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51|回覆: 0

[醫藥臨床] 黃連與黃芩之異同

[複製鏈接]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12-9-23 00: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來源: 中醫藥報
  黃連與黃芩皆味苦,性寒,色黃,同歸於膽、胃、大腸經,皆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可治腸辟、下痢等濕熱為患之疾,功能有些相似,為臨床上所常用。然而,二藥無論從藥性及其治療病症來說,又確有所差異。
  【傷寒雜病論】中,含有黃連的經方有13個,含有黃芩的經方有25個。這些經方為我們在臨床上如何運用這兩味藥作出了示範,值得認真研究。
  仲景用藥多緊貼【本經】。【本經】云:黃連『主熱氣目痛、眥傷、泣出、明目,腸辟,腹痛,下痢,婦人陰中腫痛』;黃芩『主諸熱,黃疸,腸辟,泄痢,逐水,下血閉,惡瘡,疽,蝕,火瘍』。
  縱觀仲景經方中對黃連、黃芩的運用可以看出,黃連更偏於入心經,瀉心火,並治不寐、心煩及上腹部不適感等涉及神志方面的病狀。立六個瀉心湯:黃連阿膠湯用之治失眠,為補劑中瀉藥。清代醫家鄒潤安認為,以其證屬陰虛陽盛,陽盛則宜瀉火。還如後世之交泰丸(黃連、肉桂),亦治心腎不交之失眠者。故南京中醫藥大學黃煌教授總結說,黃連『主治心中煩,兼治心下痞、下利』;『見有煩而痞,煩而利者,多用黃連』。
  臨床凡見目赤、牙痛、口舌生瘡、嘔吐及消渴等症,大多與火邪有關,以火性炎上,又消灼津液,故常用黃連以瀉火。鄒潤安云:『黃連為心胃之劑,嘔吐為胃病,故後世治嘔用黃連其效最捷,蓋上升皆火之變見』;『二方(指黃連湯和黃連阿膠湯)皆以黃連為君,二證皆發於心,可見黃連為瀉心火之劑矣』。
  須得特別指出的是:黃連苦寒而燥,黃芩雖苦寒而不燥;黃連能治濕生之熱,但不能治熱生之濕,而黃芩卻能治熱阻生濕。故【本經】云黃芩『逐水』,【別錄】云其『利小腸』。由於手、足陽明皆屬燥金,與性燥之黃連同氣相求,故大腸、胃及膽如被濕熱所擾,皆宜此苦寒而燥者治之。所以黃連有『調胃厚腸』之功效是確切無疑的。筆者平時治胃痛、胃脹或胃痞者就喜用黃連(配伍蒲公英、麥冬、夏枯草等藥),療效頗佳。
  與黃連不同的是,黃芩更偏於入肺經,長於清泄肺熱,如療痰熱咳嗽等疾,以治氣分之熱為專功。黃煌認為,『煩熱是使用黃芩的重要指征』,『黃芩證中煩熱極為重要』,『黃芩主治煩熱而出血者,兼治熱利、熱痞』。當年李時珍患骨蒸發熱、膚如火燎,每日吐痰盈碗,即用黃芩一兩煎服而愈。鄒潤安說:『黃芩治自里達外之熱』,又『陰虛氣盛熱自內出者,黃芩亦能治之』;『凡氣以熱滯致血緣氣阻者,得氣之調則行,此黃芩之專司也』;『大率黃芩所治之小腹絞痛,必煩熱,必口渴,必小便有異於常』。【千金】治小兒腹痛三方(地膚子湯、蒲黃湯等),均為氣熱攻血,故方中皆用黃芩。再如黃芩所治之黃疸,其特徵是『一身面目悉黃』(據【千金】治黃方),可知疸證非一身面目悉黃者不可用。泄利無熱者亦不可用。
  鄒潤安指出:『仲景用黃芩有三耦焉。氣分熱結者,與柴胡為耦(如小柴胡湯等);血分熱結者,與芍藥為耦(如大柴胡湯等);濕熱阻中者,與黃連為耦(如半夏瀉心湯等)……故黃芩協柴胡能清氣分之熱,協芍藥能清迫血之熱,協黃連能清熱生之濕也。』就是這樣幾個最基本的藥物組合(即配伍),就可衍生出許多常用的方劑,如經方中的當歸散、黃芩湯、黃連阿膠湯,以及後世的芍藥湯等。
  另外,黃芩還是止血良藥。仲景首用之於瀉心湯治吐血、衄血,又用於黃土湯治便血,再用於當歸散以安胎。後世如張景岳雲其『能除赤痢、熱畜膀胱五淋澀痛』;徐大椿用黃芩清肺飲治孕婦衄血不止、脈數者;蒲輔舟用一味黃芩酒炒為末,治痔久出血等。
  最後,鄒氏還就黃連之宜忌及為何主『婦人陰中腫痛』的問題作了分析。他說:『大抵陰中之疾皆始於小便,小便不利則濕壅熱生,濕與熱相搏則不得泄為腫,婦人前陰又為血潮汐之常道,於是遂涉血為痛。』他又強調指出:『黃連之治濕治熱須分別觀之。濕證之急者可用,緩者不可用,蓋濕緩者熱不盛,熱不盛則惡黃連之氣寒也;熱證之緩者可用,急者不可用,蓋熱證急者濕不盛,濕不盛則惡黃連之燥矣。』由此可見,黃連雖治濕熱,但只宜用於『濕急熱緩』之證。
  總之,黃連與黃芩的異同點在於:黃連偏於入心,長於清火解毒,性燥,為心胃之劑,主治心中煩,兼治心下痞,下利,能調胃厚腸,治濕阻生熱,止消渴,解巴豆毒,擅除水火相亂之病及蔓延淹久之證。黃芩則長於清肺熱,其性雖寒而不燥、能治熱陰生濕,主治煩熱而出血者,治氣熱攻血之出血證及小腹絞痛或小兒腹痛,能安胎及治燙傷火瘍等。
  黃連與黃芩,性相近而又各有專長,故二藥配伍則更能發揮協同作用,而清化濕熱之效益顯。D4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