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05|回覆: 0

氣候變化背景下的人類適應方式――中國科學院舉行報告會匯報『碳專項』子課題的2012年度進展

[複製鏈接]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3-3-13 08: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國考古網
    2013年1月14日,中國科學院在祁家豁子的北京鴻翔大廈召開課題報告會,召集碳專項任務13項目下的各子課題組,進行碳專項任務13『氣候變化背景下的人類適應方式』課題2012年度的工作匯報和總結。

    為了配合國家應對碳排放問題,為了更加深化中國在碳問題上的科學認知、加速提高中國應對碳問題的科技水平,也為在國際間有關碳問題的利益衝突中,爭取更多的國家利益和有利於國家發展的機會,在國際上加大和提升中國的話語權,從2011年起,中國科學院啟動了國家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專項名稱是『應對氣候變化的碳收支認證及相關問題』,簡稱『碳專項』,其中的任務13,項目名稱為『氣候變化背景下人類適應方式』,其下又分解為若干個子課題。

    這些子課題的2012年研究工作,都有不同程度的許多進展。會議上共計約21個項目進行了匯報,在嚴格限定的時間中,報告了一天整。中國科學院的有關管理部門、課題監理與專家組及相關研究人員等,聽取匯報,了解課題進展,討論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督促研究工作的開展。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袁靖、葉茂林也應邀參加了會議。考古所葉茂林與青海喇家遺址的多學科研究也加入了碳專項子課題的合作項目中。

    報告時間安排得非常緊湊,21個子項目在一天時間裡全部匯報完畢,分別報告了各自工作的開展和研究進展的情況以及初步成果,也提出了一些存在的問題,但總體來看,有不少精彩的研究成果與重要的研究進展,成績令人鼓舞。

    會議報告的子課題內容包括:

晚期直立人--早期現代人體質特徵與環境關係的研究
新石器-青銅鐵器時代人類體質特徵與環境關係的研究
黃土堆積中的舊石器與古人類文化
東北亞古人類遷徙與技術交流
華北晚更新世河湖相堆積中古人類文化研究
石器功能的微痕研究
動物考古學
骨化學與殘留物分析
花粉--植硅體形態鑑定
分子標誌物和澱粉粒形態鑑定
水稻、小麥起源傳播的遺傳學研究
長江三角洲--陸架地區稻作農業起源與傳播
華南地區稻作農業起源與傳播
黃淮河地區旱--稻作農業起源與傳播
西北甘青文化區旱作農業起源與傳播
華北--中原文化區旱作農業起源與傳播
長城燕山--山東海岱文化區旱作農業起源與傳播
農業起源方向綜合集成
東北典型地區農業生產與科技進步
青藏高原牧業發展與科技進步
典型海岸帶區域漁業生產與海岸線變化


    該專項主要還是在中國科學院系統內實施的科技研究計劃,只有少量跨領域或跨地域的項目在中國科學院外的大學或科研單位承擔。跨系統的課題布局,在管理上出現了一定的難度,但既是中國科學院的科技專項,課題管理就務必按照中國科學院的規範嚴格執行。在課題工作中,就不斷收到管理方發出的各種督促文件信函,可見其用心良苦。
    匯報會上,以本人個人的觀察,還有一個明顯的感覺:會上除有專家組、課題監理方面的資深專家,還有兩位相關課題管理方面的科學院的處長,都較年輕,頗顯幹練,很認真負責,他們從頭至尾精神飽滿、毫不鬆懈地坐鎮聽取報告,聽得極為仔細,關注非常到位,還不時提出問題,實際上會議中提問最多的就是這兩位處長,不論是對哪一個子課題都有提問,許多問題也都表現了相當高的專業水平。當然,也有的問題反映出他們某些方面的知識背景不足,提問顯得較幼稚,但也說明他們敢於不恥下問、不懂就問的認真態度。這種務實求真的表現,也令報告人和各課題組極其慎重嚴謹,不敢有絲毫馬虎和懈怠。

    會議自始至終是在緊張、熱烈而認真的氛圍中進行。可惜考古方面參加的人太少。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