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27|回覆: 0

[中醫世家] 李時珍千裏求序

[複製連結]
家鄰 發表於 2012-9-10 19:2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來源: 中醫藥報
  看過電影【李時珍】的觀眾,肯定對著名演員趙丹飾演的這位面容清瘦、不畏強權、一心着書、鑽研醫術的醫家的光輝形象印象深刻。
  李時珍,是我國明代著名的本草學家,湖北蘄春人。雖然李時珍逝世前,並沒能親眼看到【本草綱目】的刊行,但無疑他所著的這部本草巨著是中國十六世紀科技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甚至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先生也從【本草綱目】中汲取博物學知識,稱讚它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今天,許多教科書不僅把李時珍稱為中國古代藥物學家,還認為他是一位偉大的博物學家、訓詁學家。
  史載李時珍的家學淵源,他祖父是一位『鈴醫』,所謂的『鈴醫』就是走方郎中,行醫沒有固定的場所,他父親李月池也是醫生,在當地頗有名氣。所以李時珍從小耳濡目染,受到良好的醫學薰陶,再加上他自幼體弱多病,對醫學知識更加感興趣,博覽醫籍。在【原序】中描寫他長年讀醫書『若啖蔗飴』,意思是就像吃糖啃甘蔗一樣開心。為撰寫【本草綱目】,李時珍先後閱讀了八百餘種、近萬卷書籍。清代學者顧景星在【李時珍傳】裏,也贊他『讀書十年,不出戶庭』。
  事實上,李時珍編撰【本草綱目】的工作並不順利。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國古代的本草著作,從先秦兩漢的【神農本經】,到晉代陶弘景的【本草經集注】,唐代的【新修本草】,北宋的【證類本草】等等,傳世的本草學著作本來就多,記載的藥物種類到了明代已經達到一千五百餘種,但是很多中藥名稱沒有統一,有些中藥的性能也缺乏實地的調研考證,李時珍很想糾正本草書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可是在當時的生產條件下難度很大。另一方面,李時珍畢竟只是鈴醫之後,財力物力都有限,依靠個人的力量,缺乏政府的資助,工作自然艱辛無比。所幸李時珍堅持不懈,經過近三十年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難,行程幾萬裏,終於在花甲之年完成【本草綱目】的初稿。
  在書中,李時珍對中藥學的一大貢獻,是對大量本草文獻進行了實地考證,去偽存真。比如中藥山甲片,是用哺乳動物穿山甲的鱗片炮製的,有通經下乳的作用,是婦科良藥,常用來治療月經不調,產後沒有乳汁等證。穿山甲在古書中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鯪鯉』。陶弘景在【本草經集注】中記載它能水陸兩棲:白天的時候爬上岸來,張開鱗甲裝死,引誘大群螞蟻爬進它的甲片內,然後立刻閉上鱗甲潛入水中,在水裏開甲讓螞蟻浮出淹死,以便它在水裏吞食。為了證實陶弘景的說法,李時珍親自上山在獵人的幫助下,捉到一隻穿山甲,從它的胃裏剖出許多螞蟻,證實穿山甲確實是食蟻,這一點陶弘景是對的。不過,通過觀察,他發現穿山甲食蟻,是用舌頭舔食,『常吐舌誘蟻食之』,而不是誘蟻入甲,下水吞食,這一點陶弘景又錯了。李時珍的這些考證過程都詳細記錄在【本草綱目】書裏,非常詳盡真實。
  我們今天評價李時珍和【本草綱目】,不應該忘記一個人,這就是前文提到的【原序】的作者——王世貞。王世貞與李時珍差不多生活在同一時期,曾經做過南京刑部尚書的官職,他晚年託病辭官,隱居在家鄉江蘇太倉。李時珍在花甲之年著成書稿後,千裏迢迢從湖北蘄春背着幾十卷書稿,風塵僕僕地趕到江蘇太倉,懇請王世貞為書稿賜序。
  許多人不禁要問了,李時珍為什麼要千裏求序呢?我們這裏先要了解一下王世貞的歷史。王世貞是明代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他以詩文著名於世,是明朝『後七子』的領袖人物,大家熟悉的如【憶江南】詞:『柔綠篙添梅子雨,淡黃衫耐藕絲風』等等,都是他的代表作品,膾炙人口。王世貞作為當時社會名流,文壇領袖,在知識分子中有相當的號召力。李時珍千辛萬苦着成【本草綱目】,當然希望得到社會的認可,如果王世貞能夠親自為書作序,影響之大可想而知。而事實證明,李時珍是對的,王世貞親自為書作序,為後來【本草綱目】得到朝廷認可出版,起到了積極作用。李時珍千裏求序的舉動,不僅感動了王世貞,而且幾天接觸下來,又認真查看了書稿以後,王世貞認為【本草綱目】確實意義重大,欣然提筆為書作序。序言中高度讚揚該書輯錄的本草文獻條理清晰,內容豐富,就如同『龍宮之君』、『冰壺玉鑒』一般。
  李時珍因【本草綱目】的刊行而著稱於世,【本草綱目】因王世貞的序更添異彩,二者可以說是相得益彰。李時珍千裏求序的故事,也成為醫學史上的一段佳話。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