范氏、趙氏,其祖先皆有所稱,是歷史悠久的舊族,所以,無論公族還是非公族,血統在其建立過程中都起着關鍵的作用,或者說是一個初始的必要條件。春秋時代決不會有世系不清、來歷不明的人躍居要職的。春秋時代是一個『血而優則仕』的時代,不僅世族建立之後是這樣,世族建立之初就是如此。甚至在那些所謂的異姓之氏或士族中,我們也還是可以明白地尋出其高貴祖先的血統,如由陳奔齊之陳氏,由宋奔魯之孔氏,由孟孫氏別出之陽虎,其血液中都有君侯的血統。只是這些氏族時起時伏而已。
立族也就是稱氏,所以我們還須簡單說一說姓氏。杜正勝認為∶古代姓氏分開,二者都是政治術語,與血緣沒有必然的關係。他引【國語・晉語四】司空季子的話,說既然同父同母的兄弟黃帝與炎帝都可以異姓,則姓最初只是治理不同土地與人民的符號。至於後來姓成為血緣的表徵,連庶民也有姓,那是西周以後的新制,是周人(姬姓)通過宗法而『收族』。氏也是如此,本義與原始的姓並無差別,『氏即國也』(【孝經諱】),有國方有氏,無國即無氏。後來因封建兄弟之國,於是產生姓氏並存的局面,姓漸專指血緣,氏則成為統治貴族的象徵,所以貴族男子才有氏,女子只有姓。但後來氏同樣也平民化了,戰國秦漢以下,以氏為姓、姓氏合一,人人都有姓氏,姓氏成了純粹血緣的表徵。
不過,在春秋時代,氏還是為貴族所專有,姓則為部落國家之標誌,凡一部落之民,無論男女皆有姓,氏則只是貴族男子可以稱之,『氏』意味着部落族姓內部的等級化,是區別平民的標誌。開始氏均要出於君侯之賜,賜氏亦即立族,諸氏也就是諸世族。賜氏之法並有一定的規矩,大要就是眾仲所說的以『字』,以『官』和以『邑』,但後來君侯權力下降,不僅大夫,士也爭着立家,賜氏之法就漸漸地亂了,而氏一多也就無所謂貴,所以立之族也不可能長久,作為貴族之稱的氏於是隨着鼎食之家的世族一起消亡。
以上我們敘述了世族社會與封建政治的聯繫,說明了卿大夫的世襲是隨諸侯的世襲而來,後來是前者成立的範例、初始動力和條件。至於它們各自成立的時間,則諸侯的封建主要是在周初,從武王到成康的一段時間裡(見第一章第一節),後來一代代天子的親族越來越多,而可分封的土地卻越來越少,他們則只能被賜封為無土有祿的『內諸侯』,王室大夫,甚至下降為士。在我們所能掌握的史料的範圍內,卿大夫的紛紛受賜而立家建族大致見之於西周末至春秋早期,但在這之前,是否已經有過世族的一度、甚至幾度繁榮亦未可知。春秋中葉,卿大夫家族乃至於開始建置自己的『側室』或『貳宗』,例如魯孟孫氏在孟獻子時分出子服氏,叔孫氏在叔孫戴伯時分出叔仲氏,季孫氏亦在季悼子時分出公父氏。春秋晚期,甚至有的士也想建立自己的世族(如陽虎)。庶人工商據說也皆有『分親』。但我們對士庶人以下的親族情況既乏史料可征,就本書目的而言亦無關緊要。由於世襲上層社會是一個相當封閉的社會,士、庶人、工商很可能也在相當程度上是世襲其業的,但即便他們不世襲其業而有大量相互之間的較為水平的流動,也不影響大夫世族居支配地位的社會已構成為一個世襲社會,因為我們下面就會看到,當時社會主要的資源(權力、財富和名望)基本上都是控制在世族手中的。血統或家世是取得精英地位的首要條件。世族的建立,尤其是其發展壯大,雖然還是要有賴於個人及子孫的德行、才幹和機遇,但無論個人賢否,家族血統都是上升的第一要件。有限的選舉是隔離的,分別發生在大夫與士階層的內部,可供個人選擇的餘地相當之少。
當然,這並不一定意味着居下者自我感受總是非常糟糕,總是圖謀反抗或者顛覆上層,居上者畢竟還是有其先輩作為征服者或優勝者的某種才能的遺傳,以及附着於傳統之上的權威,且他們又深諳等級隔離,以絕覬覦之望的致治之理。一般來說,只有兼具上升之才和上升之欲,同時又處在隱約露出上升機會的時代的人們,才最易在內心生發痛苦(春秋時代的士階層最有這種可能),而如果人對某事決無希望,則可能會把對幸福的追求轉向其他方面,甚至根本就不動此念,於是在現代人看來十分嚴重的古代不幸,卻可能不曾被當時的不幸者感覺為那樣嚴重,甚至根本不覺其不幸,而每個人對自己的生活擁有更優先的判斷權的現代原則,亦使我們對古人的生活不敢輕易置辭。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