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92|回覆: 0

內丘邢窯遺蹟群挖掘收尾 尚未發現模具等生產作坊

[複製連結]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12-10-31 17: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國新聞網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員、邢窯窯爐群考古隊隊長王會民30日透露,位於河北省內丘縣的邢窯遺蹟群2012年挖掘工作接近尾聲,目前已出土北朝、隋、唐三代各類殘片和器物超20萬片(件)。從已出土完整器物的大小、造型、釉色等方面的變化,可較完整地揭示出邢窯燒制技術的發展軌跡。
王會民介紹說,早期邢窯發掘成果較少,無法有力說明邢窯燒制技術的演變情況。此次出土的20多萬片(件)各類殘片和器物涵蓋北朝、隋、唐三個朝代,包括瓷器、陶器、窯具、磚和瓦5大類。有些器物出土時完好,有些經工作人員加工已恢復原狀。從這些完整器物的大小、造型、釉色等方面,可較完整地揭示出邢窯燒制技術的發展軌跡。
王會民稱,第一,已出土器物尺寸逐漸變大。北朝較小,隋朝稍大,唐朝時較前期更大。器物的大小受窯具影響,小器物容易燒制,而較大器物則相對較難。這表明伴隨朝代變革,邢窯窯具有所豐富。
第二,從種類、造型上看,已出土的北朝器物以碗、盤為主,另有瓶、罐、缽,造型較少;隋朝種類雖無大變化,但造型稍多;唐朝種類也無大異,只是造型更多樣,從出土的鴛鴦筒足分檔盤就可窺見一斑。
第三,從釉色技術上看,北朝器物釉色單一,且大部分器物不使用化妝土;而發展到隋朝,釉色種類增多,因大部分器物使用化妝土,使得釉色質量較好;化妝土直接導致白瓷的誕生,唐朝器物中就出現一些白瓷,並且釉色更豐富。
王會民說,以上證據表明,隨着朝代更替,邢窯燒制技術逐漸成熟。
王會民說,在目前已發掘的1200平方米的現場中,不會再有新東西出現了。但仍有個遺留問題,就是尚未發現古人製作模具、淘土等燒制前期的生產作坊。當前天氣已冷,下一步是先做好對已露出地表窯爐遺蹟的保護工作,再考慮是否再擴大面積,進行下一步發掘。但因土遺址集風吹、日曬、雨、雪、冰凍等問題於一身,所以土遺址保護目前尚無真正成熟方案,需進一步研究。
邢窯是中國白瓷的發祥地,邢白瓷打破了南方瓷一統天下的局面。邢窯創燒於南北朝晚期,到唐朝時成為中國早期生產白瓷的中心。河北內丘在唐代隸屬邢州,故得名邢州瓷窯,簡稱邢窯。(申玲敏 張鵬翔 李鐵錘)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