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中醫藥報 盛夏季節,烈日炎炎,門診病人增多,辨其病因,多與夏季炎熱有關,幾乎大多數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頭昏,肢軟乏力、多汗、發熱、口乾,食欲不振,甚則大便溏瀉,腹痛不適,這些症狀的產生,與下列原因有關。
一是暑熱季節,氣溫高,超過人所耐受界限。二是夏季到來,農忙緊張,勞動強度增大。三是夜短晝長,睡眠時間少。四是身體虛弱,營血虧損,或有脾虛,炎熱飲食不思,機體抵抗力弱。五是風雨寒暑失節,天熱人多喜冷避熱,嗜食冷飲,因熱致寒,暑因寒發,反而為病。
筆者以為,由於以上原因而發生的症狀,辨證時症狀雖多,但病因單純,可統稱之為『夏病』。
治療『夏病』,症在上焦,用辛涼清解法,常用竹葉、連翹、薄荷、梔子、沙參、荷葉、藿香、佩蘭治之。病在中焦,以醒濕健脾為主,常用滑石、白豆蔻、陳皮、半夏、藿香、川厚朴、茯苓、神曲等品。病在下焦,可溫行祛寒,藥用桂枝、茯苓、豬苓、澤瀉、白朮、滑石、木通等品。
筆者臨床數十年,每對『夏病』施治,總結擬成一方,取名消暑飲,通泄三焦,清暑化濁。
藥物組成:藿香9克,荷葉9克,滑石粉12克,黃芩10克,太子參10克,菊花9克,佩蘭9克,蒼朮6克,白豆蔻9克,茯苓12克,神曲10克,甘草5克。
此方有清暑益陰,疏導三焦水道,健脾利濕,調和腸胃的作用。方以藿香、荷葉、佩蘭,芳香化濕,去暑濕而疏腠理;滑石、茯苓味淡可滲濕利小便,使濕從小便而解;太子參益氣扶正;黃芩苦寒以清熱解毒;麥冬、甘草生津養陰;菊花平肝以清頭目;蒼朮祛濕健脾;白豆蔻化中焦濕濁以醒脾;神曲消食健脾,以運中宮。熱甚加金銀花、連翹;嘔吐加半夏;瀉痢加黃連;腹脹加大腹皮、枳殼;咳嗽加杏仁、桔梗。
總之,『消暑飲』專為『夏病』而設,臨症之時,可辨證加減使用,以取得更好的療效。 |
|