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353|回復: 0

楚王陵挖掘内幕曝光 手工挖掘堪称奇迹

[複製鏈接]
夏知 發表於 2013-2-25 19:2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扬子晚报
“两汉文化看徐州。”江苏徐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以汉文化的发达而著名。坐落于东郊南麓的狮子山楚王陵,是汉墓群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座,1995年被列为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 
  在徐州市云龙区档案馆里,专门为楚王陵的发现者王恺设立了名人档案。发现狮子山楚王陵汉墓,是考古学者王恺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众人皆知狮子山楚王陵的重要历史价值,而其艰辛发现历程却鲜为人知。近日,已年近八旬的王恺向扬子晚报记者讲述了在长达近十年的时间里,从三次技术设备探查无功而返到最后一次手工挖掘奇迹般找到楚王陵汉墓的曲折经过。
  第一步 惊人发现
  砖瓦厂大坑里发现石头小人 
  一勘察不得了:里面有4000兵马俑
  “发现楚王陵是一个传奇,同时也历经了近十年的执着追求和坚持。”在云龙区档案馆的馆藏资料中,详细记录着考古专家王恺当时发现楚王陵的过程。王恺回忆说,“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发现它的每一步。”
  楚王陵的发现始于一次推土事件。时间要追溯到1984年12月,当时在狮子山附近有一座砖瓦厂――徐州砖瓦一厂,制砖的过程中需要用土,于是在开采土之后,就地形成一个几亩地那么大的坑。时任砖瓦厂厂长叶茂良,考虑将这片地开发成鱼塘。而就是在这次清塘时,楚王陵露出一丝端倪。
  “每当推土时,小孩们最喜欢在后边拾着土坷垃玩。当他们踢来踢去的时候,突然发现脚下的石头有鼻子有眼,俨然就是一个个小泥人。”王恺对记者说,当时推土机清塘时被人发现了这些小人,数量较多,身高为40厘米左右,推土机赶紧停下作业,迅速将此事上报给徐州文保单位。当时,行将退休的王恺在徐州博物馆考古组工作,也就是从那时他偶然介入。
  就这样,王恺被调到第三次文物普查办公室,他带领两个专家一起赶往现场进行文物勘察。最后发现了三条东西俑坑,一条南北俑坑,还有2条马俑坑。“这批兵马俑一共有四千件左右,所有的兵马俑都面朝西。”记者在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看到了这些兵马俑,密密麻麻地分布在坑中,其中一条特意未挖掘,保持了当时的原貌,一条发掘出来并摆放整齐,另外一条挖掘后未加整理。
  在徐州发现的这些兵马俑个头比秦俑要小很多,退休前曾担任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馆长的王恺对记者说,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十个年头后,发现了汉代兵马俑,虽然规模不及秦俑,但考古价值同样重要。“秦始皇陵兵马俑属于中央部队,楚王陵兵马俑就属于地方武装了!”
  [王恺的推测]
  就像秦始皇陵,这些兵马俑也有主人
  兵马俑发现后,在社会上影响很大。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只不过是古代烧制陶俑的仓库,但王恺认为这是墓葬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附近一定有一座大型的西汉墓,兵马俑面部朝西,可以推测,陵墓一定是在它们的东面。
  “秦始皇陵兵马俑西面1250米是秦始皇的墓,这些兵马俑的主人是谁呢?”王恺当时产生了疑问,他执着地相信,这些兵马俑是有主人的,并决心一定要帮它们找到主人。
  第二步 技术勘探
  61米高的小山包里会有大型王陵吗
  三次勘探“动静不小成果不大”
  根据俑群位置及地貌特征,王恺初步判定主墓就在狮子山上。但是狮子山只是一座海拔61米高的貌不惊人的石头山,地势平缓且山上多居民,寻找起来存在着很大难度。
  王恺告诉记者,遇到这个难题,自己每天苦思冥想,后来终于有了个思路,“找煤找水可以用仪器,找墓就不行么?”报请领导同意后,他带人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寻找兵马俑陪葬坑的主墓,先后进行了三次。
  第一次是在1986年春季,当时请求煤炭部地质普查大队帮助寻找。他们非常积极,表示他们的吃喝都是徐州人民提供的,现在徐州人民需要帮助出力,理当义不容辞。于是,他们每天特意租车,带来刚从美国购进的微伽重力仪帮助查找。经过20多天的努力,打了一百多个探点,最后在狮子山上发现了一个异常区,但后经钻探证实为风化岩,不是墓葬。
  第二次寻找,规模范围更加庞大。1987年1月25日至2月10日,由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教授宁书年出面组织,邀请了十个省市的30多位有实践经验的高层次科技专家,动用了先进仪器再次进行勘探。探测报告显示,划分范围约2000平方米的古墓“异常区”。于是,当年夏季对报告中的“古墓进口可能性最大的位置”进行挖掘性探沟验证,结果,其下为基岩,仍未看到墓道迹象。
  第三次科技寻墓在1990年春,江苏省地震局的张治天等8名地质专家奉命来到徐州前来勘墓,进行了仪器探测,不久便绘出一份地质图,划分了墓葬区域,并告诉王恺,在狮子山西下侧有一个深度15米左右的洞穴。王恺背水一战,再次拿着地图申请专款钻探。然而,进行实地钻探并按照考古学方法验证后发现,这里确实有一个洞穴,不过是岩溶形成的岩洞,并没有古墓。
  [失败的打击]
  难堪中王恺决心继续找下去
  三次规模浩大的找墓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耗资十万余元,却最终铩羽而归,这让王恺非常难堪。“当时在市文化局开会汇报工作,领导说,你来汇报一下凿墓的事情,动静不小,成果不大。”不过在那次会议上,王恺表态:“这墓,我一定要凿,不找出狮子山兵马俑主人,我死不瞑目!”就这样,当所有人都劝他放弃时,王恺仍坚持找下去。
  第三步 踏破铁鞋
  老百姓无意中提供了新线索
  红薯窖“指引”挖出墓道找到王陵
  那么多专家、用那么多机器寻墓宣告失败之后,王恺决心用自己的土办法――走群众路线。当地人经常见到他,独自拿着一个小小的洛阳铲,漫山遍野地寻找,一处处进行土层检验。“每次我一去,人们都会调侃,找墓的人又来了,还有一些孩子跟在我身后,嘻嘻闹闹。”他时常发现汉代的瓦片等蛛丝马迹,“王陵一般在荒地,造墓的工匠需要临时住所,我猜测那些瓦片就是他们活动过的证据。”
  1991年,他请狮子山村70岁以上的老人一起座谈,希望能够查到些线索,结果依然大失所望。王恺依然不死心,一家一家走访,村民被他的精神感动,尽可能与他多闲聊一些。终于有一天,无意间听人说到,山上曾有人挖过红薯窖,挖了两米多深。
  “听到这句话我非常激动。”王恺说,因为狮子山是石头山,土层最多也就二三十厘米,在这光秃秃的山上挖窖,有那么厚的土层吗?而专门凿石成窖似乎不大可能。那就只有一种情况,地窖所在的位置积土很深,或许是墓穴的填土。
  根据这个线索,王恺多方打听,几经周折,终于寻找到了这户人家。户主是位年逾八旬的老先生名叫张立业。挖地窖的地方在张立业家老宅子上,共挖有七八个红薯窖,其中最大的一个红薯窖在房子的西屋下面,可以储藏两万多斤红薯。
  峰回路转,给濒于绝望的找墓行动带来了转机。按照规定先征收地皮之后,开始了令人欣喜的最后一次探测。王恺请了采石场两位工人来挖掘。“当时钻探进行了近两个小时,打了几十个孔,有的很浅就遇到了石头,只有一个孔深下去1.2米还是褐色土质,很明显是专门用来填墓道的用土。”王恺兴奋地对记者说,知道消息后他又找来4名农民帮助挖沟,挖掘一天后,终于发现了人工凿石的痕迹,随后很快发现了墓道的东壁!
  [王恺的感慨]
  此前的勘探最近离墓道不足6米
  现已年近八旬的王恺,依然清晰地记得1991年7月12日下午2点30分发生的事情。“第二次物探所划出的墓道,就在实际墓道东侧不足6米的地方,历史有时候真的很靠机缘。后来有人问我,你一生中最兴奋的时刻是什么时候,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就是这天下午找到狮子山墓的时候!”
  -后记
  一个楚王陵,十数亿国家财富
  徐州市云龙区的档案资料中记载着,1994年,经过主管部门批示并得到上级认可,王恺主持发掘了狮子山楚王陵。
  狮子山楚王陵不仅有规模宏大、结构奇特的墓室,其规模和出土文物都创了徐州文物之最。该墓出土二千多件套精美文物,所出土的国宝级文物,大大超出了徐州市解放60年来所征集到的国宝级文物总和,若用经济价值衡量,约为国家创造财富十数亿元人民币,而且每年还有千万元旅游的不菲收入。
  狮子山楚王陵汉墓,被列为1995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
  狮子山楚王陵
  是西汉早期分封在徐州的第三代楚王――刘戊的陵墓。陵墓从狮子山顶开天井往下开凿17米,然后凿出12间总面积850多平方米的地下陵墓,一座狮子山几乎被掏空了。当时的民工只凭一铲一凿,这么大的工程至少要用20年才能完工。带天井的陵墓在国内没有见过,国际上也没听说过,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长袁仲一称其“具有世界意义”。
  因发现,考古学者王恺的名字被写进了英国剑桥的《世界知识分子名人录》。
        来源:扬子晚报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