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
曾国藩以知人著称。有一次,李鸿章带三个人去见曾国藩,请他给三人安排职务分派工作。不巧,曾国藩有饭后千步走的散步习惯,他们到的时候曾国藩正好不在。于是,他们就只好在门外等候。
不久,曾国藩散步回来,李鸿章上前禀报来意,请老师当面考察三人的能力。
谁知,曾国藩摇摇头说,没有这个必要了。我现在就分派工作。面向门庭、站立左边的那个为人忠厚、办事小心,让人放心,让他去负责后勤军需部;中间那个有些阳奉阴违、心口不一,难以信任,不宜重任;右边那位颇有将才的气质,将来定可独当一面,需要着力磨砺。
李鸿章大吃一惊,他向知老师识人有术,但没料到老师会如此之神。
曾国藩见弟子不信,只好进一步解释说,刚才我从他们三个人身边走过时,我注意到左边那个一直低着头不敢仰视,应是一个老实、谨慎之人;中间那个,看似恭恭敬敬,却喜欢左顾右盼,似有心机,心机太重的人不可重用;右边那位始终挺拔站立,目视前方,不卑不亢,神情专注,是大将之才。
这右边那位被曾国藩看来有大将之才的,便正是后来担任淮军大将,并曾出任台湾巡抚的刘铭传。
为了知人,曾国藩确实训练出了一套颇有成效的相人之术。
他常讲怎么看人。咸丰九年十一月初八日:“细参相人之法,神完气足,眉耸鼻正,足重腰长,处处相称,此四语者,贵相也,贤才相也。若四句相反则不足取矣。”
又如,他说:“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着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富贵有相,似乎是唯心论,曾国藩信命,但从不信富贵是天生。曾国藩的这套相人法,其实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传统中多以“厚”、“重”为讲究。如《周易》讲“厚德载物”,孔子讲“宽厚待人”,世人评男子是不是“处事稳重”、“老成持重”,都是把“厚”、“重”当作是男人做大事的前提和表现。
曾国藩统军十数年,与当时的皇亲、摄政王奕却无一私下联系。据说就缘于他曾见过这位亲王的一张相片。看了他的相片,曾国藩徐徐地说:“聪明信有之,亦小智耳,举目轻浮,聪明太露,多谋多改”;又说“这是一个翩翩美少年,举目略嫌轻佻了些,看来难以负重任;身处周公之位,却无周公之望,这也是国家的不幸。”
一张相片竟能看出国家的不幸,曾国藩别无神仙术,他只是觉得奕亲王“轻佻”,不厚重。
为什么说端庄厚重是贵相?其实是有因缘的。端庄厚重的人,表明他懂得敬畏,一个有敬畏感的人就不至于放肆无忌,思虑就会深远,处事不至于鲁莽,说话就会谨慎,交际不至于随便。自己有敬畏感的人,往往别人也会敬畏他。得罪的人越少,自然也就远离祸端。端庄厚重不是装出来的,是修身修炼出来的功夫。因此,曾国藩多次申令儿子力戒轻佻,多多修炼举止。
谦容含卑是同样的道理。谦虚能容,表明他谨慎、大度,能容纳他人的优点和缺点,不会随便指摘他人。含卑就是低调做人、低调处世,放低自己的身价、姿态,不张扬,不张狂。处卑而望高,登高必自卑,这样的人自然懂得脚踏实地的道理。
所谓事有归着,就是办事沉稳有着落。言下之意也是脚踏实地。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抓落实。件件事都做得有头有尾,有始有终,既是克勤小物,又是持之以恒。经商做生意,很多人都希望一夜间暴富,不懂得薄利多销,日积月累;居家过日子,很多人都不懂得节约,喜欢大手大脚,最后导致生活没有着落;谋身干事业,很多人力图一鸣惊人,一件事没做完,就放下去干别的事,却不懂得事业起于积微,功名需要寸累。
所谓心存济物,就是要懂得关心“外物”,包括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天下。有一颗慈善之心,懂得帮助他人其实就是帮助自己,这样的人即便物质上不富有,精神上也是大富大贵者。有施有舍,不表明这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富矿吗?
再如曾氏的名言:“斜正看鼻眼,真假看嘴唇,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主意看脚跟,若要看条理,全在言语中。”
这套相人术其实依然源出传统文化。古人常说:“胸中不正,则眸子眉焉。”意思就是内心不正的人,能从眼睛中反映出来,而眼睛不明亮(古人称耳聪目明,其实明就是聪,聪者明也),则内心难测。
古代相术对鼻子很重视,因为其上涉及印堂,其下涉及人中。会相术的人往往说,鼻梁高的人权柄也高,削刀鼻往往表示为人苛刻。甚至还有“男人看鼻,女人看嘴“的说法。至于什么样的鼻属于正,什么样的鼻属于斜,前人在相术中有多种说法。一般来说,鼻子丰润耸直,端方整齐的人,容易获得人的好感,却是事实。
古人有“看唇识女人”的说法。嘴唇在我们的印象中一般有厚薄之分。嘴唇厚的人给人的感觉要憨厚一些,老实一些;嘴唇薄的人给人的印象是要机巧一些,能言善辩一些。而前者给人的感觉要真诚一些,后者给人的感觉是要虚伪一些。所谓刀子嘴,意思是把嘴唇磨得像刀子一样快,伶牙俐齿,容易伤人。是故,曾国藩一直主张谨言,也喜欢任用那些说话少的人,其原因恐怕就在这里。
器宇,一般的解释就是胸怀、度量,也指气概。一个人的器宇,包括他的胸怀、度量、气质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的修为。修为高的人,其功名前途自然要好得多。
事业看精神。这一点很好理解,一个人精力充沛,做事就有气度,而且能耐劳苦,能抗挫折。曾国藩之所以反复强调“精神愈用则愈出,阳气愈提则愈盛”,强调早起,其目的就是迫使自己强打精神。
主意看脚跟,则是曾国藩的发明。此处所说的看脚跟,实际是指一个人走路的姿势,看他是不是脚跟落地。从常识来看,一个人急匆匆地走路,显然是有什么急事,反之,一般脚跟落地,不说悠闲,也是沉稳。民间也有“男人看脚,女人看头”之说,一个男人是不是沉稳有主见,从他那双大脚步伐就可以看出来。
至于说话与条理的关系,则是很明显的了。一个人说话办事是否有条理,表示他思路是否清晰有条理。思维的条理性表示其思维缜密,而且事先有计划,有预见。
由上可知,曾国藩的观人术并非如一般人迷信的《麻衣相法》,而恰恰来自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把握、运用。也就是说,曾国藩的“知人”,不是从麻衣相法中来,而是自己读书修来的。
《清史稿》载:“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悚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
此话说得很神,实际上曾国藩虽然不苟言笑,但却是一个很幽默的人,来客之所以害怕他,除了他的“威重”外,恐怕更深层的原因就在于素知曾国藩知人有术,时时刻刻都在考察人才,担心自己不能被曾国藩看中罢。
事实确实如此,在他接见属下之后,常常把对该人的印象都记在日记里。诸如:
王春发:口方鼻正,眼有清光,色丰美,有些出息。
毛钱陛:鼻梁正,中有断纹。目小,睛无神光。口小。不可恃。
唐顺利:三十八岁,常宁人。目小有精光,眉粗,笨人。
陈青云:兄弟四人,居三。眼圆而动,不甚可靠。
喻科癸:平江亲兵百长。年二十四岁。满面堆笑,可爱。矮而精明。
莫有升:长沙人,年二十九岁。南勇,刘培元营内哨官。眼圆人滑。
刘长春:湘乡城内人。咸丰五年在后营刘峙衡处当亲兵。……聪明而滑。面貌俗。
胡玉元:……六年至瑞州,温甫(曾国华)保以蓝翎把总,……漂亮,微滑。
李楚盛:湘乡十二都人。……目有精光数道。田业为生,耕作四十担。朴实可用。面有骨格。
周惠堂:东晚坪人。……充水营口官。颧骨好,方口好,面有昏浊气,色浮。不甚可靠。
李祖祥:年卅二岁。……沅(甫,曾国荃)保千总守备。目定鼻定,坚实可恃。
傅裕昆:年卅九岁。……六年正月入罗营,二月受伤,九月入沅营。鼻歪,不可恃,色亦不正。
陶日升:宁乡人,……鼻小,腰挺,伶俐有情,亦虑其滑。
萧赏谦:……武人而有儒雅气,身段稳称,鼻正眉疏,似有用之才。中哨哨长。
张恒彩:……目精光而动,小有聪明,不甚可靠。右哨长。
哈必发:塔军门之亲兵,……鼻削,目有清光,似吃洋烟。滑。
李廷銮:……目动面歪,心术不正,打仗或可。
刘烈:……咸丰七年,来江西投效,现带潮勇廿八人。目深,天庭高,面有正色。
李祥和:常汉人,……眼有光而浮,心尚明白,亦虑其滑。
他在日记里还总结出一个十二字相人法:“夜思相人之法,定十二字,六美六恶,美者曰长、黄、昂、紧、稳、称,恶者曰村、昏、屯、动、忿、 。”
可见,曾国藩看人的本事来自于他平时的细心观察,与一般的相术有着根本的差异。他“相人”主要侧重于心术即德行,不似旧相术侧重于吉凶。正是“人心之各不同,各如其面焉”。对此,时人亦有同样的看法。如薛福成说:“世俗颇传曾文正精相术,……余谓文正于相术不必精。”葛虚存则说:“文正儒臣,岂有相人术哉?”
咸丰九年四月初十日,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
术字最有道理。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即术字之的解也。又言蹈道则为君子,违之则为小人。观人当就行事上勘察,不在虚声与言论;当以精己识为先,访人言为后。
好一个“观人当就行事上勘察”!
同治三年,方宗诚应邀进入曾国藩幕府,他曾问及“何以知塔、罗、李、彭、杨、鲍诸公能成大功?”
曾国藩坦然回答:“此皆幸而遇者。当时与诸人共事,不过识其忠勇勤仆,各任以事,幸任仰天威,稍能成就,人遂皆谓事能知人,实则知人甚难,予未敢自信也。”
可见,天下本就没有神奥难学的相人术。
文/刘绪义 来源:中外书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