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95|回復: 0

[論史] 略谈明清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制约(8)

[複製鏈接]
真衣 發表於 2012-8-9 18: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光明日报
注   释 :


  [1] 本文系根据笔者在2002年9月11―12日“中国经济史论坛”举行的关于“中国传统经济再评价”第二次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该研讨会的纪要见《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4期。
  [2] “内卷化”或称“过密化”,是美籍学者黄宗智研究中国清代以来的经济时所提出的重要理论观点,它是指在人口压力下,劳动投入增加而边际报酬递减情况下进行的生产。
  [3] 该书中译本的全名是《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作者是德国的贡德・弗兰克,译者是刘北成,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出版。
  [4] 据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的统计,我国历代水利工程的数量,16世纪居首,18世纪次之,11―12世纪又次之。不过,珀氏统计根据方志,方志明清才多起来,记载往往详今略古,统计又以工程数量为主要指标;明清水利主要是小型工程,所以数量特别多。这并不能完全反映各个时代水利发展的实际情况。
  [5] 李伯重关于“十三、十四世纪江南农业变化探讨”的系列文章,分别刊登在《中国农史》1997年第3期,1998年第1、2、3期,他执笔的《中国经济通史・清代卷》(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第五章“农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此问题有比较集中的论述。
  [6] 中国自战国秦汉以来形成精耕细作的传统,但精耕细作也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或发展路径:一种是农法的进步与农器的改进同步,结果在增产的同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例如汉代的代田法;另一种是农法的进步主要依靠劳力的大量投入,而不以农器的改进为条件,结果产量增加,劳动生产率却没有相应的提高,例如汉代的区田法。明清精耕细作农业主要走的是后一条路径。清代江南的所谓“人耕十亩”的“最佳规模”,是在人多地少、以人力耕作为主、精耕细作主要依靠劳动集约的条件下形成的;如果耕地相对宽裕,实行牛耕,农具有所改进的条件下,这就未必是“最佳规模”。清代农户耕地规模的缩小是多种因素决定的,似不宜简单归结为农业技术发展的最佳选择。且这种“理想”的规模与清代江南农户实际的规模是存在差别的。
  [7] 方行在2002年9月11日在“中国经济史论坛”关于“中国传统经济再评价”第二次研讨会上的发言。
  [8] 可参阅叶茂等《封建地主制下的小农经济》“五、商品率与净余率”,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3期第133页。
  [9] 同上。
  [10]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四章第一节。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