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原文:
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1)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2),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3)。
譯文:
不以上賢的方法來選拔官吏,這樣人們就不會在君主面前爭寵。不看重貴重的物品,使人們不會來盜竊。不顯現自己的欲望,使人們不亂為。所以聖人治國,應當虛懷若谷,只求腹內充實,降低自己的志向,只求強健自己的筋骨,保障自己的身體健康。常使人們不知道君主的想法和欲求,就使下邊的人懂得不敢的道理,不妄為,那麼天下就沒有治理不好的。
解說:
治理國家最實際的問題就是如何選拔官吏,真正為國家做事的就是官吏,君主如果根據個人的判斷來舉薦人才,人們就會偽飾賢能沽名釣譽。東漢時期,朝廷推崇舉孝廉制度,於是,已經廢除了三百年的守孝制度又復活了。山東有個叫趙宣的人,據說他是個大孝子,曾在墓道內為死去的雙親服喪二十餘年。根據禮教,在守孝期間必須齋戒沐浴,獨居靜處,絕對不許過夫妻生活。人們見他久處墓室,認為孝心可嘉,便有許多人宣揚他的孝行。鄉邑及州郡皆禮請表彰,趙宣因而名聲大振。後來樂安太守陳蕃親自查訪,這才發現趙宣在墓道內守喪期間不但與妻子同居,而且已經生了五個孩子。陳蕃認為趙宣在服喪期間同房孕子實屬男盜女娼、大逆不道,於是把趙宣治罪並加以懲罰(4)。
韓非子說:倘若任用賢人,那麼臣下就會假借賢名來協迫君主,倘若隨意亂用人才,事情就會敗壞而不成功。因此君主愛好賢才,群臣便會掩飾自己的行為而迎合君主的喜好,這樣群臣的真實情況就無法分辨出來(5)。
所以,君主的好惡不顯露於形色,才能見到臣子們真實的一面,君主掩飾個人的智巧與成見,(使臣子們不知道他的想法和欲求),臣子們就會自知謹慎地工作,不敢做亂了。群臣各盡其職,百官都有固定的法度,君主根據臣子的功勞與能力使用他們,這就叫做遵守常規辦事。所以說,清靜啊,君王好像沒有處在君位上,虛無啊,臣民沒有誰能確定他的所在。君主在上無為而治,大臣們在下面誠惶誠恐的盡職(6)。如此,天下怎麼會治理不好呢?
【商君書·禁史】講道:『遺賢去智,治之數也。』這裡的『遺賢』與老子的『不上賢』是相同的意思,『去智』與老子的『絕智』(第十九章)也是一樣的道理。
我在這裡不得不談一下【宋徽宗御注道德經】,讀到此章,真令在下感到震驚。在註解『不尚賢,使民不爭。』一句時,宋徽宗寫道:『尚賢則多知(智),至於天下大駭,儒墨畢起。』讓我想起韓非子那句名言:『儒以文亂法,俠以武范禁。』倘若尚賢,法治何在?徽宗皇帝的見解簡直在唐玄宗與明太祖所注【道德經】之上,而另人不解的是,他卻落得一個家國不保,身陷囹圄的境地。看來光有認識還是不行的,還要有更強的行動能力。正如王守仁所說的:『知行合一』啊!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君主不看重難得之貨,下邊的人就不偷東西了』,這似乎有點不着邊跡,其實這裡老子反對的是假借為領導做事,盜竊國家人民的物品。臣下妄為,都要得到君主的庇護,要想得到君主的庇護就得投其所好,要想投其所好,哪來的東西『投』?只有『偷』國家了。君主沒有愛好不看中『難得之貨』,臣下就無從下手了。
所謂虛心實腹,弱智強骨,很顯然是針對君主的。有些注家認為是針對百姓,這是經不起推敲的。前面不上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是指君主,因為與之相對的是使民不爭、使民不為盜、使民不亂。後面所以聖人治國……,顯然是總結前面,虛其心對應不上賢、不貴難得之貨,弱其志是對應不見可欲。前面君主不見可欲,才使民無知無欲,才『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在【老子】第十二章有『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也證明『實腹』指的是聖人自己而不是百姓。
注釋:
(1)通行本此處多一『心』,甲乙本均無。從帛書本
(2)志,意願;理想;志向;志趣
(3)甲本殘缺,據乙本補。通行本作『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4)【後漢書·陳蕃傳】:民有趙宣葬親而不閉埏隧,因居其中,行服二十餘年,鄉邑稱孝,州郡數禮請之。郡內以薦(陳)蕃,蕃與相見,問及妻子,而宣五子皆服中所生。蕃大怒曰:『聖人制禮,聖者俯就,不肖企及。且祭不欲數,以其易黷故也。況乃寢宿冢藏,而孕育其中,誑時惑眾,誣污鬼神乎?』遂致其罪。
(5)【韓非子·二柄】:任賢,則臣將乘於賢以劫其君;妄舉,則事沮不勝。故人主好賢,則群臣飾行以要群欲,則是群臣之情不效;
(6)【韓非子·主道】:故曰:『去好去惡,臣乃見素;去愚去智,臣乃自備。』故有智而不以慮,使萬物知其處;有賢而不以行,觀臣下之所因;有勇而不以怒,使群臣盡其武。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賢而有功,去勇而有強。群臣守職,百官有常,因能而使之,是謂習常。故曰:『寂乎其無位而處,謬乎莫得其所。』明君無為於上,群臣竦懼乎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