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609|回覆: 0

古代也有"取暖費"? 宰相享薪炭200秤皇后用110斤(1)

[複製鏈接]
真衣 發表於 2013-1-29 22: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燕趙晚報
2013129141945201.jpg

 

目前正值數九寒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現代人的取暖方式各種各樣。那麼,在沒有電熱沒有空調沒有集中供暖的古代,人們除了燒柴取暖還有哪些取暖辦法呢?
漢代『溫調殿』靠什麼保溫?
牆壁『以椒為泥塗室』做保溫材料
在古代,冬天並沒有現代『集中供暖』的說法,但這並不等於沒有暖氣。在秦漢時,冬天可以調節室內溫度的房間已出現,時稱『溫調房』,這一名詞與現代的『空調房』。倒頗相似。東漢科學家張衡【西京賦》裡『朝堂承東,溫調延北』一語中的『溫調』,說的就是這種溫調房。
溫調房又稱『溫室』,當時一般貴族家庭都有這樣的房間,皇家當然更不例外。皇家的溫調房空間更大更高級,被稱為『溫調殿』,【三輔黃圖】中則稱為『溫室殿』。
西漢皇宮是在秦朝殘宮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先後建有長樂宮、未央宮、建章宮等大型宮殿。其中的長樂宮、未央宮均設有溫調殿。長樂宮寓意『長久快樂』,原為朝廷『辦公大樓』和漢高祖劉邦的『總統套房』所在,漢惠帝以後改為太后居所。長樂宮除建有冬天可升溫的『溫調殿』外,還建有可降溫的『清涼殿』,供夏天使用。
因為長樂宮為太后所居,漢惠帝便把朝廷『辦公大樓』和自己與皇后、嬪妃所居的『總統套房』,均改在未央宮。未央宮起初並沒暖氣,在劉徹(漢武帝)當皇帝后,才在未央宮內建設溫調殿。
溫調殿又稱『暖殿』,也是皇帝與核心臣僚議事和接待重要來賓的場所。從『朝堂承東,溫調延北』一語中可知,當時未央宮的正大廳(朝堂)是用來接見東來朝見諸侯、使臣的;溫調殿則是用於接待北來賓客。據【漢書・京房傳】記載,西漢易學大師京房便曾被漢元帝劉]召見進溫室殿,與公卿朝臣一起討論官員政績的考核辦法。
據考,溫調房還是漢代皇室藏書之所。也許那時人們就知道,恆溫不僅能給讀者帶來舒適的閱讀環境,提高閱讀效率,還能延長圖書壽命,利於長期保存。
溫調殿內部設施如何,使用何種防寒保溫材料,現已無從知曉。但從野史雜記上可以發現一些奧秘。【漢宮儀】上稱,『皇后稱椒房,以椒塗室,主溫暖除惡氣也』。由此可知當時已將花椒視為一種特殊防寒保暖材料,搗碎和泥,製成牆壁保溫層。
椒房殿的牆壁還掛有錦繡壁毯,地上鋪着厚厚的西域進貢毛毯,『翡翠火齊,絡以美玉』,設火齊屏風,還用大雁羽毛做成幔帳。在這樣的房間裡生活,冬天自然不會感覺寒冷。
這種奢華的保暖建築方法,亦為後人效仿。據【世說新語】載,西晉全國首富石崇便『以椒為泥塗室』。南朝庾信【夢入堂內詩】中『香壁本泥椒』、晚唐詩人李商隱【飲席戲贈同舍】中『椒綴新香和壁泥』、宋代王【宮詞】中『香壁紅泥透蜀椒』……都提到了當時富貴人家的牆壁用『椒泥』做房間+保暖層的現象。
秦代宮妃浴室靠什麼提升室溫?
『咸陽一號』秦王宮室遺址發現三處壁爐
古代這些可升溫的『溫調殿』是利用什麼原理提高房間溫度的?從考古發現來看,主要是通過火源傳遞熱量,加熱空氣。早期是『地上升溫』模式,後來是『火地取暖』模式。
『地上升溫』模式是置火源於房間,直接加熱空氣,比較高級的是設置壁爐。1974年在秦都城『咸陽一號建築』遺址上就曾發現了這種取暖設施。
『咸陽一號建築』為秦王宮室,此遺址上共發現三處壁爐:底層南側的第8號室、上層西側第5號室和南側第3號室各有一座。其中第8室及第5室被推測為浴室。
以第8室為例,其壁爐設計相當科學,寬1.2米,高1.02米,進深1.10米,爐膛剖面呈覆盎形,方便爐煙的迅速排出去。爐上部煙道已毀,爐左有一貯木炭之槽坑,爐身用土坯砌造。南面的爐門前有一處灰坑,內部表面鑲砌立磚。
第8室附近的9-12室朝向良好,空間適度,內有壁畫,且鄰近盥洗室,推測臥室。從8室出土的陶紡輪來看,似乎是宮中婦女閒居消遣之物,進而推測這個臥室是女性用房,這些女性應該是秦王的宮妃。
由此說來,第8室便是這些宮妃的專用浴室。浴室都帶着壁爐,這些女性的擁有者秦王也住在附近。在遺址上發現的第3室,推測是秦王或后妃的居室。這個房間更高級,單設一隻壁爐,用於冬季取暖。
在『地上升溫』模式基礎上,明清時期開始流行『火地取暖』模式:在室內地面下面事先用磚石砌好循環煙道,炭火的熱煙流沿着主煙道、支煙道分流到各個煙室、地面,提高整個建築各個房間的溫度。
火地取暖能使地面受熱均勻、溫和,溫度升高也快。由於火坑、排煙道均在室外,既避免燒煙火污染室內空氣,又能防止煤氣中毒,既安全、衛生,又經濟、實用。
『火地取暖』並不是明清人的發明,早在魏晉時代已出現。在當時的東北地區已有『火炕取暖』的記錄,火地取暖原理便取自火炕取暖。從北京故宮到瀋陽故宮,明清皇家都在使用。這兩處故宮,當年建的燒火坑、煙囪等現在都還能看到。
古代靠什麼燃料供暖?
唐代皇室從『西涼國』進口『瑞炭』
現代城市冬天取暖常用的能源是電能、煤氣等,在古代肯定是沒有這些的,常用的能源是木柴、煤炭等原始燃料。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煤炭,並利用煤炭生火做飯、取暖的國家。古人稱煤炭為『燃石』,傳上古炎帝時已使用燃石。晉人王嘉在【拾遺記】(卷四)記載,『及夜,燃石以繼日光……昔炎帝始變生食,用此火也。』
唐朝皇家還有用『進口煤炭』取暖的記錄。五代時期王仁裕有【開元天寶遺事】『瑞炭』條:『西涼國進炭百條,各長尺余,其炭青色堅硬如鐵,名之曰瑞炭。燒於爐中,無焰而有光,每條可燒十日,其熱氣迫人而不可近也。』
古代有條件人家多使用人工燒成的木炭取暖,貴族之家用木炭取暖時,還會有許多講究。唐玄宗李隆基的宰相、寵妃楊玉環的堂兄楊國忠家,冬天取暖用的炭便非同一般,系用蜂蜜將炭屑捏塑成雙鳳形,燒爐時用精貴的白檀木鋪在爐底,一塵不染。
但是,楊宰相家的取暖方式雖然奢侈,尚未到糜爛的地步。要說糜爛當屬采美女身體熱源。
與詩人杜甫生於同時代的岐王李范,每到冬天凍手時他不去烤火,而是叫來年輕美貌的妓女,把手伸進她的懷裡貼身取暖,美其名曰『香肌暖手』。申王李衷蚍⒚鰲凹宋取暖』法:『每至冬月有風雪苦寒之際,使宮妓密圍於坐側以禦寒氣。』
岐王、申王都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兄弟,他們這種把女人當取暖器的行為,或許是受到當朝皇帝行為的影響。有一年冬天正是大寒時節,李隆基找李白到其便殿撰詔誥,但筆凍起來寫不了,李隆基一下子喊來自己後宮十個嬪妃侍候李白左右,叫每人用香嘴呼熱氣將毛筆解凍,稱為『美人呵筆』。

        來源:燕趙晚報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