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24|回復: 0

[史學] 屈原新论(1)

[複製鏈接]
顺天道化 發表於 2012-8-10 19:1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北京日报
屈原是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也是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伟大诗人。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确定屈原为世界文化名人,2009年以纪念屈原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端午节及其传说进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标志着屈原不仅仅是世界文化名人,同时他的作品及精神价值,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应该以世界眼光、现代眼光和发展的眼光重新评价屈原
对屈原精神价值的探索,是自战国时期以来,两千多年间屈原研究最为核心的内容。战国宋玉,西汉刘安、司马迁,东汉的班固、王逸等,确立了屈原作为一个具有“清廉”、“忠信”美德的“贤人”形象。这个历史定位,成为屈原形象的最基本内涵,既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官员模范人格的定位,也是中国古人对屈原抱有深刻同情和敬仰的原因。二十世纪初,随着民主主义思想的普及,重新思考屈原形象所蕴含的意义,也变得非常有必要。梁启超把屈原的“清廉”、“忠信”,表述为具有改革政治的热情,热爱人民,热爱社会,对社会和祖国的同情和眷恋,以及不愿意向黑暗势力妥协的决心。郭沫若则认为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五四运动”的健将。1951年以后,则出现了人民诗人、爱国主义诗人的提法,有学者认为屈原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四方面:疾恶如仇,能与腐朽反动的贵族政权作斗争;关怀民族命运和人民生活;对祖国和乡土无限热爱;宁死不屈,有以死殉国的伟大气节。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展的“评法批儒”运动中,屈原被描述为法家。在改革开放时代,屈原则作为政治改革家而常被提及。
屈原是历史中存在过的真实的人,同时也是经过历代文化人和屈原的崇敬者不断诠释过的文化符号。屈原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我们今天身处二十一世纪,应该以世界眼光、现代眼光和发展的眼光重新评价屈原。
屈原想拯救楚国,但不被重用,是一个怀才不遇、不能有所作为的政治家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重要政治家,对屈原的把握,离不开他的政治活动。屈原作品表现的内容是他的政治活动和政治遭遇,以及政治活动和政治遭遇所带来的思想感情方面的期待与沮丧、希望与失望。如果没有屈原坎坷的遭遇,屈原可能不会创作这些作品,即使创作了作品,也不会有这么久远的影响。
屈原是一个政治家,而且是一个想有所作为的政治家。春秋、战国之交,秦国不拘一格重用人才,秦国的重要岗位,不但向本国人民开放,而且向各个诸侯国的人才开放,只要是人才,就可得到任用。秦穆公的志大中正,礼贤下士,正是秦国由霸而王的基础。而楚王重用的都是他的近亲,吴起相楚,想改变楚国的贵戚政治,结果被楚国宗室大臣射杀。春秋时期有“楚材晋用”的典故,“楚材晋用”不是说楚国的人才多,而是说楚国的人才不能在楚国发挥作用,只好到外国去了。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