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02|回覆: 0

[論史] 論漢代『不奉詔』的類型及其內涵 (4)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2-10-15 23: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國文史網
三、『為國持正』型


    自戰國以降,『尊君卑臣』不僅凝化為制度規定,同時也熔融為政治倫理。現實的問題在於:如果群臣必須惟君主的意旨是聽,一旦君主的決斷出現失誤而群臣不加以阻止,那麼國家的利益豈不是要遭受損害?明於治國大道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確實在這一方面頗多匠心設計。於是,出現了輔政制度、職在諫諍之官、草詔與封駁之制等等,其用意都在於防範皇帝個人的錯誤意旨破壞國家的根本大計。然而,在皇帝(特別是有雄心、有能力而又敢於獨斷專行的皇帝)執意要做某件事情、並且帶有『即時』性質的場合,上述預設的制度就會失效。當皇帝敢於置制度於不顧而強行發號施令時,好像只能仰賴有大臣挺身而出,大喊一聲:『不奉詔!』形勢才有可能得以扭轉。這是地地道道的『觸逆鱗』之舉,其危險性戰國時期的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就已經說得十分透徹了。如果沒有為了國家利益而不惜犧牲身家性命的境界,是做不了這樣的事情的。因此,這種類型的『不奉詔』,是最具有社會意義、從而最值得研究的,當然也是最令人欽佩的。


    試舉漢代的幾個顯例,藉以展示當事人的錚錚鐵骨、大丈夫氣概。


    漢初的耿直大臣周昌,可當得起直諫第一人之稱。漢高祖劉邦欲廢太子,而改立戚姬所生之子如意為太子,『大臣固爭莫能得』,其中以周昌的面折廷爭最為激烈。周昌為人口吃,又在盛怒之下,他對劉邦聲明:『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漢書】卷四十二,【周昌列傳】)好一個『期期不奉詔』!為此,劉邦對他油然而生敬意。稍後,劉邦不得不改變初衷,保留太子地位而封如意為趙王。為了保證自己身後趙王如意不至於被人殺害,劉邦留意為趙王尋求一位可以信賴的丞相,結果周昌當選。在劉邦死後,大權在握的呂太后開始了她的復仇舉措,囚禁了戚夫人,隨即宣召趙王入京。傳宣詔命的使者多次往返,趙相周昌拒不應命,他對使者說:『高帝屬臣趙王,趙王年少,竊聞太后怨戚夫人,欲召趙王並誅之,臣不敢遣王。王且亦病,不能奉詔。』(【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呂太后大怒,只好先徵召周昌入朝,她的計劃才得以實現。周昌先後兩次聲明『不能奉詔』,公開對抗漢高祖與呂太后兩位專制統治者,是冒着相當風險的;從他的用意而言,不帶有任何利己的因素,他比在位的最高統治者更在乎國家的根本利益。


    漢景帝時期的大臣竇嬰,也以『不奉詔』之舉而贏得了聲譽。梁孝王劉武是景帝的胞弟,也是竇太后的少子。竇太后不脫老婦人常態,因為喜愛少子的緣故,欲令梁王為景帝的繼承人,即按照『兄終弟及』的方式安排繼統序列。一次,景帝與梁王按照家人之禮,共同奉陪太后宴飲,景帝可能是出於安慰母親的考慮,對梁王說:『千秋萬歲之後傳王。』竇太后果然面露喜悅之色。當時雖然不是在朝會的場合,沒有形成正式的詔旨,但是景帝一語既出,就應該為『君無戲言』而承荷起許諾。竇嬰也在場,當即對景帝的失言提出批評:『漢法之約,傳子m孫,今帝何以得傳弟,擅亂高帝約乎!』(【史記】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此話一出,實際上就是『不奉詔』的公開表態,也是一種駁議,取消了景帝言論的合法性。景帝以『默然無聲』承認了竇嬰的批評是正確的,也就撤銷了自己的許諾。


    西漢後期的名臣史丹,以朝廷公卿『不奉詔』的潛在可能性,阻止了漢元帝晚年廢立太子的打算。竟寧元年(前33年),漢元帝重病纏身,傅昭儀及定陶王常在左右,而王皇后、太子劉驁卻難以得到進見的機會。元帝病情稍為緩和,竟然對王皇后、太子產生了更多的不滿。他多次向尚書詢問景帝時改立膠東王為太子的故事,皇帝有廢立太子之心,在宮廷之中已經不再是秘密。為此,太子長舅王鳳與王皇后、太子皆憂心忡忡,不知如何應對。說當時的政治高層疑雲密佈絕非危言聳聽。史丹憑藉有元帝的特殊信任而得以伴陪在側,他在與元帝單獨相處之時,涕泣跪奏:皇太子之立長達十餘年,『名號繫於百姓,天下莫不歸心』;但是,定陶王得到皇帝愛幸卻廣為人知,近來更有道路流言,以為太子位置有動搖之議。言談至此,史丹極力強調:『審若此,公卿以下必以死爭,不奉詔。臣願先賜死以示群臣!』(【漢書】卷八十二,【史丹列傳】)元帝有感於史丹的涕泣極諫,特別是他所分析的改立太子的詔旨一旦公佈,就可能出現朝廷公卿共同抗旨的緊張局面,這使得元帝不得不明確表態:不會有改立太子之舉。一場政治危機得以消弭。史丹所言公卿『以死爭,不奉詔』的局面儘管沒有出現,但從元帝的反應可以想見,一旦形成事實,只要皇帝不是肆行無羈的暴君,就不得不作出讓步。因此,如果官僚集團群體性『不奉詔』見諸實行,對於糾正皇帝個人的錯誤決策,是可以發揮相當作用的。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