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00|回覆: 0

[狹義文字學] 『饅』字溯源

[複製連結]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12-8-14 19: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國華文教育網
『饅』字講解單一,誰見了它也會馬上想到香甜可口的饅頭。人人都吃過饅頭,北方人甚至天天吃,但饅頭的有趣來歷,並非每位吃者都知其內裏。  


  古代人們有祭祀習慣,而在人類還不大開化之時,以真人之頭祭祀大行其道,就像相當長時間曾以真人殉葬一樣,殘酷而血腥。


  當然,古時祭祀所用多是俘虜或是邊塞少數民族之人頭,祭祀者稱其為『蠻頭』,意思是野蠻人之頭。殊不知,祭祀者說人家是野蠻人,他們自己的行徑也野蠻得很!後來漸漸文明,有人建議不用真人之頭,於是改用麵粉做的似人之頭,仍叫蠻頭。再後來則覺得用詞也欠妥,才改用同音造了『饅』字,稱為『饅頭』。


  三國時期,諸葛亮進軍西南,渡瀘水時因那裏瘴氣甚濃,水有毒素,士兵患病極多。他令大家將豬肉牛肉剁碎,與麵粉和在一起,做成肉饅頭,治癒了軍隊中的瘟疫患者。自此,饅頭可治病之說傳開,加速了饅頭的傳播。  


  元朝時,我國有位高僧林淨因去日本,住於奈良寺內。他將饅頭也帶到日本,奈良寺僧侶非常愛吃,而且還做給百姓,大受歡迎。不久,『奈良饅頭』傳遍東洋。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