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30|回覆: 0

[史學] 淺談明治維新與俄國農奴制改革若干政策之比較(2)

[複製鏈接]
家鄰 發表於 2013-2-21 19: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文史參考
日本在完成資本原始積累的同時。非常重視發展近代工業。力圖使日本由農業國變為工業國。明治政府發展近代工業,大致經歷了兩個階級:第一階段,大力創辦以軍工企業為主導的國營企業。明治政府在接收幕府和各藩經營的軍工企業後,引進西方先進技術設備.不斷加以改造和擴大。第二階段、廉價『處理.」國營企業,大力扶植私人資本主義。由於興辦國營企業的目的已在某種程度上達到、加之,經營龐大的國營企業招致國家財政虧損等情況、明治政府自18S0年起將大部分國有企業一廉價』處理給一批大資本家。此外、還採取發放巨額補貼,出口優先、減免企業稅和出關稅等辦法,保護資本家的經營活動。1873年至1880年間,政府共發放了3000多萬元貸款、幫助私人興辦企業。
    農奴制的廢除使俄國的資產階級獲得了必需的勞動力、市場和資金,資本主義工業也有了一定的發展,但較緩慢,直到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才初步開始了工業革命在主要部門中、機器生產已逐漸排擠手工勞動而占統治地位。歐俄地區工廠〔採礦業除外)從1866年的二千五百至三千家發展到1903年的九千家左右.生鐵和石油產量,1861年到1890年間增加了近十倍。這個時期,頓巴斯、巴庫等新工業中心也相繼形成,非俄羅斯地區的資本主義工業也開始發展起來。雖然俄國工業有了發展,但基本上還是一個靠輸出穀物來換取外國工業品的農業國,二十世紀初、工業總產值在國民經濟中只占41%、也正因為如此,日本在十九世紀末躋身世界資本主義列強,而俄國則在經濟相對落後的泥潭中跳珊與爬行。
  三
    在發展近代文化科技教育上,日俄兩國都採取了較大的改革措施,但在重視程度上存在着明顯的差異、對國民文化教育水平的影響與成效不一。
    明治維新伊始,明治政府就提出『富國強兵」「『殖產興業』和「.文明開化」的口號。其中『文明開化』指的就是發展近代科學技術文化教育,改變傳統的思想風尚和生活方式等。1868年3月,日本以天皇誓言的形式發布了政府的施政綱領―五條御誓文.其中的『破從來之陋習』和『求知識於世界』兩條,表明日本在放棄閉關自守以及學習西方的決心。【御誓文】的這一內容和前述改革口號、成為日本近代文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依據。
    在教育宗旨上,明治政府把學習西方「興辦文化教育視為立國之本,日本天皇於1879年頒布了【教學大旨】極力主張在學習吸取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科學技術的同時堅持灌輸儒家道德教育;突出強調日本文化教育的宗旨在於根據祖宗的訓典,形成忠孝仁義的思想品德、還要求在學校懸掛古今「」忠臣義士孝節婦』的畫像。【教育救語】則要求臣民『一旦危急、則義勇奉公,以扶翼天壤「無窮之皇遠』。其目的是把日本的文化教育公開引上軍國主義的軌道。
    在教育的具體改革上、措施之多,渡整之頻繁,重視程度之高,是任何一次改革所無法與之比擬的。概括起來有兩個方面;一是以小學為基礎,大力普及國民教育。1872年、日本制定頒布了第一個教育改革法令【學制令,,文部省把大力發展小學教育,把普及國民義務教育作為實施(學制令,的首要任務,並投人大量的教育經費。因此,日本近代普及教育的速度非常快。據有關部門統計,1873年,其初等義務教育的人學率只有28%, 1891年就達到50.3%。二是大力振興實業教育,造就科技人才。1872年頒布的一學制令』還規定要開辦工〔機械、礦山)、農、水產、商業等10種實業學校,用以進行職業技術教育、並且特別強調為發展近代資本主義生產事業培養初級和中級技術人才的重要性。此外,還根據經濟發展的需要,開辦了各種實業講習所。這兩方面的教育活動,以速成的方式訓練了初步掌握西方生產技術的生產者和生產技術管理人員,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日本的這次近代文化教育改革是在明治政府的極端重視與推動之下實行的,改革過程中善於吸取西方先進科學文化和選擇有利於已的教育實際經驗,並頻繁地進行總結和調整、改革普遍提高了全體國民的文化水平,培養了一批專門人才。這也使得日本能夠「.迅速地從一個落後於西方的封建國家、一躍而成為進步非常快的新興資本主義國家。』但是,日本在發展近代文化教育的同時,又在青少年和民眾中強制灌輸『忠君愛國』,『盡忠報國』等思想,鼓吹和提倡『武士道」,使日本走上了對外擴張、發動侵略戰爭的軍國主義道路,給日本和世界的歷史帶來嚴重的後果。
    俄國的近代文化教育改革同廢除農奴制的改革一樣、採取自上而下的方式進行。沙皇政府也頒布了一些文化教育改革法規。如,1863年的【大學章程】 ,1864年的【初等國民學校章程】和(文科中學和中學預備學校章程】等、這些改革措施主要有這麼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適應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開辦各類實科學校,設立實科學校主要是滿足工商業日益增長的從事工商事務人員的需要和有意吸引資產階級子弟不要進入古典中學。由於這種學校跟資產階級保持着密切的聯繫。資產階級也很關心它的發展,並願出資經營,能培養出一些適合於資產階級經營工商業所需要的實際有用的人才。二是保護封建貴族特權利益,開辦古典文科中學、陸軍幼年學校和教會學校。沙皇政府規定、只有在古典文科中學畢業的學生才能升人大學學習。古典文科學校的教育,是使學生把大部分的時間花在古典學科上,修業期長達八年。實際上學生都是貴族的子弟。陸軍幼年學校是專為帝俄軍官和貴族子弟設立的、這類學校注重軍人紀律、強調尚武精神,重視『忠君』、『愛國』思想的培養。與此同時,沙皇還保留了教會學校。此外,在1864年的【初等國民學校章程】中就明確規定,神學在各類學校教學科目中居首位、僧侶有但任教師的優先權。
    俄國的這些近代文化教育改革在俄國文化教育發展史上無疑是一個里程碑,它使俄國的文化教育向資產階級方向前進了一大步。但是。它的軍事的、封建的、神學的性質,以致使它具有更大的反動性,『人民群眾這樣被剝奪了受教育、獲得光明、求取知識的權利的野蠻國家,在歐洲除了俄國以外,再沒有第二個。
    明治政府與沙皇政府對近代文化教育的重視與否.直接導致國民文化教育水平的顯著差異,從而也就或快或慢地影響了日本和俄國邁人近代化的步伐。(作者:余龍生 周振華)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