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26|回覆: 0

[史學] 試論維新運動時期維新派的人才觀(2)

[複製連結]
沙坡 發表於 2013-2-26 18: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歷史參考
第三,維新派為使人才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大力提倡培養人才的群體觀念
  維新派認為,要完成變法大業,不是幾個人所能辦到的事情,它需要很多人的支持和參與。僅有人才是不夠的。還必須形成一個龐大的人才群。作為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中國,卻遭到列強的多次侵略,甚至被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日本所戰敗.原因就在於中國人『散而不群,愚而不學之故也』。康有為舉例說:『象馬牛駝不能群,故人得制焉。如使能群,則至微之蝗,群飛蔽天,天下畏焉。況莫大之象馬而能群乎?』他進一步指出:『故一人獨學,不如群人共學;群人共學,不如合什百億兆人共學。學則強。群則強。中國欲自強.『惟有合群以救之』只有『合眾人之才力』,『合眾人之心思』才能挽救危亡。因而康有為指出:『挽世變在人才。(成人才)在學術,講學術在合群。維新派不僅從思想上重視人才群體的作用,而且也付諸於實際行動。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在北京參加會試的舉人義憤填膺,他們以省籍為單位到都察院上書請願。康有為認為『士氣可用』,抓住時機,聯合18省130。余舉人在宣武門外達智橋松摘庵集會,聯名向皇帝上書。這次上書,史稱『公車上書』。公車上書在社會上產生巨大的政治影響。它在中國近代史上大開士人群體干政的風氣,維新派從中也更加認識到人才『合群』的重要性。梁啓超對人才『合群』的作用是這樣認識的:『道莫善於群,莫不善於獨,獨故塞,塞故愚。愚故弱,……群故通,通故智,智故強。』『虎豹獅子。象駝牛馬,龐大傀碩,人監之駕之。惟不能群也。非洲之黑人。印度之棕色人。美洲南洋澳島之紅人,所佔之地。居地球十六七。歐人剖之鈴之,若檻獅象而駕駝馬。亦日惟不能群之故。 『能否建立起人才群體。直接關係到國家的興衰。
    為了集聚人才,使之形成一個大的群體。維新派通過建立學會來攏絡人才。康有為認為:『中國風氣,向來散漫。士夫戒於明世社會之禁,不敢相聚講求。故轉移極難。思開風氣。開智識,非合大群不可,且必合大群而後力厚也。合群非開會不可。梁啓超說:『先生(康有為)又以為凡講學莫要於合群,蓋以得知識交換之功,而養國體親愛之習。自近世嚴禁結社。而士氣大衰。國之日屏,病源在此,故務欲破此錮習。可知維新派是為了易合群』以開風氣而挽世變,從而組織學會的。他們利用學會來『廣聯人才,創通風氣』。擴大維新宣傳的影響,爭取官僚、士大夫之間的團結,從而形成一個人才網。為了加強學會在社會上的影響,他們在北京、上海成立了強學會。北京、上海強學會的成立,使當時『風氣漸開.已有不可抑壓之勢』,各地學會如雨後春筍,紛紛湧現。
    第四,維新派在人才培養上,注重人才整體素質的提高
    培養人才的綜合素質.是維新派人才思想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他們為此也做了大量實踐活動。康有為在萬木草堂講學期間,就很注重對學生進行能力培養。他把教學和研究結合起來,讓學生搜集資料。然後和學生一起研究中國幾千年來的學術源流與厲代政治的沿革得失以及有關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各種知識。同時還讓一部分造詣很深的學生協助自己著書,以教學促進研究.研究推動教學。另外。還要求學生練習演說、作體操和假期遊歷,以培養口頭表達能力、增長各種知識。康有為在其著作【大同書】中,系統闡述了全面提高人才素質的思想。一方面,他極其重視道德思想教育。主張把『育德為先』的教育貫穿到人生教育的全過程中去。從育嬰院、小學到中學、大學.思想道德教育要常抓不懈。在重視德教的同時,還要兼施智教、體教、實業教育和美德教育。正如梁啓超所說:康有為『為教也,德育居十之七。智育居十之三,而體育亦特重焉;對於智教.康有為認為,其人之愚不肖。亦由智教不備之所致也。』因此,他重智教、開人智。通過智教來培養有用之才。對於體教.他認為『學貴以養身健樂為主』。尤其是對青少年更要加強體育鍛煉。另外,康有為對實業教育、美感教育也大力提倡。他重視德教,並且兼施智教、體教、實業教育和美感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人才素質。嚴復認為。只有提高全民族的自由意識和自治能力,才能促進國家政治的發展,國家才能走向富強。因而,他對人才綜合素質的培養是非常重視的。他說:『今日要政.統於三端一日鼓民力,二曰開民智,三日新民德。』鼓民力就是增強人民體質。開民智就是全面提高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新民德就是通過思想文化教育.更新國民的價值觀念、思想品德,擺脫傳統思想文化對人們的束縛。增強人們的愛國心。對於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三者的關係,他明確地將國民素質教育概括為德育、智育、體育三個方面,在三者當中,智育重於體育.而德育又重於智育。為提高人才的綜合素質,嚴復一方面親身實踐,直接從事於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並致力於對西學的介紹和傳播。另一方面,大力提倡教育的普及,並規劃出普及初級教育的具體方案。在提高人才的綜合素質方面,嚴復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並對後人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梁啓超也極力重視國民素質的培養認為『民弱者,國弱;民強者,國強;殆如影之隨形.響之應聲,有絲毫不容假借。歐美所以強盛,是由於其國民德、智、體三者皆優。人民具有較高的自治能力。中國所以貧弱不振,是由於『其民愚隨、怯弱、渙散、混蝕』,素質太差。一旦中國人民的基本素質得到提高.成為所謂的『新民』,中國的強盛就指日可達。梁啓超所說『新民』,包括德、智、體三方面的內容和要求,而中心則是新民德。民德的高下優劣.『乃國之存亡所由系也』。可見,梁啓超不僅重視人才綜合素質的提高.而且同康有為、嚴復一樣。將德育擺在第一位。
    維新派的人才觀在當時歷史條件下,雖然深深打上了階級和時代的烙印。也沒有能夠使中國走向富強,但對其進行總結和研究,對當今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仍具有借鑑作用。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