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樓主: 華軍

中國新法家華軍——帛書老子注

  [複製鏈接]
 樓主| 華軍 發表於 2009-12-24 19:25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國新法家華軍——帛書老子注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一章

原文: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惡之,故有欲(1)者弗居(2)。 君子居則貴左(3),用兵則貴右。 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4),不得已而用之,銛襲(5)為上。 勿美也,若美之(6),是樂殺人也。夫樂殺人,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 是以吉事尚左,喪(7)事尚右。 是以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居之也。 殺人(8)眾,以悲哀立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譯文:

軍隊武器,是不吉祥的器物,人們都討厭它,所以想要治理好國家的人處理國政,不以軍隊武器強霸天下。君子平時處理國政應以左為貴,用兵則以右為貴。所以軍隊武器,不是君子的器物,軍隊武器,是不吉祥的器物,不得已的時候才能使用,(用兵)以奇襲速決為上策。不要美化戰爭,如果美化戰爭,就是以殺人為樂。如以殺人為樂的話,不可以得志於天下。所以吉事以左為貴,喪事以右為貴。因此偏將軍在左邊,上將軍在右邊。就是說對待戰爭要懷着辦理喪事一樣的心情。殺死了很多敵人,要以悲哀的心情恭敬肅立。取得戰爭的勝利,要以喪事禮儀處理戰後事務。

解說:

在整本【老子】的治國思想中,主要圍繞着兩個重點,一是正常狀態,一是非常狀態。

在國家安定的正常狀態下,要抱法處勢,無為而治,清靜退讓(9)不妄為,給百姓自為空間。老子把這個狀態稱為恆常狀態,所以老子說:『復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第十六章)『道恆無為,侯王若守之,萬物將自為。』(第三十七章)

在國家動盪、外敵入侵等非常狀態下,要果斷採取軍事措施(10),保障國家人民的利益。這種做法也可以說是在不得已的狀態下的做法,而且用兵打仗就要有人員傷亡,所以本章老子講『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老子雖然不推崇以軍事武力強霸天下,但戰爭不可必免,不得已動用武力的時候,就要果斷行事出奇制勝(銛襲為上)。【黃帝四經·稱】講道:『不要放棄武力,也不窮兵黷武,兵戈之事乃不已而為之。』(不執偃兵,不執用兵。兵者不得已而行。)

後世注家將此重要思想篡改為『恬淡』實在是不着邊際信口雌黃,對待戰爭不是對待一場遊戲,【孫子兵法】云:『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如何『恬淡』處之?【老子】八十一章雖然講用兵的章節不多,但沒有一章是只講反戰、避戰、退守,而不講應戰、決戰、進攻的。此章若改為『恬淡』如何解釋『果而已矣』(第三十章)『以奇用兵』(第五十七章)『吾不敢為主而為客(我不敢做為被動防禦的一方,而做為主動進攻的一方——古代兵書以『客』為進攻方)』(第六十九章)?

讀過【孫子兵法】的人都應該知道,這部兵書講的用兵之道只有一個字——奇。以奇用兵其實質不在於用兵,而在於思維方式,有了這個思維方式做什麼都有用。所以現在很多經商之人也看【孫子兵法】。這種思維方式來自於偉大的道家哲學!

老子反對耀武揚威,但不等於遁世逃戰。【商君書·畫策】寫道:『故以戰去戰,雖戰可也;以殺去殺,雖殺可也;以刑去刑,雖重刑可也』。【司馬法】也講 『殺人安人,殺之可也;攻其國,愛其民,攻之可也;以戰止戰,雖戰可也。』果斷應戰、速戰速決、以奇用兵才是面對非常狀態的正確做法。

以謹慎、嚴肅的態度對待戰爭,才能準確把握戰局。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以哀怨悲憤的心情投入戰爭,才能保持戰鬥意志。所以老子說:『故稱兵相若,則哀者勝矣。』(第六十九章)

如果美化戰爭,就是以殺人為樂,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侵化日軍在中國境內對平民肆意屠殺,甚至開展殺人競賽,而對外卻宣稱什麼『大東亞共融圈』,此美化戰爭與殺人為樂的行為,是為天理不容的不道行為。也是老子真正反對的行為。

投入戰爭,不是為了殺人而殺人,是為了止戰而戰鬥,為了生存而赴死,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正義與邪惡,所以能把敵人也當成自己一樣的人,才是能夠感悟天道的人,因此,對死亡的敵人也應以喪禮處之。

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垓下,自吻烏江。因楚懷王曾封項羽為魯公,所以劉邦為項羽舉辦了一個魯公級別的喪禮,哭了一場才離開。(11)劉邦此做法,可稱為『戰勝,以喪禮處之。』

注釋:

(1)乙本及通行本作『道』。

(2)此處『居』和後面『言以喪禮居之也』之『居』,為『懷着……的心情』之意,後面『君子居則貴左』之『居』為『平時』之意。後面『是以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之『居』為『占據,處於』之意

(3)『右尊左卑』的觀念適用於中國古代官職,例如右丞相一般高於左丞相。秦代的二十級爵位中,第十級是左庶長,十一級是右庶長,十二級是左更,十三級是中更,十四級是右更。而第二十級是最高的,可見右尊於左。【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載:『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也是以右為尊。右尊左卑的另一個表現是升職一般稱『右移』,降職則稱『左遷』。例如白居易著名的【琵琶行》裡失意的詩人是『左遷九江郡司馬』。

然而中國古代文化中左右的尊卑之屬並不是固定的,而是隨着時代、地域以及使用範圍的變化而變化。【漢書·周昌傳】:『吾極知其左遷。』鄭玄註:『是時尊右而卑左』,從『是時』二字即便我們還不敢斷言鄭玄生活的時代已經是『尊左卑右』了,但也至少說明『左右尊卑』是帶有時代性的。例如同為【史記】記載,【漢文帝紀】有『右賢左戚』句,韋昭注『右猶高,左猶下也』;而【魏公子列傳】則有『公子於是乃置酒大會賓客。坐定,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這裡魏公子『虛左』是為了表達對『侯生』的尊重,說明戰國年代的禮節還是『主右客左,左為貴的』。從地域差別看,楚國的官職就與秦相反,左司馬是高於右司馬,左尹高於右尹的。而老子為楚國人,所以此處以左為貴有其道理。

(4)通行本作『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5)銛:本義『田器,臿屬』;一種農具利器;鋒利。此應解為鋒利的兵器。襲,帛書甲本辨為『襲』,乙本為(忄龍),楚簡本為(糸龏)。

有人考證認為甲本之『襲』疑似『讋』(音折)、『淡』音近,讋:喪膽;懼怕;震懾。說文:讋,失氣言也。則『銛讋』可解釋為『以銛讋敵』,即以鋒利的兵器震懾住敵人。如果這樣解釋,就說明老子的思想是以鋒利的兵器震懾住敵人,真是令人哭笑不得,戰爭豈是兒戲?用兵雖然可以用詭計,但任何一個大爭時代,詭計、陰謀和僥倖都不是保障國家安全的辦法,主宰國家命運的永遠是實力。所謂的『震懾』只是【黔之驢】的翻版而已。這種方法,從來都是下策。文人儒士對用兵方法的胡亂解釋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為儒者不言兵。但這不是坐在茶館裡閒談,這是對中華哲學核心著作註解。

老子在多個章節中都講果斷用兵(善者果而已矣——三十章),以奇用兵(五十七章),主動進攻(不敢為主而為客——六十九章),為什麼不結合全局來剖析老子的思想呢?

(忄龍) 的意思是『急速』的樣子,『銛(忄龍)』可以解為『鋒利而急速的進攻。』

(糸龏)不見於字典,但是【漢語大字典】有『(糸龍)』字,(音蟲)。【龍龕手鑒?糸部】:『(糸龍),直也。』 【康熙字典】有『重也』的解釋。廾字的釋義:兩手捧物,(兩手共用可理解為傾全力)。今作『拱』。那麼銛(糸龏)可以解為『鋒利、直接而沉重全力而攻之』。

而無論是銛襲,銛(忄龍)還是銛(糸龏),銛字毫無疑問,乃利器之意。而襲、(忄龍)、(糸龏)意思也都有相通之處,加之與全文【老子】的相互左證分析,何來的『恬淡』之解?

難怪韓非子說:『恬淡,無用之教也;恍惚,無法之言也。』

(6)通行本作『勝而不美,而美之者』。

(7)通行本作『凶』

(8)通行本加一『之』字。

(9)第七章: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用【韓非子·主道】的話說就是:人主之道,靜退以為寶。

(10)第三十章: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強焉。 果而毋驕,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毋得已居,是謂果而不強。

(11)【史記·項羽本紀】:『始,楚懷王初封項籍為魯公,及其死,魯最後下,故以魯公禮項王榖城。漢王為發哀,泣之而去。』
 樓主| 華軍 發表於 2009-12-24 19:30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國新法家華軍——帛書老子注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二章

原文:

道恆無名,朴(1)雖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俞(2)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3)。卑道之在天下也,猶小谷之與江海也。

譯文:

道永遠沒有名字, 『道』雖小到微妙無形,而天下沒有任何力量敢於讓它臣服。侯王若能明白遵守其中道理,萬物就會自然的賓服、歸附。天地之氣相互調和,就降下甜美的露水。甜美的露水均勻地灑落在大地上,並不受人們的支配與命令。天地創始之即,『名』已經創製出來了,『名』既然已經存在,就應該知道有個限度,知道這個限度,所以就不會有危險。卑微的『道』對於天下而言,猶如小溪川谷歸流江海一樣。

解說:

在很多人眼裡,老子所說的『道』虛無飄渺,若有若無。其實【老子】五千言,教給我們的不只是修心養性之學,也不只是治國理政之學,更不是宇宙天文之學,而是一種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是偉大的中華文明取得的所有成就的基礎,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原因所在。

老子在前面講的,『道』大到沒有邊際(第二十章:忽呵,其若海,望呵,其若無所止。)小到感覺不到它的存在(第十四章:視之而不見,名之曰微。聽之而不聞,名之曰希。捪之而不得,名之曰夷。)在諸多先秦百家典籍里也都有類似的描述,比如【管子·宙合】中說:『大之無外,小之無內。』屈原【遠遊】中說:『道可授兮,不可傳。其小無內兮,其大無垠。』

如果用西方二元思維(4)來分析,沒有一個事物即小之無內,又大之無外。那麼用這種思維方式也永遠不會體會到『道』是什麼了。與西方思維方式不同,在中華思維方式當中,『心』與『物』不是分離的,『心』與『物』是一元的,是相互左右、相互關聯的(注意:不是儒家的天人感應)。『道』之大在於體會,『道』之小在於感受,老子所講的『大』『小』並不是絕對的東西。

『道』無邊無際(第二十章:忽呵!其若海。望呵,其若無所止。)可以謂之大。無所不入(第四十三章:無有入於無間。)可以謂之小。『道』包容天地畜養萬物(第五十一章: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可以謂之大。無形無象無為無欲(第十四章:無狀之狀,無物之象。第十章:生而不有,長而不宰。)可以謂之小。

侯王若守此道,萬物歸附如百川入海。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第五章)。是說天地並不仁慈,對待萬物同等看待,本章中天降甘露不令而自均,也與第五章意思相同,這種『均』是天下最公平的『均』,而與儒家所講的均不同,孔子說:『不患寡而患不均。』(【論語 季氏】)。這裡的『均』是以貴族禮制為準則的『均』,【禮記·祭統】上說:『尊貴的就拿取貴骨,卑賤的就拿取賤骨,尊貴者不重複拿取,卑賤者也不空手而回,這就是均平或公平了。(5)』

孔子一生追求的所謂『克己復禮』,就是完全的復辟貴族世襲周朝禮制。禮制之下,人生來就有了貴賤之分,老子認為這種不平等的禮制,是造成國家昏亂的罪魁禍首(第三十八章: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老子認為,給百姓以最大的公平,莫過於清靜守法無為而治。【黃帝四經·論約】講道:『……因此,掌握天道者在審視天下之事的時候,必定查看事物由何處起始,審查其形名(始制有名)。形名確定之後,就可以確定逆順、生死、存亡、興壞(名亦即有)。(6)』結合【黃帝四經·名理】我們就能知道『夫亦將知止』止於何處,【黃帝四經·名理】講道:『處理天下事物,必須先審查其名稱。遵循名稱究查事理,是者為福,非者為災。是非之分,須依照法律來裁斷。(7)』很明顯,審名究理而止於法,才是治理國家實際應用上的最後環節。

不依靠自己的好惡行事,不妄為亂法,是為『知止』。君王朝廷抱法處勢,人民自富自立,國家繁榮強盛,所以沒有危險(不殆)。

大江大海處於卑下之處,而百川入海不令而歸,也同天降甘露不令而均一樣,這就是天道規則。君王權勢可以號令天下,卻不敢妄為越法,顯得謙遜卑下,但卻給了百姓平等的機會,天下百姓自然歸之如水。

注釋:

(1)朴,帛書甲本作『楃唯』,余損掩;乙本作『朴唯小,而天下弗敢臣』,從之。唯,通行本作『雖』。【楚簡本】作『仆唯妻』。

(2)天地相合,以輸甘露:帛書甲本作『天地相谷,以俞甘洛』;乙本『谷』作『合』,從之,改『俞』為『輸』。與『降』之意相通。傅、王本作『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楚簡本】作『逾』,超越之義。

(3)殆,危險。

(4)二元思維就是非此即彼的思維模式。比如:好壞,真假,大小,矛盾,軟硬,雅俗,真理謊言,朋友敵人,革命反動,正義邪惡,開放保守,唯物唯心,左派右派,物質精神,主觀客觀,靈魂肉體,社會主義資本主義,等等。 二元思維是人類低層次的思維方式,有人稱之為兒童思維。

(5)【禮記·祭統】:『是故,貴者取貴骨,賤者取賤骨;貴者不重,賤者不虛,示均也。』

(6)【黃帝四經·論約】:『故執道者之觀於天下也,必審觀事之所始起,審其形名。刑名已定,逆順有立,死生有分,存亡興壞有處。』

(7)【黃帝四經·名理】:『天下有事,必審其名。名囗囗循名究理之所之,是必為福,非必為災。是非有分,以法斷之。』
 樓主| 華軍 發表於 2009-12-24 19:35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國新法家華軍——帛書老子注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三章

原文:

知人者,智也(1)。自知者,明也。勝人者,有力也。自勝者,強也。知足者,富也。強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不忘者,壽也(2)。

譯文:

能認識別人,是才智。能認識自己,才是明白。能戰勝別人,是有力量。能夠戰勝自己,才是強者。知道足夠的人,能夠富有。竭力去行動的人,有頑強的意志。不失去自己的根本,才能長久。身雖死,而精神不滅者,可以稱為長壽。

解說:

人性自私,往往每個人最欣賞的人,就是自己這種類型的人。很少人能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能夠認識到自己的缺點,才能明白事情應該如何去做。不能認識自己的缺點也就難以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緒,如果真的能控制住自己的欲望,能量力而行,才能成為強者。

這裡老子所說的知足,注家幾乎都注為『滿足』。人類文明,從來都是那些勇於探索的人創造的,如果滿足現狀,不思進取,何來這繁華的現代文明?

人應該知足嗎?應該,人如果欲望無止境,不但會忽視眼前的所有,而且會招至禍患。但知足不是滿足,知足是一種心態,人如果懷着知足之心做事,心才能達到虛靜的狀態,才能榮辱不驚,臨危不亂,才能胸懷四海,通達萬物。

知足之心,是行萬里路之基礎。知足之心,乃富有四海之根本。所以老子又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百仞之高(流行本為「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第六十四章)

所以【商君書】上說:『得天下者,先自得者也;能勝強敵者,先自勝者也。(3)』

君主持有知足之心,能控制自己的欲望,不失天道之根本,抱法處勢,清靜無為,國家才能夠長治久安。

歷史長河中,能夠留下名字的人少之又少。能夠留下精神、思想、文化的人,才是我們民族的靈魂,這種人,生與死已經不再有區別,可以稱之為長壽。伏羲、黃帝、老子、商鞅、秦始皇大帝、毛澤東……,他們,就是這種人!

注釋:

(1)甲本缺,乙本作『知也』。知,同『智』。通行本作『智』。

(2)通行本作『死而不亡者壽』。

(3)【商君書·畫策】。所謂『自得』『自勝』,就是要『自知』『知足』才能達到『自得』『自勝』的境界。『自知』和『知足』不是死的,而是一種動態的『心』境,內斂但不退縮,虛靜而不苟安。
 樓主| 華軍 發表於 2009-12-30 09:25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國新法家華軍——帛書老子注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四章

原文:

道氾呵!其可左右也(1)。 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萬物歸焉而弗為主(2)。 則恆無欲也(3), 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弗為主,可名於大。 是以聖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為大也,故能成大(4)。

譯文:

大道漫流,泛濫宇宙!充斥左右,無所不在。成就功績完成事業,而不稱說有功。萬物歸附而不自以為主宰。這就是永遠沒有欲望,可以稱為小。萬物歸附而不自以為主宰,又可以稱為大。所以聖人能成就大業,是因為他不自以為偉大,因此能夠成就大業。

解說:

大道無邊無際,天地萬物似大海中的孤島一般。大道成就萬物而不為主宰,萬物遵循道之規則而自立自為。萬物能自立自為,是因為大道無為無欲。萬物自為,感覺不到大道的存在,故可以稱為『小』。

萬物歸附於大道,遵循着道的法則,故可以稱為『大』。

聖人效法大道,無為無欲,抱法處勢,任百姓循法自立自為,百姓感覺不到聖人的存在(第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故可稱之為『小』(不為大)。百姓自為,民富國強,所以成就了聖人的大業。

注釋:

(1)通行本下有『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一句。

(2)通行本作『功成而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

(3)通行本作『常無欲』。

(4)通行本作『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樓主| 華軍 發表於 2009-12-30 09:30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國新法家華軍——帛書老子注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五章

原文:

執(1)大象,天下往(2)。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古(3)道之出言也,曰:淡呵!其無味也。視之,不足見也。聽之,不足聞也。用之,不可既(4)也。

譯文:

掌握大道法則,天下百姓歸往。百姓歸往而不受到傷害,國家安定太平。音樂和美食,另過客止步。對古時大道的評論,平平淡淡啊,它無滋無味。看它,不見它的行跡。聽它,聽不到它的聲音。而用它,卻用之不盡。

解說:

這裡的『大象』,意為大道之像,老子講『天象無形』(第四十一章),『執大象』即為『無為而治』。朝廷抱法處勢,清靜無為,賞信罰必,行不言之教,這樣的國家,百姓自為自富,天下人都願意歸附。百姓歸附是因為能夠得到利益,而不會受到傷害,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5)。

人民是國家的根本,【商君書·說民】講道:『民貧則國弱』,【管子·牧民】也講道:『國家財力充足,遠方的人們就能自動遷來,荒地開發得好,本國的人民就能安心留住。糧食富裕,人們就知道禮節;衣食豐足,人們就懂得榮辱』(6)。

戰國時代,秦國任用商鞅,變法圖強,樹新風異舊俗,去私鬥獎軍功,廢封建立郡縣,廢井田開阡陌,秦國從此走上富強之路。商鞅變法其中重要的一項措施,就是招天下百姓來秦國定居耕作,【商君書·徠民】講道:『現在大王發布大的優惠政策,凡是各諸侯國前來歸附的士人,立刻免除他們三代的徭役賦稅,不用參加作戰;秦國四方的國境之內,山、山坡、丘陵、低洼的地方,十年之內免除賦稅,並把這些都寫入法律之中,足夠招來上百萬從事農業生產的人。……這樣,秦以外六國的民眾沒有不向西到秦國來的。況且這不只是說空話,實際也是這樣的。因為從各國來的民眾充實了荒蕪的土地,開發了那裡的天然寶物,使一百萬人從事農業生產,他們所創造的好處很多,難道僅僅是不喪失進攻的力量嗎?(7)』變法十年之後,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史記·商君列傳】)。人口的增加和農業的發展,為後來秦始皇大帝統一中國打下了基礎。

音樂和美食能吸引人駐足,而君王治國抱守無為之道卻平淡無味,看不見朝廷搞什麼活動,立什麼榜樣。聽不見朝廷宣揚仁義道德,鼓吹忠孝廉潔。但無為而治帶來的好處,卻用之不盡!


注釋:

(1)執,帛書及流行本為執,尹振環先生【楚簡老子辨析】辨為『勢』,觀之並不明顯,從帛書。

(2)帛書甲本為『住』,乙本及楚簡本為『往』。

(3)帛書及流行本為『故』,楚簡本為『古』,從楚簡本。

(4)既,完盡。【廣雅·釋古一】:『既,盡也。』

(5)【史記·貨殖列傳】

(6)【管子·牧民】:『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留處;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7)今王發明惠,諸侯之士來歸義者,今使復之三世,無知軍事;秦四竟之內陵阪丘隰,不起十年征。者於律也,足以造作夫百萬……,然則山東之民無不西者矣。且直言之謂也,不然,夫實壙什虛,也天寶,而百萬事本,其所益多也,其徒不失豈所以攻乎?
 樓主| 華軍 發表於 2009-12-30 09:49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國新法家華軍——帛書老子注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六章

原文:

將欲拾(1)之,必故(2)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去之,必故與之(3);將欲奪(4)之,必故予之。是謂微明。 友弱勝強(5)。 魚不可脫於淵,邦利器不可以示人。

譯文:

想要收縮它,必先讓它擴張。想要削弱它,必先增強它。想要遠離它,必先跟隨它。想要奪取它,必先給與它。這就叫微妙的明智。團結弱小能戰勝強大。魚不可以脫離深水,國家的銳利武器不可以在人前顯示。

解說:

想要拉弓射箭,必須先讓弓張馳開來,才能得以收縮。想要收拾整治他,必須暫且讓其放肆、囂張,才能找到理由。

戰國時代,中山國乃是一個中等的千乘之國,立國於幾大強國之間,本應謙虛內斂革新自強,但卻因圖虛名好張揚而招至禍患。公元前323年,魏、趙、韓、燕為了對抗秦、齊、楚三個大國,互相稱王,同時為了離間中山國與齊國的關係,鼓動中山稱王。中山成王頭腦發昏,不顧齊國反對,非要稱王不可。結果,失去了齊國這個比較可靠的支持者,使自己陷入孤立。到了中山王,簡直驕橫起來。公元前314年,忘記趙國在後,竟然趁齊國出兵干預燕國內亂之機,大舉進攻燕國。中山在這場戰爭中,『辟啟封疆,方數百里,列城數十,克敵大邦』(6),甚至占領了燕下都。這樣一來,中山國更是得意忘形。其實際『戰果』,首先把燕國推向對立面,死敵增加了一個大國。而且,這種有利的形勢並沒能維持多久,由於各大國出面干涉,施加壓力,齊軍很快撤出燕國。中山以傾國之力奪取的大片土地又為燕國收回。

大爭之世,列國都在獎勵耕戰,中山國卻推行『貴儒學賤壯士』(7)政策,法家治國之才不能引進,本國的智能之士被排擠出去,重用的『士』也多是平庸之輩,以致造成國內人才匱乏致使『戰士怠於行陣』、『農夫惰于田』,很快出現『兵弱於敵,國貧於內』(【韓非子·外儲說左上】)的局面。而對外樹敵太多,孤立無援,中山國最終走向滅亡。

想要削弱他的勢力,必須暫且讓他強橫驕縱,發生錯誤,才能創造削弱他的條件。

明朝初期,太祖朱元璋為了鞏固邊境的防禦,命大將藍玉北逐元朝殘部。洪武二十一年,於捕魚兒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大敗北元軍隊,使蒙古部落從此一蹶不振。藍玉被封為涼國公,名垂青史。但藍玉居功自傲,日益驕橫跋扈。他蓄莊奴假子達數千人之多;乘勢暴橫,並仗勢侵占東昌(今山東聊城)民田。當御史按問時,竟將御史鞭打後趕走。北征時私占大量珍寶駝馬無算。回師夜經喜峰關,因守關吏未及時開門,竟縱兵毀關而入。他的所作所為,引起朱元璋不滿。但藍玉猶不收斂,擅定軍中將校升降與軍隊進止,導致朱元璋數次責備。洪武二十六年,錦衣衛指揮蔣瓛告發藍玉謀反,被下獄問罪。受牽連者約兩萬人,其黨羽被屠戮殆盡(當然也必定有冤屈者)(8)。

人往往在發生小錯誤的時候,不知道自醒,甚至不聽勸告,日漸強橫最終身敗名劣。

想要離開他,必須暫且跟隨擁護他,使其放鬆戒備,才能尋找逃離的機會。

商代末年,西方諸侯國岐周,在姬昌(史稱周文王)的治理下日漸強大,引起商王朝的不安,商紂王於是將姬昌拘於羑里(今河南湯陰縣),姬昌一方面對紂王表示忠誠,畢恭畢敬,一方面周臣閎夭等人為營救文王出獄,搜求美女、寶馬、珠玉獻給紂王。紂王大喜,於是下令赦免文王出獄。並賞給他弓、矢、斧、鉞,授權他討伐不聽命的諸侯。這就是史書中說的文王『羑里之厄』。 文王出獄後,表面上向紂王獻地,請求免除酷刑,取得信任。暗中訪賢任能,壯大國力,終於成就一方霸業(9)。

想要奪取他,必須暫且給予他。利益可以拉攏麻痹人,貪圖小利而吃大虧的例子舉不勝舉。

公元前313年,秦國派縱橫家張儀赴楚,對楚懷王說,如楚國和齊絕交,秦王願以商於(今湖南省浙川內鄉一帶)600里之地獻楚。楚懷王不顧屈原、陳軫、昭睢等有識之士的勸阻,聽信子蘭、靳尚、鄭袖等一群佞臣寵妃的話,應允了張儀,派使者跟他回秦受地。張儀一到秦,就假裝墜車傷了腳,閉門謝客。三個月後,張儀得知齊楚確實已經絕交,才接見楚國使者說:『秦國的土地豈能隨便送人,我說的是將自己的六里俸邑贈給你們。』楚懷王聽了怒不可遏,不顧陳軫等人勸阻,發兵攻秦,於公元前312年與秦軍戰於丹陽(今河南省丹江北)。楚軍大敗,主將屈勻及副將70餘人被生俘,8萬士兵陣亡,漢中郡被秦占領。楚懷王惱羞成怒,傾全國兵力再次攻秦。同年與秦軍又戰於藍田(今陝西省藍田縣),再次大敗。韓、魏乘機出兵攻楚。楚兩面受敵,只得匆忙撤退,向秦國割地求和(10)。

從這些道理我們可以知道——強橫不等於強盛,但同時,肥大不等於強大。

魚游深水乃借水勢,龍行九天乃乘風雲。國家用兵亦當先查國情民意,正如唐太宗李世民所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本章之『利器』韓非子解為『權勢』,而與後面第五十七章相對照,意思相去甚遠,其次,本章講的表面上是權術,而實質應為用兵之法,故『利器』應當是兵戈之物,老子講『以正治國,以奇用兵。』(第五十七章)『兵』即是一種利器,用兵打仗就要講究權謀,出奇制勝。而同時,用兵應是不得已而為之,不能濫用。故在此老子說:『邦利器不可以示人。』


注釋:

(1)故, 所以,因此,有心,存心。古同『顧』,反而。故,使為之也。——【說文】

(2)收,斂,整理:收~。~掇。帛書甲本為『拾』,乙本缺。流行本為『翕』。從帛本。

(3)『……去之,……與之』,通行本作『……廢之,……舉之』。

(4)『奪之』,韓非子喻老引作『取之』。

(5)通行本為『柔弱勝剛強』。

(6)『辟啟封疆,方數百里,列城數十,克敵大邦』為1974年在河北平山戰國中期中山王墓出土的中山王 鼎銘文記載。

(7)【太平寰宇記·定州】:中山專行仁義,貴儒學,賤壯士,不教人戰,趙武靈王襲而滅之。

(8)【名史·藍玉傳】)。

(9)【史記·殷本記】

(10)【史記·楚世家】【史記·屈賈列傳】。
 樓主| 華軍 發表於 2010-1-3 16:16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國新法家華軍——帛書老子注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七章

原文: 道恆無為。 侯王若守之,萬物將自為(1)。 為而欲作,吾將貞(2)之以無名之朴。 貞之以無名之朴,夫亦將知足(3)。 知足以靜,萬物將自定。


譯文: 道永遠是無為的。諸侯、君王如果抱守此大道法則,萬物都將自立自為。萬物自為當中,必將有為非作歹之事發生,我將用無名、真朴的『道』來端正它。用無名、真朴的『道』來端正它。萬物將知道什麼是充實富足。用清靜無為抱法處勢,來使萬物知道什麼是充實富足,萬物自然就將安定下來。


解說:

為什麼說『道』是無為的呢?東漢思想家王充說:『天道運動不是故意想要產生萬物,而萬物自已生成,這就是『自然』。布施元氣(4)不是故意想要讓萬物作為,而萬物自己作為,這就是無為。(5)』『天』『自然』所以『天』『無為』,『物自生』所以『物自為』。

萬物皆因大道的化育而存在,皆因大道的無為而有為。老子在本章講的『無為』是大道『無為』而萬物『有為』,【莊子·天道篇】說:『上必無為而用天下,下必有為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慎子·因循】也講道:『故用人之自為,不用人之為我,則莫不可得而用矣。』

所以,侯王應效法天道,虛靜無為,讓百姓自立自為,而百姓在自為的過程當中,必將出現欲望的放縱和一些人的胡作非為(為而欲作),那麼用什麼方法來端正和制止呢?【黃帝四經】中有這樣一段話:『黃帝問力黑(牧)說:我一人廣有天下,刁巧的亂民就會出現,那些阿諛諂媚、花言巧辯之徒也會苦心孤詣地運用權謀,實在是難以遏止,我擔心人們會群起效尤以亂天下。請問天下有沒有既定的法則來端正民心?力黑(牧)回答說:有的。昔日在天地已經形成時,萬物都是通過名分來正定其形質並且使形名相符,這種以名正形、使形名相符的原則就稱為執守天道。這種大道,上可溢於天而下可延及四海。據我所知,天下的這種既定法則本不需過多描述,一句話就可以概括了,這便是,尋求事物的名形而總歸於『道』。這樣的話,天下百姓就不會違法亂紀了。(6)』

顯然,力黑(牧)的辦法,是以形名(即法治)以『正』民。【黃帝四經·道法】講道:『依靠道,就能把握所出現的細微事物的形和名,形和名的觀念一旦確立,那麼是非黑白的分界也是隨之確定了。所以懂得大道的人示範天下的便是變通而不固執,功成而不依賴它,順時而動不妄為,處事公正不以私意。因此天下之事便可以在形名確立、名實相符的情況下自然而然地得到治理。各項法令制度都已確立,官職都已建置,那麼天下萬物就都在正道中了。(7)』


注釋:

(1)楚簡本和帛書甲本為(上為,下心),乙本和流行本改為『化』字,並首句多了『而無不為』四字。

而『化』與『作』意思相近,【淮南子·泰族篇】中有:『天地四時,非生萬物也,神明接,陰陽和,而萬物生之。聖人之治天下,非易民性也,(柎)〔拊〕循其所有而滌盪之,故因則大,化則細矣。』

而【文子·道原篇】中有:『老子曰:「……先王之法,非所作也,所因也。其禁誅,非所為也,所守也。故能因即大,作即細。能守即固,為即敗。」』 【文子·自然篇】中有『老子曰:「……先王之法,非所作也,所因也。其禁誅,非所為也,所守也。上德之道也。」老子曰:「以道治天下,非易人性也,因其所有,而條暢之。故因即大,作即小。」』

而【慎子·因循篇】中也有這段話:『 天道因則大。化則細。因也者。因人之情也,人莫不自為也,化而使之為我,則莫可得而用矣。……人不得其所以自為也,則上不取用焉。故用人之自為,不用人之為我,則莫不可得而用矣。』

和【淮南子·泰族篇】一樣,【慎子·因循篇】中的『化』也應讀為『作』。 所以用『為』意思更明確清楚,此從楚簡本和帛書甲本,下同。

(2)假借為『正』、為『定』。求永貞。——【周禮·大祝】厥賦貞。——【書·禹貢】。傳:『正也。』

(3)帛書甲乙本皆為:『夫將不辱。不辱以靜,天地將自正。』流行本為:『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楚簡本為:『夫亦將知足,知足以靜,萬物將自定』。尹振環先生【楚簡老子辨析】注為『束』,但多注為『靜』,此從楚簡本。

(4)元氣,中國哲學術語。構成萬物的原始物質 。始見於漢代哲學著作。如【鶡冠子·泰錄】:『天地成於元氣,萬物成於天地』;【論衡】:『元氣未分,渾沌為一』

(5)【論衡·自然篇】:『天動不欲以生物,而物自生,此則自然也。施氣不欲為物,而物自為,此則無為也。』

(6)【黃帝四經· 成法 】:『黃帝問力黑,唯餘一人兼有天下,滑(猾)民將生,妄辨用知(智),不可法組。吾恐或用之以亂天下。請問天下有成法可以正民者。力黑曰:然。昔天地既成,正若有名,合若有刑(形)□,以守一名。上拴之天,下施之四海。吾聞天下成法,故曰不多,一言而止,循名復一,民無亂紀。』

(7)【黃帝四經·道法】:『虛無有,秋稿(毫)成之,必有形名。形名立,則黑白之分已。故執道者之觀於天下 (也),無執 (也),無處也,無為 (也),無私 (也)。是故天下有事,無不自為刑(形)名聲號矣。刑(形)名已立,聲號已建,則無所逃跡匿正矣。』
 樓主| 華軍 發表於 2010-1-3 16:20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國新法家華軍——帛書老子注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1)。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失道矣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2)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譯文:

最高的『德』,就是不講『德』,所以才有『德』。最差的『德』,就是從不忘記『德』,所以才無『德』。用最高的『德』治國,無為而治,而不是為了自己的私慾。用『仁』治國有所為,而不是為了自己的私慾。用『義』治國有所為,而是出於自己的私慾。用『禮』治國有所為,而百姓不響應,就挽起袖子,對百姓強拉硬拽。所以,背離了以『道』治國的法則,就失去了真正的『德』,失去了真正的『德』,才用『仁』來治國。失去了『仁』,才用『義』來治國。失去了『義』,才用禮來治國。禮,是誠、信淡薄的表現,是產生禍亂的開端。先知先覺是道的虛華的表現,是最愚蠢的行為。所以大丈夫應當立身厚重而不立身輕薄,應當立身樸實而不立身虛華。所以(君主)應當去掉那個,採取這個。

解說:

德是什麼意思呢?站在普通人的角度來看,德一般指恩惠、善行。但聖人對百姓同等看待,去好去惡,以法賞罰,看不出對誰有恩惠、善行,正如慎子所說:『官不私親,法不遺愛』(3)。故可以稱為『不德』,然而從整個國家的角度去看,這種『不德』才給了百姓自立自為的平等的機會,因此這才是最高的『德』。本章的『不德』與第五章的『不仁』是相同的意思(見第五章: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最差的『德』,就是天天把德政掛在嘴邊,處處樹立行為榜樣,而實質上堅持的卻是貴族世襲,等級禮制。儒家所謂的以『德』治國,其實就是以『禮』治國,也即是本章所說的最下等的治國方法。孔子說:『用各種政治制度來引導人民,用各種刑法規定來約束人民,人民會想盡辦法去躲避各種制度和法律的懲罰而且不認為是恥辱的。用道德教化來引導人民,用各種禮制去約束人民,人民會有羞恥心而嚴格約束自己。(4)』堂而皇之的說教,能否讓民眾知『恥』而『格』已呢?而道德教化的目的,是讓民眾知『恥』而『格』已嗎?

所謂道德教化,不過是貴族特權得以遁於法治之外的擋箭牌而已。禮制之下,對於下層百姓,何曾用過說教?不用說周朝,就是商朝乃至夏朝,也是有很多刑法的。百姓無權無力享受道德教化,投告無門,真正享受道德教化的,只有貴族,貴族之間的爭鬥得失,首先是建立在百姓之上的,無論誰勝誰負,百姓的地位不會改變。

擁有真正的大德的君主,抱法處勢,無為而治。韓非和李斯的老師荀子於公元前264年左右,曾應秦昭王聘,西遊入秦,在【荀子·強國》裡有這樣一段記述:『應侯問孫卿子(即荀子)說:「去秦國都見到了些什麼?」 孫卿子說:「邊塞鞏固而險要,地形地勢便利,山峰叢林平川峽谷美麗,天然資源豐裕富饒,地理形勢優越。進入秦國境內,觀察當地風俗,那裡的百姓淳樸,他們的音樂不下流污俗,他們的服飾莊重而不輕佻,他們特別敬畏司法部門而服從法律,是上古之民啊。來到都城官府,那裡的百官嚴肅認真,無不謙恭儉樸、敦厚禮貌、忠實守信而做事得當,是上古之官吏啊。進入這個國家,觀察那裡的士大夫,出了自己的家門,進入公家的大門;出了公家的大門,回到自己家中,沒有私人的迎來送往(請客送禮);不相互聯合,不結朋交黨,無拘束卻沒有不明白精通(法律)而公正的,是上古之士大夫啊。觀察這個國家的朝廷,這個國家的朝廷清閒,聽政和決斷高效,各種事務不會遺留到第二天,安靜泰然好象沒有治理國家的人一樣,是上古之朝廷啊。因此,秦國四代君主取得勝利,不是靠幸運,是源於治國方法得當啊。這就是我所見到的啊。所以說:清閒而且安定,簡約而且清楚,不麻煩而且有功效,強盛安定的國家中做的最好的,秦國就是這樣的吧!」』(5)

在今天看來,難道這不是一個官員安於職守,公正廉潔。人民淳樸自然,安居樂業。朝廷清靜無為,政治清明的偉大國度嗎?兩千年了,大道沉淪,我們應該找回我們的記憶,重回那萬古不滅的大道了啊。

以仁治國,君主沒有私利,興利除弊(6),在前面帶頭做事(為之),百官乃至百姓只能跟在後面歌功頌德,而被稱為『仁君』的,沒有不被功德讚譽迷惑而以個人好惡定賞罰的,這樣的後果就是如【淮南子·詮言訓】所說的:『人主好仁,則無功者賞,有罪者釋』。如此必將使有能力可以建功業之人遠離,使無能而善於吹捧誇誇其談之人親近。國家必然走向下坡路。

以義治國,君主欲圖私利,興事有為,橫徵暴斂,不顧百姓利益,河上公注曰:『動作以為己,殺人以成威,賊下以自奉也。』而一旦以義治國的君主殺人之『威』不能再震懾百姓(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那麼國家就有大威脅了(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矣。)

以禮治國,到處都有條條框框,繁文縟節,哪裡都是道德說教,行為榜樣。百姓如果不照做,朝廷的官員們就挽起袖子對百姓強拉硬拽。老子反對的,不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禮節、禮貌,比如說第三十一章的:『戰勝,以喪禮處之。』就是對禮節禮貌的肯定。而老子憂慮的是禮制治國帶來的『忠信之薄』和『國家昏亂』(第十八章)。在等級森嚴的禮制之下,人生來就有了永遠不變的身份,貴族世代為官,布衣永遠為民。有能力的平民不能參與治國,為國立功的百姓不能受到獎賞。即使是貴族之間,也是小貴族少得利益,大貴族多得利益。如此怎麼能讓國人忠誠,怎麼能取得人民的信任?

【韓非子】說:『在事物沒有出現之前和事理沒有表現出來之前就行動,叫做「前識」。「前識」是沒有依據而作出的胡亂猜度。(7)』在中國古代,占卜這門先知先覺(前識)的學問,在國家的政治中和人民的生活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殷墟發掘出來的甲骨文當中有百分之九十的是卜辭。但是到了春秋戰國時代,中華人的哲學、政治學等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而導致了中華人思維方式的巨大進步,他們突破了原始宗教的神秘主義思維,而確立了不信鬼神而信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自然主義思維,對於自然主義思維的論述,從眾多的先秦典籍當中,隨處可見。而在先秦百家當中,道家和法家是完全的自然主義世界觀,與之相反的只有儒墨兩家,墨家以信奉鬼神著稱,而儒家以徹底的復古聞名,在鬼神的問題上,儒家有另一套說法,叫做『天命之說』,【禮記·解經】上說:『天子者,與天地參,故德配天地,兼利萬物,與日月並明。』君王被稱為上天的兒子,是派來替天行道的。西漢大儒董仲舒更使『天命之說』發揚光大,總結出一套『天人感應』學說,來『證明』『天子』至高無上的地位的合理合法性。

天子既然是被派來替天行道的,當然就要帶頭表帥,【論語】上說:『子帥以正,孰敢不正?』還有:『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既然要帶頭表帥,就得要先知先覺。【禮記·中庸】上面講道:『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禮記·孔子閒居】上也說:『孔子曰:夫民之父母乎,必達於禮樂之原,以致五至而行三無,以橫於天下,四方有敗,必先知之,此之謂民之父母矣。』

而老子認為,先知先覺是浮華無用的表演,帶頭表帥並不能把百姓引入正道,應當跟在百姓之後(第七章: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當百姓出現差錯再以法治糾正之。

處無為之勢,看重實實在在的功勳與貢獻,是為居其厚,居其實。不看重別人的讚譽和浮華的表演,是為不居其薄,不居其華。

注釋:

(1)流行本多『下德無為而無以為』一句。

(2)流行本為『始』。

(3)【慎子·君臣】:『……沒有功勞的親戚朋友,不委任他們官職。不把官職私自贈送給親戚朋友,施行法制不遺忘自己所喜歡的人,……。』

(4)【論語·為政篇】子曰:道(導,引導治理)之以政,齊(使整齊,約束)之以刑,民免(躲避,逃避)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5)【荀子·強國】:『應侯問孫卿子曰:入秦何見? 孫卿子曰:其固塞險,形埶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勝也。入境,觀其風俗,其百姓朴,其聲樂不流污,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順,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肅然,莫不恭儉、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國,觀其士大夫,出於其門,入於公門;出於公門,歸於其家,無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黨,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觀其朝廷,其朝閒,聽決百事不留,恬然如無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勝,非幸也,數也。是所見也。故曰:佚而治,約而詳,不煩而功,治之至也,秦類之矣。』

(6)【墨子·兼愛】:『仁人之事者,必務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7)【韓非子·解老】:『先物行先理動之謂前識。前識者,無緣而妄意度也。』
 樓主| 華軍 發表於 2010-1-3 16:23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國新法家華軍——帛書老子注第三十九章

第三十九章

原文:

昔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1)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至之也,謂(2)天毋已(3)清,將恐裂。地毋已寧,將恐發。神毋已靈,將恐歇(4)。谷毋已盈,將恐竭。侯王毋已貴以高,將恐蹶(5)。故必貴以賤為本,必高矣而以下為基。夫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6),此其賤之本與?非也?故(7)致(8)數(9)輿(10)無輿。是故不欲祿祿(11)若玉,硌硌(12)若石。

譯文:

以往得到『一』的,天得到『一』,就會清明。地得到『一』,就會安寧。神得到『一』,就會靈妙。河谷得到『一』,就會盈滿。諸侯、君王得到『一』,就可以使天下安定。進而言之,就是說:天如果不用『一』保持清明,恐怕將會破裂。地如果不用『一』保持安寧,恐怕將會爆發災難。神如果不用『一』保持靈妙,恐怕將會消失。河谷如果不用『一』保持盈滿,恐怕將會枯竭。諸侯、君王如果不用『一』保持尊貴與高位,恐怕政權將會被顛覆。所以,確保『貴』的地位,就應以『賤』為根本,確保『高』的位置,就應以『下』為基礎。正因如此,諸侯、君王們都自稱『孤、寡、不穀』,這難道不是以『賤』為本嗎?不是嗎?有意仔細的計較一下『車』的時候,就會發現沒有叫做『車』的東西。因此,(有道之侯王)不希望象珍貴的玉石,而希望象堅硬的頑石。

解說:

何謂『一』?注家眾說紛紜,有認為『一』是道的,這種說法可說是無懈可擊(可謂恍惚之言也),只是為什麼老子沒有用『得道』呢?河上公注為『無為,道之子也』,已是比較具體了,此說可從。本章之意即為:天無為所以清,地無為所以寧,神無為所以靈,谷無為所以盈,侯王無為,所以天下正。

天、地、神、谷、侯王之無為,乃小無為,因為在道的範圍內,他們也在自為,真正無為的,只有大道。真正獨立的,也只有大道。

『一』之含意,固然要分場合,【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此『一』應從物的角度來解釋,【淮南子·詮言訓】上面的『洞同天地,渾沌為朴,未造而成物,謂之太一。』與之是相同之意。

而本章的『一』顯然要從規則、原理、方法等角度來理解,也可以說從心的角度來理解,與【黃帝四經·成法】中所講的『循名復一,民無亂紀』之『一』同理。

天、地、谷之『無為』我們可以得見,神之『無為』何以見得呢?其實神在人心中,道其靈驗者,皆因深信之,而非神果真有為。若神有為,我們得見,又怎稱之為神呢?

【老子】全文所述之治國思想,皆是圍繞『無為』而作,『無為』之根本在法治,我們在以前也講了很多。

韓非子說:『一民之軌,莫如法。(13)』意為賞功罰過,追究奸邪,治理紛亂,判斷謬誤,削減多餘,糾正錯誤,使人民皆循正道,唯有法度(見注釋)。這裡的『一民』不只是統一,而還有『正』民之意。

【商君書·賞刑】講道:『聖人治理國家的辦法,就是統一獎賞,統一刑罰,統一教化。(14)』獎賞沒有特別,刑罰不分等級,教化不論貴賤。聖人憑功績授官職賜給爵位,因此賢德的人不用擔憂,聖人不寬恕別人的錯誤,不赦免罪犯的刑罰,因此那些邪惡的事無法發生。可見,聖人治理國家,只是考慮統一獎賞、統一刑罰,統一教化而已(15)。

【尹文子·大道】上講道:『故人以『度』審長短,以『量』受少多,以『衡』平輕重,以『律』均清濁,以『名』稽虛實,以『法』定治亂,以簡治煩惑,以易御險難。萬事皆歸於一,百度皆準於法。歸一者,簡之至;准法者,易之極。如此則頑嚚聾瞽,可與察慧聰明同其治也。』這是多麼精妙的描述啊!

以上所講的『一』,都必須要求侯王抱法處勢不妄為(也即無為)才能實現。因此『無為』與『法治』是相輔相成的。

我們在二十二章 及三十二章都有講過,君主守法無為是委屈自己而顯示出卑微,與本章之『故必貴以賤為本』、『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意思相同。

明君無為是宏觀的,微觀世界裡的百姓不覺得他有什麼做用,而實際上,百姓的自為自富都是由明君的無為決定的。這就是老子所說的『故致數輿無輿』的道理了。

玉在中華文明的歷史上,占有着極其重要的地位,一萬年前的新石器石代後期,中華文明進入了玉器和陶器時代,在五千年前,中華人的玉器文化已經比較發達,在仰韶文化、龍山文化、良渚文化等多個地區均有玉器出土。

上古時代,玉器是高貴象徵,早於夏商時玉代,玉琮、玉璧、玉鉞就已成為王權的象徵。同時,玉器也象徵着等級禮制,因此,儒家對玉的讚美極其熱烈,【禮記·聘義】上說:『過去,君子用玉來比喻德。玉溫潤而有光澤,這是仁;細緻精密而堅實,這是智;廉正而不苛刻,這是義;佩玉一串串下垂,如同隊伍,這是禮;敲擊一下,聲音清脆悠揚,結束時嘎然而止,這是樂;身上的光彩不掩蓋本身的疵斑,這是忠;它的顏色如竹子的青色,向四旁透光,這是信;它的氣蘊如同白虹,這是天;它的精神之氣從山川展現出來,這是地;像圭、璋這種玉制禮器一樣特別顯貴,這是德;天下人沒有不以玉為貴的,這是道。(16)』

老子所說的『祿祿』如玉,是為了體現玉在禮制社會的尊貴,同時,康熙字典也有:『祿祿,形貌為禮也。』的解釋。

老子所教導侯王的,『不希望象珍貴的玉石,而希望象堅硬的頑石。』一方面意指侯王要『貴以賤為本』,另一方面也是對等級禮制的批評。

注釋:

(1)流行本此前多『萬物得一以生』六字。後有『萬物無以生,將恐滅』八字。此句中『萬物』之得『一』,實際上是與老子所講的道理相矛盾的,因為老子講的是『無為』之道,而天地『無為』才有萬物『自為』,侯王『無為』,才有百姓『自為』,而萬物何以『無為』呢?

(2)碑本無此五字。乙本為『其至也,謂』,甲本為『其至之也』,王本為『其致之也』,河上公本為『其致之』,此綜合甲乙本作『其至之也,謂』。至: 極,最。如:罪至重而罰至輕,庸人不知惡矣。——【荀子·正論】;深,如:至慮(深思熟慮);至戒(猶深戒);至契(交情極深的朋友)

(3)帛書為毋已,毋,不:~庸。~寧。通『無』。 已,古通『以』。流行本為『無以』。

(4)歇,停止,中止活動;盡,到了盡頭。又如:歇絕(消失);歇微(衰退消失);河上公注為『虛歇』

(5)蹶,跌倒;挫折,失敗;顛覆;如:一蹶不振。【荀子·成相】:『賢能遁逃國乃蹶。』

(6)帛書甲乙本皆為『谷』(谷)。不穀:不得養;不得相養。【詩·小雅·小弁】:『民莫不穀,我獨於罹。』 鄭玄 箋:『谷,養。天下之人無不父子相養者,我大子獨不然,日以憂也。』;不善。古代王侯自稱的謙詞。流行本多為『轂』,車輪中心,有洞可以插軸的部分。

(7)故,有心,存心;所以,因此;按,此處應為有心之意。

(8)致,細密,精細:~密。精~。

(9)數,一個一個地計算;責備,列舉過錯:~落;談論,述說:~說。~典忘祖。

(10)乙本為『與』(與),甲本辨為『輿』, 康熙字典有:【傳】殳斨,伯與,二臣名。【釋文】與,音余。 又山名。同輿。【山海經】敦與之山。【注】按名勝志作敦輿山。【又】苦山之首,曰休與之山。【注】與或作輿。 又【集韻】倚亥切,音欸。與也。

河上公本為『輿』,注曰:言人就車數之為輻、為輪、為轂、為衡、為轝,無有名為車者,故成為車,以喻侯王不以尊號自名,故能成其貴。其說可從。

吳澄本改為『故至譽無譽』,意為:『因此,最高的讚譽,就是沒有讚譽。』其意甚佳,且與【莊子·至樂】當中:『故曰:至樂無樂,至譽無譽』相合。然而與原文改變太大,故未從之。

輿,車中裝載東西的部分,後泛指車:~馬。肩~。輿,車輿也。——【說文】。按,車中受物之處。

(11)帛書甲本缺,乙本辨為『祿』,祿,福也。——【說文】;康熙字典:又【廣韻】龍玉切,音錄。祿祿,形貌為禮也。;流行本為琭,(玉)有光澤的樣子。

(12)帛書甲乙本皆為『硌』,大石;康熙字典:音洛。山上大石也。又【玉篇】石次玉。又【韻會】磊硌,石貌。 又硌硌,石堅不相入貌。 流行本多為『珞』,康熙字典:音洛。【玉篇】瓔珞,頸飾。

(13)【韓非子·有度】:懲罰罪過不迴避大臣,獎賞功勞不漏掉平民。所以矯正上面的過失,追究下面的奸邪,治理紛亂,判斷謬誤,削減多餘,糾正錯誤,統一民眾的規範,沒有比得上法的 。

(14)【商君書·賞刑】:聖人之為國也,一賞,一刑,一教。

(15)【商君書·賞刑】:聖人以功授官予爵,故賢者不憂;聖人不宥過,不赦刑,故奸無起。聖人治國也,審一而已矣。

(16) 【禮記·聘義】:『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這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於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
 樓主| 華軍 發表於 2010-1-6 08:44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國新法家華軍——帛書老子注第四十章

第四十章

原文:

反也者,道之動(1)也。弱也者,道之用(2)也。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譯文:

向相反的方向發展,是道的行為。抱守柔弱,是道使用的手段。天下的萬物產生於有形之物,有形之物產生於無形之物。

解說:

天地萬物的運行規則,莫不是循環往復。(第二十五章: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寒來暑往,四時交替。草木枯榮,生死往復。人的生死循環,甚至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興衰,也是大道循環當中的一個小循環而已。

【黃帝四經】講道:『斷絕而又重續,覆滅而又再生,誰能知道其中的神妙變化?死而復生,把災禍當作福祉,誰能了解其中的極限?反向索求於無形的道,才能知道禍福產生之根據。……所以,唯有掌握天道的人,上能明白天道循環之理,中能通達君臣的分別界限,祥審精察萬物之始終變化,卻不自為主宰。因此他才能達到至精至素、浩彌無形的境界,從而可以端正天下。(3)』

大道用以『治理』萬物的方法,就是『柔弱』,『柔弱』是指大道對萬物的不干涉,也就是第十章及第五十一章所講的『生而不有,長而不宰』。

雖然大道循環,人類在其中微不足道。但是如果懂得了天道法則,我們就可以改變自己的小循環,君主若以大道法則治理天下,國家就會長久。君主的無為,換來的是百姓的自強不息。這也是人生之所以有意義的原因所在。

【黃帝四經】講道:『在一切尚未形成的太初之時,世界只是混同在一起的太虛。太虛混而為一,整個世界只是這一個太虛。那時的世界混混沌沌,沒有晝夜明晦。神妙精微的道充盈其間,精純、靜止、昏暗不明。所以道不再有使之發生者,萬物尚未出現,一切形體都不存在,太虛之中通同為一,而無名稱與分別。……(4) 』

這裡所說的太初,與我們第二十五章所講的,霍金的【時間簡史】當中所講的200億年前,宇宙尚未發生的那個『大統一』狀態是相同的意思。

在那個『時刻』,時間與空間無意義,物質與能量無分別。所有的萬物,都沒有發生。一切歸本於『無』。但宇宙萬物都從這個『無』而來,也將最終回歸於『無』。(請參閱【時間簡史】)

現在,有形的萬物就在我們身邊,但並非無形的『道』就於產生萬物之後而消失了。

在【列子】當中有一段極富哲理的話:『所以有有生死的事物,有使有生之物產生的事物;有有形狀的事物,有 使有形之物成形的事物;有有聲音的事物,有使有聲之物發出聲音的事物; 有有顏色的事物,有使有色之物表現出顏色的事物;有有滋昧的事物,有使 有味之物呈現出滋味的事物。

有生死的事物所呈現出的生命死亡了,但使有生之物產生的事物卻沒有終止;有形狀的事物所呈現出的形狀成就了,但使 有形之物成形的事物卻沒有出現;有聲音的事物所呈現出的聲音已經被聽到了,但使有聲之物發聲的事物卻沒有發聲;有顏色的事物所呈現出的顏色顯 明了,但使有色之物出色的事物卻沒有顯露;有滋味的事物所呈現出的滋味 已經被嘗到了,但使有味之物出味的事物卻沒有呈現。

這些都是「無」所做 的事情。「無」使事物可以表現出陰的特性,也可以表現出陽的特性;可以表現 出柔的特性,也可以表現出剛的特性;可以縮短,也可以延長;可以呈現圓 的形狀,也可以呈現方的形狀;可以產生,也可以死亡;可以暑熱,也可以 涼爽;可以上浮,也可以下沉;可以發出宮聲,也可以發出商聲;可以呈現, 也可以隱沒;可以表現出黑的顏色,也可以表現出黃的顏色;可以呈現出甜 的滋味,也可以呈現出苦的滋味;可以發出膻的氣味,也可以發出香的氣味。它沒有知覺,沒有能力,卻又無所不知,無所不能。(5)』

注釋:

(1)動,使開始發生:發~;行為:舉~。~作;改變原來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與『靜』相對:變~。波~。

(2)用,使人或物發揮其功能:使~。~心。~兵。~武。用,可施行也。——【說文】。用,以也。——【蒼頡篇】。執政;當權。孔子用於楚,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史記】

(3)【黃帝四經·道法】:『絕而復屬,亡而復存,孰知其神?死而復生,以禍為福,孰知其極?反索之無形,故知禍福之所生。……故執道者能上明於天之反,而中達君臣之半(畔),富密察於萬物之所終始,而弗為主。故能至素至精,浩彌無形,然後可以為天下正。』

(4)【黃帝四經·道原】恆先之初,迥(洞)同太虛。虛同為一,恆一而止。濕濕夢夢,未有明晦。神微周盈,精靜不熙。古未有以。萬物莫以。古無有刑(形),太迥無名。

(5)【列子·天瑞】:故有生者,有生生者;有 形者,有形形者;有聲者,有聲聲者;有色者,有色色者;有味者,有味味 者。生之所生者死矣,而生生者未嘗終;形之所形者實矣,而形形者未嘗有; 聲之所聲者聞矣,而聲聲者未嘗發;色之所色者彰矣,而色色者未嘗顯;味 之所味者嘗矣,而味味者未嘗呈:皆無為之職也。能陰能陽,能柔能剛,能 短能長,能員能方,能生能死,能暑能涼,能浮能沈,能宮能商,能 出能沒,能玄能黃,能甘能苦。能膻能香。無知也,無能也,而無不知也, 而無不能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