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70|回覆: 0

劉慶柱所長在社科院研究生院做關於『關於考古學的認知──從都城與陵墓來看』的學術講座

[複製連結]
沙舟 發表於 2013-3-8 08: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國考古網鄧玲玲
    2013年3月7日星期四上午,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劉慶柱先生在社科院研究生院給各專業學生講授了【關於考古學的認知--從都城與陵墓來看】的課程。

    本次授課時間共兩個半小時,劉老師以都城和陵墓爲切入點深入的討論了關於考古學認知方面的問題。課程主要內容分述如下:

    第一:考古學的認知二部曲

    考古人憑藉多學科結合的田野考古調查、勘探與發掘,尋找與人類歷史相關的物化載體,並確定該物化載體存在的時空背景,這是考古學研究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即考古學研究的『初級階段』和『描述階段』,也就是考古學認知世界的第一步。在做好準備工作之後,考古學家開始著手探索考古資料時空存在與變化規律,這才是考古學認知的基本內涵,也可以說是考古學研究的終極目的。

    現在,社會對考古學的認知不夠或者說認知有偏差,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考古人對考古學科的挖掘深度不夠,使得考古學的價值難以在社會中體現出來,考古學科的成果很難被轉換爲生產力。我們對於考古學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認知的初級階段,需要深入地去探索考古資料時空存在與變化規律,探索他們不同的原因,並將人這個主體的行爲和思想與考古背景相結合來進行進一步的『深加工』,增加材料的附加值,提高考古學科的影響力。
 
20133810618884..jpg

 


    第二:從都城考古方面談談怎麼認知考古資料

    自1928年安陽殷墟的正式發掘開始,中國考古人對古代都城的探索已經持續了近80年。20世紀20年代末安陽殷墟從只爲『找甲骨』,到20世紀30年代初至中期發掘『遺址』,探索『都城』。20世紀50年代中期―90年代前期,先後確定漢唐兩京、元大都、秦咸陽城、先秦都城遺址的時空範圍,開始對城址基本布局形制、重要建築遺址的形制進行探討。90年代後期,上升到對都城遺址『空間』認知。可以看出,都城考古研究其實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以下,將從具體方面介紹對於都城的認知方法。

    一、關於都城動態發展的認知:都城的建造不是一蹴而就的,皆非『一次性』建成。以漢長安城爲例,其經過了數代皇帝的不斷增建和修補的過程。但都城的營造順序是有規律可循的。其營建順序一般是:大朝正殿(基點)、宮城(未央宮)、宮門(東闕、西闕);國家基礎建築工程武庫、太倉。先建皇帝的宮殿,再建皇宮的象徵門闕,其後是武器庫和糧食庫,一切皆以皇帝的需要爲優先考慮。順帶提一下關於漢長安城北城牆爲何不平直的原因。有學者說設計者依照天上北斗的樣式來營建城郭,以突顯皇權的尊貴。然而經過我們的實地勘察,發現北城牆走向和原渭河河道一致,是依河而建的。最近,在北城牆外發現了四座秦漢時期的渭河大橋,這進一步證明了我們的觀點。

    二、對都城、宮城平面方形的認知:現今的考古發現表明都城、宮城、重要建築的平面皆爲方形。漢長安城是方形平面,未央宮接近方向平面、其禮制建築(宗廟、社稷、辟雍)與帝陵封土、陵園的皆爲方形平面;漢代方形的陵墓延續時間最長。這些都是『天圓地方』理念在都城及帝陵建築平面上的反映。而這種『天圓地方』理念早在6000年前濮陽西水坡M45墓室形狀商已有體現。在中國古代社會,方形的建築格式是特權的象徵。

    三、都城、宮城的『基點』與『軸線:大朝正殿爲宮城、『都城』之『基點』,『基點』決定了都城的『軸線』。明清北京城,以太和殿爲宮城、都城的『基點』,都城『中軸線』則以太和殿爲『基點』向南北發展而形成,向南依次爲太和門、午門、天安門、正陽門、永定門。太和殿位於都城最高,正中的位置,在都城的中軸在線,再無除太和殿以外的建築,以突出皇權至高無上的地位。隋唐長安城也一樣,以太極殿爲宮城、都城『基點』,都城『中軸線』以太極殿爲『基點』向南北發展而形成,向南依次爲承天門、朱雀門、明德門。

    四、『左祖右社』與『中』之關係認知:【周禮•考工記】中有『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帝都營建原則的記載。然而在現今的考古發現中,不論偃師二里頭遺址宮城中的一號與二號遺址;偃師商城的宮城遺址中的東西建築群;周原雲塘遺址;秦雍城馬家莊一號與三號建築遺址;都體現出了『左廟』與『右殿』的布局方式,我們推測,先秦時代的宮城設置是『左廟』與『右殿』的形式,而非左祖右社的模式。直到漢長安城的南郊禮制建築遺址,宗廟與社稷才相對未央宮前殿第一次形成『左祖右社』的布局形式。宮城的布局變化是國家政治形態變化的反應,從王國時代宮殿與宗廟並列於宮城之中,到帝國時代宗廟安置於都城、宮城之外;從宮殿與宗廟的『二元』,發展爲『大朝正殿』『居高』、『居前』『居中』之『一元』;這一切都是國家統治從血緣政治到地緣政治,權利集中與皇權的反映。另外,還可以從宮城內涵看『政』與『教』。北魏洛陽城內城設由皇家親建之永寧寺,而後到隋唐長安城,皇城之中只有『左祖右社』再無宗教寺院,後者進入『郭城』。宗教建築分布的空間位置偏離中央不正好說明了統治者至高無上,不畏『神』權了嗎。

    五、關於陵墓封土的考古學認知:三代時皆『墓而不墳』,戰國起則『大作丘壟』,從『地下』到『地上』;從『看不見』到『讓人看』。封土的有無和大小同樣體現不同朝代對於皇權的看法。在研究秦漢帝王陵墓之時,我們要問,何謂『厚葬』?何謂『薄葬』?我們認爲,提倡『薄葬』是給活人看的,對活人講的,要看得見,『不封不樹』才是『薄葬』第一標示。漢文帝霸陵、曹操高陵等均以『不封不樹』爲薄葬重要標示;秦始皇陵則以『大作墳丘』爲『厚葬』標示。他們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六、帝陵陪葬墓與國家政治變化的考古學認知:漢高祖長陵陪葬的是蕭何、曹參等國家棟梁,漢武帝茂陵陪葬的功勳武將、文官兼皇親衛青、霍去病與霍光;漢哀帝義陵陪葬的卻是『佞幸』董賢;唐太宗昭陵陪葬的是魏徵、李績、李靖、尉遲敬德、程咬金等開國功臣;唐高宗干陵陪葬的有懿德太子、永泰公主、李賢等皇親;而唐玄宗泰陵陪葬一人―高力士。通過陪葬人可以看出一個皇帝創造的功績和那個朝代的特徵。
 
20133810559175..jpg


    第三:墓葬考古學認知的幾個特點

    墓葬是一種『誇大』的文化,墓葬中體現的現象未必是真實的。漢墓常隨  葬一種陶罐,陶罐上經常寫著兩千石,三千石,然而主人家都有這樣的財富嗎?未必。現在一到清明節,大家燒紙錢都是上億的面額,其實這兩者都是一樣的道理。通過研究墓葬,可以了解過去社會不假,然而,在利用材料上定要分外小心。歷史就是現代史,在思考方式和行爲選擇上,今天的人和過去的人很像,更多的了解現代社會才能更好的了解過去的社會。墓葬隨葬品的變化與人類、社會的進步是一致的,我們只不過越來越『唯物主義』,越來越科學了。從殉人、『始作俑』;從大於或近似『真人』的『秦俑』,到真人三分之一的西漢帝陵隨葬陶俑,從漢唐陶俑到宋代的『紙人』;隨葬品從『真實』的『物品』,到『明器』,從與實物大小相近的『明器』,到『明器』的『微型化』。這些皆是人類喪葬觀的進步。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